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400000004

第4章 正 己 (4)

那些嘲弄侮辱了别人而没有遭到任何恶报的人,当然也是有的。例如,唐代有一个叫高固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闲散的位置上,没有担任过要职,因而多次被同僚嘲笑看不起,等到高固被任命为邠宁节度使时,那些以前取笑过他的人都很害怕。高固却不计前嫌。宋代的孙文懿是眉州人,年少时家境贫寒,想进京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自己到县衙去开推荐信。县尉李昭言嘲笑他说:“像你这样的进京赶考的人有几个呀?”最后孙文懿以第三名的成绩金榜题名,之后被任命到审官院做官。李昭言因为调任前去拜见孙文懿,心里十分害怕,以为孙文懿会记恨自己以前嘲笑过他的话。谁料孙文懿却特意派李昭言担任眉州知州一职。诸如此类,被嘲弄的人诚然大度,但那些嘲弄侮辱了别人的人因担心被报复也早已恐惧难当了!既然这样,又何必乐于去嘲弄侮辱别人呢?

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实际经验上来看,嘲弄侮辱别人的行为必须戒除,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戒谤毁

人们都有判断是非的心理: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这是应当的。每一个人都具备惩恶扬善的情感:赞扬善的,厌憎恶的,这也是应当的。唯独具体到一件事的对与错,一个人的善与恶,这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我们一时的判断,常常不能作为最后的定论。我们判定的对和善,有时并不恰当,当然这种不恰当的判断所造成的危害还是小的。而我们判断的错和恶,如果不恰当,那么它所造成的危害就会很大。因此,我们评判一个人,如果不是关系到公共利益与社会责任,就应宣扬他对与善的方面,而把他错与恶的方面隐藏起来。即使不能隐藏,那么也不要刻意宣扬,看到他的错误就批评,看到他的恶行则加以惩罚,这样也就可以了。如果这个人原本就没有什么过错与罪恶,而是我们虚构编造的,或者他所犯的过错与罪恶程度本来很轻,但是我们却编造罗织他的罪行,这种行为就叫做诽谤。诽谤,是我们应该戒除的。

我们试着来探究一下诽谤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是嫉妒别人的名誉吗?还是认为别人的失意有利于自己?或者是这个人跟自己有仇怨,因而诽谤中伤他?凡是这类情况,我们都问下自己的良心,没有一种是良心允许那样做的。凡是诽谤别人的人,通常害不了别人,却恰恰会害了自己。汉代的申咸曾经诽谤薛宣不孝,薛宣的儿子薛况于是贿赂他的门客杨明,杨明隐藏在宫门外砍伤了申咸。御史中丞讨论认为,不应该以平常的百姓争斗性质来判定此案,而应将伤人者处死。廷尉则认为,因为对人不义而被人打伤的人,应该与伤人者接受同样的惩罚,最终薛宣、杨明被免掉了死罪。今天文明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无故诽谤他人的名誉,那么被诽谤的人就有权力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损失。这足以证明诽谤别人的人其实是自己害自己。

在古时候,被诽谤的人,大多数都采取不争辩的态度,也就我们所说的:如果想让别人停止对自己的诽谤,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汉代的班超在西域,卫尉李邑向皇帝上书,陈述经营西域是不可能成功的,还对班超进行大肆的诽谤。汉章帝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李邑,并命令他到班超那里,听从班超的差遣。班超却随即派李邑带领乌孙国的侍子①回京师。

徐干知道了对班超说:“李邑曾经诽谤您,一心想把西域的事情破坏掉,今日为什么不依照皇帝的命令把他留下,派别的官员护送乌孙侍子回京呢?”班超回答说:“正是因为李邑诽谤了我,所以今日才派他回京。我问心无愧,为什么要怕被别人议论呢?”北齐时的崔暹曾经对文襄帝高澄说,应该亲近并且重用邢邵。当然邢邵不知道这件事,还总是抓住机会在文襄帝面前诽谤崔暹。文襄帝很生气,对崔暹说:“你在我面前说邢邵的优点,而邢邵却只说你的缺点。邢邵真是一个糊涂人。”崔暹说:“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邢邵这个人不糊涂。”这些都是面对诽谤不争辩的很好的例子。虽然这样,遭到别人的诽谤却不去争辩,这当然是品德高尚;而从诽谤者这一方面来看,不就更加无地自容了吗?我们没有必要去追问被诽谤的到底是怎样的人,但不能不以诽谤者的下场为警示。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戒骂詈

