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90000000118

第118章 长安兵变,袭魏王

父亲病逝的第三日,屯聚在洛阳附近的一支最为重要的嫡系部队青州兵突然哗变,未得到允许就私自离开自己的岗位向东而去。

驻守长安的子彰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引十万大军向洛阳而来。

一时之间,魏国像一个失了主心骨的大树,风雨飘摇,一不留神,就会风崩离析。

朝堂内外,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父亲的灵堂内,子彰独自一人而来,他跪在父亲的灵前,放声大哭。

“父亲临别前,很惦念你。”子桓说道。

子彰收了眼泪,质问道,“为何不早点通知我?”

子桓眼里尽是哀伤,他转向父亲的灵位,说道,“我也是没想到,父亲的病竟如此重。”

子彰哈哈冷笑起来,他摸着手里的佩刀,眼里尽是讥讽,说道,“难道不是你一心想着继承王位,而秘不发丧吗?”

子桓的面突然冷峻起来,他近乎低吼道,“你回来奔丧,却私带十万大军返回洛阳,难道不是想要这王位吗?”

两个人互相对视了良久。

子彰突然大笑起来,转身大步走出了灵堂。

……

洛阳的行宫由子桓的最亲密的朋友曹休守着,魏国的臣僚一到,便召开了紧急的会议。他们跪满大殿,齐声说:“恭请世子继魏王位。”

曹休站出来,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恭请新魏王继位,已是人心所向,请世子顺从大势。”

谋士贾诩等人也纷纷附议。

史书记载:建安二十五年的正月,魏王曹操过世,子桓即魏王位。

可是,子桓的继位并没能够缓解魏国紧张的局势,子彰的军队驻扎在洛阳城外五十里与子桓的人对峙着。

有人说,“子彰兵权在握,又一直觊觎世子之位,如今魏王刚刚闭眼,他便引着十万大军前来,夺位之心昭然若揭。”

众多幕僚和臣属议论纷纷,希望魏王能够大义灭亲,稳定魏国的局势。

只有军师贾诩说道,“古代帝王之道,用功勋来使亲人和睦,并分封母弟,建立邦国以继承家业,所以能保卫大宗,抵御侵略,防止灾难。”

子桓终究是没有严惩他。他说,“子彰以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的土地,功勋盛大,给他增加食邑五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一万户。”

……

军营之内,任氏妖娆妩媚的坐在子彰的腿上,她说道,“侯爷回来奔丧,却带回了十万大军,所存心思让天下人议论,而侯爷此刻却安安稳稳的驻扎在城外,难道是接受了魏王的封赏?真不知侯爷此举真正的意义何在?”

子彰倨傲的说道,“我和子桓同是魏王所出,论军功他不及我,论政治权谋我不及他,若是一定要分个胜负,我征战沙场数年的战功和跟随的兄弟,绝不会输于他。”

任氏想起夕颜公主的承诺,夕颜公主说,若是她能够帮助子桓了结了烦心事,将来魏王的后宫,也定不会少了她的一席之地,她站起身,想起她曾与子桓的点滴,给子彰倒了一杯酒,

又含了一颗枣子在嘴里喂给子彰,说道,“那妾身就等着您的好消息了。”

……

第二天日头升起,天空晴朗,白云朵朵,凉风习习,寒意阵阵。阿洛站在廊下,远远的望着子桓。他身边的侍卫很多,可是都跟子桓保持着距离,生怕僭越,坏了规矩。

中常侍小跑着跑到子桓的近前,俯身说了些什么。

子桓眼里渐渐被阴霾覆盖,他转过身,朝阿洛走去。

不等阿洛问,他说道,“三弟殁了。”

阿洛看着他,忽然有些陌生。

纵使她真的明白,若是子彰还在,那么一场兵乱浩劫在所难免。可是想到父亲临终的嘱托,想到子桓的承诺,想到子彰与子桓也算是血肉兄弟,便不禁有些发寒。

这时,侍女来传话,夕颜公主请魏王过去说话。

“我该回去了。”阿洛转身要走,他抓住阿洛的手轻声说道,“阿洛,洛阳行宫里我的人很少,如今局势不稳,我想让淳瑜意带你回邺城,等我扶灵回邺城,安葬了父亲,再接你回来。”

