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68100000086

第86章 人算不如天算

等到内帝八年,玉京竟不见云地三位诸侯的身影,内帝强压着心中愤怒,于建极殿中问:

“滇,诏,保三诸侯,为何不来玉京?”

九卿们也疑惑,司徒愤然道:

“肯定是他们杀了天使,畏罪不敢来。”

内帝实在困惑不解,问道:

“那又何故擅杀朕的使者?”

半响无声,司空道:

“那些云地诸侯,至玉京路远,无人人节制,现在忽然来一使者,华然身为天使,必然展示威颜。

保侯心想位不过大夫,如何能对我一诸侯颐指气使,故而施计,让家臣以不能忍君受辱,而杀天使,又自杀。”

内帝瞠目结舌,讥笑道:

“华然固然略有轻视,他也当遣使来报,如何能当场就杀了?”

司马道:

“这些诸侯,全在天府之外,自律帝以降,朝廷多重天府之事,而对云地诸侯放任,自行其事惯了,以为略施巧计就能瞒过朝廷。”

“呵呵。”

内帝大笑,事情已经明白了,在他看来,不管华然有没有收贿,侮辱,云地诸侯都不应当就地杀了天使。

华然有过,自当入玉京表陈,一个大诸侯不可能路途遥远,跑到玉京来侮告一个大夫,内帝也就多半信了诸侯了。

现在华然被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云地诸侯已经有脱离玉京撑控,不尊,甚至轻视天子的事了。

内帝平复笑容,平和下令道:

“诏:云地保侯擅杀天使,又抗旨不来玉京,目无君上,胆大妄为。

治国有怀柔,持强二道,朕先怀柔,以为保侯自会认罪,不想其更加猖獗。

圣人作兵,不得已而用之,今保侯轻视于朕,日后天府诸侯轻视于朕,再往后天下诸侯轻视于朕,台禾之乱尚不久矣。

故当持强作兵,以伐不臣,以正天威,命司马率军伐云地,擒保侯于殿前问罪。”

“臣遵旨。”

内帝八年,帝令司马修伐云地保侯,士卒八万出畿内,经攀方。

保侯在武扬杀了华然时,已经有了悔意,但又觉得是天子与朝廷识人不明,怎么派了这种人过来。后来得知华然竟是冢宰之子,更加觉得是朝廷污浊,天子昏庸。自己是无辜的。

得知天子命司马来擒他要至玉京问罪,保侯先惊后吓,如真被擒去,还能有好下场?

于是整兵待战,死守封地不出。

结果果然不出他先前所言,即便有天子之令,沿途攀侯,诏侯接济补给,但道路难行,士卒疲惫不堪,至保山下时,已折损三成,剩下的人,到了城下,司马修先病到,士气尽失。

保侯命人出城送食物,并劝司马回去,他本人身体有痒,不能长途跋涉,无法亲自到玉京解说,故在城头向北天子处焚香,三跪九叩谢罪。

司马修知事不可为,强攻不下,于是带着保侯的自表奏章,与保侯的一百车贡物,宝石,珍珠,玛瑙,珊瑚等贵重物品北返。

内帝看完奏章,里面依然是强调华然贿赂侮辱的事情,依然是武扬自作主强。

内帝看完,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华然被杀本身不重要,而是这件事表现出的是对天子权威的无视,是云地脱离玉京掌控的迹象。

只要保侯本人来到玉京,显示了他的臣服,向世人表明了天子对云地的掌控。对华然被杀一事,内帝可以轻描淡写的就翻一页。甚至都不会惩罚保侯一下。

而保侯却还在煞有其事的辩解,去讨论具体的事情。内帝觉得保侯是在戏弄自己,更加认为要严惩,加上司马折兵而归,内帝看完奏章,怒气攻心,半天喘不上气。

将奏章往地下一扔,竹简散开在殿中,内帝大喝:

“气煞朕也!朕要亲征云地,杀了这个藐视天威的畜牲!”

内帝十年,帝率十万大军南下,征民夫二十万输送粮食补给至攀方,再由攀方,诏侯于封地供应。

十万大军,行动更慢,一月未出攀方,至永胜,大雨连月不可行,士卒或病或倒,青铜生锈,衣服半月不干发霉,卫尉及众将乃劝内帝归玉京。

复归至攀方米邑北三十里处,遇泥石流,大军蛇行不能避,被埋或失踪者达三万,归玉京只余五万人。

保侯听闻天子亲率大军十万南征,吓得病倒。又见半年无声讯,几月大雨,料想天子必归,又病愈。再听说天子十万大军折损一半,无归而返,复狂喜。连月招下臣歌舞狂饮,欢喜半年,从此有侍无恐。

