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2500000017

第17章 童年余味

有些人,他在眼前时,你或许会很讨厌他。但当你回忆时,他却首先跳出来,不客气地将你的回忆先抢去一块子。

马计就是这样一个人。

上二年级后,由于大龙二龙两兄弟双双留级,木沙算是彻底告别了“小日本”的外号。但另一个外号却如阴魂般紧追不舍,胖嘟儿。发明这个外号并把它信口叫烂的就是马计。实际上马计叫她“小胖嘟儿”,班上还有一个“大胖嘟儿”,就是王丹。如果“小胖嘟儿”算是名符其实,那么比木沙又高又胖的王丹被叫“大胖嘟儿”,也算是受之无语了。可这个外号没有叫开来。

马计纯粹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受害者当然不止木沙一个。这家伙时不时地就往女生的文具盒里放条毛毛虫,时不时地就用打火机上拆下来的打火器朝人的身上电一下,时不时地就在你身边炸一个小摔炮……于是时不时地,就被女生指着骂,追着打。

讨厌的时候会惹得人恨得牙痒痒,但可爱的时候也是真可爱。他会把他养的蚕,捉的鸟,别人给的小兔子、小刺猬带来学校,引得一群孩子争着观看、逗弄。

三年级冬日的一个清晨,木沙来到学校,教室里空空荡荡的,真是又冷又清。过一会儿,马计进来了。

“嗨,小胖嘟儿,你来这么早啊。”

木沙习惯性地一瞪小眼儿,马计却不理她,径直朝讲台旁边的蜂窝煤炉走去。他拿起钳子,把炉盖挑起放在一边,把烧过的煤球一个个夹出来,码放在炉子边,等夹到最后一块,他说:“哎,火灭了。”

“灭了就灭了呗。等老师来了,会从别的班里夹煤过来的。”

“要是别的班里火也灭了呢?”马计问道,接着嘿嘿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个崭新的火柴盒:“我带了火柴。反正你待着也没事干。走,我们出去捡些柴火,我来把火生起来。”

木沙觉得有趣,就跟着他走出了校门。村子里有的是枯枝烂叶。玉米杆,花生秧,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树木枝干,都是村民们烧火做饭的好材料。也有烧玉米芯的,可玉米芯能卖钱,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拿它换钱。

很快,他们就收集到了足够多的干树枝,马计又在路边扯了一把干草。回到教室,马计先把炉底的两个风口盖子拧下来,把里面的炉渣掏干净,然后把干草铺在炉底,又在上面架了一些干树枝,最后引燃一截小木棍,伸进干草里。不多时,炉子里就冒出了红红的火焰。

木沙夹起一块煤就要放进去,被马计拦住:“小胖墩儿,你干啥?你这样会把火压灭的。要等树枝烧一会儿,再把煤球放进去,才能把火引燃。你不会连火都不会烧吧?”

木沙想想,她的确只会烧大灶里的火,连着火炕的煤火一般都是辛父在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他,也会有把煤火封死的时候。

他们看着煤球的下端变成暖和的红色,马计得意洋洋地说:“看,我说的没错吧。”他又往那燃着的煤球上加了三个煤块,把煤眼对齐,然后麻利地把风门盖子拧上,“这样就不太费煤了。”他说,“等会儿,烟少了,还得把煤眼错开,把炉盖扣上,也是为了省煤。”

马计像教育小徒弟一样教导着木沙。木沙是个会把土豆丝切成土豆条的手残党,对这些动手能力强的人怀着天生的钦佩。单单这一件事,就足以抹煞过去两年马计带给她的不快和烦扰。

可惜马计没有把这师傅样的魅力发扬光大,第二学期开学时,教室里便失去了他的身影。每次开学,班里都会少那么一两个学生,木沙家后排有个叫小芹的女孩和木沙同岁,更是在大班放假后就失去了踪影。

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什么人再提及他。虽然他所在的村子离木沙的村子也不过两三里的路程,可还是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了。