阿洛不语,她知道子桓终究不属于她一个人。

……

三日后,阿洛回到了邺城的府里。

在邺城的日子,不断地有消息从洛阳传来,大部分都是魏王继位,颁布了一些好的诏令。

孟夏的最后几日,邺城突然热闹起来。

魏公的灵柩到了邺城。

各诸侯国都派了人来,王权、贵族、世家,整整一条街,都是来送葬的人。

献帝和皇后也来了邺城,直接住进了曹府。

家宴上,献帝感叹的说,“魏公一生御军三十余年,为汉室天下扫狼烟。都说我汉朝,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可是魏公两者都有了。”

子桓说道,“父亲一生所愿,就是能够实现统一天下,能够为汉室天下效劳也是我曹家的荣幸。”

献帝悲伤的说道,“论辈份,我应该叫一声岳父,岳父一生节俭,没想到丧事也办的如此简单。”

子桓眼里留下了泪,语意哀酸的说,“临去前,父亲叮嘱,丧事要从简。以后只每逢初一、十五在铜雀台摆上案几,点上香烛和吃食,让曹府昔日的女眷们拜祭就可。”

来宾听了,无不赞扬魏公的雄才大略和治家有方。

献帝问子桓,“魏公下葬,子建为何没到啊?”

子桓说,“回城时就已经派人去通知了,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堂内的来客开始窃窃私语,小声议论,“天大的事,魏公的葬礼怎么能不来呢,真是不成体统。”

……

宴会散了后,阿洛被献帝传到了书房。

幽深的殿堂内,正前方放着一张木榻,榻上坐着一个白衣男子,面容冷峻,乌发中已经夹杂了不少白发,难言的沧桑,多年不见,献帝越来越显出苍老之态。

献帝盯着阿洛,突然笑了起来,说道,“子桓把你保护的很好,因为你,差点拒绝了和我的联姻。”

阿洛安静的站在那里,低垂着眼,“臣妇惶恐。”阿洛说道。

献帝说,“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这九州天下也应该换换主人了。”

阿洛愣了一下,说道,“您才是九州天下的主人。”

献帝说道,“汉室衰亡已不可逆转,而天下的老百姓实在不能再经受战乱和战火屠戮了,我希望他能让天下迅速走向稳定。这也是我的心愿。但是,我退位的唯一条件,就是子桓要娶了我的女儿。”

阿洛愣了。她没想到献帝居然早就做好了禅让的准备。

献帝默默的凝视着阿洛,问道,“你不乐意?”

阿洛躬身行礼,说道,“我会像待姐妹一般对待您的女儿。”

献帝笑了,说道,“好,你要记住你的承诺。”

她心中有些明了,献帝努力让自己的女儿的婚事纯粹一点,可如果她们的背后没有一位强大的父亲和一个帝国,她怎么可能会嫁给子桓。只是因为如今天下的安危,皇室子弟就要成为政治的棋子。但在外人眼中,却像一次奢侈的嫁娶。

献帝问阿洛,“听说你会看病,还会配制药草茶。”

阿洛认真的回答,“只是闲暇时的兴趣,若陛下喜欢,我可以送您一些。”

献帝笑着说道,“那你可别忘了,帮我带回宫里。”

……

回到东院,

子桓已经等在了阿洛的房间。

看见阿洛,他走过去抱住阿洛。说道,“过些日子要返回洛阳,你跟我一起回去。”

阿洛好似没听见,半响没有说话。

阿洛说,“有个事情我想跟你说。”

子桓笑了,“说吧,跟我你可以畅所欲言。”

阿洛说,“你要娶汉室的公主了吗?”

