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700000011

第11章 仪表礼仪 (2)

一般来讲,重要场合女同志需要注意什么呢?工作场合、重要场合,女同志的头发不要随便让它披散过肩,那不太合适。长发不宜过肩。如果你要留长发的话,上班的时候、重要的场合,最好把自己的头发束起来,编起辫子,用卡子或者发箍把它收拾收拾,不要随意散开。一个女人拥有一头飘逸的长发,便极富有女人的魅力。你自己可能不知道,那是年轻女人的标志。你在这儿若无其事地一甩长发,没准把附近的某个兄弟就搞晕了。那叫搔首弄姿,搞不好别人说你是在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同时还要注意什么呢?工作场合的发型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公司、企业,国家公务员,发型上一般要求庄重保守。你不能过分时尚,说个难听的,你打扮得比你的服务对象还漂亮,谁伺候谁啊?这个一定要强调。

面部修饰要注意什么呢?面部修饰最重要的是,除了整洁之外,面部多余的毛发你要注意。有人说你不是讲头发吗?此外什么地方还有毛发?有这么几个地方要注意:第一,胡子。第二,鼻毛和耳毛。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会有一些毛发,除了头发之外,它还是不让别人看到比较好。没有特殊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不要留胡子。要养成每日剃须的习惯。你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胡子拉里拉碴,确实有时候给别人蓬头垢面之感。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上了年纪的同志,尤其男同志,一定要注意鼻孔,注意耳朵。我曾讲过,男人的鼻毛若长出鼻孔之外,极其破坏自己的形象。别人往你侧面一站,其耳孔里面一撮毛在随风飘摇?一看鼻子,有一根毛在外面,上面还有一个珠珠,这个必定会影响本人形象。鼻毛和耳毛要适时地加以修剪。

口部要注意什么呢?从仪表修饰这个角度来讲,口部要力求无异味,无异物。我们跟一个人说话的时候,看这个人最多的地方,当属看头发,看眼睛,看嘴巴。通常看一个人时,我们是看其鼻眼三角区——头发以下、下巴以上。我们要养成什么习惯呢?吃完饭之后要及时刷牙,及时照照镜子。说实话,别人跟你一说话,若发现你的嘴巴桃红柳绿,这边牙缝里塞一根韭菜,那边贴着半个虾米皮,这种尊容肯定不太好看。特别要注意,如果你是搞服务工作的,搞接待工作的,或者到社交场合去,跳舞啊,赴宴啊,不要吃带有过分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比如葱,吃了之后,五六个小时之内你就是葱;那蒜呢?其气味没葱厉害,但是它的后劲比较足。后劲最足的是韭菜,它可持续发挥。今晚你吃过韭菜馅水饺,明天下午打上一个嗝还能把别人放倒。如果是有良好教养的人,你到公众场合去,就不要让别人因此而受折磨了。

其次,我们要强调的是化妆的问题。有些人跟我说,化妆是女人的事。还有女同志讲,化妆是年轻姑娘的事。并不一定。关键看你对化妆怎么理解,严格地讲,在交往应酬中,化妆是一种礼貌。什么是化妆?化妆就是使用化妆品进行自我修饰。严格地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老人也好,孩子也好,我们都是使用化妆品的。化妆品主要有这么几类:第一类,美容的。它主要是女同志用的,唇彩呀,甲彩啊,胭脂啊,睫毛膏啊,诸如此类。这些女人用得比较多,当然男人也用,金教授我今天化妆不就用了吗?我小时候打架眉毛少了一块,我刚才录电视节目前跟化妆师说:你把我眉毛补上,否则我这儿秃,它不就是一种修饰吗?但是一般女人用美容品比较多,所以有的同志理解化妆就是美容,这是比较狭义的。第二类,美发的。

我们男人女人都要洗头发、剪头发、理头发、梳头发、烫头发、染头发、做头发。所以这个美发其实也是化妆,你不可能一辈子不剪一次头发,除非你天生没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男人女人都在化妆。第三类,护肤的。男女都会护肤的。在现代生活中,护肤品的种类多了,我小时候有什么?蛤蜊油,天冷,怕皴,这么一抹就完了。现在,各种各样的脂、粉、油、水、蜜、乳、霜、膏,养颜的、祛斑的、除皱的、防晒的、SOD的,都有。我们多少都会使用其中一种,第四类,除味的。它会把你身上的各种异味、怪味给去掉的。比如,香水,香粉,爽口液,诸如此类,它们会把你身上的异味、怪味给去掉。换而言之,以上这四种美容品、美发品、护肤品、除味品,你若使用了一种,你就算是化妆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化妆了。

