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4100000084

第84章 说媒

邵宁生病请了假,所以萧大社长很难得的亲自上阵了。

在镜报的熏陶下,普通百姓都已习惯了采访和被采访,所以他没费太大力气就搞到了需要的内容。

不过,半天采访下来,他还是被累得不善:毕竟,要跑的地方太多了,谁都不是铁打的。

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萧靖只想进屋喝杯热茶,再花点时间好好打个盹。谁知刚走到院门前,他便停下了脚步,又稍稍闪身躲在了墙后,竖着耳朵听起了里面的动静。

有个女人啧啧赞叹道:“小雅呀,你做的活真是没说的。咱们镇子里绣工最好的张婆婆看到了你绣的东西,都赞不绝口呢。”

萧靖稍稍探头看了一眼。嗯,原来镇北的孙氏来了!

她来干什么?

孙氏是浦化镇的媒婆。这些年来经她的手成就姻缘的人有百对之多,谁家有适龄的孩子,都愿意找她帮着物色合适的对象。出于职业敏感,孙氏非常关注镇子里未婚的年轻人,今天找到小雅,名义上是闲扯家常,实际上吗……

萧靖了然地笑了笑,又把身子缩回了墙后。幸亏把那条狗给霍老板送回去了,要不然可没法跟这躲着。

“孙婆婆,您过奖了。”董小雅微笑道:“奴家也是近两年才跟人学了些粗浅手艺,让您见笑了。”

孙氏道:“这要是粗浅手艺,那镇上就没有哪个闺女会做女红了。对了,怎么没看到小远?”

董小雅一边往晾衣绳上挂衣服,一边应道:“小远他出去玩了。”

孙氏叹道:“听人说,你家里人都不在了。哎,你一个女儿家,又当姐姐又当妈的拉扯弟弟,可真不容易。听说你们还是从河东逃过来的,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说着,她擦了擦眼角,又道:“现在你倒是安定下来了,日子过得也不错。只是,这又当编辑又要做家事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哇?”

董小雅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孙氏又稍稍向她凑过去了一些,道:“我们女人还是得找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才是。小雅啊,你现在虽然也过得不错,但是俗话说得好,红颜易老。你现在是年轻漂亮,可是等过些年,你没现在这么可人疼了,又该怎么办?”

“孙婆婆,奴家还没想过这些。”董小雅道:“眼下的事情就够多的了,奴家只想安生地过日子,还不想嫁人。”

孙氏把脸一板,道:“胡闹!你说,你爹娘要是知道你说这话,得多伤心啊?你就忍心让他们在九泉之下看着你一个人孤零零地过日子?”

董小雅淡淡地道:“孙婆婆说错了。奴家可以和小远相依为命,在这世上也还算有个亲人。再说,报社里的各位对奴家都很好,有他们作伴,怎会孤单?小雅也很喜欢这种生活呢。”

孙氏笑着看了看她,笑眯眯地道:“小雅啊,你跟婆婆说实话,是不是已经有心上人了?”

董小雅正在往木盆里舀水。听到这话,她把头别到了一旁,手上的动作也稍微顿了顿。不过很快,她便开口道:“奴家没有心上人。婆婆,小雅实在顾不上这些事,谢谢您的一番好意。嫁人、成家什么的,还是等小远长大了再说吧。”

她的态度很明显,可孙氏就是不死心。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很含蓄害羞,她觉得董小雅也不过是故作矜持。更何况,小雅还是个破家之人:孙氏以前接触过的这样的姑娘也有几个,她们哪个不是欲迎还拒地推却一阵,最后再羞答答地说上一句“全凭婆婆做主”?

小雅的身世差了些。毕竟,破家不是件吉利的事情,放到婚姻之中就更不是什么好口彩。不过,若是说起容貌品性,放眼全镇也没有谁家的闺女能像她这般美丽大方、蕙质兰心。若是能为她说一门亲事,那男方家给的答谢钱……

孙氏仿佛看到了无数白花花的银子在眼前飞来飞去。哪怕是看在钱的面子上,她也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小雅,你别嫌婆婆啰嗦。既然你没有心上人,那有句话老身得和你唠叨唠叨。”孙婆婆低声道:“你来了以后,萧公子是不是把你当做奴婢了?”

董小雅用力摇头道:“奴家曾将自己当做萧家的奴婢,可公子待奴家如亲人一般,不曾有半点苛待之处。”

孙氏试探着问道:“那,萧公子对小雅可有意思?”

