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父母在不远游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你现在在哪里,是一个人再外闯荡,还是待在自己的家乡,做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工资并没有多高,有的只是能陪在父母身边尽一份孝心。
最近和舍友讨论过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该去陌生的城市打拼一番,然后衣锦还乡,还是待在自己的小县城,也不求能有多大的出息,安稳的有一份工作,父母也就在身旁,生活压力也不会太大。
我是个自认为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大学拒绝了父母亲人的好意,一个人跑去外地求学,当时记得奶奶说过一句话,就在当地上也挺好的,我们想你了还能去探望探望你,这话说的我心里一阵酸楚,,我是家里娇生惯养的独子,从小没出过什么远门,基本上没什么生存能力,属于低分低能,但转念一想,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若不能有什么大作为岂不白来一遭,既然想要有所成就,当然就得离开父母家人的庇佑,一人执剑走天涯,然后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外出求学的征程。
我以为上了大学就自由了许多,想什么时候回家就回家,慢慢才知道,时间是富裕了不少,可一来来回路费价格不菲,二来来回奔波舟车劳顿,对家也没那么多的向往,只是在五一国庆,寒暑假的时候回去,甚至寒暑假为了证明自己,跑去外地打工赚学费……
当时家里给我制定了一个规定,不管怎么样,每个星期必须给家里打一次电话,那时候大学期间也没什么事,每个星期的电话从没落下,每次电话也只是千篇一律,爷爷奶奶就是一味地问自己成绩怎么样,总是叮嘱自己按时吃饭,天冷多穿衣,天热了多喝水,而自己只能嗯嗯不停的回应着,也许是有代沟,也许是距离太远,总是无话可说,每次打电话就像去做任务一样,也不想谈自己的近况,就是敷衍了事,大学第一次寒假,快要放寒假的时候跟家里打电话,奶奶就会说,再有几天就回来了,每次都数着日子,最好一次通话我却告诉他们不打算回去了,要去上海打工,奶奶的语气一下就低落了下来,然后就是让我注意安全,路上小心。那时的我雄心壮志,哪儿顾得了这些,坐大巴从西安出发,直奔上海,长达30个小时的车程,坐的我怀疑人生……
现在的大学生混得还不如农民工,真是名副其实的打工,带技术含量的活干不了,只能卖卖自己那廉价的劳动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体验过流水线的工作,有人说过,哪怕是条狗稍加训练也能干的活,我被分配到的是质检线,就是检查苹果笔记本有什么瑕疵,刚开始不用干活,搬个小板凳听前辈们讲课,还让我们把那些部件都用英文来称呼,也不知是为了与世界接轨还是单纯的崇洋媚外,更让人无语的是教我们的是几个小学没毕业的工友,当然不是看不起她们,毕竟她们也没系统的学习过,就是一个劲的死记硬背,音标也不知道是什么,别人教什么就读什么,然后教给我们,发音发错了我纠正还义正言辞的说我错了,我只能跟着一错再错。
我是个坐得住的人,当年学画画一坐就是一天,流水线一天12个小时上班,跟个机器一样在那一直重复着一个动作,当时为了一天能多赚几块钱,还是上的夜班,工厂里灯火通明,工厂外漆黑如墨……
就像南方人看到雪就会开心的像个傻子一样,北方的我看到大米就腿打颤,之前在北方倒也动不动就吃盖浇饭,去了工厂里,食堂的饭都是自己乘了,一桶一桶的米饭放那自便,吃的我整个人都发虚,炒菜自我感觉都不放盐,什么东西都淡而无味,味同嚼蜡。
大年三十厂子里放假,我与三个同学坐地铁从南到北去看海,说是海其实只是个稍微大一点的湖,大年三十湖边别说人了,连个鬼影也没有,到了湖边已是晚上6点,领略了一番南国风光便匆匆往回赶,错过了末班车,烟花璀璨,魔都高楼耸立抬头望不到顶,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一人相识,陌生的街头我们三人相伴而行,回到宿舍已经11点多……
第二天清晨,家里给早早打来了电话问我在干嘛,我说在床上躺着睡觉,家里其乐融融在吃团圆饭,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在另一边吃泡面,心酸不可言表……那时候就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每年回家过年。
第二次深圳实习,大年初一自己也硬是买机票回了家,越到后来越想回到家中。
去年毕了业,自己义无反顾的跑去了杭州,一个人在偌大的城市找房子,找工作,吃了许多苦,也受了不少罪,家人打电话说过不好就回来,自己总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过得很好,无需担忧。
哪有什么人愿意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呐,有人是为了更崇高的理想,有一部分是被逼无奈,如果家里能有更好的条件,谁有愿意这样呢,我的舍友就想不通我们这群人,舍友是拆迁大户,回了家有几套房子,门面也有,女朋友也有了,回家万事俱备,一结婚,做点小生意安稳一生,说我们这群人为了自己的狗屁梦想远离家乡,大城市消费那么高,赚的都不够自己花的,房价那么高,到了老了还得回去。其实道理谁都懂,可所有人还是挤破了脑袋往北上广深冲,我也一样,父母给我提供不了任何帮助,那就自己去打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只希望父母老的能慢一些,自己努力的速度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尽自己所能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