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0400000040

第40章 你们四个一起上吧

双方见礼过后,孙坚把吴顺等人迎入长沙城。夜晚,吴顺带着张雄,管亥二人去了太守府,孙坚要给他们接风洗尘。只要有好吃的,吴顺都会带着这两个吃货。

说来,吴顺也是艺高人胆大,带着两员大将和几十个亲兵就去赴宴。也不怕孙坚对他有什么企图。万一有个歹心,他那些辛苦训练出来的士卒,还有武陵郡这么大的地盘,就该拱手让人了。

现在的孙坚一心只想着讨伐董卓,框扶汉室,做出一番功业,然后封侯拜将,光宗耀祖。还没有心思去算计吴顺,再说长沙郡比武陵郡可是好太多了,从人口,土地,人文条件,各方面都优于武陵郡。况且武陵郡的五溪蛮时不时还会作乱,这就会拖住主事者大部分精力,让其无暇他顾。在孙坚看来,武陵郡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随着吴顺三人的到来,长沙太守府顿时热闹了起来。孙坚也有心展示自身实力,让四大部将和还未成年的孙策一起作陪。

“哈哈哈……文台兄,兄弟我没来晚吧?劳烦兄长及诸位将军在此等候,实在是罪过。”吴顺身为客军,理应谦虚一番。

“子轩贤弟来得及时,我等也是刚到,既然人到齐了,那就快些入席吧。”孙坚是个大度的人,自己明明等了许久,此时看见吴顺如此谦虚,不由得对吴顺的印象又好上几分。

“文台兄请!”

“贤弟请!”

两人相互客气,推让,谁也不愿意先入席。最后还是孙坚一把抓住吴顺的手,一同进屋入席才作罢。

“哼,虚伪!”

小孙策十分看不惯吴顺那虚伪的样子,传闻那吴顺用八百人就打服了五溪蛮,看来定是用的阴谋诡计,不是正大光明将五溪蛮给打服的。想到这里,小孙策对吴顺的好感嗖的一声降了好远。

小孙策对强大武力甚是崇拜,对阴谋诡计则不屑一顾。他信奉的是用强大的实力碾压一切,不屑于耍小手段取胜。看来江东小霸王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

席间,吴顺和孙坚相谈甚欢,此次推杯换盏,互相说些奉承的没营养的话。大概是说类了,孙坚拍拍手,一队舞姬鱼贯而入,在众人席间翩翩起舞。

看到这到架势,吴顺不得不感叹自己乡巴佬,没见过世面。在武陵郡,他何时享受过这等生活,最多就是有小白捏捏肩膀,捶捶背而已。还是这些世家门阀懂得享受生活。

“吴将军,听闻您在武陵郡只用了八百军士就收服了五溪蛮,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小孙策看见吴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家舞姬看,心里对吴顺的评价又掉了个档次,说话也显得没有礼貌。

“伯符,不得无礼!快向你吴世叔道歉。”孙坚听到儿子对吴顺如此无礼,于是呵斥道。

“文台兄,伯符还年轻,对传闻的事情不知真假,这不能怪他。而且这五溪蛮不是我收服的,是他们自愿并入我武陵郡的。”吴顺也知道孙策年轻气盛,只是看不得自己与他父亲平起平坐罢了。

“这么说,世叔手下八百白虎营,也不会像传闻中那么厉害咯?”孙策抓住话题不放,孙坚脸色已经夸了下来。今天孙策的表现有些让他失望。

“哦,厉不厉害不是我说的,如果伯符想去看看,明天大可去城外白虎营一观。”吴顺被孙策挤兑得有些怒气,黄口小儿,毛都没长齐呢,居然贬低自己精心打造的白虎营。

“好,为兄对白虎营也甚是好奇,明日便去贤弟营中一观!”长沙郡和武陵郡是挨着的,发生什么大事,都瞒不过对方。白虎营的实力到底如何,孙坚也非常想知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我在营中等候文台兄及诸位将军!”宴会举行到这也差不多了,吃饱喝足,舞也欣赏完了。吴顺叫起还在大吃大喝的张雄和管亥,三人回营去了。

吴顺三人回去之后,太守府里就剩下孙坚和他的几个心腹。

“主公,此次出兵洛阳,真要与武陵郡大军一起?”黄盖有些看不上吴顺的部队。

“明天且去看看那白虎营的实力,若是真像传闻中那么精锐,一同出兵也不是什么坏事!”孙坚道。不管白虎营实力如何,吴顺带着近万人的队伍,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第二天清晨,白虎营正在操练,孙坚带着四大部将和小孙策就过来了。吴顺也不客套,直接带着孙坚等人上了点将台,观看白虎营演练。

“贤弟,白虎营每天就练习这样跑步吗?虽然跑的整齐,真正战斗起来,这种阵型有什么好处?”