除了个别男生偶尔开玩笑,也没有人叫木沙小胖嘟儿了。彼时的她,在这个小小的班级里,成绩上出现一种雄霸的态势,自然成了老师们的宠儿。同学们对她,也还和往常一样,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木沙感觉自己离身边的同学越来越远了。

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到来了。

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显得很简单:没有舞台,大家只是围坐在一起,中间留出一片空地;没有伴奏,只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几首歌曲,边唱边跳;没有服装,大家穿的基本都是平时上学穿的衣服,有那个别家境好的,会在这天有意无意的换一条新裙子;也没有主持人,校长端坐在一把椅子上,演完了那几个经过排练的歌舞后,点名谁谁上去表演个节目,害羞不肯上的就低下头,胆大肯表现的就站出来,那些肯毛遂自荐的更是赢得大家的一片掌声。尽管这样,同学们过节的热情也丝毫不弱,那不时迸发出的笑声和掌声无比真切。

木沙和同学们跳了一曲《金孔雀》,节目终了,是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校长高声说道:“跳得还不错。木牙,你也上台表演个节目吧。”

众人的目光随着校长的点名纷纷投向坐在后排的木牙。木牙犹豫片刻,站起身来,走到了场地中央,立定。又等了一会儿,她轻声说:“我唱首歌吧,歌名《小草》。”

人群中有细小的轻笑和窃窃私语。这不是音乐课上的歌,也不是电视上的热门歌曲。木沙也一愣,她从来没有听过木牙唱过这首歌。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木牙有些怯怯地,声音很轻。可木沙听得很清楚,周围显得很安静。

“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掌声响起,木牙微微鞠了一躬,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可木沙的手却被这首歌的歌词还有木牙脸上的表情冻住了,无心抬起。她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句“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至于后面的什么伙伴呀,春风呀,阳光、河流、山川、大地、母亲,都是费话。当唱出第一句的时候,无论是人还是草,就都无法快乐起来了。所谓“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不过是寂寞也好,烦恼也罢,都无法跟花表露,向树倾诉,和不与花比树攀的伙伴们谈论。

木沙那天穿的是一条粉色印花的裙子,由于身体肥圆,姐姐们的旧衣服多半她已经穿不上了,买又难买,木母便会买些面料,把她带到集市上,让人量身订做。而这条裙子却是买的,别的不说,木沙很喜欢背后拉链上那个如小水滴样的拉头,觉得很精致、很可爱。可是这难得的新裙子穿上没人夸漂亮,却绷得自己束缚难受。

她偷眼看看身边的女同学林杉,作为农村里依旧少见的独生女,她在吃穿上细微的不同慢慢地引起了周围同学的注意。她高挑苗条,长长的马尾辫颜色有些发黄,白晳的脸上点缀着几粒淡淡的雀斑。她穿着一条素色裙子,如往常一样清爽洁净,在一群灰头土脸的学生中格外引人注目。

她和木沙同年生,却比木沙小了将近一岁。这名在班上领读拼音的女生在木沙得到十六名的那次考试中获得第一,之后就被木沙和一位叫王佳明的男生死死地压在了第三名的位置。可是这丝毫不影响她身上恬淡自信的气质。

当时,木沙和她还是很要好的朋友。林杉几度邀请木沙去她家做客。她家的房子和王丹家和校长家的是一种款式,磨砂的墙面,石膏吊顶。虽然村子里已经出现磁砖的光滑亮丽,可这样的装饰比起木沙家的红砖墙面,彩纸吊顶,依然显得结实且充满质感。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她家所呈现出的氛围。

林杉家的庭院里种着许多花草,就连窗台檐下,也有高低错落的花盆点缀。木沙还在她家第一次见识了绢花,第一次看见了明亮洁净的梳妆台。虽然木沙不喜欢那色彩鲜艳却毫无生气的绢花,对梳妆打扮也没有十分的兴趣,但就是模糊觉得这样的家庭才是美好的样子。

