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3600000077

第77章 白蛇传

科举时代,所谓“老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给学生授课的老师,一类是在各级考试中录取了考生的老师。

给学生授课的老师叫授业之师,简称“业师”,业师可粗略分为“蒙师”和“经师”,这时候一般不叫老师,叫先生或者夫子,而录取了考生的老师就是主考官和同考官,被称之为“座师”和“房师”,赵彦的座师是内阁首辅曹鼐,房师则是给事中姚夔,这些他在殿试过后已然知晓,也与其他同房的新科进士一起提着礼物去了姚夔府上拜见,奈何却吃了个闭门羹,这才知道自己这位房师的脾气秉性如何。

李夫子从没想过自己这个学生可以走这么远,见到赵彦提着礼物前来拜访,心中自然非常高兴,要知道在此时有一个怪相,那就是长年给学生授课的真老师往往并不被学生待见,一面之缘只管监考评卷的假老师反而被考生视为大恩人。

为何如此呢?说穿了,读书都为稻粱谋,假老师给的是功名,大笔一挥,能让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授课的真老师不过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匠人而已,在这个官本位的时代里,读书人们做此选择并不奇怪。

李夫子既是为赵彦能金榜题名而高兴,也是为他在金榜题名之后还记得来看望自己而高兴,只是李夫子在科举路上走的远远没有自己这个学生远,师生二人相对而坐,身为老师的李夫子却是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传授自己这个学生了。

等到赵彦起身告辞时,李夫子将赵彦送至门外,语重心长的最后说道:“国美,老夫蹉跎一生,文不成武不就,最大的成就便是教出了你,只是说到底,你能三试连捷非我之功,而是源于你的坚韧,你能有如此造化,老夫心中很是欣慰,只望你以后在官场中要立身持正,万万不可行差踏错,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是你有了能力,还是要为我大明,为我大明的百姓们多做些事才好。”

“多谢恩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不敢或忘。”赵彦躬身应道。

其后的三四天时间里,赵彦一直在应酬中度过,以后除非他立志做一名孤家寡人或是孤臣,否则应酬是少不了的,然而人是具有社交性的,想做一名孤家寡人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紫禁城,司礼监。

毛贵站在司礼监王振的值房之外收拢了一下心绪,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那本小册子,嘴角不期然弯起一抹弧度,随即他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待听到里面发声让其进去,这才轻轻推开屋门走了进去。

“儿子见过父亲大人。”毛贵进了屋子后规规矩矩的给王振行礼。

王振刚刚小憩了一会儿,此时正由一名小太监服侍着喝茶漱口,他将嘴里的漱口茶吐回茶盏中,从袖子里抽出一条巾帕在嘴角沾了沾,这才正眼看着毛贵问道:“你不在东厂好好待着,青天白日跑到咱这里来作甚?”

毛贵闻言脸上笑的和菊花一般,谄媚说道:“儿子知道父亲喜好野史杂文,今日偶然在街面上得了一册,就想着赶紧给父亲送来解解闷子。”

说着,毛贵将手中的小册子递给一旁侍立的小太监,再由小太监送到了王振手中。

王振接过小册子随手翻了翻,心中也没在意,只是状似无意的向毛贵问道:“听说前两日你与王长随又闹了别扭,还险些打起来?”

毛贵心里一咯噔,面上却做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道:“父亲明鉴,王长随那厮与儿子同在东厂为父亲办事,可是那厮太过奸猾,有什么事既不先报与父亲知晓,也不与儿子通气,儿子看不过眼便与他争抢了几句,谁想这个泼才竟然恶人先告状禀告了父亲大人。”

王振呵呵一笑,心知毛贵没有说实话,却也没有点破,只是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二人打从进宫便跟着咱,你们心里的那点心思咱还不知道吗?你们俩都是咱的干儿,名义上是兄弟,闹归闹,却是不能真的伤了和气,否则咱可不依。”

毛贵赶忙点头应是,只是心中如何想却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父子’二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王振又问道:“那些蒙古人走了?”

毛贵点头,道:“已是走了,走的时候带着几百车的锅碗瓢盆,倒是叫京里的爷们们乐呵了好几天。”

“哼。”王振闻言气哼哼道:“这些蒙古人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鞑子,不通教化,不知礼仪,咱早晚得有一天得效法太宗皇帝,带兵到北边把这些鞑子赶尽杀绝。”

毛贵笑嘻嘻拍马屁道:“父亲英明神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胸怀气吞万里,儿子拍马也不及也。”

王振虽然有些城府,却到底也是凡人,对于这些恭维话自然爱听,他闻言笑道:“就你说话好听,等回去了安排人一路监视着那些鞑子,要是他们做了什么不法之事,万不能姑息。”

“是,那儿子告退了。”

