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8800000004

第4章 过半的大时代(上) (3)

在国家早期没有对信托业进行垄断的时候,普通的民众阶层根本不可能从这一行业中得到利益,因为整个行业都被类似荣氏父子这样带有”资本身份”的企业家所垄断了。

一方面,他们拥有普通民众想也不敢想的强大资本,另一方面,他们与国家的关系极度紧密,甚至于本身就是政府官员,这样的先天条件,使他们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市场。

在这个例子中,是相当典型的权力与资本相结合,所以它资本扩张的速度也最迅速,当亿万民众还在为一台彩色电视机而忙碌不已的时候,荣氏父子就已经奠定了后来大陆首富的基础。

资本垄断,对社会阶层分离的作用,就是这样令人触目惊心。

4.3:垄断阴影下的心理贫困

当社会阶层分离,贫富差距拉大的时候,带来了另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民众阶层的心理贫困。

所谓的心理贫困,指的是对比参照所产生的错觉。当我们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时候,尽管物资匮乏到最低的生活标准,但放眼四海,都处于同一处境,那么即使是多得到一张两斤的全国粮票,也会另我们欣喜万分。

因为不存在对比,自然也就没有寒酸的感觉。

而在当下的经济体制下,尽管我们已经不再为过年吃饺子而发愁,但眼望名车豪宅,大厦林立,富豪资产排行榜上的天文数字,那么我们的心理欲望就很难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卑心理就成为了必然,我们会毫不怀疑地认为自己过着贫困的日子。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除了在贫富差距上竭力抹平,要求人们为社会贡献之外,国家同样倡导勤劳节俭的社会风气,即使是国家领导人,也能起到表率作用,以崇高的精神文明来引导民众。但当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开来,原有的社会资源掌控者,成为最强大的垄断资本时,这种建设平等社会的愿望顿时成为了泡影。

市场经济,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

社会丰饶,却带来了民众的心理贫困。

在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之前,我们生活的参照对象无非是左邻右舍,富裕的家庭,无非是有一个在肉店工作的大儿子,粮店工作的二儿子,开汽车的三儿子,贫困的家庭,也无非是少吃几顿肉,坐不上解放车的驾驶楼而已。比对的参照体系相差无几,贫富的感觉并不强烈,因此对社会的抱怨心态也远没有那么强烈。

但社会阶层的分离,却为民众阶层的生活笼上了一层巨大阴霾。

我们的物质生活再丰饶,家里的电器、粮食无论有多少,都不能和那些新权贵阶层相比,把我们每月的工资与垄断资本的利润相比较,贫穷的感觉立即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自己遭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的错觉,更严重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形态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民众阶层正在受苦受难,国家的经济正被一小部分人拉向深渊。

这种对普通民众的心理伤害历时已久,特别是当我们目睹少数权贵阶层鲜衣怒马,以各种视觉冲击强化民众对于贫穷的感觉,于是社会不公平的心态大面积扩散,直到延续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4.4:拜金信仰的源泉

进入新千年的大时代以来,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更加天翻地覆。

在阶层分离的过程中,神奇的资产数字令人咋舌,资本的累积速度超乎想象,我们可以到处见到那些操控资本的大鳄,如同传说中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仙,天马行空般地恣意任为。

于是,在一个没有上帝,没有信仰的国度,这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资本操控者,就成为了商业时代中,拜金教中的神像与教主,他们的人生传记,就意味着这个商业代的成功史。

当人性中的贪欲成为了人生驱动力,当利益的渴望成为社会燃料,当资本玩家成为了成功者典范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由金钱堆积起来的环境中。

我们大多数人缺乏明确的信仰,于是开始将金钱作为新宗教,成功学则成为了新的人生准则,一旦在商业领域失败,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这样的变革是全社会性的,从心理贫困现象出现的那一刻开始,思想上的变革就伴随着大时代的前半期席卷整个中国。我们的传统思想,正在被一种多元的新思想取而代之,而这种新思想,也正是未来财富的契机所在。

如果说,你在社会阶层的分离中不幸属于民众阶层,那么,假如你还没有领悟到新思想的真谛,那么就意味着更大的不幸。

拨开又一层迷雾,在大时代的后半程中,谁掌握了新的思想,谁就在同等起点的民众阶层中掌握了最有利的资源。

那么,新思想是什么?

