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300000001

第1章 引言

我曾偶然得到一个笔记本。这笔记本的封皮是绛紫的,似乎还有一些烫银图案。但由于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那时还是七十年代,好像是一个早晨,我去学校上学。我初中是在一所叫“中山门中学”的学校就读,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女老师,平时总笑眯眯的,但对于迟到或违反其他纪律的同学从不手软。因此,我每次去上学就总是脚步匆匆,惟恐踩着电铃进去。后来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我成年以后,有朋友取笑我,说我走路的样子总像要去赶火车。在那个早晨,我正匆匆赶往学校,忽然发现路边有一个老女人推着一辆小车在慢慢地走。

车上装满破烂东西,有压扁的纸箱,有玻璃酒瓶,还有一些旧报纸和旧书籍,显然是要去废品收购站。就在这时,那摞旧书籍突然引起我的注意。我发现,在这摞旧书中夹着一个笔记本。当时它只露出一个角,但从翻捲起来的页纸上还是能隐约看到一些字迹。我凭直觉判断,这应该是一个很久以前的笔记本。于是,我就朝这老女人走过去。我在当时并没有太多想法,更没想过这笔记本上会记录什么重要内容。我只是爱看旧书,因此对这个已经泛黄的笔记本有些好奇,想看一看它究竟是什么年代的,上面又写了些什么东西。我走到老女人的面前问,您要去废品收购站?老女人站住了,看看我,用袖子捋了一下头发说是啊。

这时我才发现,这老女人脸上的皱褶里渍了一些尘土,身上还扎了一件蓝粗布围裙。我立刻明白了,她应该是入户收废品的,那时做这种营生的人很多。我看一看这老女人,又看看她车上的废品,然后指一指那摞旧书中夹带的笔记本说,这个……卖给我吧?

老女人朝我指的那个笔记本看一眼,问我,你要拿去写字?

我想了一下,点点头说是,我想用它写字。

她笑了笑,立刻抽出这笔记本拍了拍递给我说,拿去吧。

我没想到这老女人竟会如此爽快,一下不知该不该接受。

老女人又说,你们学生写字用得上,卖了就只是废纸了。

我说,我……给您钱吧。

她摇摇头说,不值钱的。

我坚持说,我一定给您钱。

她想想说,那就……给几分钱吧。

我立刻掏出兜里所有的硬币,大约6分钱递给这老女人,然后抽出那个笔记本就匆匆地走了。在当时,6分钱对我已是一笔不小的款项,足够吃一餐早点。可是我并不后悔,反而有些兴奋,觉得花6分钱买了这样一个笔记本很值。在这个早晨,我赶到学校时还是迟到了。但不知为什么,我的班主任老师只是看我一眼,并没有说什么。这节课是历史课,我的班主任老师刚好是历史课的科任老师。她当时正在讲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反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大围剿那段历史,我们的中央主力红军如何决定战略转移,又是如何撤离中央苏区开始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在座位上坐定,过了一会儿,才拿出这个刚刚得到的笔记本。这时我才发现,这个笔记本的确已有些历史,它显然被水浸泡过,有的页纸已经粘在一起,只要稍稍一揭就会破碎。我正在小心翼翼地摆弄这个笔记本,突然看到眼前的地上有一双脚。我抬起头,发现班主任老师正笑眯眯地站在我的面前。她向我伸出手说,拿来。

我看着她,迟疑了一下。

她又说,拿来。

我只好把笔记本递给她。

她将这笔记本轻轻翻着看了看,突然盯着我问,这东西,是哪来的?

我愣了一下,想想说,是……我家里的。

你家里的?你家里怎么会有这东西?

我一下被她问得无言以对。

班主任老师又看看我,将这个笔记本在手里轻轻掂了一下,就转身朝前面的讲台走去。我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掂这一下的意思是说,这个笔记本被没收了。我的心里一下有些沮丧。下课之后,我立刻去办公室,想把这个用一顿早餐钱买到的笔记本要回来。我走进办公室时,发现班主任老师正在很认真地翻看这个笔记本。她看见我,立刻将笔记本放进抽屉里。她对我说,你对我撒谎了。她又说,我曾经说过很多次,一个人无论犯什么错误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撒谎,因为这关系到品质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看看她,小心地问,我撒什么谎了?

老师问,这个笔记本,真是你家的吗?