林杉的母亲每次对木沙都很热情。端水送果之后,又总是借故走开,让两个孩子随意谈天玩耍。有时候遇见她的父亲在家,她的父亲就会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点上一支香烟,随意地和木沙交谈几句。

木沙看着神态自若地林杉,想着她对她说的唯一一句算得上伤人的话:“王丹是大胖,你是小胖”,不禁悠悠地想:“像她这样的人才是花吧。”

晚上睡觉时,木沙脱不下裙子,叫木牙来帮忙。木牙拼劲儿死拉活扯,终于把拉链弄开了,拉头也扯了下来。木沙看着扯下来的拉头,就像一颗终于落下的泪滴一样,它是为这条仅穿了一天就毁掉的新裙子哀伤吗?不管怎样,木沙从此与裙子绝缘,那是不属于她的美丽。

同类推荐
  • 画月梦

    画月梦

    时月栖身画中千年终得以从画中走出,于现世遇见了爱人陈琛的转世张井俞,为和张井俞再续前缘,她化作可爱少女住进了张家。时月和张井俞同进同出,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张井俞却喜欢上了校花黄淼淼。黄淼淼因时月住在张家的事而产生误会,时月非但不解释,还将错就错地误导她和张井俞的关系,使得黄淼淼渐渐疏远了张井俞,得知实情的张井俞一气之下烧了时月栖身的古画。时月为宣泄满腔怨气,打着张井俞的名号四处作乱,闹得满城风雨,张井俞为平息时月的怒火,为她重新画了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但新画不似古画有灵性,时月的法力越来越弱……
  • 红妆盛宴

    红妆盛宴

    她是艳冠京城的第一美人,身负家族兴衰荣辱,以一介商贾之卑夺得天下女子最向往也最尊贵的名头。红帐枕边客,金殿座上人。七重纱帘一一落下,背后是步步惊心的战场,非赢,即死。她是学识犹胜须眉的京城第一才女,红楼七日试遍天下才子,一时惊才绝艳名动天下,却意外输给了一个衣衫褴褛、貌不惊人的年轻人。红尘如斯,倏忽六年。回首已非前身。她生来一帆风顺,纵情任性,玉屏辨婿劳师动众,引天下人瞩目,最后却嫁给了天下第一败家子迦洛郎。饮酒舞柳城,飞剑昆仑顶,见悟峰腰观天雨,青砚台上看潮生。从此远游天涯,再无音信。十里红妆,繁华谢尽,红颜战场风谲云诡;故人来归,名动天下,能否销却死生一诺;明月清风,暮雪千山,逍遥此身江湖恣意;三种选择,三段传奇。谁人相送梨影,谁人护动花铃?谁人一曲琵琶,长啸破东风。
  • 月之晨

    月之晨

    面对种种惨烈人生境况的大二学生艾立坚,几乎失去人生目标。与恋人的关系也处于胶着状态。这时他开始成天闲逛,心底一片空虚。过去与现在的朋友也际续出现在他的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好像开星一样围绕着他。女友无私的爱情让他觉醒,在他21岁月生日的那个夜晚,两人对着月光与雪花许下了生平最重要的愿望。但在这之后,他却不告而别……当两人再次重逢,之间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聚?是散?原本迷乱的心更加迷离,后面的路又是怎样?
  • 锈刻于胸间上的玫瑰

    锈刻于胸间上的玫瑰

    千年后,人类的征途变成了星辰大海。其中有着各种奇妙的生物和险地,但从未有一个星系,像雅拉这样神秘,吸引人类用百年的时间去探索,却不得而入。于是一艘载满战争型机器人的航空母舰驶入了雅拉星系,迎接航母的,是头戴荆棘王冠的女人,她的身边无数碳基生物环绕,我们命之为刺岩卡。紧接着巨大的陨石摧毁了航母,其中一台编号SG-00001的机器人,驾驶的小型穿梭机坠毁在这颗人类从未涉足的星球上。在山崖坠落的瞬间,它遇到了那个让它铭记,并锈刻一生的女孩艾拉。两人的故事开始了……书名:锈刻于胸间上的玫瑰,代表你是我心上深痛却又深爱的那个人。
  • 童心

