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400000014

第14章 难 得 糊 涂

旧历一年五次,正月初三(拜年),清明(扫墓),七月十五(施食),十月初一(送寒衣),忌日(忆别),我老伴要祭她的先母。早饭之后,擦净遗像前的柜面,摆四碗供品,行三鞠躬礼。她幼年丧父,为什么祭母而不祭父,为什么不劝我也照此规程行事,我没问过。在这样的名义大实际小的事情上,我们是既各行其是又互相尊重。各行其是,我可以不祭;互相尊重,行三鞠躬礼的时候,我就不好旁观或旁而不观。正面说,我也要立在遗像之前,行礼如仪。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先说其影响之小者,是鞠躬前先要静听老伴的一番祷辞,总是这些:今天是什么什么日子,我和某某来给您上供,准备的有点心、水果、糖,……您慢慢吃吧!最后是言而兼行,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都完了,下解散令,“你愿意写就写去吧。”影响还有大的。邻居有一位刘奶奶,好说玩笑话,每次行祭礼,如果她看见,就要说:“心到神知,上供人吃。”言外之意,不过就是那么回事,活人眼目,可有可无。老伴口不反驳,心里不愿意,说这是把大事看轻了。这就使我更加不好办,因为我是连“心到神知”也不信。不信而静听祷辞,行礼如仪,说轻了是演戏,说重了是自欺欺人,总之是很难堪。难堪而不得不做,所以有时,尤其行礼如仪的时候,我就常常想,如果我也真信,那会多好。

这使我想到一些说玄远就玄远说切身就切身的难以命名的问题。题目“难得糊涂”四字,是从七品芝麻官郑板桥那里借来的。他有解释,重点是“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意思是得过且过,不必过于认真。我觉得这是以俗讲传微言,大材小用了。何以这样说?说来话长。是1988年年初,母校北京大学准备纪念建校90周年,来约我写点什么。我左思右想,不幸就找了个“怀疑与信仰”的题目,想说说30年代初在红楼混了四年,“心”的方面走了什么样的路。主脑意思是,从母校学来怀疑精神,遇事想追根问底,可是也赞赏英国培根的话,“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是惭愧,我只是始于怀疑,而未能终于信仰,尤其是背倚权威的一些信条,我多方勉励自己,结果还是“吾斯之未能信”。这里有什么傲慢吗?完全不是。如果说有,那有的只是无所归依的惶惑,或说烦恼。换为带有积极气氛的说法,是希望糊涂而“难得糊涂”。

因为有这样的烦恼和希望,多年以来,对于有些人,我曾多次泛起羡慕的心情。其中第一位是我的外祖母,那篇文章也曾提到。她坚信一种道门,以为她的善言善行必得善报。报大概有多种,我记得的只是,死后魂灵走往土地庙,小鬼和土地老爷都要客气,并起身让座云云。她活过古稀,作古了,其时我在外,推想瞑目之前一定是心安理得的。这就可证,坚信真就倒也得了善报。我呢,一失足念了些哲学的科学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以致不能信小鬼和土地老爷让座,更以致——,显然就不能不慨叹“难得糊涂”了。

再说一位,是一个同学的同事楚君,当年也相当熟。有那么一次,来看我,不知怎么话题一转,就陷入形而上。他充满善意地开导我,处世,对人,要记住五行的道理,“譬如你吧,一看就知道是木命,走路格登格登响。金克木,所以一定要躲金命的人,否则会吃大亏。”他的话使我很惊讶,但看他那既坚决又善意的表情,想说不信,没有勇气;顺情说好话,当面欺人,更难。我又一次感到“难得糊涂”。

再说一位,是邻居,女性,年岁比我大。推想是出自开明的高门,民国初年就走出家门到教会学校上学。我开始认识她是70年代中期,某某高位女士一手遮天的时候。有一天,这位女士到我们住的学校来,说了表示慰问的话,她见着我就赞叹,今天听见谁说了什么,感到太光荣了,太幸福了。我只好说“是”。不巧,过了不久,那位女士不能遮天了,她像是忘了过去,慷慨激昂地说:“天下竟有这样坏的,真该杀!”我只好再说一次“是”。其后,有时我想到她的有高度适应性的正义感,颇疑惑她有个或者只是心理上的神龛,龛长在而神可以顺应时势更易,所以获得的福报是永远身安和心安。我呢,比她吃粮食不少,竟不能置备这样一个神龛,以致即使想顶礼而不能得。烦恼,自怨自艾,无用,只好又慨叹“难得糊涂”。

再说一位,就信说也许是更值得赞叹的。比如相信天堂尽善尽美,不难建造,因而望见天颜就是最大的幸福,把己身放在天平上必重如泰山,等等。我呢,因为一直不知道有没有天堂,就不能获得望见天颜的幸福,放在天平上就轻于鸿毛。这有时使我想到利害和荣辱,因而又不能不慨叹“难得糊涂”。

