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5600001202

第1202章 《帝鉴图说》——吕调阳

吕调阳,广西桂林人,一说祖籍大冶市茅潭港吕家村,字和卿,号豫所,谥文简,明朝后期名臣,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以廉正闻于朝野。自幼聪颖,刻苦攻读,廷试高中一甲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次辅,加封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傅、光禄大夫、柱国等,死后赠太保,谥“文简”。教育监生时,注重言传身教,先德而后艺,为穆宗帝讲学,引经据古以规时政,深得朝廷敬重。担任会试主考官时,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落榜。因病辞官归乡,卒于桂林,葬北郊狮子岭。

吕调阳,自幼聪明好学,6岁便离家读书,18岁的吕调阳乡试中举,高中榜眼,授翰林编修,出任会试分校官。父母相继去世,吕调阳回乡守丧,重回翰林后任国子监司业。隆庆年间,吕调阳先后出任南北两京国子监祭酒,因其曾从师于国子监祭酒、阳明学派学者“永康学”的代表程文德,遂以永康之学教授诸生。在任时重视道德教育,抛弃传统的注入式,代之以启发式,并以身作则,后又升任南京礼部侍郎,充会试考官。

受张居正的举荐,吕调阳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协助首辅张居正进行改革,以稳重不争受到神宗的器重。先后加官晋衔,直到他去世,官衔已为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吕调阳十分注重道德修养,性尤淡泊,身上穿的虽是蟒玉之服,为了洁净也经常洗涤。每次为穆宗侍讲经筵之前,他必先作斋戒沐浴,以示虔诚肃穆,讲解时引经据典,切规时政,从不故弄玄虚,夸夸其谈。深谙大明朝典章礼仪,加入内阁后,成为国家重大事务的礼仪主持人之一,“若大丧,若大婚,若崇祭,若荐号,若降夷、受俘,诸臣仪旷典事,咸籍公相成以当上心。”

吕调阳身处腐败官场,而始终保持一身正气,“门无私谒”,他为国家办事,有成绩从不炫耀,也不愿意听别人对他歌功颂德。“所树惟恐见知,所急惟恐见德”,“人故无所藉以颂公”。去世后,张居正认为他就是当代的丙吉,称赞他“公质行多长厚,余独心服其在政府,断断乎有古大臣之风”,“在汉丙吉,今也则公”。

在明王朝没落的官场之中,他历仕三朝,职务只升不降,发迹的嘉靖年间,有大奸臣严嵩父子柄权,吕调阳却能鹤立鸡群,不随浮沉,靠的是持正不偏,不胁肩谄媚,靠的是自己手脚干净,严嵩也曾想拉拢他,但他“固谢不往”;万历年间,内阁高拱与张居正间的斗争也十分激烈,但吕调阳辅佐张居正改革而不为政敌所忌刻,他先于张居正致仕还乡,急流勇退,从而避免了张居正死后被政敌攻讦而遭受的抄家之祸。所以后人论述这段明史,说吕调阳是“识时务的俊杰。”做到了“律吕调阳”。

吕调阳的著作很少,除与张居正合编《帝鉴图说》外,并纂修嘉靖、隆庆两朝实录。张居正请修《穆宗实录》,神宗允准,命成国公朱希忠为监修官,大学士张居正、吕调阳为总裁官。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合疏奏请开馆续修会典,是月神宗敕谕内阁,择日开馆。此典籍修至万历十三年完稿,至十五年二月上表进书,前后十余年,纂成万历《明会典》二百二十八卷。他偶尔也作诗,据称“为诗若文,古雅醇厚,不事模拟”,可惜不见流传。

同类推荐
  • 玖宫

    玖宫

    一间神秘的茶馆,一个神秘的老人。那些穿越了历史的故事,那些充满了故事的历史,带着无数的迷,来到这里。
  • 开着房车回大唐

    开着房车回大唐

    大唐贞观,天下初定,李世民文治国,武拓疆,威加四海,大唐兵锋所向,万邦臣服。一个叫做李浩的少年横空出世,他贪财、懒惰、玩世不恭,尽毁古人三观。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从毫无根基到权倾朝野,从一个混账无赖到战无不胜的国之柱石,他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一步一步成为传奇,谱写出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而已,在大唐的盛世表象之下,有人暗中蓄谋已久,妄图颠覆大唐,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权利的诱惑和人生的宿敌,李浩总能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抉择,因为他有一颗不朽的唐魂。醉卧花间书友Q群:336757504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世界历史博览1

