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500000004

第4章 (1)

早晨起床后,罗泊迫不及待地窜到他的伯父面前报告:“小狗还没死!它从箩筐里爬出来了,撒了一泡尿,可是没有办法爬回去,我帮了它。”

罗想农正在刷牙,含着满嘴的泡沫,“哦”了一声:“你没有碰疼它那条腿吧?”

罗泊很委屈:“你既然把它交给我,就不应该不相信我。”

罗泊读小学四年级,功课比大学生还紧张,奶奶的去世给了小家伙一个绝好的暂时休读的机会。罗泊自己的理想是当个汽车修理工,专修高级越野车,这样的话,他可以不必像他的可怜的同学们一样,课余之外跌跌爬爬地上各种奥数和外语培训班,为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熬白了少年头。

当伯父的罗想农觉得,小孩子从小知道务实是好事,可是因为务实而浑浑噩噩躺下来混过青春的话,那就成了不思进取,不值得肯定。他想他空下来要跟小罗泊认认真真谈一次话。指望罗卫星在他的几个儿子身上费心劳神,那是徒然,罗卫星自己的生活都过得一团乱麻。

罗想农喝一口水,在口腔里转了转,连带着牙膏沫吐出来,再拿毛巾擦擦下巴,笑着在罗泊脑袋上胡撸一下。“说得对。”他说,“那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还要再喂它点药?”

“还应该再换一回绷带。”罗泊建议。

罗想农放下洗漱用具,找出昨天用剩下的消炎药、紫汞、纱布和消毒药棉,两只手抓着,跟随罗泊往院角的一个堆杂物的小棚子里走。天气其实够暖和了,可是罗泊还怕虚弱的小狗会冻着,很尽责地在箩筐周围布置了保暖用品,有一条草帘子,一条旧枕巾,两只杨云从前用过的棉护膝,还有一大团雪白的脱脂药棉,大概是从杨云的药箱里翻出来的。小东西看上去比昨天有好转,见到来人,努力把脑袋抬起来,哼哼了两声,算是打招呼。想必它已经决定认下他们两个做朋友。

“摸摸它的鼻子。”罗想农吩咐罗泊。

“为什么?”罗泊不理解。

“你摸摸。”

罗泊就伸手过去,小心摸了摸,回头向罗想农汇报:“湿的,还有点凉。它把脑袋扎进碗里喝水了?”

罗想农忍住笑,端详小狗的表面体征:“狗鼻子湿润,是表明它健康,身体机能正常。现在你可以放心,它肯定能活下来。”

罗泊盯住伯父的脸,眼睛乌溜溜地转动,寻思这个结论有没有科学道理。“奶奶告诉你的?”

“用不着她告诉,我当了她几十年的儿子,看都看懂了。”

罗泊接受了这个说法。“也是。就比如我,我不想跟我爸爸学油画,可我能看懂,他朋友的那些画,用了功夫的和应付差事的,我一看就明白。”

罗想农哈哈大笑。罗卫星的三个儿子当中,他最喜欢天真的罗泊。天真是人类最好的品德,从目光到心灵的透明,成年人无法模仿。

叔侄联手,给小狗清洗伤口,重新包扎,又掰着嘴喂下两片消炎药。罗泊征求罗想农的意见:可不可以喂它一根火腿肠?罗想农说,可以,前提是它有胃口。如果它不想吃,最好别勉强。

“这我知道。我讨厌别人强迫我,我也不会强迫别人。”罗泊一脸严肃。

之后,罗想农走出杂物间,在院里的水龙头下洗了手,走进三间正房中的堂屋。

杨云的小院子,格局是三间正房加两间厢房,再加一间厨房,一间厕所。正房很大,九架梁的结构,房间铺木地板,客厅青砖漫地,四壁打了半人高的护墙板,再往上白灰到顶,显得高而敞亮。后墙有窗户,透过毛玻璃,隐约看见屋后摇曳的竹影。春夏暖和的天气,打开这些窗,绿荫婆娑,一窗好景。砌这屋的人当初怕光线不够,屋顶另外还留了天窗。有阳光的日子,大束的光线从屋顶倾泻,早晨射向西墙,傍晚又移到东壁,金龙腾挪似的,将整个堂屋弄得生动无比。

堂屋大得有点空荡,杨云活着的时候干脆劈出一角,做了厨房,刮风下雨就用不着穿过院落往厨房跑了,落个方便。年纪大的人,生活上信奉的是实用主义。

罗家两兄弟回来奔丧,房间是这么安排的:罗卫星和苏苏住正房东头的卧室,罗江和玉儿住西间卧室。原因不说也明白,他们有女眷,女士优先。罗江和玉儿没领结婚证,不过在大家心目中,年轻人未婚同居也算是正常的事。剩下两间厢房,罗想农住一间,罗海和罗泊住一间。被褥床铺什么的,杨云已经早早备下。她生前一直筹划着让全家在这个小院里聚一次,过一个大团圆的春节,至少也是“五一”或者“国庆节”,却是阴差阳错的总没能实现。