羡慕别人的话说得太多了,应该转到正面,说说在哪类大事或小事上,自己苦于求糊涂而不得。想由道而器,说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天”。记得北欧哲学家斯宾挪莎有这么个想法,人的最高享受是知天(他多用上帝,这里以意会)。他写了一些很值得钦仰的书,推想他会自信,他知了,所以已经获得最高的享受。许多人,国产的,如汉人的阴阳五行,宋人的太极图,等等,进口的,如旧约的上帝创造一切,柏拉图的概念世界,等等,都是斯宾挪莎一路,幻想自己已经独得天地之奥秘。对比之下,康德就退让一些,他知道以我们的理性为武器,还有攻不下的堡垒。根据越无知越武断、越有知越谦虚的什么规律,现代人有了看远大的种种镜子,看近小的种种镜子,以及各种学和各种论,几乎是欲不谦虚而不能了。以爱因斯坦为例,自然的奥秘,他探得不少,可是常常慨叹,我们这个世界有规律,但何以会有规律,终归是个谜。他希望能明白,这值得同情,他承认他不明白,这值得钦佩。钦佩,赞叹三句两句,或三句五句,也就罢了。至于同情,就会引来麻烦。什么麻烦?这也许是我私有的,也许是一些人共有的。为了避免越俎,姑且算做自己私有的。

且不说以什么为根据,就“自己”或“我”说,人生,夭折也好,百年甚至更多也好,总是只能一次。生,不能无所求(为解说的减少头绪,限定合理的);因为种种条件的制约,求不能尽得。但也可能尽得;即使不能,还可以用祖传的秘方“知足常乐”来补救。只是有一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就是:我们活了一生,生确是“有”,生不能不向外延伸,这外也确是“有”,这总的“有”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大概是中了相信因果规律的毒,既然已经是“有”,为什么会“有”,总当有个原因,可是我们不知道。过去的多种猜测,我们不能信,能不能拿出个有确凿证据可以使人信服的什么来,以解望梅之渴?看来,至少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办不到。那么,奔波劳碌一生,自己忝为“有”的一部分,对于“有”是怎么回事,终于不能知道,撒手而去,想起来就不能不感到“太遗憾了”。说遗憾也许还太轻,应该说“苦闷”,或“苦”,即使只是知识方面的。由利害的角度看,上策显然是不求知,但那要走回头路,又是不可能的。这就使我有时候深深地慨叹,“难得糊涂!”

二是关于“人”。我是常人,跟一切常人一样,糊里糊涂地有了“生”。生之前,以至可推想为已有而尚未凝聚为“我”的时候,情况不好说,只好不说。专说有了“我”之后,既已接受(假定有此一着)了生,其他随着来的种种就只好顺受。《礼记·中庸》开头说了几句重要的话。“天命之谓性”,我们只好饮食男女;“率性之谓道”,我们只好柴米油盐,并以余力而琴棋书画,等等。这其间,循不知从何而来,以及应如何正名的什么什么规律,我们不得不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最终是医治无效,享年若干云云。由“有了生”到“享年若干”,中间这段路,至少戴着主观的眼镜看,是不短的,或颇长的,或很长的。长,比如是个空的长廊,其中要放一些或很多乱七八糟的,由即位加冕到偶然低头拾得一分钱是一类,由挤车丢个纽扣到走向刑场是另一类。

为了这里的问题容易说清楚,扔开不可意的后一类,那就只剩下可意的,古人有三多九如之说,今人更多,因为古人虽能化蝶而不会贴胸跳舞,可卧游而没有家用电器。太多,只好减缩,说一般有群众基础的,那就是,饮食,吃过红烧肉和烤白薯,男女,生了也许不只一个,都教养成人,此外还可以有立德、立功、立言,等等,可谓懿欤盛哉。问题是,一旦将撒手而去,如果不能如莲社诸公的相信即将往生净土,就不免要反躬自问:这些究竟有什么意义?答复可以因人而异。我的认识,满意的答复是没有的,唯一的上策是“不问”。我不幸,常常想问问。这就有如不慎陷入泥塘,既已陷入,挣扎上来就大不易了。不得已,可以自制一种安慰药,曰“自欺”,其疗效是把不见得有什么意思的看做有意思,或大有意思。但这很不容易,不能像“不识不知,顺帝之则”那样轻易而有把握。可惜的是,不识不知已经离我很远,但又不能不顺帝之则,其结果就成为既大吃羊肉串又大喊没味儿,可笑亦复可怜。这也是苦恼,而且是长期伴随的,所以每一想到,就不能不慨叹“难得糊涂”。

三是关于“时”。时的所指不是时间,是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时宜”。这就根柢说没有前两种那么深,却表现得更加尖锐而鲜明,因为尖锐,明说多说就不合适。只好由感受方面略加点染,是我感到惭愧,而且很深重,所以痛心。惭愧什么?是孟老夫子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知之而未能行。具体说,是为了能活,我说过顺应时风的假话。由这引来的痛心有等级之差,依不成文法的规定,面对众人,背诵制艺,不动心,听者半数得意,半数谅解,根据吾乡某小学生“惯了一样”的生活哲学,自己也可以不求甚解。

