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6600000110

第110章 张亮招待,争夺塔吊

晚上,依然是老规矩,大家聚在一起聚餐。当初一起来余华综合馆项目的九个新员工,嘻嘻哈哈的,这过去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离开好几个了。

最先是浙江大学的高材生李升辞职去了设计院,然后是薛伟被公司调走去搞营销,紧接着土力星辞职,裘萌萌换分公司,李慧锋被调走。现在剩下的四个人高天一、徐河、文凯和张亮四个人一起给李慧锋送行。以前在一起吃饭特别壮观,现在人都凑不够一大桌了,吃饭都得选小桌子,一想到这里,高天一心里可不是滋味儿。

“哎,慧锋走了,天一没有好基友了!”

“可不是嘛!”高天一回应张亮的调侃,弄的大家哈哈大笑一番,总算是打破了死气沉沉的气氛。

“慧锋,来,祝你在杭州过得开心,到了那边工作顺利!”

高天一端起酒杯,率先敬酒,李慧锋也一改往常喝酒的青涩,直接一口把酒都干了。

大家也纷纷敬起酒来,互相打开了话匣子,畅想未来的,回忆过去的,一会悲伤,一会开心,心情真是五味杂陈。这一晚,五个人喝了不少,也喝到很晚。

第二天周六,李慧锋没有加班,这可能是他上班以来的第一个周末双休,也是余华综合馆生产部的同事里第一个能过双休的人。事实证明,地球上少了谁都照样转,不会因为李慧锋周末两天不在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但领导从来不看事实,这是你李慧锋要被调走了,没人追究,但如果你没被调走,如果你周末不来加班,领导就会认为地球上少了谁都行,就是不能少了项目生产部的任何一个员工,否则就会列举一些可能但基本不会出现的问题给你讲大道理,但这个基本不会出现的问题如果真出现了,即使你在这也没用,该发生还是要发生的,你阻止不了也没有那个能力去阻止。比如说工地上有一个人从楼顶掉下来,你难不成还能一伸手把他拽回来?这不过都是领导的托词罢了,如果真的有出事故的那一天,领导会说我已经安排管理人员到现场加班监督了,我们没有疏于管理,这样,领导的责任就撇清一大半了。

周末,李慧锋没有回家,而是接来了一位女孩子,看样子是他的女朋友,就是不知道进展如何了,反正以前没听李慧锋说过他有女朋友的事,可能是新谈的吧。高天一看见李慧锋和女友吃早餐,然后准备逛逛余华市,就动身去杭州了。高天一心底里是祝福李慧锋找到了爱情的,但又自己又很郁闷,自己的爱情在哪里呢?不知道,估计是缘分还没到吧。

李慧锋走了,高天一自然是最苦逼的。首先是没了最好的玩伴儿,自己的孤独感会加倍增加。再者,李慧锋一走工作都交接给了高天一,高天一的工作量又翻倍了。

这一天下班,张亮看见高天一还没走。就在那等了高天一一会儿。

“忙完没,忙完了,去我那吃饭吧?”

“这个不好吧?”

“没事,我让我老婆炒几个菜,走吧!”

高天一执拗不过张亮,骑着自行车和他过去了。

张亮已经搬出去有一段时间了,结婚后,张亮在余华市租了房子,把老婆也一起接过来住了。那个房子是合租的,不过也没办法,张亮家是农村的,父母没什么积蓄,张亮结一次婚家里的钱估计也花得差不多了,已经没钱买房子了。张亮又是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工资也低,自然是没攒下什么钱了。外加张亮的老婆不工作也没什么收入,所以刚结婚的两个年轻人想在一起,自然是住合租房了。

张亮的老婆炒了几个菜,都是家常菜,说实话做的很一般,鸡蛋都炒糊了,看样子也不怎么会做菜。

“你们这合租厨房也能做饭吗?”

“能,啥都有!”

“那你们的东西能分清吗,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啥的?”

“都凭自觉了,现在住了一段时间大家熟悉了,厨房里的东西也就不分那么清楚了!”

