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理智与情感》倒是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虽然相对而言,我对于《傲慢与偏见》更为钟情,但是这段日子,其实我感触更多的却是它”雨薰对着换好碟片正走过来的龙浩轩说道。
“理智与情感,我们时常遇到的纠结状态,向哪一方倾斜,才是对的,是吧?”
“绝对的理智,太过冰冷,不够可爱也不够人性。绝对的情感,太过冲动,实则容易伤人和受伤。其实就算我们现在说得再多,很多时候,情绪真正来的时候,哪能够考虑到。谁又能够真正把握得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呢?就如同孔子老人家提倡中庸,但是何处何点为中庸呢?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尽力去做而已,而很多时候思考出答案是容易的,但是难就难在落到实际。就像我之前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个哲学老师的讲座,我记得他说过一句话,男人想要和处在情绪上的女人讲道理,其实是最不讲道理的。”
“那我得好好学着,记着。你到时处于情绪上,我可不能绝对理智地去想跟你讲道理。人是情感的生物,但是理智让我们不至于成为情感的俘虏和奴隶。这个问题,真是徒劳的思索。”
“徒劳亦非索然,至少让我们有过一次好好的交谈。”
“你还没为什么它给你更深的感触?”
“你现在看玛丽安的感觉是什么?”
“我的第一感觉,威洛比太过轻佻,虽然看似深情,不过我始终觉得他不会是个值得托付的人。玛丽安这个女孩,爱情至上,有了爱情便理智无存,不过与她的年龄性格相符吧,还是个对爱情充满浪漫色彩幻想的人。最后,这两个人的结局应该不好吧?”
“不过,有点我倒是钦佩,虽然说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但是那种不畏惧众人目光,勇敢跟随自己的心的勇气确实让我折服。虽然明知道要多点理智,但是理智与情感在一起,我还是会不禁倾向情感的一方,这可能是女性天生更是情感向的偏向。你看,现在结果不是浮现了吗?威洛比最终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弃了爱情,转而娶了拥有财富的女子。若说威洛比是完全是虚情假意也不是,只是当爱情与利益放在同一天平上,他倾向了利益罢了。爱情还不足以和他的利益抗衡。最后当玛丽安和布兰登上校结婚时,他在远处看着他们,脸上的不快,这又能怪谁呢?还不他咎由自取,难道他抛弃了玛丽安,带给人那么大的痛苦,还妄想别人为他守身一辈子吗?”
“你现在绝对是情感战胜理智。别这么看着我,我可不是威洛比,你也不可以借机把我当成出气包。”
雨薰本来一副要追打龙浩轩的模样,看见他那一副装出的别扭的受气小媳妇的模样,不禁逗乐了。
“我哪里有呢?你想太多了。”雨薰拍拍龙浩轩的肩膀,一副“先生,你别是自虐狂”的表情。
“谁让你,看个电影和我那样正经八百的谈话,害我原先预想的美好气氛都没有了。”
“你是在向我抱怨吗?那可真是对不住,和我看电影真是委屈您了?”
“委屈倒谈不上······”
“你还真敢接······”
“岂敢岂敢,不过,雨薰,你还是应该是温柔一点的模样比较自然,野蛮女友的样子不适合你?。”
“已经开始嫌我不够温柔了······”雨薰一副委屈的样子。
“雨薰,你果然是受了敏瑜的影响,以后,还是应该少让她把你带坏?”
“开始限制我的交友自由了?”
“今天看来不宜说话,句句错,我去选个良道吉日,再来开头说话,怎么样?”
雨薰笑了,“不跟你闹了,电影都被你闹完了。”
“某个哲学老师有云:男人想要和处在情绪上的女人讲道理,其实是最不讲道理的。所以呢,我现在是时刻铭记于心,理智告诉我,不可与雨薰云,情感告诉我,应该和雨薰闹,雨薰大人,小的该是如何做呢?”
“首先,前提错误,我现在哪里是处于情绪上的女人,我现在哪里不理智了。”雨薰顿了顿,然后用黄梅调唱了句,“相公错了。”
“雨薰,我现在又觉得敏瑜对你的影响其实好得很。好了,我不闹了,你不是还没回答我之前的问题吗?”
“其实是在一年前,也就是同学会后,我对于情感与理智的感悟,才更多了些。因为那时的我,其实还是会处在情感与理智的拔河较劲之中。明明是已经决定放手了,却还是不能真正放下,做不到完全的祝福。其实,我没有那么好,我没有真的不求回报,我也会有那样的希望和幻想,幻想你知道真相,反而来寻找我。我也会有那样的不平衡,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却还是敌不过敏瑜的一现身。我也会有那样的冲动,想要去搏一把,想要去说出来,不考虑那么多,不担心那么多。可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我选择沉默,我选择让时光去冲淡一切,我选择去尽心祝福。”
“你说你是理智战胜情感,我倒有不一样的看法,你是情感战胜理智。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会选择说出来,因为我认为应该将真相揭示出来,大家公平地站在一起,就算还是没能够赢得爱情,至少也败得彻底,也不至于存有遗憾。其实理智与情感真是很微妙的东西,我的行为至少我自己认为是理智的,我觉得一切应该公平的竞争。而你认为你的做法,才是理智的,可是我的理解却是,你又何尝不是情感战胜了理智,你因为爱,对敏瑜和对我,最终因为深爱而害怕伤害,所以不愿意去揭露真相。”
“你说得倒是不一样。不过想想也是,情感和理智终难以绝对平衡,自认为理智的行为,可能最终导致伤害,自认为冲动的行为,也可能最终赢得幸福。如果情感与理智注定不能对半平分,我还是愿意倾向情感多一点。情感和理智终究不是为了谁战胜谁,而是互相共存,最终获得一个相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