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里,有提到宝玉亲自拿花瓶灌水然后选花入瓶命秋纹给贾母和王夫人送去,“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贾母的喜气漫溢,福泽到了平时看不上眼也不愿意多搭理的送花丫鬟秋纹身上,竟叫人拿几百钱赏给秋纹,说“其可怜见的,生的单柔”……秋纹正感叹着“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及至到了王夫人那里,“太太(王夫人)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找太太当日年轻的颜色衣裳,不知给那一个。一见了,连衣裳也不找了,且看花儿。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样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秋纹)两件。”
其实说起礼品礼仪,无非就是五个字:礼轻情谊重。送给长辈的礼品,要能表达出自己对长辈喜爱和尊重之情,而长辈只要收到这样的礼品,通常都会开心很久,甚至周围的人都可能会受益于这种好情绪。而且对于长辈而言,可能多数时候,便宜却价值外显的礼物(比如说宝玉的花瓶,来者都可以看到)可能比贵重却价值内敛的物品(比如说桑蚕丝内衣)更能让长辈开心,因为这样的礼物不仅会让长辈因感受到了小辈的挂念而心生喜悦,更可以让其在群体的赞叹中得到价值的满足感和认同感——很多长辈随着年岁的增长会因各种原因在心理上多少有些价值缺失感。
一提起礼品,有些人就会条件反射想起“腐败”之类的贬义词,但这种心态不正送出去的礼物显然是不符合礼品礼仪的;也有人因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而排斥礼品,这肯定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其实送礼,有时候无非就是一份情感的表达,一段感情的纪念罢了。小沫在恋爱的时候就跟小沫先生表明了自己的价值观:不喜欢钻戒!因为小沫觉得感情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怎么可以一下子就纪念完了?!所以小沫先生求婚时就没敢拿钻戒。有人说小沫不讲究,但是婚后小沫却要求小沫先生每个月都要送自己份礼物,小沫连六一儿童节都要过——其实永远保持一份童真蛮好的!有时小沫先生会主动送,但多数时候怕他忘小沫就直接大大方方告诉他自己想要什么;收到的礼物有时很贵,但多数时候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朵玫瑰花。所有礼物的价值加起来到现在,应该早就足够买颗钻戒了……小沫认为,不论相爱多久,也不管关系多好,感情都是需要表达的,那么礼品就是很好的沟通桥梁。而礼品的本质在于纪念,与惊喜无关——男生多半粗心还不会拐弯抹角猜心思,所以与其因其遗忘而生气或最后虽然收到了礼物但自己却不喜欢,倒不如就直接告诉他你的心意。所谓亲密爱人,就是很熟悉的两个人,送礼不用那么猜来猜去费心思。
而于朋友之间,送礼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很难了——除非是很好的朋友,否则很难猜透对方的心思。所以我们都有收到自己不喜欢礼品的经历,但是不喜欢归不喜欢,切记不可拒绝别人以免伤了别人的好意,更不可再转送他人。至于两个家庭之间的赠礼,可以优选一下送礼对象,比如说,对方家里有孩子,那么就送给孩子礼品,如果对方没有孩子,礼品便可以送给老人。孩子和老人都是很容易满足的,礼品一旦送出去了,只要不犯忌讳,一般她们都会很开心。
说起礼品忌讳,因为不同的风俗文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旦犯了忌,只要是无心之过,对方都是会谅解的,而且总会有补救的办法。小沫念小学时,在好朋友生日当天送了一个闹钟,因为对于学生时代的小沫而言,闹钟是一个既可以告诉小沫时间又可以喊她起床、天天陪着她的小伙伴。结果送出去才有人告诉小沫这是谐音“送终”,但幸运的是后来小沫居然在当天的报纸上看到有文章说这种情况下可以再补一把梳子,寓意做事情有始(齿)有终(钟),便立刻又买了把梳子补了去(好朋友是小沫邻居)。送礼当然还要送出喜气来,但是万一犯了忌讳也不要紧,因为风俗都是人定的,想想点子,总有补救的方法,因为在真正的礼尚往来之中,礼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礼品之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