孙坚看白虎营不是在列队,就是在跑步,哪有一点练兵的样子。心中疑惑是越看越多,忍不住开口问道。

“文台兄有所不知,这样训练才能练出士卒之间的默契。”吴顺神秘兮兮的回答道。他不可能把练兵这种机密说给孙坚知道。白虎营今天也只是练习最基本的列队,起步走之类的。

“恕在下愚钝,看不出这样练兵有何好处,吴将军可敢挑出五十军士与我长沙的士卒比试一番?”祖茂知道孙坚想看白虎营的真实战力,但是又不能真刀真枪的打。只能采用这种比试的方式。

“既然这位将军有次雅兴,那我就挑几个士卒与贵军比拼一番。不过只是单纯的比拼,未免太过乏味。来点彩头如何?”

吴顺心里明镜似的,这祖茂分明是想借比试来分析白虎营的战力。虽然知道,到吴顺也不好拒绝。

“贤弟想加什么彩头?说来听听。”孙坚出声道。在这里,能确定彩头的也就是他和吴顺二人。

“之前双方议定,这次出兵洛阳,以文台兄为主。我武陵军士可充作长沙士卒,听命于文台兄。如果此次白虎营输了,自然一切照旧,我武陵军此次出征完全听命于文台兄。若是白虎营侥幸赢了,那么我武陵军,在战场上不再听命于文台兄,但名义上仍然是长沙郡一部,如何?”

吴顺把彩头说了出来,用这次比拼争取一点权力,似乎是很容易的事情。

“看来贤弟对白虎营很有信心,可是我长沙兵也不弱,就这么定了!”

孙坚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相信麾下的士卒,不会比白虎营差。

很快双方就各挑选好了五十人,孙坚和四大部将看见张雄随意点了五十人就来比试,心里都有些不自然。这厮分明看不起他们长沙兵。

一百人的混战,即将!开始,双方拿的都是木制武器,随着祖茂一声令下,两支队伍瞬间战成一团。

白虎营五人一小组,二十五人一大组,相互配合,攻守有据。反观长沙士卒一方,五十人一起冲锋,没能冲乱白虎营的阵型,己方的阵型却乱了。被白虎营各个小组在其中一阵快攻,很快长沙士卒就所剩无几。

一盏茶的功夫,场上再没有一个站着的长沙兵。很明显,白虎营赢了,而且赢得漂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真刀真枪的打,长沙士卒可能坚持不了一盏茶得时间。白虎营刚才分明是手下留情了。

“白虎营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士卒是厉害,不知道有没有能战的将军?”士卒输了,黄盖很不服气,想再来一场斗将。

“你这厮是想斗将?白虎营的将军还没怕过谁!二郎们,你们说是不是?”

张雄听到黄盖也斗将的意思,不由的高兴起来。现在白虎营统帅可是他。手痒了好久,终于可以大战一场了。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

白虎营把口号给喊了出来,目前为止,白虎营还没输过,但是也没赢过多少。这口号是东方强从黑风寨时期就灌输给白虎营的。说是主公给白虎营定的口号,白虎营军士们对吴顺是敬爱异常,所以每天训练都要求喊上几遍。

“口号倒是不错,实力可不是喊口号能喊得出来的。将军请!”黄盖摆出邀请的手势道。

张雄看向吴顺,后者微微点了点头,张雄咧开嘴,下场去了。

吴顺为黄盖默哀,这是造了什么孽,自己想张雄虐。

因为是比试,黄盖随手抄了一把大刀,舞得有模有样,攻向张雄,只见张雄反手一刀削出,正中黄盖砍来的刀锋。黄盖直觉一股大力撞向自己,虎口生疼,分明是破了。张雄一刀建功,见得黄盖还有再战之力,挥刀只取黄盖。黄盖知道不能硬拼,一时就被压得处于绝对守势。

张雄收刀而立,道:“你不是俺对手,你们四个一起上吧!”