这简直是魔咒:生前自己的筹划,却成全了死后家人的奔丧。

堂屋里供着杨云的遗像,像框前放四个果盘,一盘香蕉,一盘橙子,一盘苹果,一盘弥猴桃,色彩搭配和谐,这是摄影师罗江的杰作。果盘再前方,有个小小的香炉,黄铜的,昨晚已经被勤快的玉儿擦得铮光发亮。罗想农走过去,往香炉里插一枝笔芯粗细的香,拿打火机点着,退后一步,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罗想农并不相信烧香拜祖的玩意儿,他宁可一个人坐在房间里静默,手里端一杯清茶,目光虚空,遥寄思念。可是在遗像前敬香是本地习俗,别人安排了,他跟着做一做,也并不觉得别扭。

杨云的目光高悬在他的头顶上方,微微地眯缝着,嘴角的左边有一点点高,就使得左边脸颊的鼻纹略深一点,整张脸看上去不十分对称,并且带着一点嘲弄的意味。她的头发很短,梳向耳后,紧紧抿着,两边用很长的发夹别住,不允许有一丝丝乱发散落。这是她从年轻时候养成的习惯,从前给动物们做那些或大或小的手术时,披散的头发会碍事,动作起来不爽。后来退休了,她的同龄人也早就开始烫发染发了,她仍然保持当年的发型:剪短,借助发夹驯服。

如果杨云知道罗想农在她面前燃香拜祭,她会如何表示?嘲笑?不屑?装作视而不见?

什么都有可能。凡是罗想农做的事情,她总要反对,至少是不配合,这几乎就是惯例,罗想农早已经习以为常。这是奇怪的母子关系。

小时候罗想农怀疑过,他到底是不是杨云亲生的儿子?那时候他外婆还活着,外婆信誓旦旦告诉他,杨云生他这个头生儿子时,难产,折腾得死去活来。外婆说,到生罗卫星时,倒容易了,咕咚一下子,下个蛋一样。

外婆的话罗想农不能不信,小时候他是外婆带大的。

父亲生前劝慰罗想农:“别恨你妈妈,其实她心里是爱你的。”

罗想农真想对着父亲大笑出声。什么逻辑啊?心里爱着,而行动上排斥着?世界上有这样的母亲?

他拿杨云无可奈何。母亲就是母亲,无法选择。

而且,正是因为母亲对他的排斥,反过来成就了他对母亲的责任。他生活中的一切:读书,工作,婚姻……一切的努力,潜意识里都是为了得到母亲的一个满意的眼神。

母亲最终满意了他吗?母亲把他和罗卫星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心里承认了他的优秀吗?他不知道。起码从遗像中看不出来。

罗江和玉儿双双进门,带进来一股食物的香味,芝麻香混合着油香。玉儿仍旧穿着那件鲜绿色的短款毛衣,衬得她的面孔红润娇艳。她手里拎了一只竹编提篮,篮子里一边排列着七八根黄灿灿的有婴儿胳膊那么粗细的炸油条,另一边摞着同样数量的撒满白芝麻的“蟹壳黄”烧饼。罗江敞着黑皮夹克的拉链,两手端了一只钢精锅,里面是大半锅浓稠的豆浆。为防豆浆溢出,他小心地架着两个肩膀,走路也撇了脚,姿态有几分可笑。

“吃早饭!”罗江快活地招呼他的伯父。“烧饼夹油条,再就碗甜豆浆,爽啊!我在南京做梦都想着。”

“南京街头也有。”罗想农走过去,拿起一只烧饼,嗅一嗅烤炉里烘出的芝麻香。

“那不能比。”罗江说,“南京的豆浆寡淡,油条是僵的,烧饼不酥脆。”

罗想农笑笑,奇怪这个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年轻人居然对乡村小食如此迷恋。血液里的思乡情结吧,他想。他拿起一只烧饼,掰开,小心不让脆皮掉落,然后把一根油条折起来塞进去。烧饼实在太酥,被油条一撑,眼见得就要四分五裂,罗想农不得不用两只手捏紧,像捏着美国街头“巨无霸”的汉堡一样。

“你先吃烧饼,我热一热豆浆。”罗江把钢精锅坐到煤气灶的火头上,拿一个漏勺慢慢搅动。玉儿手脚勤快地帮他做事:拿碗筷,拿碟子盛白糖,拧开一个“扬州酱菜”的玻璃瓶。

罗想农很感慨:罗卫星身边不是缺女人,是缺少长年持家的女主人,所以长子罗江练成了罗家的半个主妇:能干,顾家,好脾气。

“你爸爸呢?”罗想农望望东头卧室敞开的门。门里飘出来淡淡的香水味,还有热被窝、剃须水、皮鞋和旅行箱混杂在一起的气味。

“练功呢。找了个好地方,后面竹林里。”罗江指的是苏苏。当演员的实在也辛苦,压腿,下腰,掰脚脖子,一天都不能荒。这种时候,罗卫星自然是要陪在一边的,不陪着就不是罗卫星了。

