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29800000087

第87章 汉部见闻(下)

近千人合在一起,看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一条大长龙,他们踩着纷杂的脚步在缓缓前行。可以看到的是,大概是五十人为一个纵队,会有一个身穿皮甲、手按腰间战刀的人行走在纵队的左侧。

“当前的两人,该是徐正和吕泰两位汉部的统兵之将。”李总压低着声音:“听闻此二人虽为晋人,却是深得汉部首领信任。”

李坛自然是有看到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少数骑兵走在另一侧的马队,当前的两人穿着一身下黑尚红的战袍,披着黑色的扎甲,身后还别有披风,骑马前行的时候披风飘扬着,看去显得威风凛凛。

汉部的马队不多,将近三万五的人口也就只整合出不足两百,一般是作为传令兵,也会分配给一些军官充当临时的护卫。

离得近了的时候,战歌已经停了下来,李坛其实也没有感受到多么强的气势扑来,顶多就是觉得那么多的士兵列队前行有些壮观罢了。

确实是壮观的,毕竟一个身穿同样款式制服的群体,怎么看都会有一种集体感,再配上精良的装备,军队的模样就算是出来了。

李坛不由自主地会将那些手持长矛的士卒与身穿轻便扎甲的人相比,最后发现似乎并无太大的可比性。甲士身高全部超过一米八,看着十分的强壮,列队踏步时亦是步伐整齐。长矛兵的升高落差有些大,最高的人一米八乃至于一米九,相对矮一些的是一米六,但基本看不出什么强壮。(该是身高多少尺,荣誉直接写米)

队伍匆匆而过,停顿在路旁的人静静地观看,是等待部队过去了才有议论声。

“汉部这是要出兵何处?”

“未见辎重和民伕,瞅着不像是要出兵。”

“那这般大动干戈……”

李坛没有加入谈论,他盯着远去的部队,似乎还撇了撇嘴?在他看来,汉部的军队其实也不怎么样,一看就是大部分没有经历过血战,比之李家的壮丁仅是在装备上有优势罢了。

李忠当然看到了自家少郎君脸上的表情,他暗暗心优,祈祷千万不要因为李坛的性格闹出什么才好。

汉部选择的栖息地并不算是多么好的地方,要是当地人都清楚一点,越是靠近海边越不适合发展,尤其是在农业上面。

农业讲究什么?不谈农夫是否进行照料之类,只说风调雨顺一点,海边的风势太大,似乎一年也总有那么几天会有大风,辛辛苦苦栽种的粮食到了大风季节要损失多少?

另外,海边的土地盐渍化相对严重。当然了,古人可没有“盐渍化”这么专业的名词,他们简单地称呼为“厄地”,也就是不适合栽种。

继续向着东边前进,可以看到的东西非常多,更加可以看到已经渐渐形成规模的村落。

“很是奢侈啊……”

“是啊,夯土墙的茅屋,甚至能够看到石头墙。”

“每个村落都有篱笆护住。”

类似的谈论一直在持续,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那些,是汉部这边的晋人太多太多了。那些晋人看着不像是奴隶,且不管是什么穿着,看着是有人在现场监督,但奴隶在干活的时候不该是充满了干劲。

很明显,汉部是要在这个狭隘的半岛地区发展,又似乎是想要在某个什么位置建立城池,远远地可以看到其它道路上有收集石头和土料的马车向一个区域集中。

建造城池什么的,几乎是想太多了,到来的晋人基本是理解为要建立兵堡之类的防御(警戒性)建筑。

汉部的晋人,状况有好有坏,要看平时是干得什么活。

“那边,那边需要栽种更多的桑树!”阿香看着很正常,不像是要疯了的模样。她指着一片空地,吩咐:“要至少八亩!”

