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200000003

第3章 第一封 用毛笔写在宣纸上——邱隘盛垫·“一门五马”(上) (2)

正在侥幸马氏家族故居的幸存,旋即又听到了一个令人欲出冷汗未经证实的“噩耗”,说是此地要被建成一个体育设施所在地的附属之地,好象就是一个公园,这里要被挖成池塘,不管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就要荡平了。我闻之大骇,立刻就把与我同行的鄞州政协文史办副主任戴松岳当作了父母官,向他据理力争,声言此故居必须保存下来的重要性。小戴与我是十年浩劫后同时首届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的同班同学,架一副厚厚瓶底盖眼镜,执领鄞县日报多年,大才子一个,尤精本土文化,有许多精辟论述,在保护文物和重视教育的问题上,与我完全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我们一时就想出了许多的招数,包括给有关方面的领导和机关写信,包括建议将马氏故居建成池塘上的一个人工岛,作为“一门五马”纪念馆,供后人参观敬仰学习,以承故乡文脉。同时也不破坏正欲到来的城市建设布局。即便能够保下马家故居的一堵墙,我们亦有所慰籍啊!

我非父母官,无权一纸令下,做出决断;我非豪富,无钱一掷千金,保下师门;可我是读书人,秀才人情纸半张,我的一支笔亦可写下我所认识的历史,尽我所能,尽快地传播史实,沟通消息,以利决策。告诉更多的人们,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留下了一个个辉煌足迹的“一门五马”马氏群贤,就根植于这么一个小小的村落中,同时,我还将追溯他们当年是如何集群而行,走出狭窄的家槛,奔向广阔国门的心路历程。

母亲,如果我告诉您,这便是此封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家书,之所以发在百年家国的开端的缘由,相信您不会不由衷的理解吧。

二:马海曙生了九个儿子

一个杰出的望族,终于将在历史的舞台上隆重登场。不过大幕徐徐拉开,我们看到的还是序幕。要追溯这个光荣家族的近现代史,我们且从最近处——“一门五马”的父亲海曙公开始。

1826年,世宁公的儿子马海曙(1826-1895)诞生了。马海曙的取名,和海曙楼有关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是多么壮观多么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人对取名向来是极为重视的,马海曙有一连串的称谓,族名有木,字薮香,号渔珊,哪个称呼,也比不上海上红日东升的气象高远热烈升腾!哪个叫法,也不如登高望远、万家灯火尽收眼底的豪气壮怀!或许,他的父亲在他出生之前登上过海曙楼,有过一番古往今来的家国之叹,因此给他的儿子做了这样一番期待。总之,马海曙,好名字!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中,有着马海曙的略传,其中赞曰:“生有大志,不屑守章句之学,尝从贾人游扬州,颇以才自见。”想来还是评价有据的。鸦片战争前夕出生的马海曙,在文风甚盛的浙东,自小也受过一些教育,当时的科举,最低一级的县考,每年有四十名秀才的定额,马海曙公考了几次终究不成,便将那程朱理学、八股制义弃若敝屐,15岁他就到了米行当学徒。中晚清时期的江南城镇,这样的少年比比皆是。难得马海曙小小年纪,已经驾得一叶小舟,风里来浪里去,贩运米粮为生,混得一个肚饱罢了。恰好这时有同乡到扬州经商,便搭伴上路,告别家乡,从此开始了他独自闯荡江湖的生涯。

1851年,马海曙25岁,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两年后攻克南京,直下扬州。那负责镇守扬州的清廷漕运总督弃城出逃,太平军则敲锣打鼓地挺进扬州。扬州城里的老百姓把一个大大的“顺”字贴在大门门额上,马海曙他们这些做小买卖的外乡人则退出扬州城,以避兵燹。

扬州城破,这对清政府而言,实为石破天惊的噩耗。江南历来是清政府最重要的税赋之地,扬州南京的沦陷,直接威胁清政府的安危。咸丰调兵遣将,组建江北、江南大营,欲与太平军决一死战。这江北大营就设在扬州城外,战事旷日持久,清军粮食补给顿成难题。众多商人或贪生怕死,或仇恨清廷,并无几人愿意在这两军交战的兵慌马乱之际承揽筹集军粮之事。而27岁的马海曙,此时就避居在扬州城外的仙女镇上。