同类推荐
  • 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本书中,多位专家学者细数了北京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将北京几十万年的沧桑和积演展现在各位读面前。与该书配套的电视片《北京历史文化》已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 重生之我为许仙

    重生之我为许仙

    生而为龙需纵横,斜刀跨马尽风流!既然我来了,那就要留下痕迹!嘉靖隆庆,南疆北域,沙漠大海,四季星辰,通通都普天之下,唯我许仙!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热门推荐
  •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设计公司女老板在酒店神秘失踪,几天后,她的尸体被煮熟切碎丢弃在城市偏僻角落,凶手作案手法竟与二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善立大学碎尸案极度相似。为尽快查清真相,冷案科和刑侦科联手展开调查,而他们的线索,是尸块中残留的黑胶唱片碎屑……富豪与情人惨死别墅,墙上留下神秘血字,花园里却埋藏着一具死亡十八年的骸骨。甘凤池和萧兰草重查旧案,嫌疑人却离奇自杀,而他们发觉,所有案件里隐藏着一个“不存在”的人……两份冷案卷宗,八起诡谲凶案。幽深的黑暗中,是谁聆听着未完成的乐曲,进行着残酷的杀戮;又是谁蛰伏在白昼边缘,静待一切走向毁灭……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重生之嫡女无良

    重生之嫡女无良

    她是名动京城的丞相嫡女,大婚当日,自己的夫君要迎娶的人却是自己的妹妹,为他机关算尽,却换来鸠酒一杯。前世她瞎了双眼才把畜牲当成良人,今生,她定要那些伤得她体无完肤之人十倍偿还前世的债。阴暗潮湿的地牢里,看着那人,她嘴角冷笑:“前世我为你而死,今生定当让你生不如死!”金銮殿上,他眉眼温柔:“可愿与我共同携手,笑看这天下?”“若你负我,就让你以这天下为代价,背负千古骂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本书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打造自我,锻造自我,这就要看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九个方面并不能把成大事的所需条件全部涵盖其中,这还要看读者如何运用到现实中去,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九项修炼是画龙点睛之笔,有拨云见日之功,就看读者如何理解运用了。
  • 笔花医镜

    笔花医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人也不例外。肥胖是美丽的头号杀手,人们迫切希望甩掉多余的赘肉,因为臃肿的体型不但影响外在的形体美,还对内在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使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致使体内垃圾贮存造成色斑等“面子”问题。脂肪堆积造成各种疾病隐患的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衣服难买,的士难打,甚至毫不相干的路人也会投来鄙夷的目光。有些肥胖者由于无法承受他人异样的目光,进而形成自闭自卑消极的人生态度。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造成职场碰壁、情场失意的局面。因此,人们大都谈“肥”色变,稍有脂肪堆积的情况出现便马上采取行动。
  • 水泊娘山

    水泊娘山

    女拳击教练刘小娣,一朝穿越,受恶人垂涎,遭贼人陷害。掀桌!谁要过这样的生活!且看刘小娣如何改变命运,并且招募天下英雄,大把美男为己所用!我是刘小娣,我是女人,我会以柔克刚,也会用拳头说话。P.S.感谢7.8开水妹为迷梦做的封面。
  •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本书主要讲述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各种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内容涵盖校园外的活动安全,如何防抢防盗,如何应对不法分子、自然灾害,网络安全,远离毒品等方面,教导青少年远离伤害,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 庶女心机

    庶女心机

    强推新文《嫡女风华》穿越古代的庶女是坐吃等卖,还是努力挣得一方净土?嫡母凶狠、嫡姐毒辣、庶妹善妒……祖母对她是真心呵护,还是阴谋利用?大宅门内风起云涌,明枪暗箭,来自现代的她能否在深闺内院斗出一片晴天?能否在宅门之外闯出一片天地?且看她小小庶女精谋细算,步步为营,斗恶母惩凶姐治悍徒,一路扶摇直上。女主座右铭:“好好活着,不为情不为爱,只为自己重活一回!”片段一如欣看着眼前风华绝代的男子,悠闲道:“王爷,听到臣女要定亲的消息为何如此激动。”某男子看着眼前磨人的丫头道:“有本王在,没人能娶你。”“为何?”“能娶你的只能是本王。”“王爷为何如此确定。”“本王比别人强。”“比如。”“本王有权。”“我倒是想找一个种田的。”“本王有钱。”“有钱的容易出轨。”“本王比他们长得好”某男吼道“怪不得桃花多,更要不的,对了,有一样,王爷倒真的是他们永远赶不上的。”“什么”“王爷比他们老。”某听了脸彻底黑了,怒道:“好,那本王就让你看看本王是不是真的老了。”说着就去解衣服。看着眼前的男子,某女看了一眼道:“王爷,你的肌肉还真是不错,就是不知道比起别人是不是也要强。”某男气……片段二“如欣,嫁给本王有什么不好的。”某世子不解道“你能给我什么。”“正妻之位。”“可那不是我要的。”“那你要什么”“房契,地契,卖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