内帝惊怒,又闻保候在封地作态,又于内帝十三年,元气刚复,就领兵十五万亲征。

天府众公卿大半认为保侯无视天子,理应亲征,小半认为如此劳师动众,何不下旨让滇公与诏侯讨保侯,立马引来更多人的讥笑与反对。

皆认为天子亲征方能行天威于云地。故无人劝阻。

内帝再次亲征是因为他认定二次劳师动众却无功而返,南方各诸侯轻视之心更甚,如果就此罢休,只怕云地就会真正脱离控制,只有在藕断丝连的时候,重新接上,方是正道。

自己在位时期就是藕断丝连的时期,玉京与云地欲脱未脱,欲离未离。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后任天子将更难解决。

于是更要兴军亲征。

攀侯在司马修时八万,在攀方盘恒二月,内帝第一次亲征十万,在攀方盘恒大半年。

一共供应十个月十八万人的粮食,攀方本就地贫人稀,在恒帝之前,多抓蛮人为矿奴,炼青铜以换粮。

恒帝之后,云地被三家诸侯经略,渐渐无蛮人可抓,加之多年移民,攀侯畅分家。攀方人少,铜矿多废弃,多年不振。

对两次大军的供给,已经掏干了攀方从攀侯至卿大夫的家底,平民家已无余粮,多要靠入山中打猎,摘野菜充饥,勉强能度过到秋收。

攀方所有贵族深受大征之苦,从平民至贵族无不怨声载道,义愤填膺。攀侯对天子也很不满,再则保,诏都是支姓华氏,同族同源,封地相连,百年来联系不断。

天子如今却要过攀,诏二地之道,用攀,诏二地之粮去攻保侯,攀侯能喜?

于是攀侯整日愁眉苦脸,下臣就建议如实将攀方已无余粮,无法供应大军的情况告知朝廷。希望劝天子知难而退,放弃南征。

攀侯于是派人报之内帝。

几日后,使者归来,言内帝依然要南征,减兵至十万,昭通氏向攀方援粮,雅地运粮至石邑,石邑运至安宁河,从水路入攀方。

攀侯依然不喜,觉得内帝太小题大作了,杀了一个使者,用得着三次大军南征吗。

下臣道:

“前二次大军都是因为路上消耗,天气的原因而退,朝廷皆认为如果解决了消耗,天气因素,只需几万人就能擒住保侯。

如保侯能击败朝廷大军,想必天子就会知难而退,到时君上串联滇公,诏侯三家诸侯亲自去玉京解释求情,再返回劝保侯服软。

到时天子面子找回了,保侯命也保住了,君上也能获得调解美名,岂不幸事?”

攀侯闻之,喜笑颜开,又与这大臣商议一番,安排下去。

内帝第二大征,率十万兵,从畿内出雅地入攀方,雅地粮食从安宁河输入,又有昭通氏接济,又是少雨季节,半月行军至攀邑至华平之间。

而保侯得到攀侯下臣点醒,同意击退天子大军后,由攀侯牵线,滇公,诏侯亲自说情,自己再亲入玉京解说,以了结这场糊涂事。

但怎么才能击退十万大军。

那个攀侯下臣又出主意,让保侯入攀,诏二处封地间,于合适山谷中偷袭大军,只击退,不要歼杀。

朝廷大军必不会在离保侯这么远的地方防备敌袭。

于是诏侯放过保侯二万大军过境,攀方又不报知内帝。保侯就在内帝不知情的情况下,埋伏在攀邑至华平城的山谷之间。

内帝如何能想到诏侯与攀侯一齐瞒着他,保侯二万大军在离保山城四百多公里,远离封地的情况下埋伏自己。

如果真如这几人的计划,内帝败而退玉京,这时攀侯,诏侯,滇公亲往求情,保侯已知道自己错误,亲自到玉京请罪。

而内帝见多次大征,劳师动众,伤了国力,保侯又认罪,他的权威得到彰显,此事也就作罢了,然后又迁恒帝棺椁入龙泉山安葬,他这一任天子,也就算是大有作为,后人也会大加称赞了。

可世事难料,哪有尽如人意的事。

十万大军在山谷间迤逦蛇行,分三段,保侯料定内帝在中段,于是攻前段。

内帝正在骑马慢行中,摇摇晃晃,眼前突然一道黑线闪过,“啊”的一声,一支箭射中旁边一人,那人应声倒下。

接着山谷二旁各立万人,遮天箭幕盖下来。

“敌袭!”

内帝心中一惊,突然脖子如遭重捶,痛不欲生,惨叫一声到下,身边护卫的几名郎中郎如遭雷劈。

一边掩护着内帝,一边连呼撤退,保侯伏军杀下,前军三万顿时溃败后逃。

保侯见前军已退,认为大事已定,并不追击,回保山城欣喜的等待消息。忽传攀侯使者到了,保侯见正是出主意的那名大夫,以为是告知大军已退回的消息的。

却不想那大夫失魂落魄,两眼无神的看着保侯哑声道:

“你弑君了。”

“什么?”