    世界历史博览1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贞观四年,太上皇李渊心中烦闷离家出走……贞观四年,李慕云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捡来一个‘爹’为了试探这位‘活爹’的深浅……“爹,我们去当山贼吧!”“没问题!”“爹,他们招安我,让我当县令!”“没问题!”“爹,他们还让我当刺使!”“没问题!”“爹,皇上来了!”“什么?你让他立刻滚来见我!”李慕云觉得,脑袋似乎快要被自己玩掉了……群号:514761947,有小伙伴来么?
热门推荐
  • 瘦楼

    瘦楼

    鲍贝,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地主家的狗腿子

    地主家的狗腿子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 吾家小妻初养成

    吾家小妻初养成

    她因旅途中的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身上。成为继父偿还赌债的物品,一纸契约,从此她和他形影不离。第一次跟他回侯府,她的身份便尴尬的要命。说是随身的侍婢吧,偏生他要她代他去那一群女眷之中挨个儿的敬酒。被一群自以为是的乌鸦聒噪不堪,她一怒之下将一杯酒泼到了侯爷夫人的脸上……第二次跟他回侯府,她是他新收的义女。之前那些小姐们都成了她的姑姑,一个个居然以长辈的身份过来吹毛求疵?怒极攻心之时,她终于还击,把两个大小姐给批得体无完肤……第三次回侯府,她转身化成他的未婚妻。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腹黑男女,狭路相逢。鸡飞狗跳,争上扑下……嗯,这是一个腹黑小丫头装傻卖萌耍机灵扑倒腹黑男的故事。扑倒之后呢……自然是伉俪比肩,腹黑加腹黑,整垮邪恶势力,挫败势力小人。神马出轨嫡母,神马邪恶奸夫,神马嫡出公子小姐,遇到两两腹黑,也只是浮云而已……
  • 觚剩及续编

    觚剩及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明传

    李明传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翔实的资料,记述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国航空工业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讲述了李明如何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全军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到航空工业领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
  • 无止尽的穿越

    无止尽的穿越

    由于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改简介,所以我就随便改一下好了。反正这是穿越文。。。然后是作者自嗨的。。嗯,有剧毒。。。这是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讨论哦779691956
  • 浅婚衍衍

    浅婚衍衍

    言喻第一次见到陆衍,他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而她是即将为他捐献骨髓的人。第二次见面,她说:“我同意捐献,但你娶我,好不好?”媒体说她恶毒,乘人之危,拆散了陆三少和青梅竹马的恋人。有人说她不知天高地厚,穷胖子还想嫁入豪门。陆衍淡漠:“言喻,我可以给你陆夫人的位置,但我不会爱你。”可是,没有人知道,她不是胖,只是怀了孕。也没人有知道,她为了救陆衍,付出了多少代价。更没有人知道,夜深难眠的时候,她看着陆衍的侧脸,心里想着,程辞,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个人和你这样相像。陆衍后悔和言喻结婚。更后悔和言喻离婚。最后悔的,莫过于听到自己的女儿叫别人爸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宠物天堂

    网游之宠物天堂

    一个在宠物小精灵的网络游戏之中发生的一点点的故事.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霸爱仇宠:罪妻乖乖入我怀

    霸爱仇宠:罪妻乖乖入我怀

    五年前的一起事故,让存活的宋期期成为众矢之的。从此,她被暗恋的男人所痛恨,被家族的亲人给抛弃,上天啊,还有比她更惨的人吗?就在她认为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苏晟君时,一次意外的应酬,被设计的她再次误打误撞地闯入了他的房间……“签下它!”无奈签下协议,从此,她成了他的专属小女佣。可这个男人的报复手段为什么那么奇怪?把她拉到床上不说,还动手动脚,亲亲啃啃?而他却说:“宋期期,这辈子,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