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5500000074

第74章 皇帝的夸赞

黄俨冷眼看着朱瞻基使用皇帝的纸笔,心中暗自记下了这个细节。

朱瞻基的字是朱棣亲手教的,不过看到一些弯弯曲曲的字符后,朱棣的眉头皱了起来。

朱瞻基写完后,兴奋的说道:“皇爷爷,我今日去了国子监和户部,把两边的收录对照了一下,结果发现了一些粮食的秘密。”

朱棣看着这个英姿勃勃的孙子,心中刚生出来的那个念头又消散了。

“自三代以来,粮食亩产均是节节日上,前汉的亩产二点八二石,而前唐的亩产折合汉制三点八一石……”

听到这里,朱棣的脸上有些动容了。

“……到了前宋,亩产折合汉制四点八石……”

朱瞻基拿起宣纸,神采飞扬的说道:“皇爷爷,到了我大明,北方的冬麦亩产不过合汉制一点五石。”

“那么低……”

朱棣假装不虞。

朱瞻基却笑道:“皇爷爷,如今北方很多都已经是夏麦秋粟了,亩产合汉制三点二石,不少了。”

朱棣的目光越发的欣慰了,抚着长须含笑听着。

朱瞻基抓着后脑,有些恹恹的道:“只是南方的亩产有些杂乱,有的是两季,有的是一季,但合下来应该比北方要高出一大截,皇爷爷,这也是为何南方富庶,人口繁衍日增的原因吗?”

“哈哈哈哈!”

朱棣起身大笑着,极为欣慰。

黄俨的目中闪过一丝怨毒,看到朱棣高兴,他也是凑趣道:“陛下,太孙殿下天资聪颖,只是这些弯弯曲曲的是何物呢?”

朱元璋从不许太监干政,可到了朱棣这里时,哪怕多次重申了这个国策,他自己却是在纵容着太监们。

朱棣的笑声一窒,目光投向了朱瞻基。

朱瞻基的嘴角不屑的一撇,然后才说道:“皇爷爷,这正是我要跟您说的另一件事。”

“我今日去了户部,可看到那些记录数字的字符繁琐而不便计算,所以我就用了方德华教授的大食数字记录。”

朱瞻基把宣纸递到朱棣的眼前,表功道:“皇爷爷,您看看这里,是不是一目了然,而且还能方便计算呢!”

朱棣接过宣纸,迟疑道:“倒是清爽,可你说的方便计算,可有实证?”

黄俨闻言垂下了头,把自己幸灾乐祸的目光投向地面。

朱瞻基却笑道:“皇爷爷,你看。”

宣纸上马上就列出了算式,朱瞻基把所有的亩产全都加到了一起,然后再除以朝代数量。

“皇爷爷,你看,这就是几代的平均亩产。”

看到朱棣还在沉思,朱瞻基就叫来一个小太监,说道:“你可随意报数字与我,然后可要求总和或是相减。”

小太监哪里敢啊,最后还是朱棣点头,这才战战兢兢的报出了数字。

一刻钟后,几张宣纸上都写满了数字,黄俨的嘴巴合不上了。

朱棣觉得今天是近几日最舒畅的一天,他连声喊着打赏皇太孙,差点把自己的天子剑都送了出去,只是却没有提到方醒的名字。

不到半个时辰,今天皇太孙得到陛下夸赞的事就传到了该知道的人耳中。

太子宫中,朱高炽挥退了给自己读奏章的太监,喃喃的道:“我儿果然是长进了……”

“来人。”

“殿下。”

“叫太子妃去查看太孙那边的人手,特别是跟着太孙出门的那几人,都要查清楚,有来历不明的,一律送走!”

……

“铃铛,铃铛……”

方家庄的后院里,小白正在院子中找寻着走失的铃铛。

张淑慧忙碌了半天,总算是把庄子上的人手都收录好了。她坐在新打造的炕上,伸了个曲线优美的懒腰,然后对刚转为正人君子模样的方醒嗔道:“夫君,这还是白日呢!”

“咳咳!”

方醒收回了视线,故作正经的说道:“那个……泰顺给马苏找的老师到了吗?”

这是没话找话!

张淑慧白了方醒一眼:“前天就到了,不过这位李先生却不愿在庄上住下,我就叫人每日去城里接他。”

这位李崇新是进士出身,不过在回乡丁忧后,吏部根本就没有安排,所以才被朱瞻基找了来,专门给马苏教授科举之道。

不过这位先生却不大安分,昨天朱瞻基来到庄上,他假装巧遇,然后又做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来。

“那是个官迷,下个月就让他走。”

方醒觉得自己的弟子不该被这种人教导,所以准备跟朱瞻基商量一下,看看能否让马苏在国子监走读。

“这是小事啊!交给我了。”

朱瞻基得了皇帝的夸赞,第二天来到庄上就带了些礼物,其中还有一群活禽。

前院外面一阵鸡飞狗跳,铃铛凶悍的在追击着这些鸡鸭,现场一片混乱。

方醒没有漏过朱瞻基脸上的幸灾乐祸,于是就决定今天的家庭作业要加一半。

“铃铛,快回来!”

