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年五月二十,坐镇京城的朱由检终于等来了捷报。
昌平之战,杀死杀伤包衣战甲三千六百人,其中包括两百白甲,明军缴获铠甲兵器无数,己方伤亡一千七百人。
朱聿圳和他亲戚朱聿键一样,都是坚守城池的钉子户,清军三次进攻皆被击退,昌平尚在明军手中。
乌真哈超统领孔有德被击败后,率残部向北逃窜,不知踪迹。
遂西王向皇兄请示,是否乘胜追击,一举将奴酋多尔衮擒获。
藩王军不善野战,出城去追击数倍于己建奴,生擒多尔衮什么的当然只是套话。
朱由检下诏,藩王军守城有功,赏赐白银布帛不计。
崇祯判断,建奴连昌平都难以攻下,攻克京师棱堡群更是痴心妄想,他由此判断,八旗短时间内将不会对北·京构成什么威胁。
同样的,以朱由检现在的实力,也不可能与八旗劲旅进行野战,固守待援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他现在更需要留心的是山西方向的流贼,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还在继续向东,很快便要抵达京师。
朱由检不准备两线作战,他也没这个实力,他现在要做的是继续将战事往后拖,一直拖到清军发动总攻,最好让多尔衮和李自成自相残杀起来。
如果建奴红衣大炮数量足够,短时期内研制出专门对付棱堡的巨型火炮,京师恐怕连一月也不能坚持。
万一流贼建奴两边不能火并,崇祯皇帝计划将北京城变成第二个宁武关,甚至是加强版的宁武关,要让所有敌人在这里碰得头破血流。
考虑到孔有德叛变前后为后金带去大量葡萄牙工匠,假以时日,红衣火炮数量剧增,建奴的巨型火炮造出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乾清宫,朱由检环顾四周。
工部尚书张国维,户部尚书倪元璐,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南镇抚司千户高文彩、火药局千户毕抚坚,副千户汤姆士。
昌平明军击退建奴的消息已经在京师内外传开。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遂西王朱聿圳在昌平坚持不了多久了。
“皇上,大明中兴有望了!!”
只是击退包衣就如此兴奋,可见大明之前是多么窝囊。
棱堡群能起到这么大作用,大大出乎他意料。
“此次击退建奴,多亏了汤姆士先生的棱堡设计,当然,也要感谢工匠们辛劳!”
崇祯皇帝举起酒杯,朝西班牙人微微示意。
汤姆士杯酒下肚,脸色发红,这会儿正不停嘟噜着,不知道在说什么。
崇祯皇帝示意众人坐定,不等他开口说话,大学士魏藻德站起身:
“吾皇攻灭建奴,堪比当年成化犁庭,当拜谒太庙,刻石立功,告知大明先皇!”
“大学士说笑了,只是击退了几个包衣兵,拜谒先祖,不急,等朕生擒多尔衮,将他千刀万剐再说!”
他抬头望向众人:
“建奴不用红衣大炮,想要攻克棱堡,绝无可能,哪怕蚁附攻城,也是不可能的,只要守军火器充沛,棱堡群便能万无一失。
“八旗主力南下,临行匆忙,未能携带红衣大炮,辽阳雨雪渐多,泥泞遍地,道路难行,红衣大炮动辄千斤,想来京师,至少要等到三个月后了。”
汤若望低声询问:“辽东距离京师千里之遥,陛下如何得知辽阳天气?”
崇祯微微笑道:
“汤大人有所不知,朕幼年在信王府时,曾于欧洲友人学习过气象学,了解些皮毛知识,那位老师曾预测,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前年开始,北半球将会进入漫长的小冰河气候,南方洪灾不断,北方雨雪增多,南北气温骤降,最冷时,广州甚至还会下雪·····”
“广东会下雪?”
群臣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大殿上不乏南方官员,在他们看来,广州下雪是不能想象的。
汤若望愣愣望向朱由检,望着博学多识的大明皇帝,虽然没搞懂小冰河气候是什么,不过这位德意志人还是被这位东方皇帝的博学多识深深折服。
传教士没有向崇祯皇帝询问什么是小冰河气候,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很无知。
“汤姆士先生。”
朱由检抬头望向汤姆士。
“皇帝陛下,有何吩咐?”
汤姆士来到京师两个多月,官话已经说的颇为娴熟,每天吃公婆饼北京烤鸭,尽管如此,西班牙人身上还是保存着绅士气质。
“棱堡真能扛住红衣炮弹正面射击吗?”
周围鸦雀无声。
“当然不能扛住,陛下你可知道,那可是每秒五百米,重达五千克重的大铁丸,如果击中棱堡正面,必然造成严重损伤。”
朱由检嘴巴微微张开,汤姆士耐心解释道:
“陛下放心,棱堡设计的初衷,就是要炮弹碰不到它的正面。用天朝的说法,就是避实就虚·······”
“避实就虚?”
“若建奴携带所有红衣大炮,全力来攻,京师能守几日?”
汤姆士伸出两根手指,神色镇定。
朱由检心头一紧,连忙问道:
“两月?”
“两个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