它又是如何萌生的?它究竟会对传统思想,传统社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我们的寻找仍未完结。

(5)大时代规律:思想解放,引导商业思维冲击传统农业思维

农业思维下的我们,对未来有着妥善的安排,却要承受金钱上的贫困,而商业思维下的我们则恰恰相反,有着金钱上的富饶,却要被资本的性质牵着鼻子走,陷入了新危机。

所谓的新旧思维冲击,实则是为货币寻找一个完美的投资方案,这个投资方案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资金流向这个命题上。

主题介绍:农业思维的没落——商业思维的新危机——打通天堑的方案——发展的极限

5.1:农业思维的没落

每种经济模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每种经济模式,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

计划经济的最主要思维,就是强烈的传统农业思维。

说到农业思维,那是一个非常易于理解的概念,顾名思义,这种思维方式的起源,就是中国三千年以来农业文明的生存哲学。

对于农民来说,从他一生下来,就已经确定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每天五更起,夜半眠,脸超黄土背朝天地在土中寻食,辛苦劳作三年,就能攒下一年的余粮,辛苦劳作九年,就能攒下三年的粮食,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里,一亩地的产量都是确定的,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不存在任何的投机与侥幸。

说到这里,让我们不觉之中想到那个令人无奈的片段。

一位记者问大山深处的放羊娃:“你放羊为了什么呢?”

放羊娃:“生小羊。”

记者又问道:“那生了小羊之后呢?”

放羊娃慢悠悠地回答道:“盖房。”

记者追问道:“盖了房子呢?”

放羊娃继续着他的口气:“娶媳妇。”

记者不甘心地问道:“娶了媳妇呢?”

放羊娃回答:“生娃。”

如获至宝的记者终于看到了转机,于是喜形于色地追问:“生了娃之后呢?”

放羊娃给出了最终的答案:“放羊。”

记者:“……”

尽管我们会在观后唏嘘一阵,但这个片段却是农业思维的最好案例,它是一种绝少变化的、重复性的思维,一切逻辑方式与计划都是线性的,确定的。

在已经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经济体制正是这个样子,尽管计划经济并不完全排斥金钱,但其对财富的衡量,却是以保证需求、保证经济内循环良好为原则的。

在这个体制内部,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行业,都按照计划来进行生产,以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为目的,其交易模式甚至可以完全抛弃货币的媒介。

比方说,生产汽车的厂家,可以用汽车来交换钢材,而生产钢材的厂家,则可以用钢材去交换生产所需的铁矿石、焦炭,同样的,铁矿和煤矿也可以用各自的产品去交换汽车。

在这样一个靠指标吃饭,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经济体制下,社会化大交换被演变成了简单的以物易物,商业社会的经济规律被压抑到了最微弱的程度。

然而,当我们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能够自给自足的企业,能够自产自销的行业,固定的行业间协同,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在以利益为导向的商业模式面前,统统彻底败下阵来,当我们习惯于靠指标吃饭的时候,是绝经不起市场大潮一次轻微冲刷的。

更难以接受的是市场经济下的交换行为,持有财富的购买方,只会选择最优质、最廉价的商品,哪怕只是生产针头线脑,也必须要保证这两点,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让我们习惯了养尊处优,面对激烈的价格竞争与技术更新,很快便力不从心而一败涂地。

这就是农业思维的没落,这种没落正是建立在商业思维的观点之上,其本质是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强力冲击。让我们不无悲观的是,在长时间的磨合之后,我们仍然难以走出农业思维的桎梏,这恰恰也是许多企业最终无法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原因。

5.2:商业思维的新危机

如果说,农业思维的没落,带给我们一阵心理上的阵痛,那么商业思维的新危机,带给我们的则是一种绝望。

相比起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企业的高效率、技术的快速升级、资金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普遍思维敏捷,执行果断,旧体制在新体制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手足无措, 局促不安,对于许多老企业来说,商业思维带来的快节奏,是它们卒难适应的。

在崇尚商业思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富是完全以货币来衡量的,绝没有哪个企业家会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继续生产,也没有谁会将资金变成落后的产品囤积在库房里,在这个体制下,每一块钱的资本都是宝贵的,而资本的概念早已将技术、信息等多方面因素囊括在内,所以资本只能以货币的方式来计算。

然而,货币只是资本的计算方法而已,货币的本身并非是资本,举凡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人,都会陷入到商业思维的新危机中来。

以货币来作为资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容易犯的错误,资本的所有者不可能大幅度地囤积物资,只能用尽心机聚敛金钱,谁手中掌握的货币量越多,谁的心理安全感就越强,资本雄厚了就是资本家,就会赢得他人的瞩目,正因为如此,在商业思维的影响下,新时代的企业与个人,无不想尽方法求财求利,已经近乎于本能。

但是,货币本身并非是资本,不管你手中掌握了多大的货币量,一旦遭遇经济危机、一旦遭遇金融风险、一旦遭遇时局变化,这些货币就变成了纸片,既不能吃也不能穿,而实物的价格却在快速的增长,我们手中的大笔金钱,眨眼间就一钱不值了,无论有多少金钱,都买不来足够的安全感。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我们的企业开始疯狂地涌入资本市场,当企业家投身股市、楼市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得出这是一场无比凶险的大跃进,它绝不符合一架企业正常成长的逻辑,也就自然无法保证常规的运作。

