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5800000019

第19章 19。有话在心口难开

夏灿顿时心中无限翻腾,可表面却要忍住不动,默默咽了下口水,才和南多情对视:“没有啊,怎么这么问?”

南多情挑了下眉,果然是自己想太多了吧,就算他再怎么喜欢自己,也不可能跟着她跑去S市的。况且夏灿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她都还不能完全确认,要是夏茂只是逗她的呢?随之,南多情咧嘴一笑,“没事儿,我就问问而已。”

“嗯。”夏灿抿嘴,点了点头,就将目光转向了夏茂。

夏茂伸手搭上夏灿的后背,却并不看他:“先吃饭吧,什么事都等吃饱了再说。”

……

电视台的录音室里,兰枝透过玻璃窗,看向录音间的蒋思翰。他双手撑着下颚坐着,眼神直直地盯着荧屏,她都不知道他这个样子已经多少天了,只知道自从那天他知道那个女人见过南多情之后,蒋思翰就一直这么放空无神的,就连他最重视的工作,都只能马马虎虎地完成。

这时小何走进了录音间:“思翰哥,这是今天的节目稿,你过目一下。”

蒋思翰没有反应。

“思翰哥?”小何拍拍蒋思翰的肩膀。

蒋思翰身子颤了一下,什么话都没说,突然伸出手去拿小何手中的台本,却直接把手戳到了小何的笔上。

“嘶!”蒋思翰本能地收回了手,看着血从自己的手心流出。

“你没事吧?思翰哥。”小何心急地抓住蒋思翰的肩膀。

“没事,是我自己不小心。”蒋思翰挤出一丝笑容,想让小何宽心些:“给我点纸吧。”

“哦,哦,好。”小何手忙脚乱地在口袋里翻找着餐巾纸。

兰枝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打开连通录音间的话筒:“蒋思翰,你到底在干嘛?你给我出来!”

蒋思翰转头看向兰枝微怒的神情,“算了,不用了,我先出去吧,助编大人发飙了。”蒋思翰又对着小何笑了笑:“对了,那天早上谢谢你,打扰你休息了,那么早给你打电话。”说完便站起身来,用另一只手在小何肩膀上拍了拍,就走出了录音间。

此时的小何呆呆的,随后脸颊泛红,看了一眼被蒋思翰拍过的肩头。

“怎么了?我的编导大人。”蒋思翰跟着兰枝走到了楼梯间,还是嬉皮笑脸地看着她。

“给。”兰枝递出一张纸,放在蒋思翰的手心,然后温情地看向他的眼睛:“你,还没联系上Doreen吗?”

蒋思翰的眼眸略微一沉,随即扬起一丝笑容,却像是在自嘲:“是呀,发QQ给她不回,打电话也不接。”

“看来那个女人跟她说了很重的话啊,她到底是谁?”兰枝皱起了眉。

“一个我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相亲对象。”蒋思翰鄙夷地哼了一声。

兰枝瞬间了然了,但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不是Doreen那个小丫头崇拜你吗?现在我怎么反倒觉得你更在意她了?”

“我……”蒋思翰快速来脑海里思索了一下,给自己找了一个完美的理由:“我只是不喜欢这种被人误会的滋味而已。”

“呵。”兰枝不屑地一笑:“那就拜托你不要魂不守舍,好好工作行吗?”

“我哪里没有好好工作了?”蒋思翰顺手拍了兰枝一下,就转身又走进了录音室:“谢谢你,兰枝。”

同类推荐
  • 晨夕初见之哥哥你还在嘛

    晨夕初见之哥哥你还在嘛

    第一次见面,他请她吃糖,她和他回家在最美好的时光里,他学会了很多,包括把一个人默默放在心上为她,十岁开始他学习各种美食为她,学习各种技能想要保她一世快乐为她,学会了笑,学会了甜,学会了暖意外分开,她的心里一直住着他,她的眼里却没有了他他的眼里时刻看到她,他的心里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重逢,她步步退缩默默守护为他,努力治疗刻苦学习为他,改变自己从头再来为他,小心翼翼唤醒曾经在茫茫人海遇见他(她)让我听到了最动听的笑声
  • 你好,请将我遗忘

    你好,请将我遗忘

    我想我是喜欢你的,很喜欢很喜欢,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和你说清楚。——我呀,我更喜欢自己。所以,拜托你,把我忘记,再也不要想起。
  • 幸福像花儿