高天一一直好奇的问着合租房子的种种生活。

“啊,那也挺好的,这样挺方便的,两个人在一起就好!”

高天一问了几句后,突然发现一直问这些不好,就话锋一转,挑好听的说,因为说多了,怕张亮老婆多想,结了婚没有房子还是一个人女人心底里不可触碰的痛点。

吃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高天一就离开了张亮那里。虽然张亮也没拿出什么好东西招待,但高天一还是很感激张亮的,毕竟是一份心意。其实之前高天一一直和李慧锋玩的很好,一起吃饭,一起上下班,现在李慧锋突然调走了,剩下自己一个人,高天一感觉很孤单。

高天一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走在漆黑的路上,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想着朋友们辞职的辞职,调走的调走,就自己原地踏步,感觉有些失落。

回到宿舍,文凯和徐河也不在,与高天一同住一屋的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了。以前认识的时候总嫌弃宿舍拥挤,梦想着两人三人间,现在如愿了,高天一倒是不高兴了,因为宿舍太冷清,没有欢声笑语实在是让人难受。

不一会儿,文凯和徐河就陆陆续续地回宿舍了,他们回来的很晚,不知道是在办公室上网呢还是去哪里潇洒去了,高天一早已经躺在被窝里。

“熄灯了,高天一睡啦?”

“恩,睡了,我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他睡着了!”

徐河和文凯谈论着,但二人也是象征性的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各干各的了。其实文凯和徐河的关系也一般,虽然没什么大的矛盾,但两个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交集,之前人多的时候还好,大家住在一起你一句他一句的,聊天时避免了冷场的尴尬。现在不行,两个人真的没有那么多可谈论的东西。

高天一只是假装入睡,其实根本没有睡着。他虽然是特意装睡,但不是不搭理文凯和徐河,而是李慧锋刚走,高天一需要调节一下失去伙伴的心情,不想说话。再者,高天一真的和文凯、徐河没那么多话题去讲,所以干脆就装睡得了。

人真的是群居动物,怕孤独。现在上下班都是高天一一个人走,心里可不是滋味儿,曾经好几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上班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徐河这个人还可以,住在高天一的下铺,但徐河在商务部,平时工作交集少,人还特别喜欢睡懒觉,周末商务的这个部门也不加班,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文凯自不必说了,虽然高天一和他的关系有了缓和,那也仅限于不再针尖对麦芒而已,要说两个人成为好朋友是不可能的。

熬过了周末两天的加班,到了周一就更难受了。工地上各个单位的人都上班了,自然找麻烦的人也多了。

“武工武工,4#塔吊总包的说不给我们用了!”

“不给你们用,为啥,这是我们钢结构的时间!”

大早上刚进办公室,就听对讲机里的班组长说塔吊被抢走了,高天一的师傅武冲成听着肯定不爽。

“我也不知道呀,他们说要打混凝土了,塔吊是他们总包安装的,我们钢结构分包要服从安排!”

“跟你要你就给他呀?不会不给!”

“我也没办法撒,塔吊司机也是总包找的,这个时候不听我指挥了,你给协调协调呗!”

师傅武冲成气不打一出来。其实高天一明白,他们的钢结构项目部就是一个专业分包,真正的老大单位是总承包单位,工地的一切设备都是总包单位组织起来的,专业分包单位平时还可以讲讲理儿,但一到了很忙的时候,总包单位就压你一头不讲理了。

“天一,你去现场看看,协调一下!”

听到师傅武冲成安排自己去解决问题,高天一还真有点心虚,平时处理现场这种施工问题都是跟着师傅屁股后走走,只是看看热闹,根本不用自己说话,而这一回却是自己独自一人。

被逼无奈,高天一只好拿着安全帽,硬着头皮走向工地。站在基坑边望了望,发现D区塔吊底下围了一群人,高天一向着人群走去。

“秦工,今天上午不是我们的塔吊时间嘛,昨天把申请表给你们了,今天怎么又抢起来了?”

高天一向着人群里一个带白色帽子的人说话,这个人是总包单位D区的施工负责人,在工地里都叫工长,称呼也都是姓氏加个“工”字。

“你知不知道,我昨天都被我们项目经理屌了,我们D区干的这么慢,要赶进度,塔吊不可能给你们用!”