    童心

    童心会长大,但它不会变老,只是沉淀一份成熟,消散了一份幼稚;童心会变坏,但它不至于死去,只是播下了一片欲望,占据那片纯粹。学会拒绝,才能获得最真的东西,我,心有一束绿叶,挚爱一粒尘土。
热门推荐
  • 挨打即正义

    挨打即正义

    “今天天气好,心情美美哒。”“叮,检测到能量反应。”“你被火球术击中了,损伤程度99%,即将死亡。”“叮,火球术已收集。”“你被治疗术治愈了,健康程度100%。”“叮,治疗术已收集。”“请宿主再接再厉,继续以肉身去体验各种魔法和技能,以便继续收集秘籍。”-----挨打分割线----------群:648981352
  • 江湖悠游

    江湖悠游

    江湖???好玩吗???我要去,我要去,武林大会?肯定好玩,这个一定要去
  • 荈茗录

    荈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本册主要从中国古代礼制、节日礼俗、婚葬礼俗、日常生活礼俗、交际礼俗、华夏图腾及符号、民俗信仰、禁忌风俗八个方面来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习俗知识。不仅如此,在介绍日常礼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俗语,这些更加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相信本书将会在普及国学知识等方面,给广大的读者带来帮助和指导。
  • 我成了大佬的跟班

    我成了大佬的跟班

    顾优优美好的巴厘岛之行毁于最后一夜,竟然稀里糊涂遇上富二代,还是一个被逼婚的富二代,简直不可理喻!什么破花瓶值五十万?被迫无奈答应结婚,十条结婚守则差点逼疯顾优优,怎么跟卖身一样?不过席奕铭好像有点帅,为色所迷不可取,但是真的……喜欢上还不赖的样子。“老公~回房睡觉,春宵一刻值千金!”“你回头看看。”顾优优回头,未来婆婆正在二楼看着他们,所以……脑袋里只有两个字:完了!
  • 礼仪全书(第四册)

    礼仪全书(第四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恶少逼婚:女人乖乖让我爱

    恶少逼婚:女人乖乖让我爱

    仲轩漠是云阳城赫赫有名的权贵,内敛深沉,强悍凌厉,却没想到在个街头小巷被一个女人给壁咚了,还夺走了守了二十八年的初吻?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她,然后呢?狠狠的吻回来。再次相遇,他们同时失恋,他把她给胸咚了,将手中的戒指套在了她手上,“女人,你要对我负责!”OMG的,那么多大总裁滚了床单都不负责的,她就这么轻轻的吻了一下,要负什么责啊?“这位先生,你是侏罗纪世界出来的?”某男挑着略带深意的唇角,“是啊,你最好不要惹恼一只大型猛兽,否则后果……”怀中女人脸色立马变了,冷冷的回了他一句,“你有病!”“我们现在就去民政局领证去。”他极尽所能的爱她,疼她,宠她,只因为她是他的老婆!
  • 夹科肇论序注

    夹科肇论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之精分日常

    无限之精分日常

    精分系统——全称:精神分裂or崩溃养成系统本该回到死神怀抱中的少女,却遇上了一只有着深渊之瞳的神秘白猫,为了活命,她不仅从此多了一个神坑的猪队友,更是摊上了一个让人崩溃的诡异系统·······稀奇古怪的日常任务,不断刷新世界观的主线任务,更有让人挑战极限各种作死的失败惩罚来自无数位面的奇特物种,意想不到的神奇物品,不断穿梭的异次元世界,还有那隐藏在暗夜下的恐怖外星来客白幽的命运早已疯狂地出轨了·······
  •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本书是“教育、文化与社会:新教育叙事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主要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等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的课程改革行动为例,展现那一代人为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建所付出的教育努力。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术论著,本书以讲教育人物故事、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展开,体现了新一代学人重建教育叙事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