想必那时候的马海曙已经在经营上小有名气了,清军居然就打听到了他,找上门来,推他主事,就地筹粮。关于这段历史,《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中是这样记载的:“会太平军陷金陵,饷需急,大吏设卡征商,以扬州仙女镇为粮食总汇地,乃委海曙就地筹粮,不数日,集资巨万,大吏才之,令以县丞投效。”

从这一段记载来看,马海曙在政治上算是有所选择的,这个年轻人躲避在仙女镇这一清兵的驻军要地不走,说明其感情上倾向于中央政府、而不是跟着长毛造反。另外,就地筹粮,几天工夫就集资巨万,这就被清军看中了,不管马海曙自己怎么想的,这个做粮食生意的小商贩,随着时代的大开大阂,自己的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观上就成了那乱世中的英雄一个。

太平军消亡,马海曙兴起,由商入仕,先是当了县丞,然后当了知县,最后还被擢升为直隶州知州三品知府的官衔。他那马氏家族的一大家子人,从祖父辈开始,祖母,父亲,母亲,统统被封了荣誉称号。这是多么耀祖光宗的时刻啊。

马海曙在苏南扬州发的迹,以后他也就一直在苏南为官,历任丹徒、元和、长洲、吴县、金坛、宝山等县的知县。他不是十年寒窗读上来的,是风里来雨里去实干经商苦出来的,所以这种早年的作风也深深印在了他的为官生涯之中。关于这一点,《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记载说:“为政不事威严,视民如子,而尤孜孜于地方水利。”这是说的他没有官架子,关心百姓疾苦,政绩扉然。不过有关史书也记载他能力的另一方面,《民国宝山县继志》中评价他是“为政疾恶如仇,土棍蚁媒,不待告发,访实心尽惩治,终其任宵小敛迹。”可见他为政也有极其威严的这一面。

马海曙的兢兢兢业业,感动了上峰,两江总督刘坤一为此专门为他“奏保循良,奉旨嘉奖”(见《民国宝山县续志》)。

升官发财,衣锦还乡,这是封建社会任何一位官员的人生轨迹,马海曙自然也不免其俗。一方面,他回到故乡盛垫桥,拜祭祖宗,重修族谱。另一方面,他又在离鄞县县治三江口不远的月湖畔马衙街大兴土木,建府造宅,前后三进,气势压人。

马海曙真会选地方。马府建在马衙街,虽都有个马字,但彼此倒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明初宁波卫指挥同知马胜建衙于此,故名。倒是月湖大名鼎鼎,是宁波的人文之魂。王安石当年就是在月湖的竹洲设的县学;南宋时当过丞相的鄞县人史浩告老还乡之后,也是在此设馆讲学著书立说,从此文人多聚于此,遂成“四明学派”。最重要的是举世闻名的明代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亦与月湖毗邻,月湖,历来就是读书人的风水宝地。

在自己时来运转,官运颇佳的岁月中,马氏家族的人丁也可谓极其兴旺,马海曙竟然生有九个儿子,光凭这一条不知道要羡慕煞封建社会多少世族家长。其中长子马裕藩(1858-1929)为侧室吴氏太夫人所生,他忠心耿耿地继承了父亲的理想,完成了父亲早年没有机会去完成的道路,考了科举,走了仕途,被派到遥远的西北甘肃当了个和父亲级别一样的知县,寿终正寝。而他的八个弟弟均为其父亲的续弦扬州人李氏(1860-1934)所生,其中老二马裕藻(1878-1945),字幼渔;老三和老八早夭,老四马衡(1881-1955),字叔平;老五马鑑(1883-1959),字季明;老六马权(1885-1926),字强甫;老七马准(1887-1943),字太玄;老九马廉(1893-1935),字隅卿,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再走父兄之路。马海曙自己15岁当学徒,决不让儿子重蹈覆辙,他专门延请了杭县一个名叫叶浩吾的先生到家中来设馆,教得可是正宗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

