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7700000013

第13章 马车飞驰

听到前方传来的马嘶,武松首先的反应,是张府奴才是不是骑马赶到前面堵截来了。

循声看去,却见前方原来有一条穿过树林的官道,一个精瘦的小伙子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赶着一辆马车,恰巧从这里经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武松前世虽然不是什么文学爱好者,但也听得出,这个精瘦小伙子随口哼唱的,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在穿越前的现代社会,这首词曲让人觉得十分高雅,但这个时候,却就像通俗歌曲一样流行。精瘦小伙子一边驾车,一边摇头晃脑地哼唱,十分惬意,陶醉其中。

此时,武松可没有什么心思来欣赏他胡乱唱歌。背着潘裁缝,武松快步冲过去,站在了道中。

精瘦小伙子正在自得其乐地哼唱,突然见到树林里冲出人来,拦住了去路,吓了一大跳,连忙紧急勒住缰绳。那马嘶吼一声,几乎贴着武松的肚子才停下来。

“你。。。。。。你找死呀你?!”精瘦小伙子大怒。

武松此时顾不得跟他解释,一个箭步,便背着潘裁缝跳上了马车,把潘裁缝放下来平躺着。

精瘦小伙子见武松招呼都不打,就上了自己的马车,更加恼怒。虽然看到武松身材强壮,心下有些忌惮,但还是忍不住大声喊道:“你想干什么?凭什么上我的马车?快。。。。。。”

他本来想喝令武松赶快下去,可是,却突然说不出话来。因为,就在这时,他的眼光不由自主地被树林里走出来的一个仙女吸引过去。

那当然不是仙女,而是潘金莲。潘金莲脚上有伤,行动稍缓,这时才撑着木棍从树林里走出来。

她的面纱已经除去,露出的面容更是精瘦小伙子从来也没有见过的,那双水莹莹的大眼睛更有穿透人心的魅力,让精瘦小伙子霎那间似乎就已经被一箭穿心。

太美了!只有传说中的仙女才有这样美!精瘦小伙子顿时便说不出话来了。

“快上来!”武松冲潘金莲喊。

这时也容不得潘金莲过多犹豫了。她强忍脚上的疼痛,出了树林,向马车走来。武松腾地跳下马车,忍不住就想冲过去抱起她,把她抱上马车,好节省时间。可一想到这是在宋代,有人看着,只好忍住了。

潘金莲来到马车前,脚上有伤,上车不易。武松伸出手去,想扶她一把。但潘金莲却脸上一红,仿佛是避开蛇蝎一般地赶快避开武松的手,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上车。因为,男女授受不亲!

武松虽然着急,却也无奈,只好由她自己上车。好在马车不高,潘金莲也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千金小姐,寒门少女颇能吃苦耐劳,因此还算比较顺利地上了马车。

武松也赶快再跳上马车,却发现那个精瘦小孩子还在呆呆地看潘金莲。武松大怒,喝道:“还看什么?还不赶快走?”

精瘦小伙子这才醒悟过来。这时,却再也不问武松和潘金莲父女为什么要上自己的车了,点头哈腰地,十分殷勤地,立即打马就走。

那马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良马,但颇能负重,拉着车,撒开蹄子跑起来,速度竟然不慢。

“小。。。。。。小娘子,啊,大。。。。。。大哥,你们。。。。。。你们要去哪里?”

车上突然多了一个梦中都见不到的大美女,精瘦小伙子的话都结巴起来。

武松上了马车,速度加快,眼见张府奴才一时半刻追不上来,心中大定,语气也柔和了很多,对精瘦小伙子道:“兄弟,你只管用最快的速度往前赶就是,多谢!”

马车不大,精瘦小伙子坐在前面,似乎觉得潘金莲那双穿透人心的美丽眼睛正在背后看着自己,精神大振,一挺胸膛,一扬鞭子,果然把马儿赶得更快。

他一边飞快地赶车,一边忍不住自我吹嘘道:“大哥你放心,我这马是出了名的快,而且力气大,就是再多拉几个人,一样也跑得动呢!你们看,它还可以更快!”

说着,他又一扬鞭子。看得出,他十分爱惜自己的马,因此虽然扬起鞭子,却一下也不曾真正打在马身上。但那马一听鞭声,却果然嘶吼一声,跑得更快了。

武松由衷赞道:“果然是匹好马!”

精瘦小伙子见武松称赞自己的马好,更加兴奋,对武松突然拦路上车的不快早就完全消散了。他一边继续催马前进,一边得意地道:“大哥你也看得出我这是好马!你放心,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送你们去要去的地方!对了,你们究竟是要去哪里?啊,小娘子脚上有伤,老大爷昏睡不醒,你们一定是急着去找大夫吧?”

