晚饭后,青雨陪着妈妈看了一会电视就上楼回自己的小房间了。她没有开灯,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阳台上,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夜月色很好,星辰寥落而月光明亮,房前三棵高大的梧桐树沐浴在月光下给大地洒下了一片斑斑驳驳的树影。青雨想起小时候老和秀萍他们在月光下的树影中嬉戏,那时候的她们是多么地快乐啊,那无忧无虑的笑声仿佛还在青雨的耳边回荡,可是现在长大了,就总有太多的心事压得喘不过气来。那单纯的、天真的笑声恐怕只能是童年记忆中的一笔财富了,青雨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一阵晚风吹来,送来了淡淡的桂花的香味,青雨禁不住使劲地闻了几下。可恨那桂树太远,香气被风送到这里时便已经很淡很淡了。可青雨还是欲罢不能地陶醉在这清香之中。
她的小小的脑子里塞满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可却又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空间里装满的是徐风。一想到徐风,她就甜蜜地笑了,这样美丽的夜晚,月上树梢,晚风轻悠,花香阵阵。上海那边也会有这样诗情画意的风景吗?青雨满怀烂漫地闭上了眼睛,她想象着徐风正牵着她的手漫步在月色之中……
她臆想着,沉醉在无限的柔情之中,然后她站起来回身去房间里拿来了纸和笔。月光真的很亮,于是她就诗性大发地在月光下写下了许许多多梦一样的语言。每个恋爱中的女孩都会这么莫名其妙吗?青雨不知道,她只是特别的喜欢把这种美好的感觉用诗的语言记录下来。她很满意自己的作品,写完之后,她还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她想到了给徐风回一封信。她铺开了洁白的信笺,就着明亮的月光她深情地写下了:
徐风:你好吗?
今夜是中秋前夕,月光好亮。如果字迹了草的话请别见怪,因为我实在想寄一片月色给你,于是我熄了灯在月光下给你写这封信,好让你知道我头顶的月亮有多圆、有多亮。好让你知道我此刻的心情有多幸福、又有多忧伤。今天,收到了你的来信,你知道我的心就象花儿一们地绽开了,我真的打动了你吗?还是你真的早就认定了我?我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好,我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高洁,我也是世俗地想在红尖中寻找我的爱。很幸运,我邂逅了你,也终于邂逅了爱,这就是缘纷吗?虽然你我只见过一次,可你却一直是我梦中熟悉的等待。我相信一见钟情是有前生的约定,你呢?也是这样想的吗?
徐风,我此刻的心好乱好乱,所有的语言都不足以描写我当下的心情,相信你会理解我的,这些写在纸上的和那些看不到的撒在纸外的,你都能一一读懂吗?
虽然,在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可能中秋节早过了,但我还是要祝你中秋佳节开心快乐!
青雨
××年××月××日
青雨本来想着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的写不完的话语,可是她没料到真拿起笔时却词生语塞,她的那些满肚子的话却都止在了心里,想用文字表达却怎么也表达不出来。此刻,她才感觉到自己的才疏学浅。她多么想妙笔生花地在徐风那里表达自己啊,可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青雨有些苦恼地放下了笔,她感觉到自己的思想不听使唤,杂乱无章地在心里嘲笑着自己。她索性不想了,抬头看看月亮。圆圆的身影已经移向了西方,她知道夜已很深了,于是她收拾好了一切回屋睡觉了。
中秋节这天,刚一睁眼,青雨就闻到了一种浓浓的节日的气氛,那不止是月饼的清香,更浓郁的是中秋米粑的香味。在这里一到过中秋节村子里每家每户都就会蒸米粑。先把上等的梗米用清水洗净再泡上一天一夜,再和着水磨成米面浆,里面放上农家自制的发酵母,饧过后,一勺一勺地舀到用青竹蔑做的铺好洁白棉布的蒸屉上,然后再蒸上十几分钟后,香香的,宣宣的洁白柔软的吊浆粑就做好了,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在里面放些甜或咸的调料。青雨咽了一下口水,感觉到肚子真的有点饿了,她一轱辘从床上爬起来飞快地整理好被子就冲冲地跑下了楼。
她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活着。“妈妈,粑熟了没有啊?”青雨急急地问。
妈妈永远是这样的宠爱着自己的女儿,她轻轻地笑着说:“瞧你这猴急的模样,马上就好了,你先洗漱去吧,等你洗完就可以吃了”。
“是,好妈妈”。青雨说完就跑开了,妈妈在后面轻声地说着“这个野孩子”。青雨很快地就洗刷完毕,米粑刚出锅,青雨迫不急待地就伸手去拿却被妈妈拦下了“傻孩子,你想烫死啊”。青雨吐了吐舌头做了一个鬼脸,妈妈用筷子夹了两个粑放在细瓷碗里,然后递给青雨说:“去,先请我们家祖宗吃”。青雨便乖乖地把粑放在了堂屋的祖宗牌位前面恭敬地说了一声“各位列祖列宗,请回家吃粑”。虽然青雨身为教师,可是从小她就接受着这些,她已经习惯了,她不觉得这是一和迷信,只不过和中秋节一样也是个传统,团圆的日子当然也不要忘记祖宗。她做完这些之后,妈妈才让她尝到了美味的米粑。
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青雨正伏在办公桌上给学生批改作业,忽然听到了摩托车的声音,她无意地看了一眼窗外,发现是席玲骑着摩托车带着叶玫过来了。她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跑了出去有些惊喜地问:“你们今天怎么来了?”
