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妖你想干什么,查我家底,老子来自二十一世纪,你想查也查不到,杨林心里嘀咕着,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答道:“在下自小就是孤儿,自小就四处漂泊,可以说是四海为家。”
“哦,原来兄台是孤儿。”赵明一听杨林说自己是孤儿,竟有了几分同情,不过贾妙却有些不屑,“自小就四处漂泊,你都漂泊到过那些地方!”
“这个贾妙难道真是于小曼那个死八婆的前世。”贾妙对自己语气杨林怎么会看不出心里暗骂了一句,不过贾似道的女儿可是不能得罪的,杨林回想了一下答道:“其实我也没到我那些地方,这些年我只是在地球各地转了下,最近才来到了临安。”
地球这个名词在宋代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贾妙当然不知道,更加神气了:“地球是什么地方,我怎么没听过。”
杨林也不想继续招惹这只母老虎,对贾妙掐媚道:“贾妙小姐你是舅大人的千金,金枝玉叶,地球这种小地方怎么会听说过呢?”
“说的也是,地球这种小地方我怎么会听说过呢?”杨林马屁,贾妙好像很受用。赵明见状,连忙说道:“今晚十五月圆,明月当空,不如我们一起出去陪舅舅他们赏月如何。”
“好阿!”贾妙语气有些神气,仿佛不把杨林放在眼中。
大船的最高处的甲板上,是一个亭式的建筑观景台,明月当空,而这里也是灯火通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和一个五十多岁男子站在一个角落里,四十多岁的男子看上十分的俊美还有些英伟,而五十多岁男子胖胖的。四十多岁的那个男子看着天空的月亮思索半天说道:“你说公主带了一个男人上船,好像还对这个男人印象不错?”
五十多岁男子的拱了拱手说道:“是的,国舅大人,那男人好像和小芸一起掉到了湖里然后被公主带到了船上,公主叫我把他带去换衣服,又说有问题想问他,现在和公主和你的女儿在楼下的房间里。”
原来这四十多岁的男子就是贾妙的父亲贾似道,而五十多岁那个男子则是刚才带杨林去换衣服人的那个男子叫董宋臣,董宋臣带杨林来到了赵明那里就退出了房间。
“哦。”贾似道叹了口气,接着问道:“那男子长的怎么样。”
董宋臣回想了一下答道:“长的到是一表人才,穿着到是一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一见到我,就像猫见了老鼠,离的远远的。”
贾似道瞟了一眼说话奶声奶气的董宋臣,笑着说道:“公公不必太介意,公公久居宫中,宫外的人可能对公公不太熟悉,才会这样,你说这男人长的到是一表人才,前几天皇上给公主找了好几个驸马,公主都不满意,现在皇上又叫我们想办法,公主又是我的外甥女,让我我看看这人可不可当驸马。”
“这到也是。”董宋臣说话永远是那么的阴阳怪气,脸上还带阴笑,却看不出他心里想些什么。
“爹爹。”杨林跟随贾妙赵明,小云来到了贾似道和董宋臣所在的观景台,贾妙第一个跟他爹贾似道打招呼,贾似道和董宋臣回过神来见到了四人,二人好像要拱手给赵明行礼,被赵明以目光制止,反正是赵明拱手叫了句:“舅舅。”杨林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跟着拱了拱手:“见到国舅大人。”
“这位是。。”贾似道问着就开始打量起杨林来,心道:“果然是长一表人才,有我当年临安第一美男的风范,难怪董宋臣那个老东西会说公主对他印象不错,不知道妙儿对他印象怎么样。”
“草民名叫杨林。”杨林不卑不亢的答道,心道:“幸会来了宋朝,要是去了清朝那不得叫奴才。”
“原来你叫杨林,杨林快快免礼。”杨林收起了手后,贾似道接着问道:“杨林你是问那里人氏?”
“妈的,你们这怎么古人怎么这么喜欢查家宅。”杨林心里骂了句,正要回答,站在一旁的贾妙见自己的父亲好像对杨林不错,叫了句:“他阿!孤儿一名,从小就在一个叫地球的小地方四处流浪。”
“妙儿,你怎么说话的。”贾似道有点责备的叫道。
“爹爹。。”
贾似道没有理女儿的撒娇,对杨林说道:“原来杨林你是地球人。”
“是阿,我是地球人。”
“杨林,随便坐。”观景台上有一个长桌,桌上放满了各种食品的酒水,贾似道安排杨林在坐下,自己也坐到了杨林身边,没坐主席,贾妙和赵明坐到了另一边,小云把贾妙的琴放到了贾妙面前后,依旧站到了赵明身后,董宋臣站到了上来的楼梯口,四个丫鬟打扮的女子给四人每人倒了一杯酒后,站到了一边。
坐后,赵明拿起酒杯说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十五月圆,能够和舅舅,贾妙妹妹还有杨兄一起在这里赏月,真是高兴,来我敬大家一杯。”
“一个破月亮,有什么好看的。”杨林嘀咕了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心里又道:“这酒味道还不错,只是度数低了点。”
“妙儿妹妹,值些良辰美景,不如你为大家弹奏一曲如何。”喝完酒,赵明对贾妙说道。
“好阿!”贾妙话音刚落,就波动琴弦,委婉,而充满怨愁离绪的琴声就响了起来。
“死八婆,还真有两下子。”杨林听着贾妙弹出来的琴声,心里骂了句,等琴声一结束,杨林就立刻拍手拍马屁:“好,贾妙小姐弹的真是好,一曲《梅花三弄》把梅花的清雅高洁和梅花在寒风中迎风摇曳的坚毅不屈的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杨林此言一出,赵明瞟了杨林两眼,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坐在杨林旁边的贾似道则转过头从上到下打量了一下杨林,说道:“想不到杨林你对琴艺也有研究。”贾妙听到杨林这么说后,本来也对杨林有了一丝好感,奈何自己的父亲对杨林的态度,顿时好感全无。
杨林到是谦虚道:“那里,略知一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