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48200000003

第3章 纯碱

“崔合,你不要听那李植瞎吹,他空口白话说得好听,哪有本事筹那么多银子?”

崔合瞪了肖光伟一眼:“你又知道了?我看李植这几天比以前机灵多了,说不定就有筹钱的办法!”

“那是他吹牛!”

听到肖光伟的话,崔合气得一跺脚,大声说道:“肖光伟!你别总追着我,让别人看到了还以为什么呢?我要回家去了,你快走吧快走吧!”

肖光伟气得眼睛一翻,但又不敢得罪崔合,只能陪着笑脸灰溜溜走开。

李植走出了东城井边坊,在东城横大街上随意走着。虽然街上的卫生情况很差,行人也大多瘦弱矮小,但路上也有不少华服商贾,运货马车。天0津,在这个时代,算是一个兴盛的商业城市。

天0津卫城是京城门户,南北运输的重镇。南北货物若是走海路,天0津卫城北面的海河是海运入京必由之路。若是走漕运,在天0津卫城城外西北面,就有沟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京都和北方军需的粮米,全要依靠南粮北调,无论由运河漕运还是经海路海运,都要扬帆海河或者夜泊津门。

这样的贸易重地,明王朝自然会派兵保护。永乐二年,明王朝在大运河三岔河口处设卫筑城,引河水环绕城的四周,并修筑炮台护卫城池。天0津卫城周九里,城墙高约三丈五尺,宽二丈五尺,四面开门。

而到了明末,天0津已经从军事重地变成一个商业重镇了。

走在东城横大街上,李植看到道路的两边开满了店铺。在东城横大街的中间,还有一个大型市场,专门交易南方的丝绸和棉布。

看到纺织品市场,李植想到飞梭和珍妮纺纱机。李植倒是会做这些简单的纺织机械,但是这纺织工业投资大回报慢,显然不能解决李植家现在的当务之急。李植沿着大街走了一个来回,没有找到什么发财致富的灵感,便往井边坊走了回来。

走到井边坊的地段,李植看到街边有一个面食店。看到那面食店门口堆得高高的雪花馒头,李植停下了脚步。

看到这些馒头,李植心里一喜,暗道这些天自己怎么就没注意这白花花的馒头呢?

不是李植想吃馒头了,而是做馒头需要纯碱发面,而纯碱是皂化反应的关键原料。换句话说,既然明末有馒头,说明明代就有纯碱,李植就有了做肥皂的重要材料。

李植心头大喜,暗道自己的第一桶金子就要从这纯碱身上赚。

李植走进了馒头店,大声叫道:“小二!”

“来了!”

听到有人叫唤,一个带着小帽的堂倌迎了出来。等他看清了来人是谁,脸上一乐:“李植李大公子要买馒头还是吃面啊?小店可不能赊账啊!”

那店小二他认得李植,知道李家现在欠了一大笔银子经济困难。他是个势利眼,见李植进了面食店,他就以为李植是不顾家里条件要在外面吃喝,便起了讽刺的心思把李植叫做李大公子。最后一句不能赊账,更是赤裸裸地讽刺李植没钱还要进店。

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槌,李植如今家里有难,这些势利眼自然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李植不和他一般计较,把手往脸上抹了一下,侃侃说道:“陈德玉,你莫要胡说。我不是来吃东西的!你店里的纯碱是哪里买的,你带我去买点来。”

那店小二本来以为呆呆傻傻的李植会被自己讽刺的张目结舌,没想到却被李植教训了一句,不由得愣了愣。半晌,他才大声说道:“什么纯碱,我们没有这东西!”

李植指着馒头问道:“你们没有纯碱,用什么发馒头的?”

小二撇了撇嘴,说道:“那叫碱面,李大公子,你问这个做什么?莫非你也要开馒头店?”

“原来你们叫做碱面。我不开馒头店,我要这碱面有用,你便告诉我你哪里买的。”

“北大街买的!”

“北大街哪里?你带我去一趟!”

那店小二眼睛一翻,不屑说道:“我忙着呢,没空陪你玩耍,李植你不吃面就别站在店里堵路了,其他客人这都走不动了!”

