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天子的问话,王韶不急不忙,尽显老臣风度,眯了眯眼睛,站了出来请命道:
“启禀陛下,老臣愿出征大理。”
赵顼看见王韶请命,轻笑一声道:“爱卿领军久矣,战绩彪赫,天下何人不知其名,皆心向往之。”
“不过如今四路大军齐出,京城中留将未有几人,爱卿身为兵部尚书,威名赫赫,还需坐镇京师,以震宵小。
“区区大理又何须爱卿亲自出征,依朕看来这般机会,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赵顼这般说辞,自然不是忌惮王韶。
诚如他所说,王韶身为兵部尚书,在自己与大都督出征后,还需他坐镇京师。
王韶也自然明白天子的用意,所以他并没有不满。
反而被天子以言语一番夸赞,笑的乐呵呵的。
随后行了一礼,坦然自若的退回班列。
看到天子没有同意王韶的请命,众多武将有些蠢蠢欲动。
尤其是孙坚,忍不住站了出来,一拱手高声说道:“臣孙坚愿出征大理。”
群臣见孙坚请命,也止住了自己等人的脚步,退了回去,有些懊恼自己的动作慢了一步。
张辽却是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好战之意,大步站了出来,对孙坚充满敌意的眼神视而不见,大声道:“陛下,臣也愿出征大理。”
赵顼看到孙坚与张辽二人,争相请命出征大理,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笑着说道:“文台,文远你们二人也不必相争了,以后立功的机会多着呢。”
赵顼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你们二人皆是勇猛无敌,威震天下的武将;
既然如此,那你们二人就各自领军,一同出征大理。”
“孙坚,张辽听令。”
张辽,孙坚神色一正,躬身回道:“臣在。”
赵顼勾起嘴角:“文台,朕深知你为人阔达,勇挚刚毅,有万夫不当之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
朕授你为讨虏将军,领军五万,出征大理。”
“文远乃古之召虎,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为人忠厚坦诚;
朕授你为征虏将军,领军五万,出征大理。”
孙坚,张辽二人无不心生激动,高声谢道:“臣领旨谢恩。”
虽然天子没有说谁先攻占大理,但他们二人心中早已经开始较劲了。
赵顼对他们二人存着较劲的心思,也只是淡然一笑。
他并不反对,对于二人他还是放心的。
他相信张辽和孙坚,不会为了战功而暗地里互相下绊子。
这般骄傲的人,只会在明面上竞争。
其实对于他们二人,赵顼还是更看重于张辽一些,毕竟张辽可是八百破十万的人物。
既如此,只等一战了。
赵顼站起身来,望着殿内一脸激动的群臣,眼神又微微飘向远方。
看着那天际,心中豪气冲天,一时间只觉天下唾手可得。
赵顼一甩衣袖,威声道:“一月后出征!”
一月后,四路大军齐出,攻占四国,这般惊世之战,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攻此四国,也不过是一个起点罢了。
以后的战争会越来越多,铁与火必将充斥诸天万界。
对于这般景象,群臣一时间有些心向往之。
“诺。”
群臣心中激荡,高声回道。
..............................
一月之内,召集六十万人不是一个小数目,时间也有些紧迫。
所以,动静也比较大,大到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
甚至连辽,大理,回鹘,吐蕃也知道了大宋天子起兵六十万的,四路大军齐出,欲要一举攻占四国的消息。
这个消息有些突然,没有人会想到当今天子,会亲手打碎自己制定的五年计划。
在掀起大变革,于国内燃起熊熊大火之际,冒然起兵。
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这次出征,就算你是仙人降世又如何,难道可以凭一己之力攻占四国?
有人笑他自负,有人笑他不自量力,也有人赞叹他雄图大略,气魄憾世,亦有人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起兵六十万,一战平天下,这般鲸吞天下的气魄,终究是令人感叹的。
赵顼也没有去管天下人心中的想法,这一个月该怎么做,就怎么去做,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决心。
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朝廷犹如高速运转的机器一般,将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武器装备等等全部准备完毕。
在京师这充满肃杀凝重之意的一天里,也终于到了大军出征的日子。
京城外。
六十万大军密密麻麻,数之不尽,身上散发出来的武道气势与肃杀之气,令人为之胆寒。
在京城百姓的震惊之下,一位位黑甲的兵士向前进发。
大都督章楶领军二十万,率先出发。
接着是曹操拜过天子后,也率军出征。
张辽,孙坚分别拜过他后,率领大军出征大理。
最后还剩赵顼一军,身边左右站着的分别是赵云,吕布。
十万大军,全是骑兵,无一步卒。
高顺,黄忠率领的步卒,也早已经在边关等他了。
等他解决完辽国,当率领十万铁骑,掉头直入回鹘与吐蕃。
十万大军不动如山,神色肃然,眼神坚毅,目视前方。
十万大军披坚执锐,坐下皆是黑马,身穿黑甲,整齐如一。
旗帜随风飘扬,在阳光下显得寒意冷冽,普通百姓远远望去,直觉滔天血海扑面而来,令人肝胆俱裂。
在赵顼的示意下,吕布冷冷开口道:“出发!”
没有过多的话语,在这一月时间内,废话早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遍。
在文武百官与京城百姓敬畏的目光下,大军出征。
赵顼,赵云,吕布三人骑马在前,十万铁骑在后。
马蹄奔跑的声音如同雷霆,地面都震颤了起来。
望着大军远去,苏轼叹了一口气:“建功立业当在今日,可惜我等只能枯坐京师。”
王韶笑了笑道:“苏大人此言差矣,我等坐镇京师,可比陛下远征要重要多了;
如今天下变革,正需我等稳固人心政务,怎会是枯坐京师呢?”
苏轼闻言神色一正,朝着王韶拱手道:“王大人所言有理,是在下失言了。”
王韶将苏轼扶了扶,等待群臣散去后。
他转身看了一眼大军离去的方向,心中喟叹:“陛下,臣也想去看一看这辽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