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新招来的二十个人在院子里排好队,一会,下来了五、六个穿着组长工衣的人,他们站在一边扫视了一下这二十个新人,然后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挑选着自己看起来比较顺眼的人。
吴爽跟王芳、小惠等十来个人,由保安队长带到了三楼生产车间。楼梯间是车间保安的办公桌,旁边有一个质检部的实验室,还有一个样板室。
车间有八条拉,靠墙有几张办公桌,是QC工作的地方。旁边还有一间办公室,是供车间主管和文秘们工作的。算是一个大车间了。每条拉都坐了有好几十人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流水线不停的运作着,这场面让初来乍到的吴爽有点震惊,原来那些货物就是这么生产出来的。从配件到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玩具,需要这么多道工序,需要这么多的人。而且,大家都能做的这么利索、有条不紊的,一点也不会浪费资源,更不会浪费时间。这样的管理方式、这样的操作程序,吴爽觉得比养活成千上万的外来工还要让人佩服。
一名女保安昂首挺胸地巡视着,不时地用眼睛斜视着这些新人。在车间里,保安是最清闲的,没什么具体的事情做,有时候为了表现一下,或是实在是无聊透顶,就随便找找工人的麻烦,说人家帽子没戴好,或是厂牌没戴正,要不就是,趁工人困的想打瞌睡的时候走过去掐一下人家的手臂。
车间里一下来了这么多的新人,大家都不免要回头看看。那眼神有不屑的,有倚老卖老的,也有故作清高却又带几分关切的。虽然工作时不能聊天,还是有人小声的议论着,指手画脚的,大概也就是评论一下哪个长得好,哪个看起来更像是做事的。
车间里有两条拉在做塑料玩具,其他都在做毛绒玩具。整个车间充斥着细小的毛绒和机器声。旁边有一个走来走去的,就是拉长了。拉长虽说也是由员工提拔起来的,但看上去,也透出一股威严。
吴爽跟王芳、小惠被选到了二拉,这条拉就在路边上,正做着塑胶玩具,一种会跳的小青蛙,看起来很可爱,还会说话。
吴爽算是松了口气,也算是缘分,竟然把她们分到了一条线。这样,彼此之间也有个照应,说实在的,做事并不是她的强项,而且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吴爽第一个被拉长阿英安排到了中间座位上,给青蛙打螺丝。其他人也有了安排。一个30岁左右的老员工开始教她,也许她真的很笨,教了好几遍都没学会,打螺丝的那螺旋式的电钻一到她手上就不听使唤,好像根本拿不住,那位大姐很无奈地冲着阿英摇了摇头。
拉长走了过来,叫吴爽起来站在一边,把王芳叫了过来,王芳只看了一下就做的得心应手,似乎她天生就是做事的料。而且做的很起劲。
小惠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后面组装玩具。其他新人也基本上都有了安排,拉长看了王芳一会就走开了,似乎忘记了还有她没做安排。吴爽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等待拉长的垂青。
吴爽四处看了下,车间里的工人们都有条不紊的忙碌着,空气中飘着的小毛绒乱飞乱舞着,各种气味让空气变的有点浑浊,吴爽感觉有点呼吸困难,手心也开始冒汗。
王芳欢快地打着螺丝,速度并不亚于那些老员工,也根本没注意到吴爽就在她身旁。还好,没等多久拉长就过来了,很不耐烦地把她连拉带拽带到了一个位置,做产品质量的初步检验。
“其实,你应该学会打螺丝,因为很多人都不会打的,你学会了打螺丝,你的工作会稳很多。不会随便被炒掉。”坐她斜对面的一工友熟练地打着螺丝,边做事边谈着自己的经验,“如果遇上淡季,厂里面就会炒一些人的。”
“打螺丝?我不会呢。我又不打算在这拉上做很久。”吴爽小声地说了句,看着那位工友,不免有点心酸,在她们眼中,在她们的心中,看得到的就仅仅是这条拉而已。她真想告诉这位工友,外面的世界很大,还有很多比打螺丝更有前途的事情。可又一想,自己连打螺丝还不会呢。想着,自嘲地笑了笑。
旁边的那位工友又转头跟她说道:“你这样不行的,速度太慢,很快你那里就会堆积了,堆积是要挨骂的。”
“啊?”吴爽叫了声,“什么叫堆积啊?”
“你看看你面前那堆货就知道了,这就叫堆积。你做快点吧。”
“哦,”吴爽看到自己面前堆了一大堆的玩具,开始紧张起来,越紧张就越乱,手都有点发抖了。可不能让组长看到了,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吴爽确实不是做事的料,做了会就觉得腰酸背痛了,她也做的心猿意马的,经常望着车间的那间办公室,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里面进进出出的人,哪怕是靠墙的那几张QC台都好。不过她心里清楚,刚出来做事,自己没学历,又没技能的,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
下午,刘敏还真抽空下来看了看她们,她走到阿英身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大概意思是,这三个是她老乡,让她多关照之类的。初来乍到的,能有一个人这么关心着,确实是一件很让人感动的事。刘敏还特意走过去拍了下吴爽的肩膀,吴爽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很快,旁边的一工友就小声地问了句:“那是你老乡啊?”
“是啊,我们还是同一间宿舍的呢。”吴爽得意的说。
吴爽做的事情相对来说还算比较简单,她到处张望了下,每个人都在埋头苦干着。因为是初来乍到的,想跟旁边的工友们拉拉关系。坐她旁边的叫阿美,(广东人喜欢在名字前加个“阿”字)。人如其名,是四川的,长相很甜美,皮肤白白的。
坐她斜对面打螺丝的那位女孩叫阿青,也是四川的,她在厂里做了五年了,16岁就进了这家厂,一直在阿英的这条拉,是位老员工了。尽管年龄还不大。属于那种兢兢业业、辛勤劳作的好员工。
阿青平时话很少,不太喜欢跟人家聊天,特别是上班时间,总怕聊天会被组长责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所以从来不敢怠慢。
坐吴爽对面的叫红姐,是个十多年工龄的老员工了。一家老小都在这边,她老公是做装修的,这几年房地产业的兴起,让装修的工人赚了不少钱。红姐虽然三十好几了,却打扮的很新潮,手机、项链、手镯、戒指一应俱全。眉毛也是纹上去的。而且,现在又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
红姐一家人租了个小房子,这让吴爽很羡慕,在外面都能有一个家。回去能做好饭,跟家人一起吃,确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最让红姐自豪的是,去年,把她儿子也从老家接过来了,而且还上了当地的公办小学,尽管这孩子一直都让她很操心。不像她老乡的孩子,因为积分不够没拿到学位,只能上民办小学,天天都要坐校车去。
红姐却说很羡慕阿美,她找了个本地的男朋友。红姐家租的房子就是阿美她男朋友姑姑家的。每次人家说起她男朋友,阿美都会很自豪。很快,吴爽就发现,阿美就住在她们隔壁的宿舍。
在红姐旁边快到拉尾的地方,坐了个50来岁的男士,大家都叫他保叔,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笑容,他是本地人,在厂里做了二十年了,岗位换了不少,职位却始终不变,还是一名最普通的工人。
吴爽她们包括后面进厂的王涛都很喜欢听他说话,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用普通话和白话拼凑起来的,听起来很滑稽。他有一句口头禅,几乎每次说话都会用上:顶你个肺。后来,王涛从车间调到办公室那天,说了一句话,他说,在车间什么都没学会,就学到了一句白话:顶你个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