“不能这样啊,秦工,这还得有个规矩,不然塔吊好几个单位用不是乱套了吗?”

“什么玩应儿!规矩?塔吊是我们立的,我就是规矩!”

“别生气啊,秦工,我这不是商量着嘛,要不我们的工人也窝工。”

“不要和我说了,你们一点诚意都没有,叫个新员工来和我商量,能商量啥!”

“秦工,别生气,我叫我师傅来和你商量哈!”

高天一灰头土脸的走出人群,他用余光看到,不仅是总包的工人在看热闹,连自己这边的工人们也露出鬼笑,窃窃私语,都说大学生啥也弄不了,没能力,连个塔吊也搞不定。

高天一这是第一次处理事情,还是这种棘手的事情。这事其实谁来了也没用,秦工说塔吊是他们建的,他们说了算,可事实还不是两拨工人在僵持,导致塔吊谁也用不上。

话虽这么说,但高天一还是想表现自己,这第一次执行师傅交代的任务,居然没搞定,心里可不是滋味儿。

“武哥,塔吊总包的不给。”

“跟他们要!”

“要了,不行。”

高天一压低了嗓门,小声和师傅武冲成说。

“喂,秦工,你们怎么回事,我告诉你,我们的塔吊时间必须给我们用!”

高天一刚说完不行,武冲成就拿着手机给秦工打电话,冲着秦工吼了几句,然后挂电话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扔,看样子心情也很不好。

高天一不敢作声,只是默默的坐在座位上。这一上午D区的塔吊就被两拨工人围着,谁也不让步,到了中午,大家下班散去。看来师傅武冲成出马也解决不了,更何况高天一呢。

中午回到食堂吃饭,项目经理量总和生产经理尹风清也出差回来了。说是出差,谁知道他们干啥去了,反正身为小喽啰,没权利也没有必要去问。

“量总,今天上午塔吊使用乱套了,总包的又不给我们用!”

饭吃了一会儿,师傅武冲成就向项目经理量总汇报,看来,解决不了的事就要马上和领导汇报,不能闷在心里,让领导去解决,否则领导还会埋怨你。

“啊,我知道,总包的项目经理刚才给我打电话了。那个,尹总,一会下午你叫上我们劳务的现场负责人华经理去找找总包项目经理,让总包的劳务负责人也来,一起开会解决。”

“行,量总!”

这个问题就这么一句话带过了,然后领导那桌人就谈论着各种东西,反正和塔吊没关系。高天一心里想,领导不愧是领导,自己和师傅折腾一上午的事情,就这么被领导一句简单的话解决了?

吃过午饭,项目经理量总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休息,生产经理尹风清和高天一他们一起下楼。

“你说人家总包项目经理找他,这他倒好,把事情安排给了我,说是让我下午去开会,还不是听人家总包安排,能讨论出个啥!”

高天一走在前面,听着生产经理向武冲成抱怨。

后来事情还是老样子,开个会没解决任何问题,没有什么好办法,不忙的时候大家就按照塔吊使用申请表的时间使用,忙的时候就两两拨工人僵持着,最后还是总包处于强势地位,高天一他们这个专业分包总是做出让步。

“量总,公司组织劳务培训,要求每个项目要派人去参加,我们项目劳务管理员李慧锋调去杭州没人了。”

这一天,项目经理量总组织大家去现场进行质量安全大检查,杨帆突然收到公司劳务培训的消息就和项目经理量总汇报了。

“那杨帆,你去吧!”

“不行,量总,最近技术部在弄论文,太忙了,要不,让高天一去参加吧!”

