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雏鹰展翅
第八章义士赵丰
我晕晕忽忽,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眼前总是浮现出昨天血腥的杀戮画面……血淋淋的人头,残缺的肢体…不知道是现实还是恶梦。我惊出一身冷汗,喘着粗气,猛地睁开眼睛。看到了周围舒适的摆设,感觉到柔软的被褥,我才松了口气。是恶梦啊……唉。
我坐了起来,环视四周。这是间极普通的卧房,但是干净,舒适。窗外阳光明媚。我伸了个懒腰,穿好衣服。
‘咚咚。’敲门声,“三公子,您起来了么?”李勤的声音。
“哦,我起来了。你进来吧。”
吱地一声,门开了。李勤端着早饭进来。
我走到窗边,一边洗脸,一边问他:“李勤啊,咱们这是在…”
“咱们在潼关。”
“潼关!噢…”
“三公子,昨天潼关守将派骑兵来支援咱们。把咱们都接进潼关。后来守将问王军校事情经过,才知道您是丞相的三公子。守将明天派人护送咱们去长安。”李勤放下早饭,说道。
“明天上午起程,何时能到长安?”
“我听王军校说,明天一早启程,中午便到长安。”
我拿起一个包子放进嘴里,说道:“嗯,好。来,坐啊,一起吃。对了,那些剩下的盗匪呢?”
李勤坐下,盛了碗粥,边说道:“山寨里面的盗匪也都抓起来了,他们都被关在仓库里。匪首被关在马房。明天一起押送到长安。。”
“好,吃完饭咱们去看看那个盗匪首领。”我笑着说。
“啊!!!!”李勤惊讶的看着我。
吃过饭,趁李勤出去的时候,曹植对我说:“翔兄,你为何想去看那个匪首?莫非想要收服他?”
我笑道:“知我者,子建也。我就是想收他做我的手下。这样的血性汉子,当然要留下来,更何况他武艺出众,要不是他手下匪盗们太糟糕,最后寡不敌众,他也不会被俘。而且他自始至终都不肯逃跑,不肯离开自己的弟兄,这就是好样的。”
“哈哈,翔兄求贤若渴啊,哈哈。”
潼关马房中:
一个魁梧的大汉坐在角落里,心情十分烦躁。他目光凝滞,心里想着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几十名弟兄。“唉……”他不由得长叹一声。心理痛恨自己太大意,低估了那群“客商”的实力,而且在第一次冲锋失败的时候,就应该撤退了,唉……现在自己独自关在这里,剩下的弟兄们怎么样也不知道…而且,刚才无意中听到看守的士兵说,自己袭击的是曹丞相的三公子,才名远扬的曹植。看来自己是死定了,希望他们能放过那些被抓的弟兄,还有山寨里的弟兄们。他们都是好人,都是贫苦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落草啊。
这时,马房的门打开了,大汉看见一位相貌俊雅,清秀的少年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少年,还有一位英武的军官-是那个打伤自己的军校。
那个为首的少年面带微笑地看着大汉,转过头对身后的人说:“王诚,李勤,你们都下去吧。”
那军官一愣,说:“三公子,还是让属下陪在这里吧。”
少年笑了笑,摇摇头,示意他们退下,然后向大汉走来。
我这时才看清这位大汉的容貌。他身材魁梧,比王诚要壮实很多。他面容粗旷,膘悍。虽然疲惫,但是大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我微笑着向他打招呼:“这位壮士,愿通姓名。”
大汉带着复杂的表情看着我,说道:“我叫赵丰。姓赵的‘赵’,丰收的‘丰’。”
‘赵丰…’没听说过三国中有这样的人,看来是个无名小卒,可是武艺却是不凡。王诚能打昏他,是因为他早已受伤,而且筋疲力尽。倘若一对一的话,未必能胜。(顺带说一句,通过华山的遭遇,我发现这王诚可是武艺不凡,刀法精妙狠辣,相当有章法,当一个小小的军校(相当于什长)实在是大材小用。由此可见曹军虎贲卫的精锐。)
我点点头,施礼道:“赵壮士,我是曹植,字子建。兴会。”
赵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轻声说道:“不敢当。”
我继续说:“昨日一战,我见赵壮士武艺精妙,更是条有情义的血性汉子。佩服,佩服。”
赵丰顿了一下,站起身,突然跪在我面前,神情果决,身子直挺,他说道:“昨日我等袭击公子,赵丰愿以死顶罪。只请您高抬贵手,放过我手下弟兄。他们都是普通百姓,缺衣少食,无奈才落草。请您放了他们。”
我微微一愣,心中感叹赵丰还真是有情有义,现在还不忘为弟兄们求情,他一人顶罪。真是好汉子。而且,这些年来,长安一带兵祸连连,民不聊生,如果不当盗匪,就没有吃穿,就无法自保。虽然现在长安的情况好了不少,但是外乡人和曾经的土匪还是不能在这里安家的,官军也会剿灭他们。这些人落草也是情有可原的,的确出于无奈。
我点点头:“赵壮士,昨日官军杀伤你很多弟兄,我实在过意不去。你放心,我不仅会放了你和你的弟兄,还会出钱,出粮来遣散他们,让他们回乡。”
“此话当真!”赵丰喜形于色。
我微笑点头:“一言既出,决无反悔。”
赵丰向我拜倒:“我赵丰替弟兄们谢谢您了!”
我又说:“赵壮士,方今乱世,正是英雄辈出之时。正像我方才所说,你身怀武艺,是条有情义的好汉子,我敬佩你。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参加官军,战场杀敌,建功立业?当然,你要是不愿意,我决不强求。立即放你回家。”
赵丰毫不犹豫,狠狠点头,再次下拜:“您能如此善待我等盗匪之徒,赵丰感激不尽。赵丰已经没有家了。赵丰愿意追随公子!公子请放心,我定效犬马之劳!”
我高兴的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赵壮士,你好好休息,我们明天启程去长安!”
“是!”
……这时的我并不知道,赵丰后来成为我的心腹猛将,立功无数,还救了我的性命……
----------------------------------------------------------------------
三国时期军队编制,大致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伍辖五人,设伍长;什辖二伍,共十人,设什长;队辖五什,共五十人,设都伯;屯辖二队,共一百人,设屯将;曲辖五屯,共五百人,设曲长;部辖二曲,共一千人,设千人督,亦称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