“嗯,去吧。”王振挥挥手,随手打开了手中的小册子,只见开头写着《白蛇传》三个略大些的字,想必是这篇杂文传记的名字吧。

王振未入宫之前便以秀才之身就任了县里的学官,后来又考中了举人,学问自然是有的,等净身之后入了宫,以他的才学来说,在皇宫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只是刚开始守着还是太子的朱祁镇,上面有宣宗皇帝和司礼太监金英,之后等朱祁镇幼年登基,内有张太皇太后压制,外有内阁三杨制衡,他只能夹起尾巴当孙子,而到了如今张太皇太后与三杨已经相继故去,王振开始大权独揽,享受人前风光之余,身为知识分子的精神上的那种空虚感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好在这年头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不少供人休闲娱乐的传记小说,慢慢的王振便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消遣的方式,曾经还让东厂与锦衣卫在街面上大肆搜集此类文学作品以供他休闲解闷。

以王振看了不下百部小说的眼光,自然不会因为一个新奇的书名而惊讶,他徐徐展开书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振的眉头却是忽而舒展,忽而紧皱,等到他将手中的小小书册看完,已是到了掌灯时分。

活动活动腰背,王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脸上却满是意犹未尽的意味。

“福顺。”王振冲着一旁站着打盹的小太监叫了一声。

小太监顿时惊醒,忙道:“小的在呢。”

王振将手中书册递给小太监福顺,揉了揉眼说道:“明日你跟福贵去东厂走一趟,找毛贵问问这册传记是否还有后续,顺便告诉毛贵,咱对他的孝心很是满意。”

次日,东安门北,东缉事厂。

毛贵虽然粗通文墨,却也看不出这个薄薄小册子里的文字有什么吸引人的,不过王振喜欢看,毛贵自然上了心。

打发走了福贵与福顺两个小太监之后,毛贵让人将自己的几名心腹叫了来,举着手中的小册子吩咐了几句,随后大半天时间里,京里人明显发现街面上尖帽白靴的东厂番子们要比往日多了不少,而且专门找各条街上的书坊书铺盘问,这一莫名其妙又大张旗鼓的行为自然让不少人注意到了,只是东厂乃是大太监王振的心腹之地,只要事不关己,很少有人会追根究底。

等到傍晚时分,毛贵的几名心腹纷纷将打探到的消息汇总而来,毛贵听几名心腹汇报完毕,阴着的脸才露出一丝笑容:“知道这本传记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就好办多了,明日你们派几个人去深州桃园书坊,务必将这本传记的后续带回来,老爷我重重有赏。”

一名尖嘴猴腮的东厂挡头闻言问道:“干爹,要是那桃园书坊交不出来怎么办?”

毛贵一瞪眼,斥道:“咱们东缉事厂是做什么的?小小的一个深州,还是京畿之地,就算掘地三尺也得把书给我带回来。”

“干爹放心,明日儿子亲自跑一趟,一定把书给您带回来。”尖嘴猴腮的东厂挡头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

毛贵白了他一眼,笑骂道:“不妨告诉你,这书可是你们的干爷要的,王长随那厮太过奸猾,老爷我好不容易借这本书讨了你干爷的欢心,能不能压王长随那厮一头,可就全看你的了。记住,此事决不能让王长随那边的人知道,否则那个缺德带冒烟的玩意铁定会从中作梗。”

听到这本传记是王振要的,毛贵其余的几名心腹顿时颇为懊恼,早知道能借此机会拍拍宫里王振的马屁,刚才说什么也得把这趟差事揽下来才行,结果让吴德那厮给抢了先,真是晦气。

尖嘴猴腮的东厂挡头吴德眼看其余几人脸上的丧气模样,心中暗爽,嘴上却道:“干爹放心吧,儿子嘴严的很,断不会漏了口风。”

同类推荐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 中国人的教训(下册)

    中国人的教训(下册)

    本书是中国知名作家李国文专心于大众历史写作近三十年,在中国人血与火的往事中,找寻我们今天生活智慧的标志作。它以中国历代各类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命运遭际、成败得失为依托,突出了他们人生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是首部中国人反思人生轨迹、吸取生活经验的传记体通史。它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感悟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现实生活提供帮助。在这里读懂中国人生活的甘苦、读懂中国人薪火相传的方略、读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全面认知中国人的生活真谛、生存智慧、生命本质。本书立足大众的阅读习惯,内容深入浅出,结构波澜壮阔,情节催人泪下,语言幽默诙谐,阅读淋漓酣畅,是一部雅俗共赏极富睿智的畅销书。评论名家认为“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下册为宋元至清部分。
  • 这个皇子要上天

    这个皇子要上天

    这是一个不存在历史中的朝代。这也是一个精神资源贫瘠的朝代。这个朝代,没有李白,没有杜甫。这个朝代,也没有孙膑,没有孔明。但是却有一个穿越过来莫名当了一位皇子的温如言。无心皇位,因不满天子赐婚而逃婚,却不料,各种暧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新手写书,写作手法,人物描写,情节把控都不到位,毒性很深,非百毒不侵者不要入内。若偶然误入此处,还请各位看官口下留情,骂我就好,不要涉及家人....
  • 新潮涌动(1910-1919)