同类推荐
  • 我活在一本书里

    我活在一本书里

    作为高三党的我不愿意跳跃时间,只想好好学习。做为普通的高三党,我表示我知道的太多了。
  • 二根的喜剧人生

    二根的喜剧人生

    用三民村的故事讲诉农村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和人物变化。
  • 千悠韩雪

    千悠韩雪

    我不懂迁就,不懂退让,更不懂的放手,但我会一直等你,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直到你看见我的时候……
  • 白领黑心

    白领黑心

    记录职场争斗的黑暗角落,领略白领生存的明潜规则!黑不遮白,邪不压正,一个人就是一座城,脚踏实地方能步步为赢!他叫白一城,晋升之路由你开启...
  • 规培医生

    规培医生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这是梁博和他的同学们经历生死离别之时感悟到的哲理。健康与病痛相连,生命与死亡并存,每天有很多人拖着一身的病痛走进医院,又有很多人从医院里治愈后健康地走出医院。肝胆外科规培医生梁博和他的研究生同学们都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带着医生的使命进入医院这个神圣的殿堂。即使曾经有过迷茫与困惑,即使遭受生命的威胁,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以及时常萦绕着心中的那个苏格拉底誓言。规培这些年,梁博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医生真正的使命和职责,决心在医疗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热门推荐
  • 魔途噬天

    魔途噬天

    魔焰滔天,群魔乱舞.我为魔,犯我者虽远必诛!——:一代魔头的觉醒,一个修真小子慢慢朝上攀爬的故事!(新书《妖幡》两本每日都更,求收藏推荐)
  • 乾淳岁时记

    乾淳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米虫渣渣想睡觉

    米虫渣渣想睡觉

    周语柯毕生追求就是做一个吃了睡睡了吃的人型米虫,间歇性加些追剧看小说的肥宅桥段大概整个人生都能圆满。但是……这一个两个全来阻止她实现梦想是怎么回事?喂,形状错了错了,不存在第三只脚的赶紧收回去!没错,扰人清梦的这群,通通不是人!好吧,这个她忍了,可为什么连一直帮她的这位也不是人?还能不能让人睡个好觉了?!
  • 女佣兵穿越2:笑看风云起

    女佣兵穿越2:笑看风云起

    她,是现代穿越过去的顶级女佣兵,冷傲,霸气是她的天性,穿越到一个陌生到时空就遇到同样霸王的他,深陷重重阴谋中。他,北烈国帝王,霸气,无情是他的标志,遇到这个女人第二天,就被她轻描淡写的用了‘勇猛有余技巧不足’八个字评价。当女佣兵对上霸王,计算VS阴谋,谁胜谁负?谁是主宰?谁杀谁?
  • 神奇的地球现象

    神奇的地球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三斩

    三斩

    “我要走到天之巅峰,地之尽头,我要看尽这天地的风云变幻,蔚然壮阔。”“我要喝最烈的酒,修最大的道,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景。”
  •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喜欢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吗?喜欢那些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吗?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吗?这里有你喜爱的故事,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来这里寻找快乐和智慧吧!
  • 妃成勿咬

    妃成勿咬

    选秀当天,偏偏冤家路窄!想得美,占用她一辈子,门儿都没有!“你是我的!”强势的帅哥眼神,看得她有些花痴。“别咬我,滚开!”这家伙是谁?太难缠了!郁闷女从此命犯桃花!
  • 综漫之妹妹至上

    综漫之妹妹至上

    东方月,十六岁,男。身份,资深宅男一枚,重度妹控(可惜的是没有妹)。偶然得到了综漫系统,从此迎来了他所希望的新生活。本书小白文,不喜勿入,有逗比,有热血有战斗。世界进程:干物妹小埋~尸鬼~漆黑子弹
  • 郎爷的故事

    郎爷的故事

    郎爷姓曹,名大郎。大郎足有1米8的个子,人长得还算精神:消瘦的身躯,笔直的腰板,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大耳朵、大嘴,两道浓眉比别人长了些;如果脸长得短点就好了——可惜,脸长得有点长了些,加之郎与驴发音相近,也有人背地喊他“大驴”。大郎平日里说话高音大嗓,在村里有把好人缘。他那笔直的腰板保持到文革后期的一九七一年,一脚被当时的村支书踹成骨裂儿。从此大郎的腰就再也没有挺起来。关于大郎被踹的起因,村里上点年纪的人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村里有所古建筑,它的建造者是我们村的一位曹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