我立刻不再说话了。我虽然还没有来得及看这个笔记本上的内容,不知它究竟写了些什么,但我知道,班主任老师一定看明白了,因此她从内容断定,这个笔记本应该不会是我家的。这一次,我最终还是没有要回这个笔记本。因此,我也就始终不知道这笔记本里的内容。直到我初中毕业时,我仍然念念不忘这个笔记本的事。在我临离开学校的那天,我又一次去找到班主任老师,向她提出,现在我要毕业了,那个笔记本应该还给我了。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班主任老师听过之后稍稍愣了一下,眼里闪了闪告诉我,那个笔记本忘记放在哪里,已经找不到了。当时我立刻看出,她在撒谎,因为她说这话时眼神有些游移。但我没有任何办法,既然老师说找不到了,也就只能是找不到了。

这件事一直到我去农村插队时还始终耿耿于怀。

若干年后,我从农村考上大学,又回到这个城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母校看望那个当年的班主任老师。我见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那个笔记本应该还我了吧?这个老师当时的反应让我大感意外,事情已经过去这些年,我只是说了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她竟然立刻就听懂了。她笑眯眯地看看我说,你还记着这件事啊?

我说是,我一直记着这件事。

她又稍稍迟疑了一下,就拉开办公桌的抽屉拿出那个笔记本。我发现她已经为这笔记本包了书皮,用的是一种很光滑的画报纸,而且折叠得整整齐齐有棱有角。她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看了看,然后递给我说,拿去吧,这里边的内容,很有意义。

她又说,你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好好看一看。

但是,我这一次却并没有听老师的话。我又重新得到这个笔记本自然很高兴,也总算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就像是一件心爱又珍贵的东西失而复得。但这种感觉过去之后,也许是觉得它既然已经属于自己就不必再忙于看,加之刚刚进入大学校门,读的又是数学专业,就一头扎进数学中去,竟将这个笔记本的事放到一边了。当然,这期间我也曾粗略的翻看了一下笔记本里的内容。我发现本子上记录的竟然都是30年代发生在江西赣南乡村的事情,有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的事,还有一些关于红军内部的事,有些事情看得懂,也有些事情看不太懂,尤其一些会议记要几乎不知所云。但我一下明白了一件事,我初中的班主任老师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笔记本,就因为她所教的历史课刚好涉及到这个年代的事情。

但是,我只是大致看了一下,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笔记本在30多年后竟显现出它的重要意义。

这时我已经以写小说为业。2010年春天,我接受了一个特殊的采访任务,要深入到赣南老区去寻找当年红军的足迹,同时也寻访中央苏区人民在那个特殊年代“闹红”的历史。有关部门的领导还为这次活动取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名目,叫“作家走进红色岁月”。但是,时光毕竟不能倒流,“红色岁月”也是岁月,岁月一旦流逝是无法追溯的。正如一个历史学家所说,“历史是即存的现实,因此不可重现”。所以,要想重新走进这段历史就只能借助史料。按我以往的习惯,在每一次深入生活之前都要先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我知道,江西的赣南地区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当年的中华苏维埃政权就诞生在这里,也成长在这里,而后来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从这里开始。因此我意识到,在这片不寻常的红色土地上一定曾发生过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我为此通过各种渠道找来大量的史料和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浩如烟海。我准备为自己结一张网,在这些史料中打捞灵感。

但我很快发现,这种想法太幼稚了。这就如同将一片渔网撒向太平洋。

也就在这时,我突然又想起当年的那个笔记本。幸运的是,这个笔记本还在,我竟然很顺利的就在书柜中一摞读大学时的教程中找到了它。这时,当年的那张画报纸书皮已经有些破旧。我小心地将这画报纸打开,就又露出了里面的封皮。由于又过去很多年,封皮的绛紫色似乎更深了,但透过这深深的绛紫仍能看出当年的顔色。它当年一定是非常鲜艳的红色,像血一样鲜红。我又仔细看了一下,渐渐辨认出,烫银的花纹竟是一个镰刀斧头的图案。在这图案的下方似乎还有一行字迹,遗憾的是,字迹已经糊模不清。

我用了一个下午又一夜的时间将这个笔记本一口气读了一遍。由于我这时已经翻阅了大量史料,对那个年代的背景和具体情况有了更多了解,因此很多内容一下就读懂了。

我终于了解了这个笔记本里所记录的内容。

我被这些内容震撼了。

我推测,这个笔记本的主人应该是一个记者,或者是红军或苏维埃政府里一个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而且应该是一个有一定文化的男性。因为他的字迹刚劲有力,有明显的男人特征,也很帅气,而且在页纸上还留有班班点点的焦痕,这应该是他吸烟时落下的烟灰。我在心里想像着,这个笔记本的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他也许戴一副那个年代特有的黑边圆框眼镜,或许还戴着一顶灰粗布的八角帽——当然,也许没戴,因为那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顶这样的帽子的。但他一定有胡须,而且是很硬的胡茬,我曾在一份史料中看到,当时的普通战士和一般干部是没有刮脸刀一类卫生洁具的。