我们中国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是骂人呢?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无意间相互偶然发生了点摩擦,或者是在赶车、挑担的时候,稍不留神,彼此撞到了,完全可以互相道声歉就能解决的,但大家却破口大骂不止。又或者是亲朋好友之间,讨论事情一旦意见不一致,随着大骂起来。要么把对方骂做牲畜,要么侮辱对方的家族。这种情况,从最北方的河北一带到南方的浙江、广东等地,大致情形也都差不多。

大家都是人,却以牲畜来相互辱骂,这是什么道理呀?根据生物进化史来讲,人类只不过是哺乳动物中进化程度比较高的;而爬行动物其实是哺乳动物的祖先。所以,发育了二十八天的人类胎儿,与发育天数相等的狗胎、龟胎等十分相似。然而,把别人骂做牲畜,就是想说明别人进化的程度较低吗?然而普通人的看法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汉代的刘宽有一次招待客人,派家仆去买酒,过了很长时间,家仆却喝得大醉回来。客人不能容忍家仆的这种行为,就骂道:“畜生养的。

”过了一小会儿,刘宽就派人去留意看着这个家仆,怀疑他极有可能会自杀,刘宽对旁边的人说:“他是个人呀,有人骂他是畜生养的,还有什么比这更严重的侮辱啊,因此我怕他会自杀。”另外还有前秦苻坚时期,有个叫王堕的人性情刚峻,痛恨董荣如同仇敌,从不和他说话。王堕曾经说:“董龙是哪里来的鸡狗,配让国家的栋梁之才和他说话?”(龙是董荣的小字)董荣听说后恼羞成怒,于是就劝苻坚把王堕杀了。等到要行刑的时候,董荣对王堕说:“你今天还敢再骂我董龙是鸡狗吗!”要么被人担心会自杀,要么就杀人,在古代骂人畜生对人的刺激竟强烈到这个程度。而今天的人,以这种狠话相互责骂,却全然不觉得不应该,这是什么原因呢?

父子兄弟之间,罪责不应互相波及牵连。因为对一个人愤怒而侮辱他的整个家族,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古时候,卫国的孙蒯在重丘给马饮水,毁坏了饮水的器具,重丘人就责骂孙蒯说:“你父亲就是个残暴的人。”齐威王被周显王责备,然后就气愤地骂道:“呸,你母亲是一个下贱的奴婢。”这就是古人辱骂别人父母的例子。至于那些脏话,在古代则只有调笑戏谑的时候才会出现。《抱朴子·疾谬篇》说:“调笑戏谑的言语,有时往上波及到祖先,往下则牵连到妇女。”作者将此篇命名为“疾谬”,就是斥责这种行为荒谬并且深恶痛绝。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三人,都与夏徵舒的母亲私通,一次他们在夏徵舒的母亲那里饮酒作乐。陈灵公对仪行父说:“夏徵舒长得像你。”仪行父回答说:“也像您。”陈灵公最终因为这件事而被夏徵舒所杀。然而今天的人们用这种话相互辱骂,全然不觉得不应该,这是为什么呢?

没别的,人们说惯了也听惯了罢了,于是即使是最不合乎情理的话,也不会有人去追问其中的缘故,只是人云亦云,就像发出普通的感叹词一样正常。《说苑》中说道:“孔子家的小孩不会骂人,因为他们自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但愿明白事理的人,能注意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加以改正。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自由与放纵

自由,是一种美德。比如思想、身体、言论、起居、职业、集会,等等,都有一定的自由权利的范畴。如果自由的权利受到外界压制,而没有达到它应该有的程度,就尽力去争取,即便是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自由毋宁死”。然而若自由超过限度,从而既自己有愧,又会伤害到别人,那就不再是自由,而是放纵了。放纵,乃是自由的敌人。