豆浆翻滚起来,雪白的泡沫沿锅边汹涌漫出,新鲜的豆腥味在屋里热腾腾散开。罗江赶快拧灭火头,泡沫很快沉灭。他首先给罗想农盛了一碗,滚烫地端到桌上。“你先喝,趁热。”他说。

罗想农没有推辞。罗江和玉儿是小辈,过分客气反而不像是一家人。

他的两只手里还捏着烧饼,所以只能用手腕处夹住碗,嘴巴凑上去,吹口气,撮了嘴尖,少少地喝一口。豆浆真是新鲜,掺的水也少,香醇浓厚,从舌尖一路滑到喉咙口,热乎乎地流进胃底,全身的毛孔在那一瞬间打开,发出欢乐的歌唱。

“嗬,舒服!”他赞叹。

玉儿劝告他:“最好等凉一凉。喝太烫对食管不好。”

罗想农听从劝告,把喝的享受暂时放一放,先对付烧饼和油条。

罗江趁机问了他一件事:“听说奶奶不愿意跟爷爷合葬?”

罗想农抬头看看他:“你们都知道了?”

罗江说:“只是我。罗海罗泊不关心这个。”他在罗想农对面坐下来,眼睛里多少有一点忧虑。

“这事没定。要等你麦子姑妈回来。”罗想农故意地轻描淡写。

“奶奶为什么这么做?”罗江追问。“她喜欢这里胜过南京?”

罗想农简短地回答他:“我不知道。”

“他们生前并不和谐,婚姻勉强,性格不合,这我是知道的。可是在爷爷的最后时光,奶奶尽了她的责任,可见奶奶又原谅了他。如果奶奶不愿意去南京跟爷爷合葬,那恐怕不是恨,是爱,她爱故乡胜过一切。”

“或许吧。”罗想农喝了一口凉下来的豆浆,把牙缝里的芝麻冲下喉咙。

罗江耸耸肩:“你没有说实话。你一定认为我的猜测很可笑。”

罗想农于是抬起头,很配合地冲着罗江笑了笑。

罗家园和杨云的婚姻,具有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普遍意义。

个人的历史总是与时代应运而生,臣子或是庶民,无出其右。在建国之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一切都是属于党的:肉体、精神、财产、荣誉……甚至漫长而不可知的未来。

二十岁的年轻姑娘杨云第一天到青阳县农林畜牧局上班的时候,心里惴惴不安。在那个工农干部无比吃香的年代,她的家庭出身令她羞耻。父亲患急性传染病死于抗战之前。母亲守着庞大的遗产把她和哥哥养大。如果事情仅限于此,那也罢了,解放后至多是没收财产,扫地出门。问题出在她的哥哥。那个长相俊美的公子哥儿,年少时缺了父亲的管教,十五岁开始抽大烟,泡妓院,拉帮结伙,霸占民女,打架生事,在青阳街上恶名远扬。青阳一解放,杨家少爷因为民愤过大被揭发出来,当即由军管会拘捕,戴上“地主恶少”的高帽子游了一圈街,拉到城外芦苇荡,一枪毙了命。

哥哥的被镇压,给杨云和她母亲带来的政治阴影,此后几十年中都难以消弥。

同类推荐
  • 细菌

    细菌

    1948年,国共战争时期,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占领了长春,首先面对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城内外数万具正在逐渐腐烂的尸体 。另根据保卫部内线得到情报,国民党保密局不甘心失去长春,已经制定了一个毁灭长春的“三城计划” ,企图通过细菌战将长春变成瘟疫之城、腐烂之城、 死亡之城。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共产党派了门玉生来长春当卫生局局长。在这片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门玉生带领着高大军等一批医疗、防疫干部,一方面要对付鼠疫、霍乱、天花、伤寒、脑炎、回归热等病疫,一 方面还要应对来自敌特分子的破坏与阴谋……几十万老百姓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河畔之星

    河畔之星

    这是“五一”长假中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正是出游的好时候。珍珠泉公园里到处都是游人。高军和李路带着儿子也来珍珠泉公园踏青。季节正是春天,公园里花红柳绿,雀飞鸟叫。游人们三三两两在一起散步、拍照。每个游乐项目都有人在排队买票。市郊的珍珠泉公园,不光“五一”这种长假,每个周末都有很多市民来玩儿。为此,市公交总公司专门开辟了一条公交线路,从市中心的鼓楼直达珍珠泉公园。这条线路没有数字名字,比如:三十六路、九十一路。它只是按起止地点叫做鼓珍线。虽然珍珠泉公园一带早就被纳入城市范围内,但这条公交线路一直没有改名。
  •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伍)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伍)

