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十二年九月二日,天大晴,伴有小风,天空偶有云彩
经过十天的航行,众人终于来到了大周龙气汇集所在,天子之城,玉京。
玉京在前朝只是边远荒凉之地,但是因为当朝开国皇帝周太祖是北地之人,受不了南方闷热潮湿的环境,迁都于此。
玉京也经过了两百余年的扩建,变成了目前大周最雄伟的城郭。
初来玉京,张道远便被玉京的雄伟所震惊,城外五十里官道上就栽有一排排的柳树,一直绵延向玉京城。城外十里就有小商小贩在叫卖,初时零零星星,到最后密密麻麻,人们摩肩擦踵,吐沫横飞。简直又成了一处城池。
各式各样的小贩们在招徕着顾客,有卖小吃零嘴的,也有那无所事事,故意接近行人,用来偷窃钱财的恶少年和乞儿。
当然最多的还是被这场景弄得如痴如醉的行人,他们耳边不停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声声不绝。
嘴馋的,手上已经拿了一大捧吃食,糖葫芦,糖人,瓜子,还有碎的花生米。也就是脚下踩着的是青石路,不然这么多人来来往往早已是尘土飞扬,别说是吃食,人也要满脸沙尘咯。
鼻边闻着的,不光是各式食物的香气,间杂着一些臭气,鼻子灵敏的人顺着气味来源望去,原来是架着驴车,马车赶来的人,他家的牲畜也来了三急。
这时候,官府派来管理临时坊市的司吏就来了,他们身着青色官服,头戴黑色官帽,司吏命令商贩管理好自家的牲畜,清理好粪便,不然起码半旬也不会有机会来到这里,得到坊市的摊位。
原来这城门外的坊市管理极为严格,毕竟这乃是玉京,天子脚下。坊市的摊位都有着定数,一共三百六十八个,摊位尺寸方圆均有记载,这是从周太祖开坊就定下的规矩,历任天子都不曾做过更改。
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坊市摊位数目保持不变,没说摊位上只能有一类物件。于是不少人出不起摊位费,就与人一起出摊,你这边卖干粮和酥糕,我这边就卖茶水。
更有会做生意的,他摆一个算命摊子,他可以相面测字,相面要钱,五文钱,测字分文不取。但是摊上没有纸笔。
你要测字可以,旁边就是代写书信的,借用一次一文钱。测完之后,算命先生就会告诉你,你要去买一本道经,像是《大真庇佑经》《安上无天正法》随便买上一本,每天早晚念一遍就能逢凶化吉,解除灾厄,就算没有灾厄也能保佑一家平安。
要问这些书哪里卖,不远,隔壁就是卖的,多少,十文一本,童叟无欺。书店都卖十一二文钱呢,到最后谁都没亏。
最后算钱分摊,算命先生三文钱,代写书信的两文钱,最后卖书的六文钱。一天这个套路下来,好的话,也有个几钱银子入账。坏的话一天也有一钱多银子。
对于这坊市里的摊贩,规矩也挺多,不能乱来,就如同那牲畜剩下的粪便,自己摊子前客人遗留的食物碎屑,或者是汤水,都要清理干净,不然就会遭到管理坊市的司吏的训斥,严重者被逐出坊市,不能再占据任何摊位。
待到走近玉京城下,张道远顿时被这辽阔的城郭吸引了目光,玉京名字虽然秀气,但是样子却是极其雄伟的。
占地方圆千里的城池,高五丈,厚达两丈的城墙,令任何有围攻玉京想法的敌人望而却步。
即将到达城门下,在接近玉京城一里的范围内已经没有了商贩的身影,只有城门的守门士兵在那里准备与进城的行人与商团收取进城的费用。
守一道一行走过去,士兵看他们是道士,检查过他们的度牒,告诫他们在玉京城内天子所居住的皇城脚下有军士看守,不能擅自入内,其余一些注意事项,就放他们入内了。
在大周,所有具有度牒的和尚,道士都因为脱离了俗世的生产劳动,皇命特许,不需要道院和寺庙缴纳赋税。也算是以大周之力供给修行。
守一道众人穿过足有几丈方圆的城门口,走进了这大周最繁华,最让人沉醉的地方,玉京城。
曾有古人诗曰:“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形容的就是玉京城内的楼宇景色,密密麻麻但是却井然有序。普通棋局,四四方方,每家每户居于其中
玉京城从城门的宫天门,到皇城的轩仪门成一条直线,将玉京完整划为两坊,西坊多是菜市,商铺以及穷苦人家居住之地。东坊多为达官显贵居住之地,除了一些古玩店和书画街,基本别无其他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