然而,这样的大冒进,却是符合资本意志的——资本总是流向利润最高的领域。

于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农业思维下的我们,对未来有着妥善的安排,却要承受金钱上的贫困,而商业思维下的我们则恰恰相反,有着金钱上的富饶,却要被资本的性质牵着鼻子走,陷入了新危机。

当我们一面在为计划经济的没落而彷徨的时候,一面还要为市场经济的不确定而倍感恐慌。

这样,我们在这里就得到了一条新的规律:

同类推荐
  • 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

    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

    本书从台湾“国家认同”问题切入,分析论证了台湾“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特点和现状等问题,进而深入探讨了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各种因素,着重研究台湾“国家认同”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在理论探讨和实证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和引导泰万民义、“国家认同”朝着“增加一个中国认同”方向变化的路径和要点。
  •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是在江都市政府委托的横向课题“改革和完善江都市面向三农的传播服务”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该课题2009年6月立项,课题研究目的是为进一步了解江都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经济、法律、健康、科技、公共文化、宗教等领域进行对农传播服务的历史及现状,通过调查江都市及有关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传播的历史、现状及采取的各项措施,了解各部门在对农传播中成功的经验及仍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善江都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农传播服务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 中国梦

    中国梦

    一个产业专家解读的中国梦,一段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共呼吸的赤子情,一部演绎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开拓产业新格局的思想录。《中国梦(未来国家战略与中国崛起)(精)》由姚晓宏所著,“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百年前,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龚自珍、梁启超分别写下了心中的梦想和期望。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又处在更为波澜壮阔、风险丛生的大变局中,只要我们信念在胸,责任在肩,只要我们不停步,不止步,只要我们的双脚不断迈向梦想,蓝图就会化成现实,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本书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语言风格入手,辑录了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引文引言,共70个词条,对其语源、语义、理论价值以及社会反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阐释,以期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新颖的、可读性强的、“接地气”的读本。
热门推荐
  • 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喀纳斯丛林

    喀纳斯丛林

    盛夏,我作为保护区的老护林人,跟随深山巡护队,对喀纳斯保护区的纵深地带进行了五天的巡山护边。第一日和以往一样,我们先要坐船穿越二十四公里的喀纳斯湖,再骑马进入深山。从地图上看,喀纳斯保护区呈一个“丫”字形状。喀纳斯湖在下面一竖的位置,我们这一次,是要从左面的叉进去,翻越两叉之间的达坂后,再从右面的叉出来。这既是一次正常的对保护区的巡护,又是一次难得的对保护区核心区进行资源普查的机会。所以我们的队员巾,既有边防部队的两位官兵,也有保护区的科考人员。中午时分,我们乘船到达喀纳斯湖的湖头。
  • 天黑人不语

    天黑人不语

    他说,一纸婚姻,一生一死,缔结连理,永不分离…只因活不过九岁,奶奶想方设法给我牵了一根红线,办了一场婚续命。
  •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北大经济课

    北大经济课

    “经济”是个无处不在的东西:无论是政治、商业,还是职场、社交甚至婚恋,都有或深或浅的经济学知识贯穿其中。《北大经济课》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事例对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各类经济现象进行全新解读,让你用更睿智的头脑洞悉世事。
  • 重生之女医天下

    重生之女医天下

    在皇帝登基当日,她在冷宫之中,那个以为深爱的男人置她于不顾,她的亲妹妹,百般折磨她,最终她带着屈辱重生。重生后她决定不要再让自己遗憾,那些该守护的人必须要守护好了,而他,也是她前生的亏欠,今生她自当偿还。女人当自强,在爱恨情仇之中,唯有他轩辕景阳是她的最终彼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恋你成瘾

    恋你成瘾

    林执遇上颜习语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这个女人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不惜用尽一切手段得到她。颜习语不知道林执究竟看上她哪一点了,她改还不行吗?她想尽一切方法避开他,却还是逃不开他的手掌心。
  • 奇陆传说

    奇陆传说

    小药商本想赚点小钱儿、出个小名儿,没想到成就了一个传说。------逆天的主角?不存在的。论武功久居人后。智障的反派?不可能的。使诡计层出不穷。女主角投怀送抱?对不起,没帅到那个程度。送经验前赴后继?很抱歉,没强到那个地步。无需穿越,书中人生在奇陆;不用系统,小人物成就传说。
  •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味道之第一宗罪

    味道之第一宗罪

    一切过度的沉溺,都是有罪。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当饮食成为人类过分沉溺的欲望,其他一切淫邪的罪错便随之而来。在梁文道笔下,吃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切片,它与音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远去,喧嚣升起,品味变成炫耀的资本,饕餮之徒化身为美食家——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伊甸园,背负起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一座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