子桓用沉默表示了回答。

阿洛说,“献帝说,汉室公主嫁与你,他把整个汉室作为陪嫁。我若去了洛阳,会让你为难。”

他搂过阿洛的头,轻轻的说,“一切有我在。不要想太多。”

……

第二天晌午过后,

阿洛正躺在躺椅上,用手挡住阳光晒太阳,她对身边的人说道,“我休息一会,这回不需要侍候,都退下吧。”

来人没有说话,坐在了她的身旁。

她移开手,从指缝中看见了淳瑜意。

“怎么是你,也不说话。”

淳瑜意笑道,“来看看你,从洛阳回来后,你整日闷在府里,我怕你闷坏了。”

阿洛站起身,给淳瑜意拿了一杯茶,说道,“子桓就要回洛阳了。”

淳瑜意喝了一口茶,说道,“整个邺城谁不知道,魏王要与汉室公主联姻。”

说罢,见阿洛不语。又继续说道,“你还是不能释怀吗?如今魏国的形势,只有联姻才能取得献帝的支持,子桓这回娶的可不是一个公主,而是整个汉室天下。”

阿洛苦笑着说,“我会祝福他的。就算之前想不通,这么久了,也想通了,子桓终究是要娶的,不管我是否愿意,一切都无法改变,何况子桓是魏王。”

说完,她忽然坐了起来,对淳于意说道,“子桓大婚,我应该送点什么?”

“你呀,明明是不高兴的,还要装出高兴的样子。”

阿洛笑了,淳于意陪着阿洛,走过一家又一家的店铺。子桓娶过的女人中,阿洛从没为他准备过贺礼,每次都是子桓帮她准备,吩咐内侍以阿洛的名义送出。很多时候,阿洛连送的什么都不知道。

这一次,子桓娶献帝的女儿,汉室的公主,她要亲自准备贺礼。

同类推荐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他,是21世纪的“天之骄子”......他,是东汉末年,才华横溢的建安诗人.....机缘巧合,他们两人竟然跨越千年的时光相遇了,而且合二为一,融合在了一起...他们俩,一个聪明机敏,诡计多端;一个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向,三国的历史注定将由他们来改写......(本文初期会按照真实历史事件和时间来写,中,后期架空历史。请诸位多多指教。)本文首发于晋江原创网。
  • 御凰傲天下:绝色罗刹

    御凰傲天下:绝色罗刹

    她是佣兵女皇,王牌杀手!一场时空交错,原本丧命的她意外穿越成陌上家的废物小姐陌上枢体内!废物。妖怪。怪物这样的话语源源不断的传入耳中!她冷笑,哼……废物?身上只不过没有斗气而已,就是废物了么?众人不知,身上只因为封印着强大的灵兽才无法使用斗气!“想要杀我?那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不会斗气又如何!只要我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群号:118428868(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绝色养成妻:蜜糖小王妃

    绝色养成妻:蜜糖小王妃

    冷酷俊美,权倾天下的摄政王,唯独只对她展露柔情,将她捧在手心宠爱有加。他不是个喜欢压制自己的人,可被这双清澈澄明的眼睛注视看,就什么念想都没了。他舍不得吓坏她,他可以很有耐心的等她长大,人养在手里,也不怕吃不到嘴里,所以,他一点也不急。他要的不单单只是宣泄,他不会伤害她,他会把她捧在手心里宠着护着。
  • 轮回之转身爱

    轮回之转身爱

    我的确可悲,不仅在新礼当天因为车祸而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且还因此而失去了记忆,在被人重植记忆之后竟然还爱上了这个利用我,欺骗,将我推到风口浪尖替他夺得天下的人,可笑的是,当我恢复记忆之后,竟然发现,这个男人竟然跟我前世的伤害我最深的未婚夫有着一模一样的脸,爱与恨只是一字之差,可在我的心里却深深根固。因为一张莫名其妙的通缉皇榜,让我走了一条粘满血腥的路,于是我决定站起来自己报仇,想我21世纪的商界女强人,难不成还无法对付你这个旧时代脑进化并未完善的古代人么?俗话说的好:做一个好皇帝没有什么了不起,要做能掌控这个好皇帝的人那才叫了不起。
  • 妃唱浣歌

