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3600000104

第104章 杨善出使

明眼人都能看出于谦此时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有人冷眼旁观,有人暗自嫉妒,有人懵懵懂懂,此时却还是同时躬身道:“陛下圣明。”

虽然同意了再次出使瓦剌,但朱祁钰回过头来却又后悔了,他心中始终有根刺难以拔除,所以对于此次出使人选他想了又想,最终才指定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善为正使,而后通过各种手段间接阻止使团将朱祁镇接回来。

譬如给也先的礼物少的可怜,使团的路费近乎于没有,国书上只字不提将朱祁镇接回来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正使杨善是被朱祁钰‘精挑细选’出来的。

杨善并没有收到朱祁钰私下的旨意,说不准他将太上皇朱祁镇接回来,但在其他大臣看来,不管朱祁钰暗地里有没有给过杨善什么暗示,只凭朱祁钰将其指定为使团正使便不再看好这次出使的成果,只因杨善的履历实在差的一塌糊涂。

杨善今年六十多岁,不是进士,不是举人,只是个秀才,他在靖难之役时来到朱棣麾下担任礼官,因为只是个秀才而且能力不足,熬了将近五十年才熬到了都察院右都御史这个位置上,和同时期同样秀才出身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当中,杨善逐渐变得圆滑且低调,暗地里早已练就了一张巧嘴,堪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楷模,但朱祁钰并不知道,他只是觉得杨善这个人默默无闻且垂垂老矣,选他当正使出使瓦剌,虽然并不能很好的彰显大明威仪,但也肯定不会顺利的把朱祁镇从也先手里要回来。

实际上杨善也曾随朱祁镇北征瓦剌,也‘有幸’参加了土木之战,只是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太好,还是逃命的功夫炉火纯青,其他年轻力壮的官员们没有逃得性命,唯有他一个糟老头子和寥寥几人逃回了京城,还被提拔为了都察院的右都御史。

杨善是个人精,不像李实那么愣,他明白朱祁钰的意思,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想法,庸庸碌碌了一辈子,熬死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爷孙三个,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自己再干几年便要告老还乡,随后在老家享几年福便会死去,或许等自己死了朝廷会给自己上个谥号,然并卵,杨善活了这么多年早已想明白了许多事,他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杨善最想要的是为自己正名,他受够了其他大臣们对他蔑视的目光,我只是个秀才怎么了?我不偷不抢,你们凭什么看不起我?

如今机会来了,朱祁钰以为是他选中了杨善,却不知道是杨善自己看中了这个机会。

兴安是朱祁钰身边的贴身太监,为人还算正直,但他在宫外有个表弟,两人关系很好,杨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通过一些手段取得了兴安表弟的信任,然后借机接近了兴安,最后终于找到机会被朱祁钰所‘看中’,成为了大明使团的正使。

虽然一路上吃的不好,住的不好,一分钱得掰成两半花,但杨善还是很有信心完成此行的任务,有时候他甚至后悔自己生错了时代,如果自己能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那还有苏秦张仪什么事?

一路风尘仆仆,大明使团终于到了也失八秃儿,杨善同样先去见了朱祁镇,正巧赵彦也在这里。

朱祁镇其实对于自己能否回到京城已经死心了,但赵彦每次来都会安慰他,且每次都是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一定会回到大明,朱祁镇问他为什么这么有信心,赵彦总不能说自己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便拿于谦当借口。

赵彦对朱祁镇说,自己在朝中虽然时间不长,但冷眼旁观,朝中官员们虽多,但真正有能力的人却很少,于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拥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还是个念旧忠心的人……

胡乱说了一大通,赵彦将于谦吹上了天,最后断言有于谦在,肯定不会坐视朱祁镇在这里受苦。

后来听说京城守卫战就是在于谦的指挥下打赢的,朱祁镇对于于谦的能力倒是不再持怀疑态度,但是也先退兵之前曾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一直留存在朱祁镇脑海里不曾散去,如今知道京城守卫战是在于谦的指挥下打赢的,朱祁镇对于谦的印象顿时从天上掉到了地上。

