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类推荐
平天公子
书中的主人公(平天公子)自母体出生以来身怀奇世异宝,由于异宝在体内得不到相有的克制,导致他全身浮肿,且双腿不能自主,使他成为一个整天以轮椅代步的残童,但他意志坚定从未放弃刻苦修炼,以求早日救醒沉睡多年的爹娘.在多次机缘巧合的奇遇中,使他不但因祸得福身体康复,而且还将自身的异宝收服.在身体复原法力大增后而他却不能以原身份现身,化身为一名劫后余孤,从新拜入青龙山修行,心爱的师姐近在咫尺却如隔万里之遥.为了能早日救醒爹娘他巧妙入得青龙山重地藏剑阁内暗自日夜苦修,在同门之中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书呆子,因此也成为同门之中的一大笑柄,可谁曾想到在一场选拔剑主的应试中,他却能一鸣惊人!从此引出他不平凡的一生
热门推荐
故事会(2018年11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从梅贻琦先生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其教育思想或记录时代变迁的34篇文章。因梅贻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故文章也多围绕清华校园、清华学生、清华学制建设而展开,反映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梅贻琦(1889—1962),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服务于清华。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