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2300000159

第159章 164章:庭州现况

王元泰愣了片刻,扯开嗓子朝下方喊道:“李浩,我知道你想进城,但你不能冒认官职,冒认刺史可是大罪……”

李浩一听这话,顿时鼻子都气歪了,手一伸:“陆云,圣旨拿来!”

陆云把圣旨递到李浩手中,李浩扯开圣旨,高声长呼:“圣旨到!”

“哗啦!”后方五百右骁卫齐刷刷跪下,甲胄碰撞之声宛若雷鸣,其他人见状也纷纷下跪,王元泰吓了一跳,赶忙让城头上的士兵全都跪下。

李浩大声诵念自己的上任圣旨,念完之后高声道:“我数十声,速开城门,不然我便派人强行攻城!”

王元泰闻言吓得肝胆俱裂,犹豫了片刻后赶紧下令开城门,李浩让彭海带着右骁卫在城外扎营,自己则带着商队还有其他人入城。

李浩刚通过城门甬道,便看到王元泰带着四个士卒跪在街道上高呼:“卑职庭州折冲卫府右果毅都尉王元泰,拜见刺史大人!”

“果毅都尉?”李浩闻言微惊,翻身下马走到他面前扶起他,笑骂道,“你这家伙官升得挺快啊,都当上果毅都尉了。”

王元泰老脸一红,恬颜笑道:“再快也及不上大人您啊,都已是封疆大吏了。”

“你还知道我是封疆大吏啊。”李浩牛气哄哄道,“叫你给我开城门,你不开!听那狗屁别驾的话!信不信我抽你!”他说着举起手,做出要抽的姿势。

王元泰赶忙缩起脑袋,准备让他抽,李浩轻轻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哈哈笑道:“大家怎么说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此次能在庭州相见,有一种老乡见老乡的感觉啊,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王元泰咧嘴开心得点头如捣蒜:“惊喜,真的很惊喜,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大人您。”

“什么大人!什么您!”李浩闻言挑眉不悦道,“你再这样,我可翻脸啦,大家都是老朋友来的,我叫你元泰,你叫我诗狂,诗狂是我的表字,皇上赐的。”

“哇!”王元泰一脸崇拜地望着李浩,眼睛里都快冒光了,能得皇帝御赐表字是个什么概念,他简直不敢想象,而且他现在还当上了封疆大吏,这简直要上天的节奏啊。

李浩昂起头,一脸装逼地享受王元泰那崇拜的目光,如果当官不是为了装逼,那么就毫无意义了。

李浩正想多享受一会儿王元泰的膜拜,王元泰却已经关闭了崇拜模式,轻咳一声,问:“大……那个……诗狂大人,现在带你去刺史府吗?”

“不行!我还没装够!”李浩抬手高声道,“本刺史来庭州赴任,除了你之外,却没一个官吏来接见,本刺史的面子往哪摆!”

“额……”王元泰迟疑了片刻,问,“要不……卑职现在去传唤他们,让他们来迎接大人?”

李浩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怪晒的,想想还是算了,摆手道:“罢了,还是先去刺史府吧,让他们去刺史府见我。”

王元泰转头对着身旁四个士卒,道,“都听到刺史大人的话了吗,快去传唤庭州大小官吏,让他们速去刺史府拜见新任刺史大人!”

“是!”四个士卒领命屁颠屁颠地就走了。

李浩笑嘻嘻地撇了王元泰一眼:“小样儿,还挺会使唤人呀,保持,继续保持,当官如果不是为了使唤手下,那么就毫无意义了。”

“谨记大……诗狂大人教诲。”

李浩摆手道:“听着挺别扭的,以后在公开场合,你我是上官与下属关系,私下里就别太拘束了,懂了吗?”