那面食店里一共就一个客人在那里吃馒头,哪里有人走动?李植知道这小二市井习性,那是无利不起早,便从怀里摸出三十文钱出来,笑着说道:“你带我去买了碱面,我给你三十文!”

三十文钱不算很多钱。这年头一斤米面,也就是面粉要十文钱。而在李植穿越前所在的后世,便宜的面粉才三块多一斤。换句话说,三十文钱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十块钱。

不过这个年代百姓贫苦,收入比起后世来低得多。那陈德玉忙碌一天也就赚个四、五十文钱,此时看到李植手上的铜钱,他眼镜里就放出光来。他一把把铜钱接了过来,笑道:“李植,你今天倒是不呆了嘛!看你那么诚心想买的份上,哥哥就帮你一回,带你去一趟。”

店里也没什么事情,陈德玉和掌柜的说了一声,就带李植往北大街走去。

天0津卫城商业繁荣,哪怕是小巷子里的住宅也都设有临巷店铺。而且,往往是一个街坊的店铺全都经营一类东西。比如针市街全都卖针,锅店街全部卖锅。李植家所在的井边坊,就全部经营南洋番货。

陈德玉带着李植走了一刻钟,在北大街里面找到一个经营南北杂货的街坊,在街坊里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店铺,陈德玉往那一指,说道:“便是那家店铺了。我回去了,你自己去买吧!”

陈德玉不知道李植要买碱面做什么,但他估摸着李植家迟早要破产,到时候便是无家可归的流民,这样的人他陈德玉不会结交!所以他懒得和李植多说一句,指出了店铺位置便要走。李植也不留陈德玉,自己走进了店里,看到一个老头坐在店里打瞌睡,便大声说道:“我买四斤碱面!”

听到李植的话,那半睡半醒的老头吓了一跳。不过他虽然从梦里惊醒,做事却不含糊,马上答应道:“我这卖的是襄阳矿里挖来的上等碱面,四斤要七十六文!”

十九文一斤的纯碱,不算贵。纯碱的价格不贵,做肥皂的成本就不会高,李植心里高兴,笑了笑说道:“掌柜的,我买这么多,你给我便宜些!”

“那最少也要七十二文。”

李植这才从怀里摸出七十二文钱交给了老头。那老头慢悠悠从椅子上站起来,从一口大缸里舀出几勺白花花的粉末出来,在秤上称了称,高高的秤尾恰好四斤。老头用一块福0建厚纸把纯碱包了起来,用绳子系上,包装得和中药似的,这才交给李植。

轻松买到了纯碱,李植满心欢喜,提着四斤纯碱走出了这个街坊。

同类推荐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庙号显宗,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母后姓阴名丽华。当初,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求学时,曾见到朝廷的执金吾,在街上出巡时的威仪,非常羡慕,感叹道:“任宦当做执金吾。”又一次,在去新野姐夫邓晨家中时,恰巧遇见了一位貌美的少女,名叫阴丽华。刘秀惊为仙女下凡,不禁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 帝国的慢性病:黑白大清

    帝国的慢性病:黑白大清

    《帝国的慢性病》丛书共五册,分别为《大汉的彷徨》《大唐的惆怅》《大宋美袍上的虱子》《冰火大明》《黑白大清》。该系列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王朝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王朝无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本书围绕清朝的十余桩著名案件,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及内在的政治弊端。这些案件中,有涉及重大官员的财政案件,如蒋洲亏空案、威宁铅厂案、福建贪腐窝案等,也有与黑暗的政治生态脱不了干系的民间冤案,如合州命案、顺天乡试案、杨乃武小白菜案等。全书文风生动,逻辑性强,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是一部值得历史爱好者阅读的作品。
  • 透过细节看清朝

    透过细节看清朝

    本书力图穿越时空,仔细搜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从而透过历史细节,看清清朝的真正面目,为读者揭开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秘密。历史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且这种因果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个伏笔,对于后来的历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热门推荐
  • 恶云楼