但情况并不都是这样,比如有一次,我就先则很狼狈,继则很痛心。是70年代中期,一位老友,由于关心我的德业和安危,敦劝我应该如何如何。我表示谨受教并述感激之意。他看看我,说:“看你的表情,话不是出自本心。”我只得用更假的话应付过去。其实不能说是“过去”,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其时是在江南。以后我们没再见面,来往信有一些,当然不便提这类事。1988年炎夏,他作古了,接到讣告,我想到终于没有告诉他那次正如他所推断,是假话,心里立即泛起双重的悲哀。人往矣,我有时想到他的善意,就不禁慨叹,当时如果能够信他之所信,皆大欢喜,那该多好。可惜已然的不能变为未然,现在,除了默念几句“难得糊涂”之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到此,有的人也许会想,我是悔恨受了读书的毒害,所以变闲话为诉苦了。也不尽然,因为书上的话,也有增益另一种智慧的,如下面两则就是。抄出,供同病参考。依时风,先外后中。

(1)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唯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神)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旧约·创世记》)

(2)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这两则,我不只看过,而且深有同感,牢记在心。那么,良药为什么没有利于病呢?我想,坏就坏在“知”是个淘气鬼,你有七窍,任它钻进来,它就会胡闹,不听话,并且不计利害,到你有“知”,计利害,想逐客的时候,已经做不到了。做不到,而又忘不掉。除了慨叹“难得糊涂”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呢?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 谜一样的孩子

    谜一样的孩子

    “科伦拜恩枪击案”中13名师生被枪杀,并有24人受伤。随后,持枪者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饮弹自杀。案发后的20年里,迪伦的母亲苏珊一直生活在那一天所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哀伤和痛苦中。她深爱的、精心养育的儿子做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作为母亲,她居然对儿子的不对劲儿毫无察觉。她错过了哪些本可以察觉的征兆?她本来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悲剧的发生?案件发生后的每一天,苏珊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中,她毫不掩饰、开诚布公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不可思议的现实的。她将自己的日记、迪伦留下的录像和文字,以及无数与精神方面专家的面谈资料整理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她希望个人的顿悟和诠释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予以识别和及时干预。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 中年人的寂寞

    中年人的寂寞

    纵观夏丏尊的散文,思路清断、逻辑严密,朴素严谨,精炼畅达,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深沉、诗意浓郁。叶圣陶在《<夏丏尊文集>序》中说:“他是个非常真诚的人,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剖析自己尤其深刻,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所以读他的作品就像听一位密友倾吐他的肺腑之言。”他的散文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文。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热门推荐
  • 霸战九霄

    霸战九霄

    “以大欺小,倚强凌弱,这不是男儿所为,我劝你,做人要善良!”九霄大陆,一个来自蒙拿城的少年,遭受过欺凌羞辱,但前所未有的际遇,使其从一介文弱书生蜕变成天才的修炼者,肩负起振兴家族的责任,在势力纷繁复杂的九霄大陆上谱写出传奇的故事。
  •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每天一个逻辑游戏》突破以往根据解题方式而分类的方法,将题目分为文字游戏、数字游戏、图形游戏等;使各种题型灵活的交叉在一起。
  • 惊魂马戏团(动物传奇·传奇卷)

    惊魂马戏团(动物传奇·传奇卷)

    动物与人类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动物们也性格各异。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心灵健康之书。传奇卷为其中一本,讲述的是动物之间与、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 今日起变魔女

    今日起变魔女

    爱已深入骨髓……就算你已不记得我,认为我是疯子,我依然愿为你舍弃生命。
  • 极品炼器

    极品炼器

    连个门派都无法入的垃圾废物,却在得道高人的帮助下成为了极品的炼器专家。神器、圣器还是仙器?这些还不是手到擒来?我的追求是……
  • 陌与黎

    陌与黎

    一场无奈,她母亲离开了她父亲。十三年后,哥哥劝离,她回到了她父亲的身边。不久后,公司被毁,却是哥哥另一家公司所做。她愤然去质问哥哥,却不想,哥哥失踪了。……当消失不见的哥哥再次出现时,她又该如何去面对,是该微笑拥抱,亦或是斥责追问。当一切谜团解开后,母亲又是否会安全回归?一家人又是否会团圆?她又是否会获得真爱?预知后事如何,请看小说!
  • 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

    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愈来愈能够体会到人才的价值与英才的珍贵。于是乎,在我们这个富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的国度,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十分渴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英才。
  • 死丫头,你给本尊死回来

    死丫头,你给本尊死回来

    大雪中,我死死咬着嘴唇站在他身后,注视着他的背影。他对我来说是那么的近,但又那么的远。曾经的曾经,也是这样的大雪,也是同样的地方……“喂,安俊熙,恶魔”我冲他叫道。“嗯?”他应声转过头来,砰的一声,雪球正中脸上。“死丫头!竟敢用雪球来打本尊!你给我过来!”我们就这样嬉戏着,打闹着。这场雪将永存于我心中,而且……这将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