不知马海曙是否知晓,这位叶先生实乃一位维新党人,与梁启超为好友,曾在日本留学,学习师范教育。他不但以他的教育实践奠定了马家诸兄弟的传统儒学思想道德观,比如尊奉君子不党、不二色、不迁怒等为人准则,还开启了他们的视野。马家诸子,当年就是在自家私塾中接受了私塾先生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启蒙教育,他们的集体成材,与叶浩吾这位近代教育先驱绝对有关。

儿子们的无量前程,海曙公没有看到,1895年,马海曙病逝宝山县任上,享年69岁。

那年秋季的某一天上午,宝山县的百姓们,发现县衙门官邸后院的小门外,停着数辆辇车,其中一辆上置放着棺材。俄顷,从后门走出了一名身穿丧服三十出头的青年寡妇,怀抱一嗷嗷待哺的幼儿,身边围着五个男孩,年纪最大的那一个也不过少年模样,其余都如阶梯一样的矮了下去。他们紧紧地围绕着母亲,面容上留下了与年龄以然不相符合的悲戚。老父一去,大树飘零,他们的未来在哪里?以后的生活又如何度过?

就这样,马家全家迁出县衙,一群未成年的儿子们,簇拥着怀抱幼儿的年方35岁的寡母,抚棺南归,回到了月湖畔的马氏家府。那年,马裕藻17岁,马衡14岁,马鑑12岁,马权10岁,马准8岁,最小的马廉,刚刚2岁。

有谁会想到,其中除老六之外的马氏一门兄弟五人,不久的将来,都会登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壮丽舞台,“一门五马”,驰骋北国。马海曙不仅使家道复兴,门庭重振,更重要的是他培养出了一群传承儒雅而又富有民主主义色彩的马氏后代,在中国文化教育史册上,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在二千年封建王朝消亡、新文化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关口,他们个个扮演了其不可或缺的文化角色,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亦为江南世家添光溢彩。

同类推荐
  • 你不扑上去,世界怎会委身于你(精装纪念版)

    你不扑上去,世界怎会委身于你(精装纪念版)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眨眼的世界,是一回头的人间,是生活幻境里喊出的梦呓,是颠簸旅途中经过的山顶。如果你志得意满,它就是一腔酒精,如果你心止如水,它就是一副墨镜。一个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新生代才华导演,一个见多识广、思维敏捷的文艺暖男。这是他的作品,也是一本轰走糊涂、喊醒灵魂的犀利语录,一本化繁为简的人生智慧箴言,一句一世界,一语一菩提。关于生活,他说:“这个世界说到底是卑贱的,你昂起头,他就弯下腰。”
  • 倾听者

    倾听者

    一个神秘的都市时尚职业,一部心理医生的蜕变成长史;一场不见硝烟的情感战役,一群普通人的心灵朝圣之旅。跟随心理名师的岑蓝,在解密众多婚姻难题同时,自己却在情海里浮沉未定……小说中方德泽和岑蓝这对主角的情感关系是故事的一个起点,之后带出一系列故事,故事示现了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如母子,父女,夫妻,朋友,同事,师生等等,他们在关系中照见了真实的自己。关系像一面镜子也可以说是药铺,倘若某个人物,某段对话,一个细节或是某个案例,也让读者照见自己,就像同款的一味适合疗愈自己的药,岂不有趣。本书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有心理学知识和大量案例,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完成自我的一轮心理疗愈,堪称中国版的《心灵捕手》!
  • 花蕊里的子弹

    花蕊里的子弹

    文坛最美的“有脾气的淑女”女性美丽的姿志,批判的激情,作家流动的视角,多重的声音中,美艳红唇滔滔不绝地说出黑色话语子弹。
  •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第一次对外开放是1914年(民国三年),因为当时清逊帝溥仪还住在内宫里,所以开放范围很小,仅限于外朝区,而且票价非常昂贵,参观的人很少。溥仪被逐出皇宫后,故宫归国家所有,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走下神坛,正式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958年7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普通民众花上几角钱就能亲身走进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故宫对外开放的陈列主要为两大体系:一是以故宫宫殿建筑为主体的宫廷史迹陈列;一是以故宫藏品为主的历代艺术品的专馆陈列。盗贼们盯上的就是故宫的藏品,特别是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的珍宝馆养心殿内的无价国宝,建国后五个盗宝飞贼无一例外是在养心殿折断了翅膀。
  • 农耕年华