    恶云楼

    崇祯年间,清兵屡犯明土。清明交界处建有一堡,曰“恶云楼”。楼主为清人,副楼主为明人。恶云楼专纳奇能奇恶之人,其用有三:一则探察搜集明国军政民情要事;二则制造事端激发民变,搅乱明之军政秩序;三则刺杀明之良臣贤士。清人以重金买通明朝重臣,蒙住明皇,故恶云楼屹立巍然而明之官府望而却步。然崇祯五年春,恶云楼忽为人所灭,灭之者,一少,一老。老者为江湖浪子,时人尽知。少者来历不明,时人惑之。传言少年武功绝异,身负重案……《明·中州郡志》一恶人祸临头,投奔恶云楼。这句话在江湖上流传很广。
  •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形象,别让形象丢分;好事多磨,心急难成大事;因势利导,找准方法者赢;因人而异,抓住性格沟通;打造关系,发挥人脉作用;交际应酬,恰到好处最佳;选择环境,把握办事时机;远离禁忌,坚守办事原则。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与其在黑夜里摸索着移动脚步,不如拿起火把大步前进。愿本书成为一把鲜亮的火把,为你的人生之路、为你的事业增光添彩。
  • 葆光录

    葆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越战妖谈

    越战妖谈

    一段尘封了四十几年的记忆,一封战友独子带来的神秘家书。我再一次的踏上了几十年前的那片土地。早已死去的战友,无法遗忘的记忆,故人留下的嘱托,我们一行四人踏上了一条不归路。遥远的山村是不是真的存在?灵魂的传说是不是都是谣言?时隔了四十年后我带着战友的独子再次踏上了我和他父亲走过的那跳路程,希望再次找到早已经消失在人们记忆里的诡秘山村,找寻当年那天晚上发生的秘密事件。
  • 主宰神器

    主宰神器

    穿越到异世,拥有神器闯天下!“那个谁谁谁,听说你看我不顺眼?”“那哪能呀,小的对您的敬仰犹如滔滔黄河水绵延不绝……”
  • 爆宠兽妃:腹黑狐王,别吃我

    爆宠兽妃:腹黑狐王,别吃我

    风轻旋重生了,但是她却笑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她成了一只鸡!成鸡就算了,为毛她还成了传说中受尽欺凌的丑小鸡,为了保命,麻溜的逃,却落入了某人的陷阱之中。某旋内心:狐狸少年,我身无二两肉,吃了也不饱,能放过吗?狐狸唇角微微勾起,眼中流露几分戏谑:小东西,狐狸吃鸡是本能~【PS:这就是一个腹黑狐狸独爱某只腹黑小鸡,想尽办法想要吃掉小鸡却又舍不得的超级宠文~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 永恒契约之灵

    永恒契约之灵

    一场流星雨降临,尘封已久的契约再度激活。古老的金字塔,神秘的亚特兰蒂斯,那些匪夷所思的遗迹都将复苏。神话和传说都慢慢揭开,现代科技与原始力量的撞击,这是崭新的时代,也是混乱的时代。那些背负重任的人能否在这一世平定黑暗?觉醒吧,永恒契约之灵!
  •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是喀喇汗王朝维吾尔族盲人诗人阿合买提·玉克乃克(110~1180)用喀什噶尔的回鹘文写成的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全文共分14章,约512行。诗歌采用阿鲁孜韵律中的木塔卡里甫格律,用中古西部维吾尔语喀什噶尔方言写成。主要阐述了当时回鹘人的伊斯兰教哲学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城市荒芜和道德败坏的情况。寓意深刻,韵律优美,富有哲理性。书中主要阐述穆斯林应遵奉的道德准则及修身处世之道。在宇宙观上,作者认为只有真主是永恒的,宇宙万物为真主所造化,日月星辰与时间围绕大地轮回运转,人类及万物都在真主的主宰下不断运动。
  • The Soul of the Far East

    The Soul of the Far Ea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的滥觞与兴盛,是“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的结果。谴责小说呼应了小说界革命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潮,对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揭露与批判,具有史学的价值和思想的意蕴,为人们了解晚清社会的原貌提供了资料,并成为近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小说形式上的雅俗流变,引导了白话文的进一步发展,也引发了小说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国小说史上体现出从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特质;而谴责小说还在文学市场化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对当下市场化小说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晚清谴责小说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运用重复叙述艺术构建起媒介传播的“拟态环境”,能产生聚合效应,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形成社会舆论,并使舆论波一直回旋、回响,促发人们行动的产生,对社会的变革甚至革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