保侯皱眉,他声音太小,确实没听清,那大夫凑到他的耳朵边,说道:

“你杀了陛下,当今的宗华天子。”

大夫也确实失声,不是装出来的,但就在耳旁,保侯这次也确实听清了,但这次是不敢相信,保侯瞪眼不信道:

“怎……怎么可能?”

“我去攻的前军。”

大夫又凑到他耳边道:

“陛下就在前军,你的人射中陛下脖子,陛下不到半小时,还没退到后军就驾崩了。”

大夫因失声而低沉沙哑的语音念出这段咒语后,保侯脑中一轰,全身如被抽走筋骨,软倒在地,想用手支撑上身,也是一软。

望着头顶房顶房梁,口中呵呵两声,自言自语: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

渐渐没声,大夫也瘫坐在地上。

半响,保侯低声哭泣,继而控制不住的大声嚎哭,声大震耳,保侯泪流如淌,用尽力气翻身过来,爬跪在地上,五官皱在一起,脖子上青筋迸露。

用手大猛拍地板,继而跪地上身立起,双手将胸口衣服连肉揉成一团。

大悲痛呼道:

“陛下啊啊……”

同类推荐
  •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从1978年1月8日至1979年2月11日的四百天是伊朗历史的转折点。伊朗伊斯兰革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伊朗内部社会各阶层不同代表人物以及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外部势力围绕自身利益的博弈,展现了伊朗君主专制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 报行天下

    报行天下

    资深编辑萧靖穿越到了一个对他来说全无头绪的朝代。吟诗作对?不太会。搞发明?数理化全还给老师了,再说那多俗啊?嗯,办一份报纸吧!虽说这是在刀尖上跳舞,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但咱也不会别的啊。女记者女编辑?都招啊,不过颜值要高!皇上,明天的头版真没了,下次请早。好多皇子想上软文?对不起,媒体人是有节操的!豪商要上硬广?没问题,小钱钱到位了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不是白说的,看我用一张纸搅动天下!哦对了,我是小编,才不是小便!
  •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了解寺庙的历史,我们可从中领会到佛界的神秘传说;了解寺庙的文化内涵,我们可领略历代文人墨客的别样情怀。还有那关于寺庙的美丽传说,所有的爱恨情仇,最终在佛的宽容中得到升华。
  • 地主家的狗腿子

    地主家的狗腿子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师为君倾

    师为君倾

    前生亦后世一生一世一双人共看繁华落尽共享世间柔情
  • 海上寻宝笔记

    海上寻宝笔记

    陆地上寻宝,盗墓,太多人做了,而出海寻宝,则是郑海军等一行人的兴趣。海上寻宝,他们能找到什么宝贝呢?敬请关注
  • 双节堂庸训

    双节堂庸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搞演出,下乡宣传抗日。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这样,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甚至于一个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
  • 狼子野星

    狼子野星

    野兔子跳起来想打狼结果你猜怎么着?————狼,他蹲了下来。
  • Honore de Balzac

    Honore de Balza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香田园:农门俏娘子

    药香田园:农门俏娘子

    医学博士叶萌萌潜个水都能穿越到古代,穿就穿吧,居然还是个臭名昭著的毒妇,外送一对双胞胎,一间猪圈和三分菜田。田地无、银钱无、粮食无、亲戚朋友无……好在叶宝宝生存能力强,采草药,秀美食,买田地,赚钱养娃俩不误,一把银刀更是救人无数,从此恶毒之名不在,“女华佗”扬名立万!只是这个频频来找茬和抢娃的隐世子是什么情况?坑他的是原主又不是她……好吧!看在他人还不错又是高富帅的份上,叶萌萌决定和他重修于好,奈何他拒她于千里之外。好!你跑我追,你冷我热,实在不行放大招“霸王硬上弓!”
  • 太上三十六尊经

    太上三十六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鬼考卷

    魔鬼考卷

    为了得到永生,男主高影和女主朱荪伶分别进入了2个不可思议的教室,并需要进行一次次的考试。但,这并非学校的普通笔试,他们被投放到一个个平行世界,将遇见无数的魔鬼,来解答考卷上一道道关于魔鬼现象的题目,当分数不足60,就会被淘汰!为了得到永生,他们将不断和魔鬼同行,直到他们二人宿命相遇的时刻来临……黑色火种最新原创副本无限流!
  •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巧妙地将心理学和社交学融合在一起,揭示了人们心理变化的规律,对社会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最具实战效用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们外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开创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人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