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珍跟奶妈亲热的很,好久未见,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不觉间,天色已晚,二狗又来招呼吃晚饭了,玉珍笑着说:今日个我就不走了,既然来了,跟妈妈好好聚聚。惠姬脸上乐开了花,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她说:唉!我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有公主这么善良贤惠的女儿,妈妈我这辈子够了,值了!嘿嘿。妈妈,这还不都是您善良吗?听说您来时候,我才两岁呀!是呀!你呀,两岁了,还那么瘦弱,妈妈一见心疼得不得了,赶紧把我娃抱在怀里,我娃饿的,一口擒住妈妈的**,拼命的吸呀吸呀……说这话惠姬眼泪又出来了,玉珍赶紧上去给妈妈擦眼泪,自己的眼睛不由得也红了。
二狗识趣地离开了,他暗中派人通知县令马连池,说公主来到上林镇了。上次他听姨夫刘向东说,终南山楼观台那儿,下院延生观的民工们闹事,被公主知道了,他怕惹怒公主,吃罪不起,总想找机会解释,但是老没有合适的时机,说这话时候,二狗听得很真切,此时他想,今日个公主跟妈妈在一起,亲热得很,这不正好是个机会吗?于是二狗连夜晚派人到县城报讯去了。
晚上,玉珍跟妈妈同睡在西边厢房。二狗早已派人收拾停当,玉珍钻进被窝,跟妈妈说着悄悄话,妈妈起初还应答者,后来渐渐支不住了,不一会儿鼾声起了,玉珍知道妈妈睡着了,就悄悄溜进了被窝里,闭上眼睛,想起了自己的心事。
今日个奶妈无意的一句话,勾起玉珍的心事。说来玉珍已经二十六岁了,在民间,按年龄,她已经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可是她是公主,她的身份决定了跟一般女人不一样。早先三哥也曾提起过她的婚姻,说叫她在王宫大臣们的公子们里面挑选,有看得上的,由他做主,赐婚即可。玉珍说个善良诚实的女性,看不惯那些人阿虞奉承的嘴脸,那些个公子哥几乎全都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都是靠着先辈们生活,很少有靠自己本事创业的,当了官的也是靠老子的关系,发了财的也吃的是老子们的资本,玉珍很瞧不起他们,所以一直修行至今。
玉珍心里浮现出李飞的模样。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终南山楼观台道院,李飞因为师父秦虎练功走火入魔,急匆匆来找司马承祯帮忙的,看见李飞的第一眼她觉得很眼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后来才发现李飞长得很像自己的父亲,玉珍对李飞很有好感,也许是他长得太像父亲了,所以她感到李飞的身影老在他跟前晃悠,李飞也对她有些爱慕,只是碍于她的身份,不敢表白。
唉!不知李飞如今到了那里?宫里派他化装成父亲的模样,跟着团儿,暗中查访母亲的下落。想到母亲,玉珍的眼泪溢出了眼眶,可怜的母亲,您如今在那里?玉珍在心里暗暗的叫着。李飞已经走了好多日子,开始还有消息,后来不知咋搞的,音信渺茫了。玉珍眼前浮现李飞的英俊面庞,那幽深晶亮的眼珠子,高大的身材,笑起来给人感觉是阳光灿烂,特别是洁白的牙齿,一下子叫人喜欢得不得了,玉珍不断地叫着李飞的名字,心里有一股暖流缓缓从河床趟过,浑身顿时感觉舒畅愉悦。
玉珍决定,天亮后立刻去找李飞。一方面亲自找母亲的下落,另一方面很想见到李飞,分开很久了,不知他如今在哪里?玉珍又犹豫了,到哪里去找呢?天下之大,该去何处呢?看来还是先找高公公问问再说,这样想着,玉珍感到心里有底了,渐渐地,她也感到眼皮沉了,很快也睡着了。
