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1700000079

第79章 还之于民

回到县衙之后,善后的事情依旧没有结束,且不说张贴告示让百姓举报主簿的事情,就单单王福的那些家底儿,就足够他们处理上一阵子了。

顿丘县的百姓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说明日要让他们到县衙来领钱,但是这也是个繁琐的工作,需要人来主持着,这活儿典韦干不了,就得王澈亲自来,但是王澈这边,还有别的事情,所以,王澈觉得,这件事还是曹满亲自出面去做比较好,一来王澈可以腾出手来去准备其它事情,二来,这是一个在顿丘县百姓面前露脸儿的机会,曹满不容错过,这样一来,先前在顿丘县百姓心中曹满的形象不仅仅能可以挽回,还能增加不少名望,作为顿丘县的县令,百姓的拥戴,这是很重要的。

只有百姓拥戴,在百姓中间有了名望,接下来县衙这边想要做什么事情,百姓才会支持。

因此,分发钱财这事儿,当仁不让的就落在了曹满的身上。

到了傍晚的时候,夏侯惇送走了前来支援的那些别处的将士,好处也给的足足的,得到了曹满的消息之后,夏侯惇直接去了王福的府上,收编了王福府上的那些仆从,暂且都在王福的府上安营扎寨,而夏侯渊则是带着那些子弟兵,连夜将王福府上地窖里的那些钱财都起出来,趁着夜色,偷偷的运送回了县衙。

百姓们是不知道王福府上有多少钱财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县衙这边才能暗中留下一些,以做发展。

当然,运送回来的,也仅仅是四成钱财而已,这些是要归了县衙的府库的,剩余的六成,是需要明儿个当着百姓的面儿,从王福的宅邸,运送到县衙,直接在县衙的大门口,分发给百姓。

在这方面耍耍心眼儿,王澈还是玩儿的来的,这样的动作,他早就见多不怪了,县衙得了好处,百姓那边也有了交代,重要的是,县衙这边也有了名声,有了威望,稳赚不赔的手法。

事情吩咐下去之后,晚上曹满和王澈就能休息下了,剩下的事情,夏侯渊带着他手底下的人多辛苦辛苦就得了。

整整倒腾了大半宿,在王福的宅邸和县衙这边两头跑,才将王福的那些家财的四成,都送进了县衙的府库之中,夏侯渊和他手底下的人也能歇息一番了。

天很快就亮了,曹满收拾妥当之后,换好衣服,就到了县衙大门口,让县衙的衙役将桌子长凳都准备齐全,而后将顿丘县百姓的名册从书房之中拿了出来,按照名册来分发钱财。

有名册,是最妥当的。

过了早饭的时候,百姓们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县衙门口,而今天负责搬运王福府邸钱财的,是夏侯惇和新编的那些县衙仆役,也就是原先王福府上的仆从。

给他们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让他们干干活,挺好的。

百姓们见到县衙门口,县衙的那些人真的在搬运钱财,因此,也就不怀疑曹满昨天说的话了,而且昨天这新县令可是当着他们的面儿将王福给斩杀了。

一传十十传百,顿丘县的百姓都开始朝着县衙这边汇集,典韦带着人在县衙门口维持着百姓的秩序,让他们一个个的排着队,听到这边念名字的,就上前来领钱。

而为他们分发钱财的,则是曹满,这事儿王澈跟曹满说过了,一定要让她亲自将钱交到百姓手中。

县衙门口热热闹闹的,而王澈则是在县衙的书房之中,冥思苦想,想法子应对这即将到来的蝗灾的事情。

去年冬天没有下雪,而今年开春之后,大太阳就一直挂在天上,也没见阴天下雨,地里已经出现了干旱的情况了,所谓久旱必有蝗,现在王澈也越来越确定,今年会有蝗灾的事儿了。

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去年冬天,地里的黄虫卵都还活的好好的,等时候到了,孵化出来,到时候遮天蔽日的迁徙,寻找他们喜欢的环境,这就是蝗灾。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地里的庄稼全遭到破坏,这样一来,对于百姓来说,即将迎来的,就是严重的饥荒了。

王福的两个粮仓里满满当当的都是粮食,这也让王澈心里稍微有了些底气,至少保障百姓一段时间的生存是没有问题了,但是蝗灾一来,影响的不是这一段时间,而是一整年!

百姓这一整年都是指望着地里的庄稼产了粮食来吃饭的,都被蝗虫吃了,百姓吃什么?

