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5600000821

第821章 “三杨”之一——杨荣

杨荣,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建安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朱棣即位后,杨荣受其赏识,得以入阁,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任首辅。帮助朱高炽顺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后随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乱,进升少傅。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等同心辅佐,升任少师。杨荣病逝,年七十,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

燕王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他进入南京时,杨荣迎谒在朱棣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朱棣便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杨荣从此受到朱棣任用。朱棣即位,把杨荣选入文渊阁,赐名荣,一同当值的七人中,杨荣年龄最小,也非常警敏。有天晚上,宁夏来报告说被围,当时内阁正是他当值,朱棣将奏报给他看。杨荣说:“宁夏城很坚固,人民又都习战,从发出奏报到现在已过了十几天了,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到夜半时,果然有奏报来说围已解。朱棣对杨荣说:“你怎么预测得这么准?”江西有盗贼起事,朱棣派使者去招抚,而令韩观率兵随后出发,贼人接受招抚的奏报传到,朱棣想赐敕慰劳韩观。杨荣说:“推算奏报发出时,韩观还没到达,不应给他论功。”朱棣更加敬重他,再升他为翰林侍讲。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杨荣升任太子右谕德,仍兼前职,与在内阁当值的诸臣同被赐给二品官服。他评议各部门事宜,都能符合朱棣的意旨,并受到厚赏。朱棣非常威严,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常常发怒,大臣们战战兢兢,无所适从。但杨荣一到,朱棣脸色便转好,朝政得以决断。

杨荣,历仕四朝,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成祖誉为岁寒松柏,至宣宗时五次获赐银印(分别名为“方直刚正”、“忠孝流芳”、“关西后裔”、“建安杨荣”、“杨氏勉仁”)。仁宗曾赐一银印,文称“绳衍纠缪”,朝政得失准盖此印密疏,并亲写“勿谓崇高而勿入,勿以有所从违而忽怠”一文与杨荣共勉。皇室对杨荣的优遇可谓隆厚,而他未因恃宠而骄矜,仍守其“事君有体,进谏有方”的本分,杨荣论事常情绪激昂,不能容人之过,但遇有别人触怒朱棣获罪时,他往往以微言劝导朱棣,从而使他们得以免祸,包括夏原吉、李时勉、刘观,都曾受其救护。杨荣曾对人说:“事君有体,进谏有方,是我的原则。感情用事,怀着怒火进言,从而得到祸害,是我所不为的。”所以他所受的恩宠始终没有隔阂。

杨荣,性喜宾客,虽然显贵也仍旧非常随和,所以士人多归向他,有人认为杨荣处理国家大事,不愧唐代的姚崇,而他不拘小节的个性,也颇像姚崇。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正统初年时,太皇太后张氏委任杨荣等五大臣当政,而杨荣等也自信,敢于侃侃致议,虽年老而忧国之心不衰,任内阁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明朝国力鼎盛。由于有太皇太后的掌舵,张辅和“三杨”等五大臣的合力辅政,而宦官王振也尚未专横,故当时各级政权机构的运作还比较有章法,全国各地的秩序也相对稳定,后人将正统初年朝政清明的现象,都归功于杨荣等人。

杨荣家藏书甚富,藏本装潢精美,历经数十年,仍崭新如故,如郑樵《通志》及二十一史之类大部书,案头环列,连盈数十架,后经战乱及后人保管不力,所藏之书,尽荡于人间。杨荣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的代表作家。杨荣在胡广死后,主持内阁,进而主持文柄,台阁体雍容的风格,到杨荣主持文坛时才正式确立。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建筑塔防系统

    三国之建筑塔防系统

    吕布之勇无人可敌?我有塔防!诸葛亮智如妖?我有塔防!雄兵百万来袭?我还是有塔防!
  • 重造天下

    重造天下

    明末史诗,明末的清明上河图。注重文史,注重语言。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本系列作品的编写目的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第一册精选了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等君王的智谋故事。
热门推荐
  • 共同赢得未来