在退兵前一夜,也先已经被京城守军打击的体无完肤,不仅刚开始攻占京城的战略意图没有达成,自己麾下的士兵也损失惨重,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也先已经决定第二天一早便退兵,谁知道晚上正在营地里辗转难眠的时候,因为明军一直不曾使用过,而被也先忽略的大炮突然开始发声。

大炮在宋代便有了,后来经过元代和明初几十年的不懈发展,如今射程和火力已然不俗,只不过刚开始因为朱祁镇在也先营地里,所以于谦投鼠忌器,不敢直接投入使用,但是也先元气大伤之下已经明显有了退意,趁他病要他命,哪怕朱祁镇依旧被扣押在也先的营地里,于谦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还是那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何况是朱祁镇这个过了气的皇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于谦并不是完人,他的决定在后人看来可能有些冷血,好歹你们也是曾经的君臣,你用大炮攻击也先的营地,就不怕把朱祁镇给炸死吗?

于谦表面上是民族英雄,以国计民生为重,胸怀沟壑,志向远大,综合来看是个理智型人才,但这不代表他没有感情,他对于朱祁镇的境遇肯定是同情的,但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也先还是死了最好,为了以绝后患,只能委屈太上皇了。

刚开始没有使用大炮是对的,也先被迷惑了,等到那一晚大炮开始轰鸣的时候,也先完全被炸懵了。

火铳加大炮,一夜之间瓦剌军队死伤逾万,也先就此伤心的离开了京城,朱祁镇却也将那晚的轰鸣声牢牢记在了心里。

朱祁镇虽然与赵彦越来越亲近,但不是什么话都会与他说,自从知道了于谦便是那晚险些用大炮误伤自己的‘元凶’之后,哪怕赵彦后来多次提起于谦,朱祁镇也只是对其不置可否,他虽然秉性温和,却不是滥好人,也是会记仇的,眼下自己回大明的希望渺茫,难道还不许自己记恨一个人吗?

杨善来了,朱祁镇重燃了希望之火。

“卿远来辛苦,此处地处苦寒,你可带了衣物来吗?”

杨善总不能说你弟弟不许我带,只能回道:“臣来的匆忙,没有为太上皇带来衣物。”

“那……此处吃的都是牛羊肉食,卿带了吃的了吗?”

杨善心道使团的路费还是自己变卖家产筹来的,又去哪里给你带吃穿用度,但总不能实话实话,只得郁闷答道:“臣自己随身带着几斗米,太上皇可以先吃着。”

有了赵彦这个变数,朱祁镇在瓦剌的生存环境比历史上要好了很多,所以上次李实来的时候,朱祁镇还顾及自己的身份,没有直接问这些衣食住行的小事,但眼看回大明的希望渺茫,朱祁镇为了以后的生活着想,不得不厚着脸皮向杨善询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的内心里也很是无奈,显然并不认为杨善可以将自己接回大明。

赵彦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个糟老头子心情异常激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就是眼前这个糟老头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将朱祁镇接回了大明,自己终于可以活着回家了!

眼看朱祁镇和杨善说了半天没有营养的废话,赵彦有些急了,不得不插嘴问道:“杨公此来为何?”

杨善见赵彦穿着类似瓦剌人,心中有些警惕,问道:“你是何人?”

“下官翰林院庶吉士赵彦,字国美。上皇北狩,下官随侍左右。”

杨善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想了想才做恍然大悟状,亲切道:“原来是赵庶常,久仰久仰。”

史书上说杨善此人特别会说话,赵彦此时算是见识了,自己一个翰林院的小官,名不见经传,杨善上来就说久仰,骗鬼呢?