    幸福像花儿

    自从爷爷去世后,蓝芷若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幸福的感觉了。可是老师却偏偏让大家以《幸福》为题目写篇作文。蓝芷若看见爸爸妈妈经常为一点小事吵嘴,非常担心他们会因此离婚。一个偶然的机会,蓝芷若被选为辩手参加“金钱是否能带来幸福”的辩论赛。在准备辩词的过程中,蓝芷若慢慢地找回了幸福的感觉。
  •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他长得真不是一般的帅,金色的短发,棱角分明的俊脸,精致的锁骨,好像动漫里面的人物啊,不过搞笑的是,他竟然把歪歪遗失的裤子穿反了,还毫不留情的把她的上衣撕成条子,遮住了整个胸膛。他那双寒霜般的眸子递出探询的光芒。
  • 蒲公英还是会走我还是会喜欢你

    蒲公英还是会走我还是会喜欢你

    有一次,你用不一样的眼光看我。我……却知道了一切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神临梦幻

    网游之神临梦幻

    方游,一个只想在梦幻中赚钱孝顺姐姐的孤儿,在命运的推波助澜下,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看他如何在梦幻世界中傲笑众神,俯瞰众生!梦幻,开创时代的虚拟游戏。梦幻一个真实的世界,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妖狐(中国好小说)

    妖狐(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一起发生在学校的少女遇害惨案为线索,探案人员在寻找嫌疑犯时,为了弄清案情的细节,多次走访排查,结果,在一名普通的宿舍女管理员那里,得到了意外的发现,当案情逐层深入发展后,探案人员突然发现这名中年女性与受害少女之间有着不可若隐若现而且无法解说的关系,她们之间,究竟曾经有过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凶杀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惨烈真相……
  • 暗示

    暗示

    警车刚刚接近案发现场,大雨接踵而至。雨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打在明城木槿公园高大的树木上,发出令人心烦的噼啪之声。深夜,公园偏僻的小径上路灯稀少,光线投射不到的地方就如矿井一样漆黑,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在木槿公园一座花台边,一个年轻男子,哆嗦着躬着身,像鸟儿张开双翅一样打开身上的运动衣,遮盖着身下的一样东西。他的模样,紧张、恐惧而又略显滑稽。这是今年初夏第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男子每天晚上出来跑步,本来就是图个清净,谁知道却碰上了这样的事情,还好随身带了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他甩甩坠挂发梢的雨水,又往前吃力地躬了躬腰,让身体躬成一个小小的穹顶,尽量不要让雨水破坏了现场。
  • 你在高原(1-10)

    你在高原(1-10)

    张炜编著的《你在高原(套装共10册)》充满震撼与历险般的阅读。我忍不住要向你讲述精灵阿雅, 它是我心中曲折而深远的蕴藏。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苏醒的时代,在气喘嘘嘘的追赶的路上,停下来听我叙说关于爱和童年、残忍和怜悯、不幸和永生的回忆。
  • 凌川

    凌川

    混沌初分,世界初成秩序初定,万族初现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神共存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初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但是“左”倾机会主义者却将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同时,又牵连了军队营以上、地方县以上许多中高级干部被逮捕,其中200多名被活埋和杀害。就在这十分危险、千钧一发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及时纠正了陕北的错误肃反,挽救了陕北危局。
  • 虫虫的百变生活

    虫虫的百变生活

    昆虫世界的奥妙与神奇使得人类探究昆虫的脚步就从未停歇过,那些数不尽种类的昆虫成员们在险象丛生的自然界中各显神通,全都使出浑身解数来适应它,在美妙的生存环境中扮演着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角色。昆虫的世界真可谓是卧虎藏龙啊!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绝佳生存技巧,也正是如此,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流光溢彩、神奇诡异的昆虫世界……
  • 固原史话

    固原史话

    固原是宁夏的南大门,自古就有“古萧关”“长城要塞”“关中屏障”的美誉。秦昭襄王修筑长城,汉武帝六巡萧关,西晋时匈奴首领赫连勃勃高平创业,唐太宗亲临瓦亭观看牧马,西夏王大战好水川,明代石城之战,“天骄”成吉思汗催马扬鞭于六盘山,忙哥剌在开城建造“安西王府”,人民解放军任山河之战……他们为这片土地注入了豪情与活力。《固原史话》将这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和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给了广大读者。
  •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ield Work

    Field Work

    At the centre of this collection, which includes groups of elegies and love poems, there is a short sonnet sequence which concentrates themes apparent elsewhere in the book: the individual's responsibility for his own choices, the artist's commitment to his vocation, the vulnerability of all in the face of circumstance and death. 'Throughout the volume Heaney's outstanding gifts, his eye, his ear,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tic language are on display - this is a book we cannot do without.' Martin Dodsworth,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