玉面煞星接二连三的出没于少林寺,引起了少林僧人的警惕。近日来,少林寺里连续出现了陌生人,使得看守藏经阁的两位僧人感到不安。
又一个大清早,太阳从嵩山东面缓缓升起,上早课的僧人们,纷纷起床。年轻的武僧们手里提着练武用的木水桶,说是去打水,其实就是一门练功课。大雄宝殿后面左侧是少林寺僧人们的伙房,已经有伙房僧在开始生火烧开水了,那些个武僧们个个鱼贯而入,分别提着满满一桶水,从后山脚下一条四季常流的小河打水,那河水清澈见底,驻足于河畔仔细观看,小鱼儿在河底游来游去,河水没膝盖深,水底的小石子和沙粒清晰可见,河岸上郁郁青青的野草在微风里,摇晃着,太阳的光线照射到水面上,泛着道道金色波纹。
藏经阁里,两位看守僧人,像往常一样,开始了藏经阁的卫生,一部部经书从头到尾翻看一遍,小心谨慎,这里面的经书都是寺里极为珍贵的经文和武功秘籍。突然那个黑瘦的僧人忽然惊叫一声:胡师兄,不好,《易筋经》不见了——啊?师弟——你胡说啥呢?前几天还好好的躺在那儿,咋说不见就不见了?开的啥玩笑呢?真的!师弟啥时候骗过你?你来看看——这地方原来摆着《易筋经》,现在换成了《金刚经》了!看守藏经阁的正是当年从大唐宫里逃出来的那个一胖一瘦的武林高手。
那个胖的叫胡归海,黑瘦的叫马凤喜。他二人受大周皇上武则天的派遣,秘密将皇嗣李旦的德妃和刘皇后,从她们的寝宫悄无声息的带走,然后秘密杀掉。他们接受任务是心中就很明白,自己干完这趟差事,武皇一定会杀人灭口的,所以就没有敢在回来,而是两人私下商议,一起投奔了少林寺,出家当了和尚,被方丈大师安排到藏经阁,做了看守的差事。
他们两人自从到少林寺,很少和他人说话,师兄弟已经达成了心灵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都会心领神会。每日清早,起床后,先检查完藏经阁的所有经书有无遗失,然后便开始了练功。直到两人大汗淋漓为止,武功长进很快。他们原来修炼的是道家心法,轻功了得,气功心法上乘,到了少林寺,又学习了少林寺武功。终南山武功修炼是讲究道法自然,采天地日月的精气,主要以太极阴功为主;少林武功注重外家功力修炼,从小练就的是童子功。
终南山武功属至阴至柔,以巧取胜,轻功极好,少林武功属至阳至刚,内力极好,这两种武功互相克制,又可以互相兼容。所以,胡归海和师弟马凤喜自从长安城里逃了出来,就直奔嵩山少林寺而去。当年胡归海把德妃娘娘从**里挟持出来后,心里一阵惊慌,他想着,杀掉了德妃娘娘,自己也难逃一死;武皇的性格他早就了解,事后必定会灭口的,更何况身处于皇宫里的娘娘一夜之间消失了,哪能不引起**猜疑?就是武皇不杀自己,将来那个德妃的儿子李隆基长大了,知道了此事也绝不会放过自己,要是他当上了皇帝,必定会给母亲报仇的,他犹豫不决,此时师弟马凤喜也把刘皇后挟持来了,师兄弟一见面,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才觉得两人愚蠢到家了,最后以商议,干脆顺从天意吧!既然心里极不愿意杀害德妃和刘皇后,干脆把她们放了!
此时天已经快要亮了,空气里刮着寒冷的北风,胡归海跟师弟两同时将身上的披风盖在两位身上,听着灞河的流水声,低声商议着,长安是不能再呆了,为了安全,胡归海建议说:师弟,咱们只有到嵩山投奔少林寺去了!马凤喜不解,眨巴眼睛问:干嘛要到哪里去呢?唉!这你就不懂了,大唐向来重视道教,对佛家不感兴趣,这个李隆基从小就跟着司马承祯修炼道家武功,你想,他要是将来当了皇帝,能重视少林僧人们?马凤喜一想,也对,走吧!
他们师兄弟两人,星夜兼程,赶到了少林寺,各自编造一段身世,坚决要求出家。后剃度入佛门,开始从伙房干起,慢慢地被佛寺主持重视,被委以重任,让他们两共同看守藏经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