“哪里哪里,杨公历经四朝,功勋卓著,下官早有耳闻,久仰久仰。”不就是场面话吗,赵彦张口就来。

杨善一愣,他历经四朝可不是谁都知道的,赵彦随口就说了出来,明显是真的知道自己这个人,再加上赵彦一副恭敬的语气表情,杨善顿时对其大有好感。

杨善转过头对朱祁镇道:“臣此次出使,一是与其商谈议和之事,二是朝廷念及太上皇北狩经年,离京日久,想将太上皇接回去。”

一旁的使团副使,工部侍郎赵荣闻言一惊,国书上对于接太上皇回京的事只字未提,你虽然身为正使,但也不能信口胡说吧。

杨善话已经说出去了,赵荣总不能当面拆穿,只能暗自祈祷这个杨大嘴巴及时醒悟,不要再胡乱说话。

同类推荐
  • 宋南

    宋南

    极其诡异的宋朝故事转折,粗暴而血腥,颇为出乎传统框架之外。北方凛冽的寒风催促铁蹄南下,文化的巅峰时代,低不过野蛮的蝗虫式扫荡。俱往矣,却来到离国万里的南洋半岛,虚无的时空里,有怎样的向往,可留下故国丝丝牵绊的荣耀?孤独的游子在今生它世,重复淡淡的寂寞,与平静。
  • 这里曾经是汉朝1

    这里曾经是汉朝1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以刘邦为代表的草根阶层,于战乱中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没落贵族后裔项羽,于绝境奋起,力克群雄,争霸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韬光养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东出关中,与项羽逐鹿天下。一时间,英雄为决胜负,拔剑相向,天下如煮水鼎沸,血流成河,天地黯然无光……
  •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直接的源头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 元代战争史

    元代战争史

    本书内容包括: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族战役、铁木真灭克烈部王军之战、铁木真灭乃蛮大阳汗之战等。
  • 重生曹昂传

    重生曹昂传

    一个现代军医抢险救灾被洪水冲走后穿越到汉末乱世成了让马给曹操逃跑的长子曹昂,原本打算紧抱曹操这根大腿衣食无忧,没想到这些乱世诸侯根本没那么简单!
热门推荐
  • 祸国毒妃之兵临城下

    祸国毒妃之兵临城下

    她,本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一场变故,为救亲人性命,她摇身百变,成为众所周知的小疯子。一路向南追寻解药,机缘巧合下,她追到了手握军权又桀骜不驯的战场修罗。心怀鬼胎要以身相许,却毫不留情被拒,最终又如何成功入主?解药到手她再无后顾之忧,开启了斗剩女、迎宫妇、助朋友、养小孩、喂小萌的贤妻良母模式。可当她把一颗真心奉上,却迎来了灭顶之灾,怎样的伤痛让她哭喊着。“此生遇见你是我犯的不可饶恕之错,若早知此生会有如此结果,我宁愿永远轮回于畜生道或灰飞烟灭,也不愿在世为人。”血染衣裳泪千行,血白相侵的丧服衬托女子绝望的面容,那飞落悬崖的身躯如纸般轻薄。夕阳崖边,沉默许久的男子只留下一句:“回城。”从此,分道扬镳?城墙之上,她如寒冬过界,他却如置春风,满眼柔光。身为大庆隐藏的皇子,他从小立志要亲手夺下他父亲的权位,以祭奠他母亲的在天之灵。为此,他算计、他筹谋。却算漏了一个人……儿时的羁绊?出乎意料的相逢?还是那动人一舞?他的心里从此有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大战前夕,他成为祸首,却有口难言。默默的守候,终于等到了心上人回来的一天,可是……铮亮的匕首抵住喉头,耳边是心上人的低语:“我回来了。”
  • 抢个王爷来撑腰

