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800000007

第7章 感动诚实

真诚,首先是不去骗人,其次是不受人骗。

把握住这两点,我们大致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名人毕淑敏、崔永元就是例证。

一次,《北京晚报》一名记者,将采访毕淑敏的稿件在发表前发给她审阅,她在回复的邮件中写道:“我的北大心理学博士有学历、无学位,别弄错了,误导读者。”过一会儿,她又不放心地拨通记者的手机,强调:“我的博士学历事最好别写,要写一定要写实。”文章见报时,记者特意引用了她“无学位”的原话。

过了不久,《北京晚报》又电话采访崔永元。记者试探问他身体可好。没曾想他自捅“窗户纸”:“你是想问我忧郁症好了没?别顾虑,尽管问,我正想通过你们告诉更多的人,得了忧郁症不丢人、别害怕,只要吃药配合治疗就能痊愈。就说我吧,得病后主动求助心理医生,还动员妻子和女儿陪我一起住院(开放式病房),接受家庭心理辅导,你看,我就是忧郁症可治的最好例证……”

笔者与毕淑敏、崔永元至今虽未曾谋过面,但心底早把他们视为可信赖的“真诚”朋友。平时,我只关注他们的作品和节目,而今,我却默默感受到了他们的人格温暖。

的确,真诚有时会使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但即使如此,心灵深处会是宁静的。凡真诚者,心地都是透明的。真诚是一种高尚,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伟大。

感动是心灵绽放的花朵

当你认为世界是一朵花的时候,你看什么都是美丽的;当你感到世界是一片黑暗的时候,你看什么都是恐怖的。

前几天,听一位朋友宣称:“现在只有爬楼梯的时候,才有心跳加速的感觉。”言下之意,现在生活中,已经很难有什么事能让人感动的了。然而就在今天,当我把当年朱镕基总理对一个贫困百姓愧疚与自责的报道给他看时,他却流泪了。

那是在199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一次到云南视察工作。为了能更加真实地了解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朱总理临时改变预先的计划与安排,自己点名要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农家去查看民情。

朱总理选择了昭通地区。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一户农家:两间草棚,一口水缸,几双草鞋,屋角堆着一堆土豆,除此之外,家徒四壁。朱总理关切地询问了大娘家情况:家有几口人,种植什么作物,一年收入多少,平常吃些什么等。大娘一一如实作答:一天两顿饭,早上干活前扔几个土豆到火炕中;中午回家,火炕中的土豆就是午餐;下午依然是土豆,奢侈一点就蘸点盐。全家只有一套可以勉强称为衣服的衣服,谁出远门谁穿。大娘“口无遮拦”的回答,深深震动了总理。总理面色凝重,双眉紧锁,久久不语,那双忧国忧民的眼镜湿润了。良久,他缓缓地对大娘及随行人员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并掏出随身的一些钱,交给了大娘,希望大娘购置一些衣物,添置几件生产工具,度过眼前生活上的困难。

一个国家领导人,面对百姓的艰辛流下了“自责”的泪水,这样的“自责”令人顿然起敬。这泪花,展示的是共产党人心系人民、尊重人民的本色,显示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让我们触摸到的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为官者缺少的正是这种“自责”,而令百姓生厌与愤慨。而朱总理常怀“有愧”之心和“自责”之意,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办事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想感情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成为“上不愧党”的好总理、 “下不愧民”的好公仆。这样的好总理,我们怎能不感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感动点”吗?事实是,不是没有“感动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

人本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内心很容易被感动。引起人内心感动的因素很多,往往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灿烂的微笑,就足以唤醒一颗冷漠的心。

“感动”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使心灵不会被挤压得支离破碎,使你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

感动点低,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内心情感比较固化,我们只顾着经营身体和物质赖以寄存的有形家园,却把信念的心灵家园荒芜了;一方面也说明,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内心空虚对“真情”和“炽爱”的旁观者与麻木者。倘若如此,对身边所发生的“真善美”、“假丑恶”现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也就“在所难免”和“顺理成章”了。

崇尚真善美,为真善美所感动、为真善美而高歌,这样的心理就会少一点阴影,这既是对自己的爱护,又是对生命的珍惜。能否做好这一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好坏的试金石,更是一个人心灵花朵是否绽放的重要标志。

感人的赠言

据国家能源局煤炭司负责人透露:我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7%左右,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虽然近年来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事故的总量依然偏大,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30~50倍。另据报载,2005年至2009年4年间,我国因矿难而吞噬矿工的性命多达2万余人,这,相当于一场小型战争死亡的人数啊!

人间万事,人命关天!

在各地矿难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们生命安全带来重大损失的今天,河北金能邯矿集团阳邑矿业公司却14年安全无事故。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称赞,也为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阳邑矿安全生产的经验是多方面的,而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教育的做法,就是其中之一的灵丹妙药。

“你是家中梁,工作要思量,梁折家遭殃,生活无保障;你是妻子天,莫让天塌陷,天塌人心寒,妻儿无人管;你是父母心,牵挂重千斤,儿走他乡路,老人泪沾襟;你是儿女山,山在儿女欢……”这是阳邑矿矿长给下井作业矿工挂在煤矿井口的赠言。读后,我在深为这一高明的赠言所感动的同时,更为这位矿长情为民所动、心为民所系的做法而拍手叫好。说它高明,是因为它以充满人情味的形式与内涵,点明了安全生产对于每个人的极端重要性,凸现了企业领导者对工人的亲切关怀;既是温暖和睦的企业文化,又是矿山领导以慈母之心、夫妻之爱和儿女之情,筑起了安全生产的有效防线。每当矿工下井的时候,都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管理,化解了了对安全章程“必须遵守”的对立情绪。这样一来,坚硬如铁的制度,就软化为润物无声的春风春雨,使“铁的规章”潜移默化地变成了矿工们的自觉行动。