    农耕年华

    作者将自身对农耕文化的丰富积累,对农耕、农村、农业、农民的深厚感情灌注到这部散文作品之中,那些即将消失的农耕形式或已然消失的农耕形式,在每一篇短文中得以保留,踩水车、推乌头、沤制草塘泥、打连枷、消夏……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书中还大量介绍了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时节气、农家菜肴、农村行当,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热门推荐
  • 龙回血帝

    龙回血帝

    曾手握日月枪扫八荒,神之上无双神皇度千万雷劫遭阴人偷袭陨落,重生夺舍废物叶轻羽身上,从走当年路,势必杀回古神域手刃仇人!
  • 姥娘土

    姥娘土

    《姥娘土》这部作品集里,作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写法、传统的语言、不求表面华美,不求所谓新潮,没有花花梢梢,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贯穿于每一篇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高远的追求,引人入胜。
  • 紫柏尊者别集

    紫柏尊者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奥特曼战士闪耀无限

    奥特曼战士闪耀无限

    光,照亮了星空,为万物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光的后代——奥特曼,将为世界进化保驾护航。
  • 神医,废材来袭!

    神医,废材来袭!

    某女开玩笑道:“你知道你为什么比我高吗?”某男:“不知道”某女:“因为就算天塌下来有你给我挡着啊”某男搂着某女的腰说:“既然这样那么就到我的臂弯下吧。”某女尴尬的笑了笑,玩笑似乎开得有点大了。21世纪的千金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遇到君临天下的他,两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重生之财气冲天

    重生之财气冲天

    “叮!”手机信息声响起:《重生之妖孽人生》更新10000章揭开重生之谜。秦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重生者,回到了那美好的校园时代。一个曾经蹉跎,浪费的青春时代。作为重生小说最坚实读者的秦风,带着冲天财气,重生到了1993.我,秦风,或许帅不过小鲜肉,聪明不过爱因斯坦,但天下十分财气,我占九分!就问你们服不服!——秦风睥睨众生。
  • 房产保卫战:恋爱、离婚、继承中的房产分割案例评析

    房产保卫战:恋爱、离婚、继承中的房产分割案例评析

    本书以案例为线索,研究恋爱、离婚、继承中的房产分割问题,例如:恋爱期间双方出资购房,恋爱不成房产如何分割;婚姻破裂时房产如何分割;老人去世后遗留的房产,继承人之间如何分割等。书中不仅有真实发生的诉讼案例,更有合乎情理的律师剖析、切实可信的法院判决、防患未然的律师提醒和权威详尽的法条链接,是广大读者在购置房产、处理家事纠纷、提起房产分割诉讼及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的必备读物。
  • 贵族校草溺爱拽校花

    贵族校草溺爱拽校花

    许菲菲走错包厢,被流氓校草韩轩被强吻!更可恶的是,韩轩就纠缠着她不放,他霸道阴冷,却对她宠爱无限!
  •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

    清朝末年,外强入侵,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京畿重镇通州的一个驿馆内,潜伏着一群爱国人士,林驿丞、三娘、张目、李耳、王品……他们心忧天下,并在共同的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彼此帮助;但他们又各为其主,或为“帝党”,或为“后党”,或为“革命党”,有着不同的政见,并相互监视。在他们眼中,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帝后之争、辛亥革命等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结局
  • 重生云顶之奕

    重生云顶之奕

    符文大世界在经历终极恐怖后逐渐衰败走向了毁灭之路,幸存者们带着传承流浪,最终来到了云顶大世界并与之相融!传奇的英雄们化作了不灭英灵守护着云顶之下人们!这里有符文之路,剑士之道,奥法之路,狂野之路,无双斗士,帝国之崛起,无尽虚空.....更有揭示原符文世界诸多辉煌,一人破国驾驭英灵的奕者!而我们来到了这里,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将伫立与云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