在此主要要跟各位谈谈化妆的基本礼仪。我想讲以下三点。

第一,化妆要自然。我们若不是去上电视做节目,不是去舞台表演的话,通常就没有必要搞舞台妆。个别同志有个误会,他认为,既然化了妆,就得让别人知道。比如,涂香水实际上是要避免在公众场合自己身上汗味太重,或者有其他味道令人难闻。故此你没必要涂得太多,你适当地喷洒一点,交际圈一米两米之内,大家觉得这个味道有点芬芳也就足够了。有人拿起香水瓶狂喷,把自己搞得好像一盘大蚊香一样。说句不好听的,这是用的过量,让别人产生弄巧成拙的感觉。那会让别人怀疑此人必有狐臭,不然干嘛这么香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化妆的基本要求是自然。比如,在工作场合对职业妇女是有化妆要求的。特别是酒店、商场、餐馆这样一些部门的职业妇女往往必须化妆。其基本要求是八个字:化妆上岗、淡妆上岗。即要化妆,化淡妆。淡妆的要求是什么?化妆之后,自然而然,没有痕迹,让别人觉得你天生如此的美丽,那才是水准。这是第一点。

第二,化妆要协调。所谓化妆协调实际上是指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的协调:

其一,使用的化妆品最好要成系列。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有些同志往往做不到。像她用的那个香水,老公从香港买来的,合成香型;洗发液,单位发的,茉莉香型;洗面奶,超市买的,檀香型;漱口水,在街上被派送的,不知道香型。四种东西用到一块儿?什么香型?没准成了菜园子香型。它位彼此之间串味了!其实你的化妆品要是同一个系列的话,它们的芬芳的香味往往是一个味道的,那就不至于串味。

其二,化妆的各个部位要协调。比如,你使用甲彩,手指甲上面涂彩色指甲油,我们叫甲彩,老百姓则叫指甲油。这个甲彩的颜色最好跟唇彩是一个颜色。如果我脚指甲上也涂指甲油了,那我应当使之与手指甲上也同为一色。例如是紫红的都是紫红的,是黑的都是黑的。它们就比较好看、比较协调。但是我也注意到,有的同志一看,我们就说这个人没文化,为什么?化了妆的她嘴巴是黑的,手指甲是绿的,脚指甲是蓝的,像是妖怪。总之,化妆时各个部位协调一下会比较好看。

其三,要与自己的服饰相协调。比如,夏天,女同志有的时候内衣外穿,内衣外面罩上套装或者套裙的上衣,或者穿漂亮的真丝的亚麻的衬衫。女同志都知道,她如果围围巾,或者内衣外穿的话,她内衣的颜色,围巾的颜色最好跟唇彩一个颜色,这样就会比较好看,过渡自然。你去看一个女同志,化过工作妆、职业妆的人,她会不会化妆,你看她的唇彩的颜色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我这是件粉色的衬衫、粉色的围巾,唇彩也是粉色的,那就非常协调。唇彩是个粉的,衬衫的领子却是蓝的,反差太大了,它的过渡不好看,不协调。这就是化妆的第二个规则,协调。和谐就是美。

第三,化妆要避人。什么意思啊?化妆也好,收拾自己也好,都不要当众表演。化妆是一种个人隐私行为,你在别人面前表演,便有引人注目之嫌。我们有个别同志不太注意,上班、开会,没事了,等公共汽车,都会拿出小镜子美化自己。“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实她是不自觉的。一个聪明的女同志,不要说不在大庭广众之前去化妆,在男朋友,或者在老公面前化妆也大可不必。距离产生美感。你在别人面前旁无遮拦地去收拾自己,你被他发现你漂亮起来的秘密,你的美便会打折的。他心里会说:“原来如此!”真的可能影响你光辉形象,所以聪明女人不在别人面前换衣服,穿袜子,化妆,补妆,老公也包括在内,他也是外人,该见外就要见外。距离产生美感。

