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明清之间早先已经达成的协议,5月1日以后,明国将承认清国在辽东的统治地位,并维护清国的合法权益。
9月1日以前,明国须向清国缴纳白银50万两。茶叶、丝绸各一万两,布帛十万匹。明清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因朱由检年长于顺治,所以明为兄,清为弟。长城沿线互不增兵,开设榷场,恢复边境贸易。
作为回报,五千清军须由张家口入关,供明国调遣,平定流贼,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借虏平寇”。
至于朝鲜等地归属问题,这个需要听从高丽棒子自己的心愿,愿意效忠大明就到大明来朝拜,愿意效忠大清就去大清朝拜,两边不能干涉。
东南亚各国对大明的朝贡需要继续,而且清国也要享受同等待遇。
自从前几日签下这份《明清友好协商合约》后,朱由检便夜不能寐,开始思考很多问题,他努力了这么久,到头来却要签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于心不忍。
不过朱由检还是签了。
凡是和鞑子或是流贼签订的合约,朱由检连一个标点也不会承认的。
“皇上,鞑子使者在驿馆等候多时了,还有六部衙门。各省巡抚拥护和议的折子已经堆积成山,皇上要不要看看?”
朱由检冷冷一笑,抬头望向王承恩,从龙椅上坐起身:
“不看,当初明清和议,没有一人敢说话,都怕担上个通敌卖国的恶名,现在看朕表态了,一个个都站出来了!跑得比兔子还快!哈哈哈哈哈!!!”
王承恩站在原地,脑海中浮现的是不久前被赐死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敌国串通,这锅群臣背不动啊。
“当然,朕只是说说罢了,陈新甲死的可惜,所以不会有第二个陈新甲,倒是鞑子越发猖狂,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龟孙子多尔衮,比皇太极努尔哈赤胃口还要大呢!还想独占辽东!”
“朕签了字,但一个字也不算数!”
王承恩神色愕然,都说君无戏言,没想到皇上竟如此随便。
朱由检示意王承恩下去,王承恩不敢迟疑,连忙双臂前拱,谢恩去了。
空空荡荡的大殿上,只剩下朱由检一个人,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这些年鞑子发迹史。
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这一年,皇太极称帝。
此时对大明危害不言而喻,标志着建奴女真彻底脱离明国统治,双方由原来的隶属关系变为对等关系。
消息传回京师,明国对此未做出任何激烈反应,而是做了冷处理,这样做为的是避免百姓知道。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人相信天命一说的,而且当时西北流贼四起,如果让天下百姓知道朱家不是天命唯一,那这些亡命之徒杀人起来就更加丧心病狂了。
彼时的朱由检和他的大臣们,对“大清”是完全置之不理的,朱由检甚至很少提及,倒是天真烂漫的皇太极,自我感觉良好,还派出两名使者,千里迢迢,前往京师,将礼物呈递给朱由检面前,朱由检瞟了一眼就把放在一边了。
“你还在鞑子卖命?”朱由检和颜悦色道。
“·······”
这两个倒霉使者被处以极刑,凌迟而死。
大明和后金从天启初年打到崇祯末年,打杀了二十年,连朱由检都有点疲乏了。
“是时候做个了结了,朕的野望在天下,没空和鞑子磨磨唧唧!”
朱由检喝了口碧螺春,手持鲁格尔左轮手枪,走出大殿。
朱由检并不缺乏幽默感,每日操练间隙,他会亲自下厨,当然只是指导,指导御膳房的大厨们烹饪美味,他现在很想知道,鞑子的肉吃起来是不是真的有股腥臊味。
经过四个月的不懈努力,抄家、屯田、招募军队,皇权巩固,崇祯皇帝终于控制住京师,手上也有一千五百精锐部队,超过五万人的藩王军。有了这些人马,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多尔衮,想要灭掉自己就需先掂量掂量。
朱由检早就看得清楚,清军的策略,就是以战养战,依靠掠夺大明人口财富,支援旷日持久的战争。
不得不说,八旗制度是一架可怕的战争机器,类似于秦代的军功授爵,可以给中低层年轻人壮丁以巨大的希望,让他们往上爬,虽然之后一段时间清军再无大规模
当然,除了大明,周边的蒙古、朝鲜、甚至倭国都会受到建奴蚕食,后金的势力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吞并整个东亚。
所以对付建奴,不打则已,要打就要把他们打疼,使其不敢轻易南下,为大明休养生息,改革内政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对建奴的沉重打击放在了九月,也就是五个月后。
九月份是明清和议兑现的最后期限,也是明国割让辽东的最后期限。
豪格贝勒派往京师运银子粮草回来的使者被明人全部杀死,两名战兵被割去脑袋,悬挂在崇文门城楼上供来往行人凭吊。
侥幸免去一死的包衣奴才,被明人割去耳朵,眼睁睁瞅着他们主子被害。
这样的奴才,直接杀死当然便宜了。
崇祯皇帝计划把他们投入矿场打工,体验不见天日的黑暗生活,当然,这都是后话。
返回盛京的包衣奴才将明国大学士魏藻德代笔的劝降书带了回来。
劝降书写的文采飞扬,气势不凡,直指人心。
在信中,朱由检点名要辅政王多尔衮、豪格贝勒、多铎等人自杀谢罪,让各旗旗主自己前往京师,等候处置发落。
就像在火药库中投下了一根熊熊燃烧的火把,豪格贝勒被朱由检彻底激怒。
“多尔衮不是还在张家口吗?攻灭明国吧!这次,本王不会拖他后腿了!红衣大炮全部运到南边!”
豪格贝勒抬头望向南方,阴冷的目光中充满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