阿香的身边有不少的少妇或是小娘,叽叽喳喳讨论着什么,然后是一些一看就是干粗活的男人。

李坛看到阿香的时候愣住了,连迈步都给忘记。

李忠不小心撞到了李坛,要说些什么却看到自家的少郎君一直盯着一个方向,顺着视线看过去也呆住了。

穿着普通,可是阿香正在发布指令,确实看着比较显眼。

“远房嫂子?”李坛看着有意外也有惊喜:“忠叔,我没看错吧?那是嫂子!”

上一次长广郡的郡守清理郡内的坞堡,使用了卑鄙的手段攻破不少坞堡。很多幸存下来的坞堡吧,其实都是互相之前有那么一些血缘关系,显然李坛的这个李家与李匡的那个李家是亲戚。

“站住!”小石最讨厌的就是对一些交代不放在心上的人,快步走过去拦下李坛:“找死吗!?”

李坛突然间的举动吸引了近乎所有人的注意力,原本与之有说有笑的伏伟立刻就是摆出与李坛不认识的模样。

开什么玩笑嘛!要不是都忌惮汉部,他们又何必眼巴巴地跑过来。再则,过来的家族,要么是期望可以从汉部购买兵器,要么就是真的需要购买食盐,谁会给自己找什么不痛快?

“那是我的嫂子!”李坛被拦下,总算是有点理智,没再迈步也没有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请让我过去,或将她请来?”

小石很是不爽地看着李坛:“有什么事情,回来的时候可以再办。”

李忠拉了拉李坛,压低了声音:“少郎君……”,本想劝说正事要紧什么的,可偶遇本以为已经死了的亲戚似乎也不是什么闲事?

“嫂子!”李坛是没有动,但他喊了,惹得小石满脸的不善,可他会在乎吗?他对着将视线转过来的阿香,高声喊:“我啊,睿才啊!”

阿香视线一直停在喊自己表字的李坛身上,眼眸里先是带着茫然,后面渐渐地清明,但回过神来立刻移开视线,颇为泼辣地喝:“听清楚了?还不做事!”

长相憨厚的青壮叉手为礼,应了声“诺!”,带着几个同伴就该走了。他们需要从很远的地方移种桑树,那可是关乎到养蚕的大事。

李坛想迈步,一方面是有小石拦着,还有就是李忠死死地拽住,一脸气急却是无可奈何。

阿香掺和着众多姐妹的叽叽喳喳中去,她们这个村庄全部都会是女子,她可是作为村长的身份,会带着将近七百多的妇人就是做一些女子会干的活计。

类似全是女子的村庄会有十个,近乎于是没有亲人,又是单身的女子分了十处安置。会分开安置,是男女混合……老是会发生一些令人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因为强奸被处死的男人在汉部已经不下于六百,别提那些遭受侵犯后自尽的女子。有些事情并不是说要遏制就能停止,最后搞到没有办法只能是分开生活。

女子村落养蚕只是其一,还需要种麻,那么就需要有织布,等于是会担负起汉部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正是因为这样,也许也有因为阿香曾经当过刘彦侍女,现在还能时不时过去伺候刘彦的因素,田朔在一些事情上是存在优待,比如在选址,还有对一些劳动力的指派上面给予方便。

“夫人……方才那位好像是……”

“闭嘴!”

阿香脸色并不好看,她自然认出李坛来了,但……自活着出了不其城那个地狱,真的是不想再与过去有什么关联。

“这样蛮好的。”阿香将视线收了回来,看着周边的景色,发丝在被海风吹拂,裙摆也是在半飘着:“姐妹们,动起来了。将麻田清一清,可别留下杂草了。”