    新潮涌动(1910-1919)

    本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
  • 战国策(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战国策(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毒吻

    毒吻

    警校即将毕业的女生陈思思奉命去黑道帮派执行一项寻找“暗夜之吻”病毒样本的卧底任务。遇上龙帮冷绝而深情的老大龙剑,她陷入艰难的选择,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他们一步步从陌生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可是,暗夜之吻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何人手中,背后还有什么样的阴谋?当一日,他要在她和他拥有的一切做选择时,他该如何选择?当一日,她面临情与法的最终较量时,她的爱又该怎样继续?我将枪口抵在他的太阳穴上,片刻后,开始,移动枪口,经过他的额头,脸上,眉上,唇上,下巴,甚至还轻点了一下他的鼻子。这个男人的呼吸很均匀,毕竟在几个小时前,我们从有名无实的夫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并享受了一场畅快淋漓的鱼水之欢,但此刻,我觉得在床头微黄的灯光下,似乎比较适合谋杀亲夫。我把枪口继续下移,他的胸膛很光滑,很有力,我还没来得及遗忘他几个小时前压在我身上的重量,以及他得到满足后那柔化了的音调。他,当然不是普通的男人,我,也不是普通女人。确切地说,我们是敌对的双方,他是黑帮大哥,我却是卧底警察。我低头看了看这把枪,它并不是我的警官上司配给我的,而是身旁这个男人送给我的防身之物。枪口最后停留在他的下体,看着那突起的地方,我发现,就是他在睡梦中,我刚才的行为还是挑起了他的欲望,真的要杀他吗?真的会杀他吗?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好,所以,最后,我只是用手指虚划了一个扣动扳机的动作。我起身下床,将枪装进了睡衣口袋,一步一步向门口走去,就在我即将转动门扳手时,身后却响起了一个冷淡的声音:“这么晚了,你打算去哪里?”喜欢黑道故事的亲们请收藏!喜欢警察故事的亲们请收藏!喜欢悬疑言情的亲们请收藏!所有被爱或者正在爱人的亲们请收藏!-----------------------------------------------------推荐柳絮的新文《妖娆娘亲你真狂》楚悠然语录:逃避并非女子的最佳选择,选择勇敢地面对才能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男人生来是被用来改造的,就算是西门庆你也要将他改造成柳下惠,就算是唐僧你也要让他为你神魂颠倒。就算是杀人无数的暴君,你也要让他乖乖地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 奇幻宝贝我要抱

    奇幻宝贝我要抱

    异能宝宝,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妈咪爸比宠她是宝,哥哥妹控,唯他对她严加管教。男强女强,男刚女柔,期待他们之间的恩怨情愁吧o>_<o
  •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他们不能相爱,可是爱了却没有办法逃避.他可以宠她至上,却不能正大光明的拥有她.一场不该的爱情,他们该怎么办???
  • 神奇宝贝之洛基

    神奇宝贝之洛基

    一位随遇而安的穿越者,获得原力,来到神奇宝贝世界,一段“为所欲为”的旅程。直到一天啥,我被穿越者清理官盯上了?这清理官是阿尔宙斯!?为了以后能为所欲为,只好拼命了!
  • 中国股市20年投资智慧

    中国股市20年投资智慧

    本书作者曾任券商研究员、私募基金经理等职,玩股堂证券社区创始人兼投资总监。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对证券市场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是中国股市投资智慧的领悟者和发掘者。本书通过对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回顾与总结、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20年中国股市里的得与失,得出适合中国人的股市投资智慧,是一本权威、实用、不可多得的股市智慧指南。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时间的谜底

    时间的谜底

    同学聚会后的一次车祸,将时小果带回了初中,时小果为了实现跟李琅永远在一起的愿望,而努力的故事……
  • 梁州记

    梁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奉武临天

    奉武临天

    这片大地上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武道一途上坚持走下去的武人,终有一天是能摸着天的……=====新书《道狗》已发,请多多支持!
  • 果园里的神秘老人

    果园里的神秘老人

    我被安排住在果树园,具体说来,就是那间小小的看园子草房。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得突然,古洞村一时无法盖上房子做青年点,只好把二十几名城里来的青年分散到各家去住。到后来,村中能住的人家都安排满了,就连豆腐坊、马倌棚、果园房都得去住。我作为点上年龄最大的男孩,就被派到村外道东的果树园里安身。“我华石,”看园老头对我并不欢迎,“咱就一铺炕,你住哪头?”“啥?”我刚从城里下来,还真不懂该怎么回答。“我华石,长这么高了,连哪头炕热都不知道?怪不得叫你们下屯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