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4400000350

第350章 钉马掌的难度

等到那名工匠大致磨好手上的剑后,他就让其中一名学徒接手,磨上最后两三下作为收尾,然后就用一块干净的布将剑刃擦干,顺手挂在一边。

我知道这就是修缮武器的最后一步了,只等铁剑完全吹干,那么就可以收进库房,等候士卒到来领用,奔赴战场杀敌了。

而这个时候,赵统也领着一干人等,各自扛着几条木回来了,效率真心不错,于是在赵统指挥着这些士卒开始搭建固定战马的木架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做一个顾问,是不是作出一些指导。

十几个人,花了大概一刻多钟的时间,总算将这个木架搭建好了,其实说真的,这么多人,本来数分钟就已经搭建好了,不过由于大家都是生手,搭建好的木架并不理想,于是大家就看着来,将几条木梁的位置调整了数次,这才达到了既定的效果。

一切准备就绪,那名铁匠便开始努力工作了,那十名骑兵随即开始牵来战马,依次排队让那名铁匠为战马钉上马掌。

在众人的协助下,花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将十匹战马的马掌全部钉好了,粗略估算了一下,约莫钉好一匹战马马掌,需要用十分钟左右。

虽然看上去时间也不多,不过想到以后还有一万匹战马要做这个工序,再往后等马铁回来,可能还要为三万到四万匹战马钉马掌,这可就算是一个大工程了。

而且这还是由一名熟练铁匠钉马掌所用的时间,若是换一个不是那么熟练的铁匠来,所花的时间就肯定要更多啊,想到这里,我不由暗暗咋舌,这可是一个大难题啊。

这可不能等闲视之啊,我苦苦思索了一会,便将赵统叫过一旁,让赵统速去吩咐人来,在库房这边尽快搭建起十个熔炉,以作钉马掌之用。

而且还要抽调人手,过来向这名铁匠学习钉马掌之法,按照我的计划,起码要让三十人学会这个钉马掌的方法,如此一来,十个熔炉每个都有三个人负责钉马掌,三人轮流作业,怎么样也应该可以跟这个熟练铁匠的效率持平了。

这样算来,一个熔炉每个时辰可以钉好十匹战马的马掌,十个熔炉就是一百匹,一天的话,大概可以保证作业四个多到五个时辰,那就是一天可以为四百到五百匹战马钉好马掌,一万匹战马的话,就是要二十日左右全部钉好马掌了。

这个速度勉强可以接受了,不过如果以后马铁再带来更多的骑兵和战马后,单靠这个布置又是跟不上了,只会拖慢列装的进度啊,但是再要在库房这边继续扩大铁匠作业区域的话,又有点不是太合理了。

毕竟库房重地,长期容纳太多人在这边的话,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人多容易引起混乱,万一库房里面出了点什么事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思索到这里,我就继续吩咐赵统,让他之后在营寨中物色一个合适的地方,同样建设一个这边一样的铁匠作业区,建起十个熔炉和木架,作为以后为全军所有战马钉马掌的另一个地方。

赵统听完我的布置后,郑重承诺一声,之后一定办妥此事,绝不会误事,我见赵统已经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也不多言,只是提醒了一句,可以适当预留多一点地方,万一将来突然要加快列装新式骑兵装备的速度,也可以有地方布置多一倍熔炉啊。

此事既已商定,我就和赵统带着那十名装备上马掌、马镫、马刀等全套新式骑兵装备的骑兵,回到那边的士卒处,向那些士卒一一展示了这些新式骑兵装备。

同类推荐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 三国云起

    三国云起

    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想!纵观三国英雄云起云落,回首再看三国风云不免有些感慨!人生如梦,且看一个梦想着回到三国的年青人真的回到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热门推荐
  • 大威仪请问