再次,不能回避的是举止动作问题。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举止动作,实际上事关其教养、风度和魅力。什么是风度?风度,就是一个人优雅的举止。什么是魅力?魅力就是一个人美妙而自然的造型。我们看男人、看女人,看同性、看异性,有时会觉得:这个人很有风度,那个人很有魅力,为什么?因为他大气,他自然,他耐人寻味。

同类推荐
  •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做人该弯腰时一定要弯腰,做事该迂回时一定要迂回,韩信没有胯下之辱,他能成为大将军吗?这本书从细节入手,精辟地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读。
  • 口才圣经

    口才圣经

    “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盛安之编著的《口才圣经》广征博引,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你将在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在知识如此迅速激增、变化和老化的今天,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当然是学习,爱学习了。不学习者就会停滞不前,迟早丢掉饭碗。一个懂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因为知识是获得生存能力、提升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李嘉诚也曾经说过:没有学习就没有未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我们更厉害的人还在学习。学习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当你可以学会你想学的人和东西时!让我们把学习进行到底吧!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热门推荐
  • 出人头地的137条人生经验:他能,你也能

    出人头地的137条人生经验:他能,你也能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诸多不顺,甚至会遭遇许多困境和失败。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是的,如果自己都认输了,那就是真的输了。如果你想成功,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相信自己能行并立刻行动起来。成功只属于那些充满自信并付出努力的人。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掌握你命运的就是你自己。
  • 生活再苦,也要懂得欣赏

    生活再苦,也要懂得欣赏

    欣赏就是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不纠结、不抱怨,用强大的内心和纯美的灵魂拥抱世界。与其在喧嚣的世界里疲惫不堪地追寻,何不静下心来感受点点滴滴的幸福?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要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然、欣赏自己所处的环境、欣赏自己的生活……欣赏身边的一切,那怕是一个浅淡的微笑,你也能从中获得未知的善意、幸福,以及灵魂的感动。
  • 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

    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

    每年开展的市直机关干部读书活动即将开始。过去的岁月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了党建理论、社会管理、经济工作与理论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大家读书、思考、笔耕结合,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文以载道、书如智友,今年大家要学些什么?这确实给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同志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 谁人不识宁高宁

    谁人不识宁高宁

    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也是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商界领袖之一。战略主导与使命之旅、经理人与领导力、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企业文化与品牌重塑、总部问题与流程建设……本书通过对宁高宁如何操刀华润与中粮两家“恐龙级”企业转型与再造的全面深度解读,首次向读者揭开中国极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和中国极具魅力的商界领袖之一宁高宁先生的经营管理智慧。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慈尊升度宝忏

    慈尊升度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虎烈拉

    虎烈拉

    可以说,这是一场宏大叙事,战争、瘟疫、死亡、仇恨、人性、亲情……都在其中;然而,这又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木匠和一个日本木器厂小老板之间的故事。他们分属敌对国,却在劫难之间见证了人类绵绵不尽的人性之美。让好小说带给你心灵一次庄重的洗礼吧!1942年,16岁的王顺才在北平的兴业木器厂做工。那一年,日本鬼子秘密地实施了细菌战,到处投放病毒,致北平城内霍乱盛行,老百姓称之为虎烈拉,绞肠痧。一旦染病,中医很难治愈。有钱的人可以捧着大把的钱去看西医,若治疗及时,或许能活。穷人不行,吃口饭都是难事,哪里有钱看西医呢?只能干熬着等死。
  • 中原客的诗等

    中原客的诗等

    诗日记。……把摸索到的那盏灯拧亮。那人的身体里原来漆黑一团。仿佛倒扣于风雨中的一口大钟。阴晦、死寂!铜——或者铁已锈得近乎不成样子。突然的灯光,突然抱住了书生千年的隐痛。夏夜。黑云压城!喘息被压得更低——闪电:一束被痛楚击中的神经。从随后的一阵阵怪叫来看。天神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硬汉。暴雨,让人进而联想到了哭泣。好在很快就收住了,跟没事儿一样。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打赢职场遭遇战

    打赢职场遭遇战

    本书讲述的是36个“职场遭遇战”故事,由浅到深,涉及各行各业及各职场阶层的人士,适宜阅读的人群宽泛:从普通员工、小白领、大白领到金领管理者,甚至创业者、企业家,都可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本书既可作为平时的咖啡时间读物,一杯咖啡,一条计策,细细品味吸收。也可作为职场应急手册,随身携带,遇到棘手事件时,马上针对性阅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