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的两个丫头听了,如捣蒜般的直点头,“确是如此。”知秋道。
东方月白点了点头道:“小姐此种状况乃是阳虚体质,冬日体内阳气不足所以怕冷,夏日则虚火过甚,所以畏热。多吃些温性食物,勿贪食寒凉之物,食膳补之,即会有所改善。”
“也无需药方?”刘氏见这个神医看什么病都不用药方,心里激动的不行,谁人知道这些年她被那些汤药害的现在闻到中药味就反胃。
“自然无需药方。”东方月白见刘氏质疑,语气肯定的说到。”
云裳在一旁听着连连点头,她心里清楚自己家的小姐最怕的就是喝药了,用食物来治病倒是第一次听说。
“可是,先生,何谓温性食物呢?”云裳不解的问道。
东方月白答道:“所谓温性食物乃牛肉、羊肉、山药、南瓜、高粱制品等,待有机会我抄录下来,让人送来便是。再有前几日听闻小姐不慎落水,冬日湖水冰凉只怕刺激身体之后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待日后每月月事来时便能体会。”
“那如何是好?”云裳忙问道。
“往后每日午膳前熬制一碗生姜红糖水,既可养血又可治宫寒,坚持服之,会有所改善。”东方月白解释道。
一旁的不管夫人姨娘还是丫鬟妈妈们,一个个都认真的听的,默默的记着,说不好以后对自己也有用。
“哈哈,东方先生果然名不虚传。不问脉,不吃药便能治病,佩服佩服。”王奉光听了自己女儿的病没什么大碍心里的石头便落了下来,由衷的赞叹道。
“前厅准备了酒水,还望先生不要嫌弃。”王奉光做了个请的姿势,对着东方月白说道。
东方月白一听有酒,两眼泛着光,抬脚就准备跟着王奉光走。
“东方先生。”王昭华见她要走忙示意云裳将她扶了起来,刚才一直沉浸在东方月白的话中不能自拔,他说的那些话一点也不像一个两千多年前古代大夫,食补,只有现代人才崇尚的养生法,王昭华突然心中有个大胆的想法,难道东方月白也是现代人?再看看他的行为举止,却看不出一点点破绽,王昭华摇了摇头,难道自己想多了?
东方月白见王昭华喊她,立马转身望了过来,却听昭华道:“多谢先生指点,只是我还有一个请求,还望先生答应?”
“什么事,小姐吩咐便是。”东方月白回道。
“可否替我家张姨娘看看?”昭华指了指站在一旁低着头的张姨娘道:“我自小便是张姨娘带大,如今我即将入宫,姨娘身子一向不好,这一走我实在放心不下。”
听女儿说起张姨娘,王奉光才注意到,一直站在一边的张敏儿,张敏儿今日穿着一身蓝灰色儒裙,裙裾上绣了几朵红梅,芊芊细腰不堪一握,乌黑的发丝绾了一个简单的发髻,用一只素钗固定着。简单的服饰,单薄的身体,王奉光瞧了一眼,眼中便生出了恻隐之心,暗想这些年对这个女人的照顾的确太少了。
东方月白听王昭华说起张姨娘这才想起今日来的真正目的,转身瞧了瞧一边的张姨娘,看了许久,又绕着张姨娘绕了一圈甚至还凑近她闻了闻,然后才道:“张姨娘是否经常腰酸腿痛,腹部时时隐隐作痛,月事不及时,是否时常头部作痛,眼睛干涩多泪,浑身提不起力气。”
“是是是,先生好生厉害。”刚才给昭华看病时巧儿还没觉得东方月白有多神奇毕竟巧儿知道到小姐是装病的,这会听到给自家姨娘诊断的结果,巧儿不得不惊呼出来。
对于自己对张姨娘症状全部说对,东方月白没有一点意外,又看了一眼张姨娘道:“人参三钱,山药、白术各两钱、生黄芪两钱,麦冬、黄芪各两钱,黄精、鸡血藤各3钱再加些许阿胶,水煎服,每七日服一剂即可。”
知秋眼疾手快连忙拿起一早准备的笔墨一一记录下来。
张姨娘感激的朝东方月白施了一礼道:“多谢先生。”
东方月白摆了摆手:“唉,无需道谢啦!喝了药好生将养才是,只是我在你身上闻到一股不寻常的味道,怕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这个我帮不了你,回去后自己细细察看,不然我的药方再好,吃了那个东西也会相冲没有药效的。”
张姨娘一听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又道:“多谢先生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