    大威仪请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粉嫩皇后是神偷:皇上要淡定

    粉嫩皇后是神偷:皇上要淡定

     本神偷的宗旨:女人是用来疼的,男人是用来整的,宝贝是用来偷的,钱是用来骗的,人是用来差遣的,本大小姐穿越了当然要将这几个宗旨发扬光大发誓做一个绝色的优秀神偷。皇宫算什么、江湖算什么,谁富谁就是本小姐的目标!!什么??被本小姐光顾过的人都粘上来了?玩笑开大了一点吧,带着一大票人怎么去偷东西啊。就那一句话:姐是神偷,但是,姐不想玩偷心!!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古往今来,人类无数次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尚未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关于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有真正了解了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深刻地对人生进行一次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
  • 凤逆天下:绝美六狂妃

    凤逆天下:绝美六狂妃

    当薄情冷血的嚣张杀手附身到一个懦弱胆小受人鄙视十六年的草包身上会怎么样?眼眸睁,寒气显,凤狂九天。一身素衣,一支笛子,舞一曲群蛇共舞,不笑中夺数人性命。三皇子戏弄,放蛇咬他命根子。十九王爷要娶她?她冷冷一笑,群蛇攻之。大婚之日,皇帝下旨斩杀他一家。“恭喜王爷,今天全府一起共赴黄泉。”他却是挑眉,一手揽住她的腰“我的新王妃,这黄泉,你怕是要跟我一起下了。”一场各色人物的争权夺位,看她反手为云,素手编织一张密网,笑看沧桑,睥睨天下。【在这场权力的烽烟中,到底谁才能问鼎权爱的顶端?成为心尖上的那滴血?万年识缘,不过只为你缘定三生那一眼。】
  • 蒋子万机论

    蒋子万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被诅咒的要塞

    被诅咒的要塞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所建的地下要塞,规模庞大,绵延不绝,日军投降时,一支负责联络的日军小分队,因为没有接到投降命令,就在要塞里隐蔽起来,并猎杀闯到附近的山民和猎人。一支不肯投降的鬼子小队、神秘的地下要塞、东北老林、民国末期的混乱、藏身老林几百年的淘金族,从此,此地似乎被下了索命咒。
  • 夫气逼人

    夫气逼人

    元姝为救重病的哥哥踏入别人精心布置的局,灵魂被送到了异世,再次睁眼,她洞悉自己重生后即将遭受的厄运,于是她费尽心力、如履薄冰,只为逆天改命,谁想一个不小心,撞见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正在被人用“强”……元姝泪目:会被灭口吧,会被灭口吧?!总感觉大人物凶气逼人……大人物:不是凶气,是夫气,夫气逼人。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漫天花海因你而动

    漫天花海因你而动

    《漫天花海》大纲李佳琪是主题游乐园的策划部设计师,创意不断的她得到了退役飞行员——袁子谦在新品无人机发布会上蓄谋已久的救场表白。袁子谦追求佳琪的过程中,被穆甫调查出已婚但隐婚的事实,为了阻止被蒙骗的佳琪,干哥穆甫采取了一系列的幕后控制。不听穆甫劝阻的佳琪,被袁子谦前妻王薇薇粉丝的攻击,她才知道袁子谦离婚的事实。袁子谦因为王薇薇性情巨变,拒绝复婚,开始了自己的环球旅行,微微得到了一笔钱,投资录音棚创办了自己的电台直播节目。李佳琪与景天被派去澳大利亚考察,为集团投资生态项目做调研。景天的法式甜品和良好的性格教养,受到了佳琪妈妈的认可,称景天为自己的“忘年男闺蜜”。郑景天带佳琪回新疆老家,佳琪也备受景天爷爷的喜爱,但她仍然坚持生态景观项目的建设和学习,没有接受景天的求婚留在新疆。两年后,李佳琪硕士毕业,成为一名专业的研究者,协助郑氏薰衣草庄园渡过产品滞销期,同时设计了很多更好的生态项目。景天也在袁子谦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有担当的少帅,三人的情感深厚。穆甫却因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对佳琪的感情起了微妙的变化,想要完全控制李家和郑氏庄园……
  • 山风不说话

    山风不说话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