潘金莲一听,道:“是!”她毕竟担心依然昏睡不醒的潘裁缝,听人说找大夫,本能地就回答说是。武松也道:“正是,我们急着找大夫!”

“吁嘘!”精瘦小伙子闻言,突然又一拉缰绳,把马停下来,准备调头。

武松一惊,喝道:“你要干什么?”

精瘦小伙子笑嘻嘻道:“你们要找大夫,就得调头啊!谁不知道我们清河县最好的大夫,就是我们村的安大夫!我们村在后面,得调头往会走啊!”

听到“安大夫”三个字,武松依稀想起,穿越前看的《水浒传》原著中,梁山好汉里有个地灵星安道全,就是祖传名医,医术非常高超。那么,这个“安大夫”会不会碰巧就是他?

不过,印象中,安道全是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人,不是清河县人。此时,也容不得武松去查证了。

实在地说,此时的潘金莲特别是潘裁缝,确实需要找一个大夫。然而,张家的奴才就在后面追来,如果马车调头走,那就等于自动送上前去。

因此,见精瘦小伙子还要让马车调头,武松勃然大怒,喝道:“谁叫你调头?谁说要去找你们村的安大夫?快给我继续往前走!”

同类推荐
  • 宋代:文治兴盛

    宋代:文治兴盛

    《宋代——文治兴盛》主要内容分为开创一代文治、父子守城、祖孙三代等章节。宋朝是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光义联手建立的。
  • 贵州白族史略

    贵州白族史略

    白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白族与西南地区各兄弟民族互相接触和影响,互相渗透、联合和融合,大家在地缘与血缘上,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起为祖国的统一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 天启之年术士

    天启之年术士

    一本从上古流出下来的秘术古籍,因此书造成了纷纷乱世,但到了后世此书一分为三。引发各朝由繁荣到覆灭、人心由纯真到复杂。看此古籍是如何成就太监中的‘王者’,蛊惑世人挥剑中原。
  • 司汉

    司汉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他有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地理,不一样的历史。同时他又有一样的争霸天下,一样的诡谲毒计,一样的人心叵测。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热血小胖子,在可怕的逆境中,以他的勇敢,机智,以及些许的运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
热门推荐
  • 捉鬼笔记

    捉鬼笔记

    师傅说过,干我们这一行的,常年走南闯北遇到点鬼怪的事是正常的,从小跟着师傅到最后,师傅被暗中诅咒害死,这一切罪责都堆在了林峰身上。林峰从小经历鬼怪,鬼灵,鬼尸,鬼使,一步步成长起来,最后,同门师兄弟变成仇人,从小玩到大的师妹成为自己的敌人。这一切都是诅咒的安排。为鬼唱戏,我们不知道唱了多少。林峰一步步成长为捉鬼道长。
  • 异世之逆天邪尊

    异世之逆天邪尊

    玄天大陆,强者为尊。凡是能够凝聚玄气者皆可称之为玄修。弱小的玄修,可开碑裂石,而强大的玄修,则可斩断河流,劈开大山;更有玄道皇者,通天彻地,遨游太虚。玄气,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弱者,受人欺凌,强者,俯瞰天下。玄气,玄天大陆之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说玄修的成就就与他的玄气的属性息息相关。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 前夫来敲门,老婆请复婚

    前夫来敲门,老婆请复婚

    从壁咚到床咚,苏倾倾只用了三秒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大壮举。新婚夜,她霸道地将他抵在墙角,准备来场激烈的战斗。但下一秒,她就被扑倒了……等等,这角色对换得是不是有点太快了,她还没有做好战斗前的热身运动……
  • 无男主快穿

    无男主快穿

    无男主,无男主,无男主,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才可以。简介在第一章节里。【不喜轻喷】蠢狼简介无能,文笔渣渣,凑合凑合看吧。
  • 烽烟狼卷

    烽烟狼卷

    慈不掌兵,善不为将,被温暖推入黑暗,随信任跃入深渊。。。。。。
  • 体育教学心理学

    体育教学心理学

    本书阐述了体育教学中的感知觉规律、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规律、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等九章内容。
  • 封神英雄之女娲传说

    封神英雄之女娲传说

    姜子牙与闻仲大战之后,姜子牙身受重伤,马招娣遭毁容,牛小妹惨遭杀害。他们会就这样死去吗.......
  • 在空中飞翔之死

    在空中飞翔之死

    真名部警部最讨厌“蒸发”这两个字。他也常常对信一少年说:“当有人来报案,要求协寻离家出走的人,还说那人蒸发了,我就忍不住会说,那是人吧?人不可能会像水泡一样蒸发掉吧?我那些部下,就在那里窃笑说,又开始了。怎么说呢?这种说法有点轻薄、残酷的感觉,也许我是有点像老顽固吧!”
  • 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

    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