全是妇人的村庄并不算太大,村落也是由刘彦转门派了部队过来修建,主要是希望有士卒能与妇人互相看对眼,看能不能促成良缘。效果是有一些,但十分有限。

认真的算起来,汉部接近四万的人口,夫妻一户的却是极少极少,大部分都是单身。

汉部晋人的数量因为有发送号码牌,精确的数字是37871,这个数字还一直在增加,只是女性的数量一直与男性存在巨大的差距,令一些有远见的人感到忧心忡忡。

…………

遇到了难题,暂时恢复两更,依然是早上七点半和晚上七点半。请求推荐票依然给力,将这个难关解决,会再次每天三更的。

同类推荐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宋代:文治兴盛

    宋代:文治兴盛

    《宋代——文治兴盛》主要内容分为开创一代文治、父子守城、祖孙三代等章节。宋朝是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光义联手建立的。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 万代圣师

    万代圣师

    【打开方式:不是真实历史,没有历史著名小弟,能换个姿势的请打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周云不小心穿越到某个时空做了一个教书先生,他本只想着安安稳稳地教教书,种种田,写写小说,偶尔搞搞创造发明什么的,可是随着他与弟子的名气渐涨,以前他的学问的传承,无奈地被称作:圣师!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糊涂的幸福

    穿越之糊涂的幸福

    唐双双本来是一名正读高中的女学生,一向出了名的糊涂,在一次学校化学实验中,她因为错用了一种化学剂差点把整间实验室给炸了,自己则晕了过去,可当她醒来的时候,她却发现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她以为是自己摔坏了脑袋,产生了幻想,可当她真正清醒过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穿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怀念一把刀子(中篇小说)

    怀念一把刀子(中篇小说)

    早想好了,一毕业就工作,去挣一份钱。不是不想考研,不想读博,没法去读。原因只有一个,爹妈是农民,没有钱。供他上学,借了别人不少钱。这个钱不能让爹妈还,得自已还。找工作,这年头不好找,大学生多如牛毛,一份工作,不知有多少人在抢。一般人,很难抢上。快毕业时,吴猎分析了一下自己。方方面面看,吴猎都很一般,长相一般,脸黑,还长了一些青春痘,成绩一般,有两门功课补考过,英语四级要不是作了一点弊,很可能连证都拿不到,社会关系,全在深山老林里,自已都活不好,别说帮他了。清楚了自己,也就清楚了要走的路。吴猎上学的这个城市,是个大城市,道路很多,也很宽阔。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不会禅师语录

    不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大梦

    北大梦

    描写了峡江一中高中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校,为了同一个“北大梦”努力奋斗、拼搏厮杀的种种场景……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她是一代才女,在与王赓、徐志摩和翁瑞午的情爱纠葛中,在繁华奢靡歌舞升平的舞台上,她用生命进行着绝艳的演出。也许是上苍的眷顾,陆小曼不仅生得倾国倾城,还多才多艺。用现代的的眼光看陆小曼,她是一个极具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而绝不是什么“祸水”。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她长于油画,还会弹钢琴,被胡适誉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 明天还下雨

    明天还下雨

    该书由一个序,八个章节组成,25万字。小说叙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发生在龙源省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茅危庐、斯逸民的坎坷命运,苏明华、张亚军的人生遭遇。小说以在华南大学上学的茅危庐住院期间认识护士蒋倩芷开始,到茅危庐考取该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暑假看望他曾经的狱友斯逸民,知道斯逸民去世后在他的坟前的平静独白结束。
  • 掌舵山河

    掌舵山河

    有人窥天机,得天启,有人阴险毒辣,剑照大江。到最后,又是谁人纵横无阻?谁能掌舵山河?
  • 妃我所愿:教主不给力

    妃我所愿:教主不给力

    “什么嘛,人家只是想用他们练功而已,圣尊最啰嗦了。”皓月当空,一个皮肤雪白的小男孩站在她面前,黑亮的眼睛里全是兴奋,他的嘴唇红红的,就像是涂了胭脂一般。老天啊,我到底是那里得罪了你,为什么我玩个游戏也让我穿越呢!只是无敌辣女,辣女无敌,管它天命如何,倒要看,是你戏弄我,还是我把你搅个昏天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