人们的思想不被宗教所束缚,不受世俗习惯所牵制,而只以良心为准则,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偶尔有恶劣的思想,是良心所不容许的,但自己还是故意纵容它,使这种恶劣的思想不断积聚扩张,最终它的势力凌驾于良心之上,那它就是放纵的思想了。

饿了要吃东西,渴了要喝水,疲倦了要休息,这是维持生命健康的自由。如果饮食不节制,作息没有规律,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因为放纵自己转而有害于生命健康了。

高兴了就歌唱,悲伤了就哭泣,这就是感情的自由表达。但是如果有街坊邻居办丧事,就不应在街上唱歌,寡妇不在夜里哭泣,这些都是因为不敢放纵自己的感情。

言论可以是自由的,然而有的人举报揭发别人的隐私,还诱导唆使别人嫖娼、行窃;日常起居是自由的,然而有的人却在房子里做危险的事情,在夜里喧哗不止;职业是自由的,然而有的人却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甚至贩卖毒品;集会是自由的,然而有的人却四处传播迷信,胡作非为。这些行为,都是放任自身极端的自由,而不去顾及别人的自由是否受到干扰,这都是放纵的过错。

以前法国的大革命,旨在争取自由,这是我们所崇拜的。然而,当时的人如罗伯斯庇尔、丹东等人,以过度激烈的方式,肆意杀戮贵族,造成一个时代的恐怖黑暗,这就是由于放纵而发展成残忍了。较近的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也是在争取自由,对此我们不敢轻视。但他们威胁政府的方式,竟演变为烧毁邮件、破坏艺术品,这就是由于放纵而发展成粗暴的行动了。自由这项美德,一旦放纵,就很有可能将发展为粗暴或残忍的行为而自己却浑然不觉,难道对此我们能不谨慎吗?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勿畏强而侮弱

《诗经·大雅·烝民》篇说:“人们常说,柔软的东西咽下去,刚硬的东西就吐出来。只有仲山甫与众不同,柔软的东西他不咽,刚硬的东西他也不吐,不欺凌孤苦无依的人,不畏惧强暴蛮横的人。”人们之间的交往,彼此本应是平等的,而在诗中古人用食物的吞吐为例来说明人际强弱关系,实在不正确。这个人人平等的道理,就是仲山甫之所以与众人相反,并坚持自己履行不欺软怕硬的义务的原因。

惧怕强者和欺负弱者,这两种行为存在施加者和承受者的区别,它的作用也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别。但无论对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受了强弱不平等的错误观念的蒙蔽。我们惧怕强者,是因为我们比对方弱,不敢与强者平等。当我们看到比自己弱的人,自然会认为对方不敢与自己平等,因而欺负弱者。另外,自己欺负弱者,是认为自己比对方强,不必和他平等,因此,当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很自然地就会认为对方必定不会与自己平等,因而畏惧他。这两种表现,表面上看来似乎不同,其实内在心理是一样的。改正其中的一种,那么其他的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

我们国家推崇那些侠义的行为时常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句话就是说,当看到以强凌弱的事情时,就应该立即帮助弱者来对抗强者。这时强者还没有侵犯我,而我已经上前去与强者进行抗争,那么当他再侵犯我时难道我会转而害怕他吗?而弱者与我没有关系,但我却上前相助,那么难道我会因为他与我靠近转而欺负他吗?那种拔刀相助的行为,虽说属于侠义之举,但也都是怀着一颗打抱不平的心,而这种心态是人人都有的。我们如果能发扬这种心态,那么畏惧强者欺负弱者的错误观念,自然也就没有萌生的机会了。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责己重而责人轻

同类推荐
  • 原本大学微言(下)

    原本大学微言(下)

    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大学》原文仅千余字,而此“微言”约有四十万字,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
  •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本书主要通过讲述《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将其中的奇妙哲理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给读者。全书分十篇,从不同的方面讲述天地、讲述人生,给读者一个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稿是针对我国著名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和著作,进行全方位解读分析的社科读本。作者将哲学通俗化的一种尝试,试图跟着冯友兰先生的思路,以中国哲学问题为核心,来讲哲学。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热门推荐
  • 傻丫头恋上恶魔校草