“不会打扰你上课吧?”叶玫笑嘻嘻地走过来问。
席玲一边摘下头盔一边说:“应该快放学了吧?”正说着“叮叮叮”的下课铃就响了。
青雨于是便笑着说:“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啊,真想不到你们今天会来”。
“今天中秋放假,本来想回家过节,可是席玲却总要拉我来找你,她说好久不见都想死你了。趁着过节,咱们好好地聚一聚”。叶玫一边说一边白了席玲一眼,她可能还在恼恨席玲不让她回去与家人团聚吧。
席玲却笑了“我爸爸单位这次举行中秋茶话会,他把我妈也拉去了,你们说这大过节的我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啊,所以我就想好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们”。然后她又对着叶玫说:“可是我也不能落下你呀”。
“得了吧,你有这好心”。叶玫没有好气地说。
“哎呀,我不是已经跟你爸你妈说好了吗,你怎么还生气啊?”席玲看着叶玫嬉皮笑脸地说。
“青雨,你见过这么自私的人吗,明明是我送佛,现在却成了佛送我”。叶玫佯装委屈地说。
青雨看了看这两个淘气又可爱的朋友说:“你们呀,就甭管谁送谁了,既然来了就都是客,我要好好地款待你们。走,咱们把摩托车推到车棚里去,你们俩在办公室里等着我,等我把学生送走了我们就回家”。
青雨送回孩子们返回办公室时,看到叶玫和席玲正谈笑风声地互聊着,席玲看着她走过来便问:“青雨,还记得咱们上初中时和那些男生的‘战争’吗?”
青雨笑了笑说:“那不都是你精彩的导演吗?我们只不过是配角似的陪你演了一个又一个的闹剧,你说是吗?”
叶玫笑着连连点头道:“可不是,那时候我们总听席玲的,在她的指挥下总是笔锋带剑地回敬着男生们抛过来的挑畔战书。每一次赢了我们都会哈哈大乐,看着那些男生们垂头丧气的样子,感觉到我们特别的自豪。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好象那时秦博对席玲特别有意思”青雨急急地抢过来说。
“什么好象,本来就是吗,你知道他那时候给我写了好多好多的情书呢?”席玲洋洋得意地说。
“对对对,每次你都会把他的情书藏在书包里,然后等到放学我们就一起跑到学校小河边去研讨着怎样给他回信”。青雨连连点头,她仿佛又回到了初中时那快乐的时光。
“可能我们那时太小了吧,小到大家毕业分别时却不知道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就这样分别了,再也没有消息”,叶玫有些感叹地说。
“是啊,好多好多的精彩,和友谊也就此嘎然而止”。青雨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席玲不由得有些遗憾起来,但她依旧快乐地说:“听说秦博初中毕业以后被他在省城工作的哥哥接过去了,然后在那边上了一个比较好的高中,好象现在已考上大学了。还有徐晓晓好象混得不怎么样,他从煤矿学校毕业以后工作不好找就去广州打工了,至于还有几位男生就不得而知了”。
叶玫听后笑笑说:“还是席玲的消息比较灵通”。青雨也说:“是啊!不象我每天在学校,整天与小孩子们一块又不爱交往,都好象与外界隔了一层似的”。
席玲听着青雨的话便转过来看着她说:“你这种境界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多崇高的精神啊”。说完她便哈哈大笑起来。
青雨听后不高兴了,她鼓着嘴说:“席玲,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有你这样的朋友吗?”
席玲笑够了就摇着手说:“不说了,不说了,咱们还是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