方家没有妇孺不能出后院的规矩,方醒甚至还鼓励女人们到庄上去走走。

小白好容易才抱住了铃铛,奶狗在她的怀里还冲着朱瞻基叫唤着。

方醒赶紧叫庄户们把鸡鸭赶走,然后又要求在主宅的后面修一个鸡舍和鸭舍。

“这每日清扫出来的鸡粪鸭粪都不许丢,正好肥田。”

朱瞻基看着为自己带来荣耀的方醒,按理作为他的‘老师’,方醒最少也能在詹士府得到一个肥美的职位。可他却不愿去,宁可在乡下和这些鸡鸭打交道。

“赶紧的,把门口的粪便都打扫干净。”

方醒踩到了一坨鸡屎,他皱着眉头,把脚下的鞋子取下来,然后弯腰在地上用力的刮蹭几下就算了。

从小白的怀里抢过铃铛,方醒顶着它的额头,恶狠狠的说道:“铃铛,以后看清楚了,有敢在主宅里面拉屎的鸡鸭,全都给我捉拿归案。”

小奶狗呜呜的叫唤了几声,也不知道是否领会了家主的精神。

到了书房,马苏也急匆匆的赶来了,看他脖子有些歪斜的模样,方醒皱眉道:“莫不是让你读书了?”

这时候朗读是要讲究姿势的,一定要随着字面的节奏和韵律转动脑袋,长久下来……

“我大明以后又少了一个晕车和晕船的了,可喜可贺!”

同类推荐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数载烽火

    数载烽火

    战火纷飞,乱世争雄,消磨的是是兄弟情谊。掌天下权,领百万兵,却有一颗赤子之心。当性格截然不同的亲兄弟的再次相遇,擦出的绝不是亲情的火花,而是一方的猜忌,一方的自欺欺人。当乱世落幕,尘埃消散之后,谁又是这场战争的赢家,而他又是否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者?
  • 雪岭

    雪岭

    在1970年,国家正式开始开发大兴安岭的北坡,这里被誉为“高寒禁区”,在60年代曾经三进三出,都因抵御不了那里的寒冷而失败。随着八万铁道兵进驻大兴安岭的北坡,大量的人口也涌进这里,大量的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被分到这里,在这片冰雪天地里,开始了他们的青春之祭。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热门推荐
  • 言他

    言他

    如果你爱我,你一定会不顾有色的目光,和我一起努力披荆斩棘,执手不离。如果我爱你,我一定会不顾偏见的质疑,和你一起面对流言蜚语,白首不弃。间断性理性,持续性矫情,更新随缘…………
  • Stepping Heavenward

    Stepping Heaven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杳录

    云杳录

    运筹帷幄的镇国长公主一朝国破家亡,再睁眼成了逼死自己之人的女儿。她设计重回黎京,与名满京都的端王不受控制的越走越近。一次受伤梦回前生,察觉以往不曾注意的一些蛛丝马迹,当年殉国竟只是一场阴谋,原来她过往二十五年竟都活成了一场笑话……
  • 大幕僚

    大幕僚

    宋书操,字野生,号无痕居士。晚年改字野翁,改号无痕浮士。后人便称他“浮士先生”。宋书操生于文登首富宋文予府上。百岁日,贺喜亲朋皆曰:“此子相貌清奇铯伦,日后成人必大贵矣!”父文予深以为然,他抚着下巴,一字一字地说:“文予自小好文墨,只求八股路上驱驷马之车,以胸中之才治开明世界。谁知天定难违,我才难展,竟做了利禄商贾。”他看小书操一眼,笑微微又说,“此子生下我便觉其貌非凡。我决意让他哺墨操书以展我未竟之业。故,我与他命名为书操……”“书操好!哦,书操好!”满堂亲朋又是一片赞扬之词。
  • 同福客栈

    同福客栈

    公司女白领为在同福客栈众人的帮助下,梦境的真相渐渐水落石出,故事是以先知为技,破悬案,突破重围,惩恶扬善,最终收获真爱。
  • 莎车府乡土志

    莎车府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杂俎

    五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心绞痛

    中国心绞痛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以一个中国独立文化学者的良知及社会责任感所发表的随笔评论的集结。书中文章谈及文化、政策、教育、民风等诸多方面。其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更催人省思。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公主千金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公主千金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国王皇后的故事》、《王子少年的故事》、《公主千金的故事》、《官员商人的故事》、《庶民百姓的故事》、《能工巧匠的故事》、《女人儿童的故事》、《魔鬼妖怪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和《生灵怪象的故事》等10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的作品,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童话故事, 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的良好读物和收藏品。
  • 故事会(2016年2月上)

    故事会(2016年2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