如今三月份的天气,蝗灾是不会出现的,要出现,也要是快要入夏的日子,估计是在个六七月左右,因此,还是有时间的。

王澈想想,能够防范蝗灾的办法,倒是有,但是想要在百姓之中推广开来,是个难题。

现在王澈跑去跟百姓说,六七月会有蝗灾,百姓们也不会相信。

蝗虫成灾,是靠数量取胜,蝗虫过境,数以亿计,啃噬稼禾,遮天蔽日,捕之不尽,杀之不灭。蝗灾一般有突发性,猛然间蝗虫数以亿计,黑压压一片扑来,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因此,百姓们人为人为蝗灾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人为有蝗神,有些地方还要祭祀蝗虫的“蝗神庙”。

王澈想要打破百姓的这个认知,可不容易,让他们去捕杀蝗神?只会换来百姓一声:造孽哟。

而后百姓们就会摇头叹息一声,离开。

大汉朝发生的蝗灾也不少,史载:新莽始建国三年夏天,飞蝗蔽日,自东方来,至长安,草木食尽。

因此,大汉有些地方的百姓们也有自己的治理蝗灾的法子。

同类推荐
  • 外交与各国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外交与各国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汉世尘

    汉世尘

    重臣之子不学无术为人烦,一朝明悟痛改前非刮目看;入得江湖化虎化豹心难安,风起云涌锋芒毕露绝内患;子承父业镇守皇朝四敌暗,龙城守将傲然天地汉永存!
  • 辽宁文化旅游

    辽宁文化旅游

    于锦华的《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省域调研背景,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出发,以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遵循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理论、案例和调研分析,对世界文化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经典案例,辽宁历史文化(清文化)与“五古”旅游发展路径,发展中的辽宁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辽宁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发展新动向,辽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思路等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
  • 汉冠

    汉冠

    一个历史系高材生,不小心到了西晋末年。 清谈论玄,纵横捭阖。 王敦、卫阶、江应元。 潘安、贾谧、贾南风。 这是理智与荒唐并存的时代。 这是一个寒门在高门大族中崛起的故事。 (前期种田,后期争霸。).......................作者已有百万字老书《曹魏》,人品有保证,可放心收藏!轻松作,勿较真。
  • 无际商皇

    无际商皇

    成长类历史架空文,剧情逻辑清晰,涉及官场斗争、王朝战争、商业战争和种田发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性保健药茶

    性保健药茶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辅助治疗早泻、阳痿、遗精、男子性冷淡、女子性冷淡及性欲亢进的药茶。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不见,沉沉藏海雾

    君不见,沉沉藏海雾

    那一日,吾受海之召唤。以海之名义,见神邸所事助魂灵还愿。一人一猫,就此踏上漫漫无期之旅。
  •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给孩子一个赞赏的微笑,就像阳光照耀含苞欲放的花蕾: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像甘露浇灌干涸开裂的土地。父母们要意识到“教育不等于教训”后者只能成为前者的障碍。事实上,全世界最优秀的孩子都是被“鼓励”出来的,鼓励教育是第一家庭教育,它能使孩子获得勇气、自信自主性和上进心这是成功的重要基石。
  • THE ISLAND OF DR. MOREAU

    THE ISLAND OF DR. MOREA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品质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名捕与皇后

    名捕与皇后

    铁秀叹了口气。铁秀情不自禁叹一口气的时候,是他要杀人的时候,而且杀的还不止一个人。他对身后这个高贵的女人说了句“你自己小心”,然后纵身出刀……皇后惊恐地捂住了脸,闭上了眼睛。她受不了那刀光与血影齐飞、人头与雪花同落的惨烈。待她再次睁开眼睛,从指缝里悄悄向前望去时,只看见一个人远远地立在那里,那个人当然就是铁秀。大内高手死亡过半,活着的也都负了重伤,横躺竖卧在雪地上,染红了地上的雪。那些突然杀出的数不清的白衣人几乎个个身首异处,望去甚是骇人。
  • 幸运萝卜

    幸运萝卜

    信仰永生之蛇的冬眠族坚信人越矮越幸运的传统。很不幸的是三木是冬眠族里最幸运的人。“现在,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我的好运气了。”三木抽出短刀慢慢的说道。
  • 异闻总录

    异闻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妃难求:王爷不是人

    医妃难求:王爷不是人

    立志悬壶济世的华门庶女,巧遇一场杀戮,亡者是当朝陛下盛宠的七皇子。几日后,一纸婚书,竟将她赐婚给七皇子。嫡姐嫉妒,她受尽欺凌。“别人打你,你便用力打回去,本王护着你。”她以为,那是此生最暖心的话语。却不知,他要的,不过是她眉间那朵荼靡花。人前装深情,人后装深沉的他,从未言说,他终是没有逃过情深。利用她是真,宠她爱她也不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