王元泰用心消化了一下这句话,大致懂了他意思,点头道:“是,大人。”

“走,去刺史府。”

在王元泰的带领下,李浩一行人来到了刺史府,终于见到砖墙建筑了,不容易啊,只不过,这破落的院子怎么看都像闹着玩似的,感觉还不如上河村农户家的房子,也就面积大了一点,院墙还特么倒塌了一段,门头两旁的院墙有两条大裂缝,从墙头一直裂到墙角,感觉大门随时会掉下来似的,若不是破烂的匾额上写着“刺史府”三个大字,他真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呢。

见李浩一脸呆滞的眼神,王元泰干笑解释:“当官不修衙,所以这庭州刺史府自设立以来便没修过,你将就着用吧。”

“这得多将就啊。”李浩怨念道,“看到这破烂的院墙和门头,我几乎可以想象里面是什么样子了。”他说着抬脚走进去,只见荒凉的院子里没有假山,没有花圃,没有绿植,没有任何装饰和绿植,就一片空旷旷的黄土地,不对,这里养了一群羊,足有二十几头羊,满院都是羊屎臭味。

“这……什么情况!”李浩瞪眼惊叫起来。

王元泰尴尬解释:“上一任刺史亡故后,这刺史府便一直空着,正好左果毅都尉云猛家中羊圈不够用,便暂且借用这里……”

“够了!”李浩不待他说完,就气呼呼地打断了他,“欺人太甚,这里是刺史府,官衙!代表朝廷威严的地方!他居然敢用来做羊圈,做果毅都尉是吧,老子先把这笔账记下了,日后清算,现在!把这些羊全都宰了!”

王元泰闻言顿时惊呼:“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他话没说完,众特种兵已经出动,他们杀人是一把好手,宰羊更是没话说,只见院中一阵人影晃动,血光迸射,二十多头羊便全都躺倒在地,满院都是鲜血。

王元泰愣在原地,瞠目结舌,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李浩挥了挥手:“王元泰,将这些死羊给我丢到大街上去,然后将院子打扫干净,若让我看到半点血渍,你这果毅都尉也别当了,罚你去卫府打扫茅厕。”

“啊?”王元泰闻言浑身一震,赶忙领命而去。

李浩进入刺史府衙,四处看了看,跟想象中一样破败,有的屋顶甚至都漏了,还好庭州这边雨水少,天气干燥,不然估计到处都会发霉。

逛完之后,李浩道:“陆云,明天去找些工匠来,将这屋顶修缮修缮,庭州的冬天可是很冷的,我不想被冻死。”

“是。”陆云颔首领命。

接下来,李浩便想翻阅一下公文,发现公文柜空空如也,一本公文都没有,他就纳闷了,正好王元泰在院子里带人打扫着呢,他便来到院中问王元泰:“元泰,衙中怎么连一本公文都没有?”

王元泰犹豫了片刻,无奈回道:“自上一任的刺史亡故后,一直是曹别驾在处理公务,他早就将所有公文都搬回家中了。”

“啥玩意?”李浩瞪眼大叫起来,“搬回家中?岂有此理!我是来庭州搞笑的吗!”

李浩这次真动了肝火了,这曹田还真是够可以的,夺权夺得也太猖狂了,他正想大骂一顿,陆云在他身旁轻声道:“稍安勿躁,发怒也解决不了事情。”

李浩被他一语点醒,强行镇定下来,回到衙中座位上坐下,开始跟陆云商量着怎么夺回自己的权力,顺便等庭州的大小官吏来拜见自己,等了许久,他跟陆云也都聊完了,就连王元泰他们都打扫完院子了,还不见有一个人来拜见他,王元泰一直在此候着,也不敢离去。

又过了一个时辰,天都快黑了,还是不见任何官吏来拜见他,李浩恼了,猛一拍桌子,起身怒问:“王元泰,这是什么情况,从我进城到现在,少说也有三个时辰了,为何竟无一人前来拜见我,是不是你的手下没有通知到?”