董小雅攥紧了手里的抹布,又摇了摇头。孙氏对着她的侧脸,自然看不到她眸子里一闪而过的黯淡。

“这可就有点麻烦了。”孙氏眼珠一转,道:“你既不是萧家的奴婢,也不是萧公子的什么人。就算萧公子于小远有救命之恩,就算这院子里还有其他人,你一直住在这里,也难免惹来是非口舌。将来想要找个归宿,可就难上加难了。”

如果董小雅是萧家的奴婢,那几乎就可以默认她就是萧靖的人;如果萧靖对小雅有意思,那她一个媒婆也没必要跟着瞎掺和。不过,这两种可能性都被小雅亲口否定了。

于是,孙氏就祭出了来之前就想好的这一把杀手锏。媒婆就是镇子里的八卦女王,明晰每个人家的弱点并加以利用,本就是她得心应手的事。

毕竟,世俗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就算大瑞朝对女性的压制说不上严苛,一个美貌的年轻女子和一个男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居住,也是会被人拿去嚼舌根的猛料。天长日久的,难免会有损女方的清誉。

董小雅的条件很好。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走错了一步,她也难免会加入到“难嫁”的队伍中。

孙氏本以为董小雅会面露忧色,继而产生动摇;谁知,小雅姑娘只是平静地道:“谁要说,就让他说去吧,奴家也管不了别人。婆婆,奴家过得很好,亲事什么的,还请您不要再说了。”

这油盐不进的回答让孙氏变了脸色。她张开嘴刚想说话,就听得萧靖高声道:“孙婆婆?这刮的是哪门子风,把您给吹来了?”

同类推荐
  • 米柜皇帝

    米柜皇帝

    皇权与党争,人性与利益,帝王与人。太子禩在选择保持本心的党争之下,屈死在米柜中,随着埋葬在尘土之中的理想与抱负,会再见天日吗?
  • 大唐太监

    大唐太监

    我怎么成了太监?唐朝?我怎么还想着赚钱?目标怎么能这么小呢?当太监也要当一个有权有势有理想的太监,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结交各位大人,做皇帝的宠臣,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封王拜相啦。
  • 原始社会新纪元

    原始社会新纪元

    title:原始社会新纪元----【2018最不一样的原始题材】穿越到了原始社会能干嘛?混吃混喝直到老死?还是稳步建设,发展科技,建立军队,从而壮大部落,成为一方霸主,从而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君主?叶风选择了后者,但是,如果要是有三个穿越者,那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切尽在本书中揭晓。欢迎加入原始社会新纪元书友群,群号码:628601843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重生之大明鹰犬

    重生之大明鹰犬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散”、“十香软筋散”等等暗器毒药层出不穷。
热门推荐
  • THE LAST BATTLE (英文朗读版)

    THE LAST BATTLE (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半妖少女的除魔日记

    半妖少女的除魔日记

    世界可能不会有我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有你想象得那样坏。尽管冬季的黑夜漫长而寒冷,但是总有一天,冰雪会消融,黎明会到来。这是关于一个傲娇的半妖,和一个温柔的人类的治愈向的故事。
  • 昏迷

    昏迷

    老头子今天有点异样,说是早上听到了乌鸦叫。他老是叹气,反复讲,妞妞怎么才12岁,什么时候才能给她找工作。老头子在中医院调理心衰,看起来状态不错呀,怎么总说丧气话。我叫他别胡思乱想,他伸出三个手指,说,我今年73。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老去。老头子年轻的时候生活苦,后来条件好了没几年,变成三高,犯过两次脑梗,心脏也不好,楼里楼外的人都说,这老头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了。但我总觉得他头脑清醒,面色红润,也不像要去鬼门关的样子。
  • 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尊有令

    仙尊有令

    统领三千世界的一代仙尊被人陷害,机缘巧合竟重回前世,自此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仙尊有令》全订群:722358933
  • 孙思邈与千金方

    孙思邈与千金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孙思邈与》介绍了孙思邈与《千金方》的有关内容。《孙思邈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云宫法语

    云宫法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毛泽东

    少年毛泽东

    从8岁到16岁,毛泽东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等多处私塾读书。在私塾里毛泽东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他对枯燥难懂的经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都不感兴趣。但是,在这里他打下了最初的文化基础,培养了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思想。多位塾师对他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也留下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 闯道者

    闯道者

    白马非马,凡人非凡。不以大志,何以致远,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