这个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很丰富,有当时红军的一些宣传口号,有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情况,甚至还有一些乡村里支援红军工作的具体事例。而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在这个笔记本中还记载了许多鲜活的人和事。这些事情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生动悲壮,还有的读来令人感叹不已。从笔记本中所记录的内容看,时间跨度是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期,但主要集中在1934年秋至1935年夏,也就是红军开始长征前后发生的事情,尤其记述了一些红军长征后发生的事情。这些事都是在以往的史料和类似题材的文艺作品中从未见到过的。

我就这样,将这个笔记本又连续翻了几遍。

我渐渐发现,这个笔记本中所记述的内容有一个特点,或许是因为笔记本的主人一直深入在基层,因此他所采访和记录的都是一些非常具体而且普通的人和事。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专写小说的人当然再有意义不过。在我动身去赣南深入生活之前,又将这个笔记本反复看了看。随着我对那段历史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也就更加读懂了这个笔记本中所记述的内容。我觉得这笔记本就像一个富矿,几乎每一次挖掘都会有新的发现。我经过仔细筛选,最后在笔记本中选定了将近三十个人物,其中有红军战士,有游击队员,有地下工作者,也有普通百姓,更有普通的农村妇女。

我就这样带着这将近三十个人物的原型去赣南深入生活了。如果说,在去赣南时,这将近三十个人物在我的头脑中还只是一些历史人物,那么来到赣南,尤其深入到老区腹地,当我看到这里的山峦河流和生长在坡上的竹林,呼吸到樟树散发出的特有气息,立刻就有了一种被水浸泡的感觉,而头脑中的这些人物也像鱼一样鲜活起来。不仅是鲜活,我还觉得他们在不断地清晰,不断地丰满,渐渐有血有肉,甚至在冥冥之中与我交流,向我讲述着他们各自的故事……当我从赣南回来时,便越发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似乎可以向这些人物询问他们当年的一些细节,甚至可以随时拿起手机与他们通话。

但是,当我决定将这些人物写出来时才突然意识到,我又要面对一个选择。我是把他们一个个写出来,还是将几个人物放到一个人的身上?这对于我,应该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好像是在一天深夜,我突然想明白了。在那个特殊年代,又岂止这将近三十个人物,在整个赣南,包括当时的闽西和粤北乃至全国会有多少像他们一样的人。因此,这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学问题。当我想明白这一切,这些人物似乎在向我微笑。

我懂了,他们也同意我这样的选择……

同类推荐
  • 九枝水梦

    九枝水梦

    听说那里有九枝莲花的故事,你知道吗?自从上了直达莲花镇的旅游大巴,有人就向随团导游老周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老周已经人到中年,而且头微微有一点秃,但他身上穿的那件国旗红底色上印着一棵红豆树图案的名牌夹克,却似乎在提醒人们,他是一个付出了成熟代价却仍然呼吸着今天的那种男人。她的眼睛细细的,不是那种睁得大大的眼睛……莲花镇是江南的腹地,群山耸峙而又绵延不断,虽然这里的山不像北国的山那么嵯峨险峻,但进入其中之后,你便会感觉到,它那以柔和的弧形线条叠起的妩媚,也一样让人难以轻易地走出。
  • 钢琴别恋

    钢琴别恋

    薛智明以从小学起的钢琴为业,在同学开的艺术培训班教课,除这,还兼着一份职,中午在一家餐厅弹琴,一周去五天。去餐厅弹琴是朋友介绍的,朋友去那家餐厅吃饭,看到门口摆着招聘琴师的展架,就推荐给了她。她那时没有谈恋爱,正闲着,除每天晚上去培训班上课,白天时间充裕,就去了。职业是钢琴,天天弹,己无喜爱与探索之心,但她还没有厌烦,就还不错。有的同学毕业之后也教钢琴,后来再联系上就己改行干别的去了。那时,他们一帮钢琴系毕业的同学除了往上深造,多是走这条职业路。
  • 包装时代

    包装时代

    戏外常常比戏里更加曲折离奇,所谓的想象力在现实面前也会有苍白无力的时候。生活高于文学,真正的“突破”并非来自文字,而是源于这个时代。于是,阿社从时代中汲取养分,画下了关于这个时代的写照。大师论、富二代、互联网创业等关键词,被作者一一写到文字里,写到记忆里,让这本书焕发着“生命力”的光彩。
  • 半鹤黄日

    半鹤黄日

    鲁太保木匠爷溘然长逝。这在骆驼镇来说真是件太大的事!而且,让骆驼城镇甚至是全骊酐市任何一个认识鲁太保木匠爷的人都感到无法理解,如他老人家不可思议的传奇一生,他的辞世,竟也是一种叫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方式。事情是在四天前的早上,儿子鲁夏杰过几天要结婚了,女方是个刚毕业才两年的大学生,鲁吉永叔便和老父亲我们的鲁太保木匠爷一早起就开始收拾屋子院落的卫生。鲁夏杰在市里开一家叫21世纪生物制品公司的公司,这是第二次他结婚,第一次结婚不久媳妇就回娘家出车祸死了。鲁夏杰是我的族哥,也是我高中同学。他叫鲁夏杰,我叫鲁夏雨,我俩同岁。
  • 美图

