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悬崖上的洞口
第二天,赛龙、尚仁、影手还有另外三名结丹后期修士在威武堂的门前再次碰头,赛龙这个时候从储物袋中拿出一个小船一样的飞行法器,说道,“这是御风舟,我们都节省法力,坐这御风舟去。”
然后把那御风舟向空中一抛,御风舟就迅速长大,变成一只和真正的小船那么大小,然后一行六人就上了御风舟,出了百巧院,直奔西南方向飞去。
这御风舟的飞行速度不慢,而且只需要神晶就能驱动,这样节省尚仁他们不少的法力。大约飞行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尚仁等人才来到桃花涧。
这桃花涧的地势十分险要,一边是正在盛开的桃花,花香袭人,风景幽雅,而另外一边则是一处很深的山涧,而且这山涧两边的距离不算宽,所以看起来就如同是一道地上的大裂缝一般,放眼向下望去,这山涧下面极深,山涧之中这时正满布着迷雾,让人一眼看不到底的样子。
赛龙让众人下了御风舟,然后把御风舟收进储物袋,来到一处悬崖的边上,这里四处的山石都有破损的痕迹,就连路旁的桃花林都有一大片被烤焦了,很明显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打斗。
赛龙四处看了看说道,“按照那名逃回的长老的说法,这里就应该是出事的地方了。大家都四处找找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随后尚仁等人就向着不同的方向四散开来,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而赛龙则是腾空飞起,先悬崖下面缓缓下落,查看悬崖上有没有什么线索。
尚仁等人查看了一大圈,四处除了有明显的打斗痕迹意外就只剩下还在盛开着的桃花林了,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人只好再次回到一开始的地方。
而这时赛龙也从身后的悬崖上刚刚回来,手里面拿着一把半截的短剑。
赛龙见大家都已经回来了,开口问道,“大家可有什么发现?”
尚仁等人都摇摇头说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这时尚仁看到赛龙手中拿着一把半截的短剑,问道,“赛龙你拿的是什么啊?”
赛龙低头看了看那把半截的短剑,把他递给尚仁说道,“仔细看看吧,这是一把被扯断了的破法短剑。”
尚仁看了一下手中的短剑,却是是一把破法短剑,因为它和自己手中的那把破法匕首一样,质地很轻,而且如果用神念查看的话,根本就都看不出来有什么灵气流动的痕迹,只是充满了杀戮、暴虐之气。只是这把短剑已经破败不堪了,显然是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以后被人遗弃不要的了。
影手这时拿过尚仁手中的短剑,在鼻子前面闻了闻,说道,“上面还有血迹,而且是新近才洒在上面的,不知道赛龙你在哪里发现的啊?”
赛龙点点头说道,“恩是啊,上面的血迹却是是很新鲜的,我根据回到百巧院的那名长老所说的,就在后面悬崖上的山洞之中发现的。”
尚仁等人一听赛龙竟然发现了出事的地点,然后就开始到后面的悬崖上飞去。
桃花涧这时就如同一张巨兽的大嘴一般,尚仁等人一飞到那山涧之中的时候,马上就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浑身的血液就仿佛被一种外力吸引一般,十分的不舒服,但是这种感觉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很快就消失掉了,尚仁也没有在意,以为这只是刚到这山涧之中的一个错觉而已。
很快赛龙就带领大家来到那个他发现那把半截破法短剑的地方,这是一个在悬崖上的一个不小的山洞,但是山洞的入口竟然是四四方方的,完全一副人为修建的一般。山洞从外面看来里面很黑,但是对于尚仁等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他们的视野仍然不能看到里面很远的距离,因为这山洞根本看不出来深度,只能看到是一个斜坡下去,然后里面的情景就看不出来了。
赛龙带着大家来到山洞口,然后示意停止前进,指了指地上说道,“这里就是我发现那把破法短剑的地方,你们看这四周还有石壁上!”
尚仁等人顺着赛龙的手指看去,马上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因为四周的石壁上竟然都是暗红色的液体,地上也都是暗红色,这些液体有一些还没有凝固,变的十分粘稠的样子。
影手走上前去,用指头尖轻轻抹下一点,放在手中来回捻动,说道,“这都是人血,而且很新鲜的样子,可是咱们的人在这里不是昨天出的事吗?难道刚才还有人出事?”影手不解的问道。
赛龙摇摇头,表示也不明白情况,不过他很快有经验的说道,“好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据那名逃回百巧院的长老说,他们就是在这里被一群鬼修抓住,然后就被带到这山洞的深处的,当他就要被实施吞噬秘术的时候,他遁出元婴,自毁身体逃了出去,至于细节他说的也不是很清楚,不过现在清楚的是这里面隐藏的是一批鬼修,而且为数不少,至少有三五个。”
赛龙见尚仁等人没有什么表示,继续说道,“而且鬼修的数量还有可能更多,此次任务可谓是异常艰难的,如果我们想和那些鬼修纯粹的拼法力,恐怕不会有半分胜算的,从现在开始,大家都扯掉身上的法力,不要动用半点法力。”
“因为那样只要大家一接近鬼修他们就能感觉我们身上的灵力波动的,所以我们只有依靠我们的身手和破法匕首了,好了,下面开始我们只能依靠我们的双眼来看东西了,大家要小心。”
尚仁等人一听这话,其实心中也早有心理准备,赶紧都扯掉身上的法力,把身上的法力都暂时不用,而只是单纯依靠着身体,然后每个人都拔出了腰间的破法匕首,不过一扯去法力,黑暗马上就充满四周,尚仁甚至一下看不清楚周围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