    抢个王爷来撑腰

    星空扭转,她在战场浴血重生,摇身一变成了劫匪,打劫了一个呼风唤雨的男人:“不准叫!”他勾唇轻笑:“好,不过,你要负责!”没想到他天纵英才,冷傲不驯,却独独对她一往情深。这一世,二货女携手极品腹黑男,将算计他们的,全部以牙还牙!
  •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人生路上的风景也许总是山重水复,却不见柳暗花明;前行的旅程也许总是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你也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虔诚的信念也许会被世俗的尘雾所缠绕……这诸多的不如意,都可能导致你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情绪失控。本书从平定抱怨、自卑、自负、愤怒、焦虑、疲惫、忧郁、后悔、挫败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平定这些情绪的方法,以使人们迅速摆脱这些消极情绪的困扰,摆脱所处的困境,并最终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 梦中之始

    梦中之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而梦中之情,何必为真。”
  • 法学原理与案例讲堂:经济法

    法学原理与案例讲堂:经济法

    本书以“案例课堂”的方式对经济法的知识要点:国家经济管理、企业、特殊企业形态等经济法主体;产业与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竞争与垄断、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产品质量、证券与房地产、会计与审计等市场监管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险、福利、优抚和救助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内容进行精辟的法律解析。
  • 浅浅动情

    浅浅动情

    太平盛世下的二货编剧,因为写剧本足不出户,于是乎,闺蜜看不惯,金口一开,送了她一个外号:“古墓小龙女”因为皮肤白。秦若书不服,说这是捂的,虽然我的确很白。竞争对手,落选金牌编剧,于是造谣:“你是抱上了盛宸铭的大腿,上了他的床,才有了今天这个位置。”sorry,说什么?明明是你想上他的床上不去,就把我拉下水,你心眼瞎不瞎呀?她同样是老妈心头的一块心病,26岁了,嫁不出去。excuseme?妈,我才26岁,93年生。秦若书自白:我爱过一个人,全身心的爱上他,所以即便她不在了,我也不想选择除他以外的任何人。然而,忽然有一天,庆功宴上被人设计,和一个人上了床,做了事。第二天醒来之后,欺负了她的男人说:“我们结婚吧!”秦若书:“慢走不送谢谢。"是她太单纯还是男人太狡猾,第二天竟主动找上门,用一枚有钥匙的戒指威胁要上节目的她:结婚,我帮你摘下来,不结婚,你就一直带着它。民政局门前,两张红本,某男一脸骄傲:“简太太你好!”男主:“鄙人简安之,23岁,交大医学博士,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大夫,往后多多指教,我亲爱的简太太。”秦若书:“滚,你个花狐狸!”但实际上,花狐狸不花,花狐狸是奶狗戏美男子。
  • 兽灵密码

    兽灵密码

    (新书《情绪失控》已经上传发布,请各位多多支持,么么哒~)谁能想到,回家路上捡到的一只流浪狗,竟然会是一只兽灵?还附带一只神兽魂魄?更被吸入到了兽灵世界?这是要脱非入欧的节奏嘛?脱你个粑粑啊脱,谁把山海经里面的上古神兽全部放出来了!人家是灵气复苏,你们这是灵兽复苏啊喂!
  • 棺人勿扰

    棺人勿扰

    因为一次拍摄工作,我意外的打开了一个千年古棺,我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天生阴命,天煞孤星,原来在很久以前我就该死了,但是因为他的出现,我的命运被改写……千年古墓,女妖夺命,女鬼缠身,千年姻缘……一系列的灵异事件接踵而至。我到底是谁?他又是谁?千年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又会发生些什么……
  • 震惊,一小伙玩王者竟然

    震惊,一小伙玩王者竟然

    少年医院惊醒究竟为何?应聘工作却遇上这事究竟是福是祸?漂亮妹子被围该不该救?王者竟然一再强迫小伙玩他,究竟是游戏的沦丧还是系统的扭曲?甩不掉的系统,不得不做的任务,震惊,一小伙竟因系统被迫走上人生巅峰。
  • 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

    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

    本书叙述了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回顾了查理一世即位后的反动统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的过程;主要叙述了革命的起因、国会内的斗争、第一次内战、克伦威尔的崛起、军队内部的冲突、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等重大事件。1640~1649,短短九年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改变?本书会给你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