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隔壁的教音乐的退休教师,夫妻俩又开始一唱一和,每天如此,有时是老奶奶唱,老爷爷弹伴奏,有时则反过来,每天反反复复,只有两首歌《我爱你中国》和《母亲》。
有时很好奇,为什么只有这两首,为什么偏偏只是这两首?但从来没开口问过,终究不得而知。每日那歌声透过两家人的窗户和一道不高不低的墙穿入我的房间时,心里总是很平静,很舒坦,倦意,烦躁一瞬间就消失了。歌声每天都有,两个老人不忙时,便弹琴唱歌。
直到某一日。
两个老人又开始弹琴唱歌之时,楼上的人家突然用大音量放起了当下流行的音乐,一首接一首,待到音落时,老人刚刚开口,下一首又接蹱而至,阻断了老人的声音。我没有过多的在意,当下流行的音乐恰恰冲刷了我对那两首翻来覆去被演绎的歌曲的厌烦,只是在那之后,老人的歌声渐渐的少了,平静我心绪的那歌声也不再敲打我房间的窗户。
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那每日“打扰”我的歌声渐渐的的消失,琴声也不再响起,取代而至的是楼上人家每日歌声越来越大的流行音乐。有时我会猜测是不是老人听到流行音乐后产生了被时代落后的自我怀疑?还是老人觉得流行音乐更好听?一切都不得而知了,只是日复一日的歌声不再有了,过去的时光也一去不再复返。心中还是有老人的歌声,每日稍稍冲刷了心中的烦闷。只是我也曾感慨,如果老人每日还弹奏那两首翻来覆去的歌,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是不是会出现新歌与老歌的混合?没有谁会知道,就像没人会知道老人会何时再拿起琴,还是再不歌唱了。
某个雨日,大滴的雨珠劈在铺了铁皮的窗顶和房顶上,隔壁老人家的歌声又传入耳中,和着古筝唱起那两首翻来覆去的歌,自此,老人的歌声又回来了。楼上人家的流行音乐也悄然消失,我坐在屋中,看着窗户,心思却已经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