“安全重于泰山”。可这“泰山”到底有多重?抽象的宣传和说教,人们容易麻木或产生反感,且感受不到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而这种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矿工的生命安全着想,让人们能够在和谐舒缓的感受中得到启示和教育,最终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战争年代,我军的干部给战士盖被,帮战士洗脚,给伤员喂饭,为驻地老乡劈柴、挑水,用实际行动感动人心,凝聚力量。人民群众就是首先从这里认识了子弟兵,认识了我们党,认识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并很快建立了密切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和党群关系。正是这种“骨肉亲”和“鱼水情”,才使我们的党和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用“小米加步枪”打倒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受“金钱万能”和“利欲熏心”的影响,有些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人心”,不讲究“人情”,实施搞‘物质刺激”,信奉“金钱万能”,甚至强行“以上压下”、“以干压群”、“以官压民”、“我说你做”、“我管你服”的强制命令那一套,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肃然起敬而见到成效呢?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做人的工作只有以讲方法、讲艺术、讲效果为途径,以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为目的,真正从理解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出发,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沁人心田、感人肺腑,收到“春雨润物气象新”的效果。

阳邑矿矿长的感人赠言,难道不令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发人深思、深收启迪吗?

同类推荐
  •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好书确实是要多读几遍才行的。多次阅读之后,很多人发现《西游记》里面不仅有神仙妖怪、风花雪月、刀光剑影,而且还蕴含着一种超强的、超绝的、超越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易经!易学是中国文化生活的根源,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文明的历程,对中国文史学的发展,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一代大文豪,博览群书,他正巧通晓阴阳五行和佛理!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夜行者:毛福轩烈士传

    夜行者:毛福轩烈士传

    毛福轩(1897-1933),化名毛恩灏,湖南韶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韶山支部书记。1927年任中共湘潭县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1928年春赴上海,在国民党金山县公安局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2月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5月牺牲于雨花台。
  •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
热门推荐
  • 雪痕(高平作家丛书)

    雪痕(高平作家丛书)

    一群很普通的人,他们在社会的底层忙碌工作与平凡生活,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与挣扎,他们有自己的幸福标尺。微子、陈前、肖冬花三人围绕报社副总编的位子,微子争与不争的矛盾、陈前的费尽心机、肖冬花的不择手段。在名利面前,人性暴露无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
  • 红拂夜奔

    红拂夜奔

    本书借隋末大将军李靖和杨素家妓红拂的风流韵事为蓝本,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观照历史,表现知识分子在反智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在历史与现实,虚幻与真实的纷繁交错中,小说看似荒诞,却处处体现着对现实的反讽,对自由、趣味的向往。正如王小波在序言中所言:“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 万域剑帝

    万域剑帝

    浩瀚神荒,武道为尊,实力至上。一代天骄苏旭,遭遇偷袭,跌入最可怕的星河风暴之中,却熬炼出不灭的经文。自此,他铸不灭之体,修无敌剑术,镇神荒太古凶兽练就至强之剑,并斩下当年偷袭自己,而今已尊为神荒之主嬴战的头颅!“一剑破万法,一剑斩万敌!”他自神荒走出,一人一剑,裂千古,镇苍穹,踏无上圣地,踩累累尸骨,诸天万域称帝!
  • 故乡的童年

    故乡的童年

    家乡的村庄极小,四周皆峭拔着摩天的山,紫巍巍的,有几缕轻云在山尖儿上擦来擦去。山环儿里的人家,被一层层的树紧拥着,院落里是斑斑驳驳碎金般的花荫。有一径石板墁就的梯形路,依山在树影里绕;绕到山口便看不到踪迹,仅有一片贼蓝贼蓝的天,镜般在山口两壁上嵌。故乡老旧而内闭,山外便极具诱惑。山口外有学校。偌大个四合院,墙刷得极白;且有一行极光彩的红字,队伍般在墙上雄赳赳、气昂昂。院中有棵极老的柿树,黝黑的干上已有锅口大的洞蚀出,干瘦的学子仄进身去,顷刻便掩了身影。
  • 开在掌心的花朵

    开在掌心的花朵

    那年,她年芳二八,正是闺中待嫁,少女怀春的好时候,而他,就那样不经意的闯进她的心里,从此便再也容不下他人。他是爹爹为她请来的老师,名叫叶翔,是个眉目祥和安宁的男子,总是一把纸扇,一袭白衫,一副清澈的样子,她在见他第一眼时,便觉得内心有碎裂的声音。世间有种奇毒名叫情种,传闻中毒者会在掌心开出一朵花来,含笑而死……
  • 决战白日门

    决战白日门

    银杏树下,道观桥边!异界的门打开了,你准备好了吗?!
  • 数理化之谜

    数理化之谜

    学习中也是乐趣多多,趣味无穷。当你小时候仰着头向你的父母询问着这个,那个“为什么”时,那也是一种学习,而这种学习是否带给你了许多求知的满足感呢?同时你是否会头疼于这种学习呢?你可以好好回忆一下这些经历,再作出回答。实际上,数学、物理、化学并非你所想的那么枯燥无味。除了一大堆演算以外,它里面也包含着无穷的神奇。本辑所辑的便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奇现象。若能通过此书的阅读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们便是欣慰之至了。愿学生朋友们能早日遨游在科学的海洋里。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 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开始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和心理体系,即便是他们不会说话,或者他们难以表达清楚自己,他们也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