    傻丫头恋上恶魔校草

    身为少爷的他们会如何与身为小姐却不娇气反而直率的她们擦出爱的火花?几对冤家在感情之路上的挫折会如何解决?经过考验的爱情才最坚固、最终长久!
  • 穿越之我的未婚夫是王先生

    穿越之我的未婚夫是王先生

    尼玛?穿越了,未婚夫是王先生,谁说王先生是萌萌的,明明是腹黑属性的啊。
  • 超神植物园

    超神植物园

    现代宅男穿越异世。一个毫不起眼令人鄙夷的泥土武魂,种植出各种各样的神奇植物。一路逆袭,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 老婆难宠

    老婆难宠

    这是墨墨的博客,大家有空过来踩啊!墨墨会把写的短篇小说发到博客上的,谢谢大家支持,谢谢!!!http://m.wkkk.net/u/2090097120他自认为是一个女人追捧的金龟婿,有才有财也有貌,但是眼前这个跟他相亲的女人却没人有任何表情,没有惊喜没有爱慕也没有讨厌。原本指向抱着来打发母亲的催婚令来看看的,却没想到还没自我介绍,女方却一句“你想结婚吗?如果想结婚,我们就结婚吧!”把他惊得目瞪口呆。看着这张稚嫩的脸孔,这个比他小五岁的女人已经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也罢,娶个这么有趣的老婆也不错。但是,他错了…她对生活爱情早没了激情,才二十三岁的她早已经打算把自己嫁人了,然后当一辈子宅女,结婚对象如何,她根本不在意。这个是她相亲对象,第一眼心砰然一动,然后冷眼看着。海归,有钱人,帅哥,金龟婿,最后补上一句,花花公子,种马。还未自我介绍,“你想结婚吗?如果想结婚,我们就结婚吧!”这样的他不会守着自家的红旗,热爱外面的彩旗飞扬,也逐了她的愿,不必经营两人的感情,她只是换了个地方当宅女而已。天哪,他家老婆也太好养了吧,不买名牌不爱逛街不爱打扮,只用几套舒适的家居服加个抱枕然后一台笔记本就能打发掉。只爱小白和床,完全忽视掉他这个“极品”老公。对她好,她没反应,跟女人搞暧昧气她,还是没反应,只是气到了自己。他家的老婆还真难宠…*******************************************************此文不虐心不虐身,属于温馨作品。想虐心虐身的作品,可以推荐墨墨的《惹上恶魔》此文男主黑腹专情,女主淡然懒散。写夫妻间的小幸福,小心机,婚斗。里面还有其他不同的精彩和人生感悟…如果喜欢墨墨的作品,请投上您尊贵的一票,请留下您矜贵的脚印谢谢…这是墨墨的QQ群:70649091或者十指连心后花园:135971145,敲门砖是任何一个你喜欢的人物的名字,或者是小七,墨墨欢迎大家来探讨,谢谢********************************************************
  • 五言古

    五言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仍未冷

    血仍未冷

    这本故事集由著名悬念故事家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从近作中挑出最精彩最满意的故事以飨读者。篇幅中篇短篇都有,情节曲折离奇,悬念紧张刺激,时代跨度大,地域涵盖广,能让读者享用到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 德川家康(新版)13:长河落日

    德川家康(新版)13:长河落日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因你时光欢喜

    因你时光欢喜

    天雾山是一处避暑胜地,十七岁少女唐爱因为长居在山上的客栈又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变得害怕接受新事物。热情乐观的席风将唐爱带出天雾山,在所有人排斥且怪异的眼神中替她周全护航。唐爱觉得席风是造梦者,弱小的她永远也变不成像席风那样阳光的人,可命运偏偏为他们互换身份。当所有人慢慢走近唐爱,发现她内心的单纯善良后,席风的秘密也随之被揭开。隐秘的身世、充满仇恨的暴躁性格,让他被家族所有人唾弃。然而当大家都远离席风的时候,唐爱却以一腔柔情包容他。他温暖过她,而她要以同样的方式,将从前的他带回来。
  • 创世造化

    创世造化

    宁叶。联邦顶级世家独子!被神秘宁灵带到修炼大陆。来到就把天命之子的系统给抢了!还把人收了,还玩人家的系统!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