    共同赢得未来

    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领头狼作为开路先锋,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它就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一旦攻击目标确定,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声此起彼伏,互为呼应,有序而不乱。待头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击虚,助攻者嗥叫助阵。世界500强黄金培训课程之一!真正适合公司的超级管理经典,培育员工精神的第一黄金读本,打造卓越企业的必备培训教材,世界500强提升职业素质最佳典范。
  • 嫡女之随身空间

    嫡女之随身空间

    前世蒙冤而死,魂兮归来,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太多太多。今生含冤重生,吾爱吾恨,定要让你们得到应有的一切!且看重生的嫡女,不再软弱不再可欺,走出属于自己的光华万丈的未来。
  • 修罗天帝诀

    修罗天帝诀

    【火热连载】九天界五帝之首修罗帝,自创修罗天帝诀,逆天而行,踏无尽枯骨,但却在证天帝之道时,被混沌雷劫击毁肉身,神魂穿过虚空,重新归来。这一世,他修逆天功法,誓要踏碎天地。
  • 经七里滩

    经七里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在手指上的花

    开在手指上的花

    吴雁把手伸向刘超的时候,有一缕阳光正好照在她伸出来的手指上。于是刘超就看到了她手指上的花瓣。吴雁说,刘超,你看看我的手指,你看看它们是不是很漂亮?刘超看吴雁手指的时候,吴雁就说,刘超你也太原始了吧你,你怎么不拿起来看呢。刘超笑笑,你们女人的手可不是随便可以拿起来的呀。刘超说这话的时候,刘超当然就拿起了吴雁的手,拿起那只软绵绵的手。长长的指甲上散落着一些小巧的银色小花瓣儿,就像漫天纷飞的雪花悄然飘落在了吴雁的手指上,然后又经过了吴雁的精工细琢。左看右看,都像是开在吴雁手指上的一朵朵小梅花。刘超数不清是六瓣还是五瓣。刘超说,是梅花吧雁儿。
  • 皇上是个妃管严

    皇上是个妃管严

    她穿越只求一份安逸生活,却卷入如此巨大的阴谋权斗,危难时,他朝她伸出手,打破她的迟疑,“跟我走?”当诡计多端心思缜密惯于扮猪吃老虎的她,遇到俊美无俦权利倾天却腹黑狡诈的他,风云变色。她为爱义无反顾,他许她倾世承诺,“待我登上帝位,只许你一人为后,后宫无妃!”男强女强,执手天下,绝世无双。
  • 农业经营管理

    农业经营管理

    《农业经营与管理》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农业经营与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中专、技工和职业高中)种植类、养殖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通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下)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下)

    凤凰蓝翎凭借自己的腹黑和智慧,小妖姬十四凭借自己的自恋和毒舌,在危机四伏的樱宁学校混得风生水起。然而,接踵而至的神秘事件让他们俩焦头烂额,比如,姬十四的忠实粉丝兼同桌雨点点失踪了……为了找到雨点点,蓝翎、姬十四、雨霏霏三人追踪到不受三界约束的自由世界。阴森可怖的无边森林,高耸入云的神秘古堡,让人意想不到的诡异线索,让这起看似普通的失踪事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背后的谜团也逐渐浮出水面。在疑云密布的自由世界,三人合力救出了雨点点,并顺利封印了星夜姬。可是,当蓝翎的偶像、威震三界的灵界神捕墨羽赶到时,众人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更大的危机在等待着他们……
  • 秦少今天又腹黑了吗

    秦少今天又腹黑了吗

    【宠虐适度】“爹地,我知道怎么哄妈咪开心。”某小包子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iPadMini刷着微博,无意间翻到了撩妻宝典。“爹地,我一个人害怕,我要跟妈咪一起睡。”某小包子装作一副怯懦懦的样子,穿着睡衣,双腿一蹬直接你上了他跟白思思所睡的大床,还硬生生的挤在两人中间,闭眼偷笑。秦晋霆满脸黑线,委屈的向老婆大人求助,结果是老婆大人一句:“去沙发吧,傲天他从小怕黑。”要不是怕在老婆大人面前有损自己高大霸道的形象,秦晋霆真的忍不住朝天嗷嗷大叫,道出事实真相:这小兔崽子哪里是怕黑,是故意要破坏他爹我的春宵一刻啊。
  •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