    美图

    谬误,罪孽,吝啬,愚昧,占据人的精神,折磨人的肉体。就好像乞丐喂养着他们的虱子,我们喂养着我们可爱的痛悔。波德莱尔·《恶之花》序清明,对于中国人来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悲戚的味道,因为这是一个悼亡的日子。但对于唐城市的知名画家陶一然来说,却是一种双重的悲戚,因为这个日子是他父亲的忌日。所以清明这一天,对于他来说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他显然是接受了古代这个节日的重要特征,那就是在这一天不动烟火,一律冷食。
热门推荐
  • 遗落的曙光

    遗落的曙光

    公元2345年,天降浩劫。一片陨石群带来了可怕的未知病毒,人类面临空前的危机。灾难爆发之时,一场意外使大学生纪小无从此失去人类身份,这究竟是奇遇还是噩梦的开始?丧尸遍地,异形肆虐,神真的抛弃了世界么?
  • 奸臣上位手扎:与凰为盟

    奸臣上位手扎:与凰为盟

    一场变故,沈家全族尽被处死。作为沈家出嫁女的母亲被送佛堂。顾华采亦因“养病”为由而被送离上京。生活艰苦?被人欺凌?与猪狗为伍?这些都没什么,她只想好好活着。然而——前有心思歹毒的继母。后有深藏不露的父亲。外带一堆别有用心的姐姐妹妹。顾五小姐表示:我也很无奈。
  • 龙丘遗事三则

    龙丘遗事三则

    那尸体似乎脸带笑意,眼睛微睁,一直盯着六郎看,六郎越发惊慌,发着抖的双手不住往坑里扒拉沙土。一直到整个坑填实了,他又来回踩了无数次,才失魂落魄地离开。午后的阳光真好,透过树叶照在地面上,斑斑驳驳。重五过了通驷桥,桥下村,来到五爪垄。他边走边想,傍晚能到湖镇,天一亮帮安家员外杀完猪,早饭后就能返回龙丘。这时,丁重五远远地望见,畲人们正赶着一头硕大的野猪往这边跑来。转眼间,野猪便奔到眼前,直直地冲向丁重五。“闪开!闪开!”畲人在后面大喊。
  • 影后重生:陆少的心尖宠

    影后重生:陆少的心尖宠

    娱乐圈多年,她是不可多得的金牌经纪人。一朝风生水起,却被一手捧红的清纯女神与未婚夫联手迫害致死。凶手仇人逍遥法外,夺走了她所拥有的一切;意外重生成豪门千金,她决定扭转悲剧,定要这些人血债血偿!豪门斗法,她获巨额财富,小三野种如狼亲戚惨不忍睹!
  • 向氏春秋

    向氏春秋

    曾几何时,她是世家千金。他是官家子弟。身处皆是达官显贵,年少单纯却抵不过岁月磨砺。终成回首:“忆得当年宅第深,京都街头任来去。回头来时巷依旧,只剩天涯人断肠。”当年事,不堪回首。不是不堪回首,只是,回首时却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如今那些人和事都变更的让人感觉时光如梭,岁月却不静好。经历这许多,只得二不过:“最美不过红颜初,最忆不过少年时”
  • 毒命圈子

    毒命圈子

    她,被养父母抛弃到国外,本是一身的骄傲却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养父母只手遮天,回国即是死,从那时起她便再也不敢回国,但是某一刻她的光出现了,他就像万丈光芒,把她的每一个角落照亮,让她知道原来还有人愿意并且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他,是堂堂大少爷,追他的人可以排到法国,腹黑冷漠是他的代名词,他以为自己永远不会付出真心,更何况是一个陌生人,但是他承认这个不算出众的面孔,却俘获了他的真心
  • 佛说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佛说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暗种族之猎人崛起

    黑暗种族之猎人崛起

    一个被后人渐渐忘却的群体,它只存在于传说,千年以来,他们销声匿迹,但是宿敌重现,他们亦重新归来。
  • 玫瑰誓约

    玫瑰誓约

    作为人类时,洛络娅有三个烦恼:一,肖恩又闯祸了;二,肖恩又对她念情诗了;三,肖恩又陷入人生迷茫中了。这个熊孩子——洛络娅默默地想着。作为魔王时,洛络娅依然有三个烦恼:一,肖恩又被她坑了;二,肖恩又把勇者给揍了;三,肖恩又对她打滚卖萌求调戏了。还是一个熊孩子!但是这个熊孩子是最爱她的,也是她最爱的男人。
  •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