    生活是人性的修罗场,故事则是在演绎修罗场里的悲欢情仇……而悬疑文学一直是用故事凝练的生活序章,本书收录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入围及获奖的中短篇作品精选集,包括科幻、恐怖、冒险、情感、历史等多类悬疑和泛悬疑题材,让你一次读过瘾!
  • 洪水、跳蚤

    洪水、跳蚤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感谢我的世界里,你曾来过

    感谢我的世界里,你曾来过

    两个相爱的人结婚四年,原以为会和爱人执手到老,不想因为要孩子的事而产生了很深的误会,继而引发家庭暴力。女主角终无法忍受,即使知道自己怀孕了,依然选择离婚。因缘巧合,离婚后的她遇到了真正珍惜、爱惜自己的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热门推荐
  • 重生拥你入怀

    重生拥你入怀

    新书《重生后我有了美颜系统》已开,求收藏求推荐票求宠爱哦~~~重生空间回到青春年华,她誓要改变自己:养的起自己、买的起洋房、斗得过极品、狠得下心肠!她:我这算不算跟土豪站在一块土地上?某人:何止?你已经站在土豪的脚上!
  • 惜春

    惜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醉红颜之三生劫

    醉红颜之三生劫

    银河系不过是大世界中的世界,星球不过是世界中的小世界!每个星球都不过是一个小世界!一场劫,她(他)来到了这个小世界!一场情缘,待醒时分,犹如一场美梦一般!她说“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 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

    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

    你是否丢了自己的幸福? 丢到哪里去了?是谁绑架了你的幸福,他人,社会,还是你自己?马银文编著的《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告诉你,你的幸福失落在了哪里,去向何处寻,打开你的幸福之门……《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总结了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谈及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几大方面,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生动案例的解析,来说明幸福在哪里,我们如何修炼到幸福的智慧,找到幸福生活的钥匙。从关注现实说起,归结到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好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保持一颗积极的、向上的、充实而宁静的心,把握当下,珍惜所有,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孤女天骄

    孤女天骄

    奋斗十年,白沐秋终于买了新房,除去了脸上的胎记,正打算找个人一起共度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一朝穿越,一切归零,从头再来!看小孤儿两世为人,召唤妖王,收服魔君,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魔王大人,让我回去吧!”“想回去也不难,只要你够强。”“多强算强啊?”“只要能呼风唤雨,翻江倒海,摇山震岳,拔地参天…”“停停停!我先去吃个饭。”
  • 心理师3:都市危机

    心理师3:都市危机

    疑云重重,人心难测,惊险刺激,多次反转,国内原创心理学推理神作,层层解开假死疑团背后的人心谜局。刚刚离职的孟新建,开始从事心理师职业,却莫名被卷入客户全家被灭门的刑案;与此同时,身为记者的大学师妹楚楚请孟新建帮忙调查一个骗财事件,调查逐渐深入后却陷入困境,于是二人找来大学校友警察秦剑帮忙。三人一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些案子都与一个神秘组织有关,而这个神秘组织又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哈佛面试中会考察到的学生必备的智力、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让申请哈佛的学子和有志青年在通过一系列试题的训练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目标地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
  • The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The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淡定:做个心平气和的女人(全新修订珍藏版)

    淡定:做个心平气和的女人(全新修订珍藏版)

    女人宝贵的财富不在别处,在于保持一颗宁静从容之心!我们只有心平气和,才会在生活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就算被冒犯、被错怪、被辜负,不必怒气填胸,也不必拳脚相加。不论外界有多少诱惑多少挫折,都能心无旁骛,依然固守着内心那份坚定与向往!卡耐基这个被万千女性喜爱的名字。他曾经向读者保证:任何女人,只要懂得这些道理,就可以越过人生的障碍,不会让自己在人生的低处仰望;她一定会找到原本的自己,成为被生活宠幸的幸福女人。
  • 降龙镇的那些人

    降龙镇的那些人

    小城傍着一条河,顺着河西行往上游走,离小城十来里有一座大水库。水库边上青山脚下原有一小村叫降龙村,因修水库,深山坳里的几村山民被迁移出山,合并移民到降龙村。降龙村人顿时多了起来,降龙村也升格成了降龙镇,有了东南西北四条街。小镇变成了几千人的大镇,镇上人烟稠密。降龙镇的人大多源自深山老林,深山老林里的人被大山养出一股彪悍豪爽之气。一二十年过去,这股根深蒂固的彪悍豪爽气不但未消,反而传给了后人。本来,人一上百就必有不同凡响的人物崭露头角,露了头角的人就不同他人,成了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