那四个传唤的士卒闻言大惊,赶忙跪地道:“大人,小的已按照大人的吩咐,传唤了城中各位官员,除曹别驾出城办事外,其他官员全都传唤到了。”

李浩闻言双眉拧来拧去,他渐渐感觉到,这庭州的水似乎不浅,挥手道:“其他人都退下,王元泰留下。”

“是!”除陆云和王元泰外,其他人都纷纷退了下去。

李浩走下官位,来到王元泰面前,问:“元泰,你老实告诉我,这庭州城中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你知道我这话意思的,不要装傻。”

王元泰见李浩忽然逼问,一时有点惊慌,面露为难之色,李浩又道:“你放心大胆地说,有我罩着你,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该相信我带来的那五百右骁卫吧。”

王元泰又犹豫了片刻,终于有了决断,咬了咬牙,神色复杂地叹道:“唉,诗狂,你不该来庭州的。”

李浩闻言冷然一笑:“因为曹田在这里只手遮天吗?”

王元泰闻言微讶:“你都知道了?”

李浩淡然道:“我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城中具体情况,还需你给我明说。”

王元泰点了点头,开始述说起来,等他说完,李浩双眉紧蹙,这曹田在庭州还真的是只手遮天,庭州的长史、司马、判司、录事参军、录事、折冲府左果毅都尉,这些重要职位全都是曹田的人,无论哪个刺史到庭州来,都是空架子一个,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直接被架空,放在衙门里安安静静地当个摆设。

还不止这些,曹田私自豢养了三百多爪牙,听说他还跟沙漠中一些马贼有来往,简直就是黑白两道通吃,不过王元泰并没有说曹田勾结高昌的事情,估计是他等级太低,不配知道这种高级机密。

由于李浩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听完王元泰的讲述后,并没有太惊讶,而是淡淡地问:“元泰,你信我吗?”

王元泰点了点头:“自然信你,当初要不是你,我又怎会坐上今天的位置。”

李浩当初一纸药方平定瘟疫,受封赏的不止他一人,所有参与此事之人皆有封赏,王元泰虽然只是帮李浩跑了个腿,却也因慧眼识珠而升迁,不过升迁调任的地方比较糟糕,竟是苦寒之地庭州,尽管条件艰苦,但到底职位提升了个N个档次,王元泰就想着好好打熬几年,等待调任,一等就是四年,居然等来了李浩。

李浩点头道:“其实,我需要你配合我演一场戏,这场戏若是演好了,我保证你不仅可以离开庭州这鬼地方,还能官升三级。”

同类推荐
  •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烧毁秦始皇陵事件深埋地下的秦始皇陵真的是保存得非常完好吗?在秦朝灭亡之时被项羽烧毁了的史籍记载是真的吗?这些都是史学界一直探究,而又不得其解的谜。许多史籍中都曾记载:秦末的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后,西楚霸王项羽占据着秦都。他命人掘开了秦始皇的陵墓,盗运陵中的财宝。据说他调集了30万人从地宫中向外运了30天也没运完。后来,一个寻找羊只的牧羊人用火点燃了皇陵地宫,秦始皇陵毁于大火。这种说法历来为史学家所接受。
  • 工业造大明

    工业造大明

    王晨,一个人到中年的坏蛋来到了大明,看着满目苍夷的中华大地,不由得端起了自己坏蛋的饭碗在这个前有李自成、后有后金铁蹄、身边环绕着正义感十足的东林党、王晨该怎么在这个血与泪交织的大明混下去呢?(新书三国已经上传求收藏)
  • 桀宋

    桀宋

    他弑兄篡位,野心勃勃,处四战之地。联秦、伐齐、破楚、灭越……旷日持久的大战,且看被现代人的灵魂所取代的戴偃,如何一步一步蚕食鲸吞,结束这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欢迎加入桀宋书友群,群聊号码:835963287
  • 吴策

