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鞅通过铁腕手段,终于让新法在秦国扎下根来,百姓们谁也不敢再说三道四,只得小心地遵从这些以前没有过的法令,不管它是古怪的,还是令人不便的,都只能一股脑儿接受,没有辩驳的机会。
你别说,虽然这新法,看上去格外严厉不通人情,当初从上到下除秦孝公谁也不赞同,但是效果却是杠杠的。“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新法实施了十年,秦国的秩序一片大好,众人路不拾遗,山无盗贼(连山里土匪都绝迹了,说明公孙鞅真没有放过一个角落)。百姓为国作战分外骁勇,私底下也不敢打架斗殴,乡野城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
变化是看得见的,当然受益的人也是有的,所以,那些当初说新法不好,到国都去控诉的人之中,有一些就又肚子里藏不住话了,出来说新法还是不错。
可是这些人万万没有想到,你说新法不好,公孙鞅固然不高兴,今天出来说新法好,公孙鞅居然更不买账。他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都赶到边疆去住了。
这真是没道理可讲,先前认为某样事情不好,后来改变了看法,很正常啊!连这个也不允许,说明公孙鞅这个人,他不能容忍别人有脑子,你们民众,不需要思考,也不可以发表意见,只老实按照我的法令埋头做事就行了,新法好也罢,不好也罢,不需要你们来嚼这个舌根。
百姓们更加了解了公孙鞅,知道这个人不好惹,不但厉害,想法还与寻常不同。谁也没法当他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哪句话就招了祸,所以当哑巴是最安全的。从此大家都不敢议论新法的是非了。
对此,司马光有一番评论,他也认为公孙鞅是太过于刻薄了,老百姓好好地过个日子,怎么就被他弄得全民皆囚犯似的。不过司马光又替公孙鞅找个了优点,那就是讲信誉,说把木杆移到北门就重赏五十金,当场就兑现,在后来的时间里,也很守信,在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值得后来者学习。
(哦哦~~,我猜想,或许百姓们甚至希望他不要那么守信誉,本来就条文苛刻,再没有一点弹性,夹缝中生存不容易呀!)
秦国的变法,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把目光转向别的国家,一样也是满地的不安宁。
周显王十年,韩国的韩懿侯去世了,其子即位为韩昭侯。
韩昭侯刚刚当上国君,就与秦国干了一仗。前面说过韩懿侯是个胆小的人啊,与赵国联手打赢了魏国,还不敢拿魏国的土地,认为那样算是很贪婪。韩昭侯估计是看着父亲这样子,心中的火憋了许久,所以他一上任,就开打,以图一雪当年被秦献公战场上斩首六万的耻辱。
可是秦国的军队是出了名的厉害呀,韩昭侯这一仗,却又没有打赢。战场上还是凭实力说话,不是谁的火气大谁能可以取胜的。
这一仗以后,也许各国都疲惫了,战火消停了许久。连年战乱已经将他们的精力都几乎消耗殆尽,无论是兵士的死伤,还是军火粮草的耗费,都将各自的元气大大的损伤了。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恐惧和困顿之中,于是战火终于变成了会议。呃,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谈吧,翻翻老祖宗的地图,摆摆土地钱银的应该归属,时不时,还可以来个歌舞升平,美酒琼杯不亦乐乎……
所以第二年,魏国韩国在一起会谈,第三年,赵国燕国在阿地举行了会议,再后来,赵国、齐国、宋国又在平陆开了几个会,再过了一年,还有一个重要级别的,秦孝会和魏惠王在杜平和平谈判……这可不容易,秦国和魏国那是久远的宿敌呀,基本上是不共戴天的那种,他们两国可以坐下来一起谈,说明当时很是和平了几年。
一天,齐威王和魏惠王约会狩猎,在郊外一边走着一边聊天。魏惠王想起自己新得的几件稀罕宝物,有意要得瑟得瑟,他问齐威王道:“齐国也有什么宝贝吗?”
齐威王摇头:“没有!”
魏惠王面露疑色:“寡人国家虽小,尚有十颗大珍珠,直径都在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以齐国之大,难道还能没有宝贝吗?”
齐威王淡淡一笑:“寡人看什么是宝贝,与君不一样。在我看来,只有能够为国效力的大臣,才是宝贝啊!我的大臣里面,有个叫檀子的人,派他镇守南城,楚国就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贺;还有一位叫盼子的人,派他守高唐,赵国人就很怕他,连到临界的黄河边打鱼都不敢。”
魏惠王冲他瞪大了眼睛,齐威王继续说到:“我的官吏里面,有位黔夫,我令他守徐州,结果你猜如何?后来燕国人在北门,赵国人在西门,望空礼拜,相随来投奔的有七千余家。还有位叫种首的人,专管防备盗贼,结果国中路不拾遗,一片太平。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
魏惠王听罢,面有惭色,再也不显摆他的珠子了。
到了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战火又纷纷燃起。前几年天的会谈显然没有结果,面对土地,谁也不肯让步。
不能和谈怎么办?除了打,再无别的办法,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首先是秦国和魏国,这两宿敌再次交锋,在元里激战了数日。这一回魏国还是没有翻盘,被秦国打得大败,斩首七千余人,失去了少梁。
而另一边,魏国又在攻打赵国。赵国没有秦国这样的厉害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围困在邯郸城。
当年,赵襄子被智瑶围困在晋阳,是魏韩两家临阵倒戈,将他救下,如今围困赵国的,却是当年的盟友之一魏国。这个时候,又会有谁来救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