    妃唱浣歌

    穿越到古代,别的她没觉得有什么太大不习惯,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公车,甚至有钱也打不到的,所以啦,打到可以实现的黄包车的主意,千年的古代,黄包车是什么概念?那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啊,她,一个淡淡中带着幽默细胞的女孩,有着怎样致命的诱惑,令王者为之倾心?
热门推荐
  •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问佛剑

    问佛剑

    这是许多江湖故事中一则,悲、喜、恩、怨,只是人们茶语饭后的闲谈。客官,老酒香醇,您不来品品?
  • 慢话教育

    慢话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俨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但因为“急”,因为想“快”,造成失误、酿成重大损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杨士军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须直面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世间既有早慧的孩子,也有“开窍晚”的孩子,培养孩子要多一些等待、理智和宽容,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庖。“良好的教育是在细腻与沉静之中。”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孩子慢慢走,慢慢等待和欣赏孩子成长之乐,何尝不是一种睿智、气度?事实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而绝非眼前一时进度之快慢,或许这才是更大气的教育。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来”,把沿途美丽的“风景”看个够!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旗袍

    旗袍

    小焉只拿一双眼睛深情地看了他一眼,那双原本美丽水灵的大眼睛有点失神,她手里的包掉在了地上。这身旗袍是他一年前寄给小焉的,他没有做黑色的丧服,而是用了雪白的真丝软缎,滚了黑边,下摆绣了唐草。萧师傅只想拥抱这可以穿越一切时空阻隔的旗袍,他张开了臂膀,只觉得肩头一热,她呜咽起来,萧师傅用右手轻抚她的背。他们俩就这样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相拥着站了很久。他轻轻把她抱起,上了四壁都挂着旗袍的阁楼。
  • 神秘王爷

    神秘王爷

    她看着那个恶魔一般的王爷,面容惨白,什么?一场大火让他面容全毁?好吧,她忍,反正长得好不能当饭吃。他身坐轮椅,什么?他不仅面容全毁,而且身患残疾……好吧,她依旧忍……五年之后,她带着一个可爱的小奶包回到京城。小奶包看着英姿勃发的四爷,挥舞着小手,“他一定是我爹爹,他长的跟我好像……”某女一脸黑线,“他不是,他是宫的主管!”四爷冷笑,折扇轻摇,“你确定?”三爷双目望天,“我确定!”某女顿时风中凌乱,为什么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五年前和她成亲的,究竟是谁?
  • 杀戮帝主

    杀戮帝主

    脚下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都想杀我,我永恒不朽!
  • 断发皇后

    断发皇后

    21世纪少女苏若车祸意外穿越,竟然穿越到了雍正十一年!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断发皇后”那拉容若!扑朔迷离的剧情让苏若只好接受,不过还好,清朝也是有帅哥的嘛!误打误撞认识了“荒唐王爷”弘昼,两人竟还一见钟情了,可惜历史是不可能改变的。弘历登基,本以为可以舒舒服服的当个娴妃,没想到撞破的弘历的小秘密,还被后宫嫔妃嫉恨,从一个单纯无知的小女孩改变成了一位心思缜密的皇后......
  • 寂光豁禅师语录

    寂光豁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楚乔传燕楚续写心甘情愿

    楚乔传燕楚续写心甘情愿

    她从战火中走出,却在青海的人心浮沉中长大。后来满手鲜血的楚乔才明白,有些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曾经燕北的那个人,她或许从不曾懂得。都说帝王无情,只是不知江山之重。不是他不信任她,只是她不懂政治。阿楚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可是军政何曾分过家?他太清楚,政治棋局中,她那样的人,迟早会送了性命。可是当她质问的时候,他却没有办法告诉她。不是他不记得她的信仰和理想,只是他知道她接受不了实现一个违背天下贵族的理想和信仰的代价。后来,他被困在黄金宝座上孤家寡人,她已经不在,他废除了大燕的奴隶制,用行动默默告诉她,他不曾忘记。重来一次,他们是否能殊途同归?本文书穿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