    吴策

    金戈铁马入梦来,重生江东刘子兴。董卓已亡,刘备入主徐州,袁术淮南崛起,江东刘繇、严白虎、王朗三分。且看太史持枪驻马,曲阿横扫江东,自古南不能胜北,今日,天佑吴兴!!!新书已发《我有一座修仙岛》
  •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人们往往熟知秦皇汉武,精晓三国,向往大明,却又痴迷清风。然而,有多少人又曾真正倾心过那大唐末年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那一副副铮铮铁骨,一颗颗赤胆忠心;那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云烟,一场场震荡人心的智斗与血战。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生与死;兄弟情,家国恨,赤子心,臣子泪。也许当你览罢此书,你会于脑海中也依稀辨见一人。而随着绕梁余音叩动心弦,或许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那人正是你自己!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的你,亦或者还有你那纯真的梦?本书以大唐末年那段真实的历史为大背景,精心塑造的人物只为将一段段破碎的情节串联起来。览其文,犹如观其踪。亦是亦非之间,只如梦似幻。文无浮夸,回溯本心。
热门推荐
  • 重生再恋:傲娇总裁,强势宠!

    重生再恋:傲娇总裁,强势宠!

    【双重生甜宠文】上一世,结婚五年,在享受慕雨宸两年的宠之入骨后,沐雪晴迎来了长达三年的弃之如履,最终落了个‘畏罪自杀’的下场。重回17岁,为避免前世惨剧重现,沐雪晴试着远离慕雨宸,却不想这货画风妙变,恨不得将眼睛贴在她身上……
  • 千年秘

    千年秘

    四十年前爷爷等人的一次考古活动,引出了千年谜团的冰山一角,随后而至的却是人性的贪婪与狡诈,参与那件事情的人员接连死去,究竟是诅咒,还是谋杀?四十年后我无意中卷入这场争端之中,面对接踵而至的死亡气息?我又能否化险为夷,幸免于难?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阎连科散文

    阎连科散文

    本书收作品65篇,分为“新笔近言”、“亲人与家”、“乡村与土地”、“出行与社会”四辑。
  • 我的郁金香小姐

    我的郁金香小姐

    我和她都是这条郁金香路附近的居民,我们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喜欢这里郁金香开放的季节,厌恶夏天因为干燥扬起的灰尘,虽然彼此从来没有说过“你好”或是“再见”,但却真实的在这里有过喜怒哀乐。终于有一天,我叫她郁金香小姐,她叫我笆斗先生.......
  • 灵域大帝

    灵域大帝

    百世轮回之后,他再入凡尘。一面是人族的救世英雄,一面是魔族的灭世魔王;同一个人,却背负着两个不同的宿命。为兄弟,他剑指苍天;为爱人,他脚踏阎罗。亦正亦邪,他的路,将何去何从?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冷帝的腹黑狂妃

    冷帝的腹黑狂妃

    她是21世纪暗杀特种兵,腹黑,冷酷无情,一朝穿越为丞相府的废物嫡小姐,有爹无娘,且死前被亲爹亲手打死,被姐妹毁容。再一睁眼,狂妄肆意,遇神杀神遇鬼杀鬼,一路虐到底。他是九天之上丰神卓绝、冷若冰霜、嗜血残忍的帝尊。两人在生死之际相遇,一眼万年,倾情世世,他为她不惜一切,宠溺天下。她为他牺牲绝色容颜,忍受最毒的诅咒,逆天改命。且看冷酷腹黑的男强女霸,横扫天下,成为九天至尊!
  • 毒医宠妃:殿下,太腹黑

    毒医宠妃:殿下,太腹黑

    新书《陆少的甜宠小娇妻》已发,她21世纪最为优秀的特工,一朝穿越,成为一个八岁的女童,不知父母是谁,也不知自己身份.他归为尊贵的太子却对她情有独钟,对她百依百顺,某男说:“怎么不继续看了。”公孙艳:“…”某男又说:“做我的太子妃如何?”公孙艳:“太子妃有什么好,能吃还是能喝?”某男道:“包吃、包住。”公孙艳:“听起来貌似不错。”成亲后。公孙艳:“我要休夫。”萧煜:“你休了,我可以再将你娶回来。”公孙艳:“…”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在每一个笔记故事中,除了“猎人”的形象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无论色彩、音响和气息,都表现出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听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无怪托尔斯泰断言,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屠格涅夫以后的作家是无人敢动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