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一个知识点讲完之后,刘锦山看见下面人的各种状态也就停了下来。
“课上完之后我会把这节课的PPT发给谢永浩,让他发到你们的班级群里面,你们要是跟不上我的速度下课之后可以去看一看补充一下你们没有听到的”双手按在桌子上的刘锦山对着下面的学生说着。
现在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了,不会像以前那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现在连课后作业都有人用电子版的,何况是这上课用的PPT。
继续上课,其他人该做的事情也是一直在做,没有因为刘锦山的话而有动摇。
王焕平也是没有那么慌乱,甚至还没记笔记,就单纯听课而已。
陈芮可以跟的上刘锦山的节奏,也没有说课后可以拿PPT来复习就放松。
很快上半节课就下课了,陈芮趁着休息的时间活动活动一下。
转头看了看,王焕平的笔记就前面有记一点,后面基本是听和在课本上标出来的。
至于李心杰和林茆东,李心杰听到说课后有PPT能看,就趴在桌子上玩手机了,林茆东有在记,不过他显然跟不上速度,就一直在紧跟慢跟的。
这里的知识点记一下,那里的重点记一下,陈芮拿过来看他的笔记本,感觉有点凌乱。
按了按手指,扭几下脖子,陈芮感觉自己的身体轻松了一点。
尤其是脖子发出“啪啦”的声响,陈芮感觉很舒服。
没有离开座位,就在座位上玩了一会手机,休息的时间是很短了,很快就继续上下半节课了。
还是一样的节奏,还是一样的速度。
讲课的速度很快,所交的内容就很多了,有些课程的话,一节课就能上一个单元的内容,相比较这个,陈芮还是感觉这样的速度刚刚好。
下课走人的时候,袁有槟把黑板上刘锦山写的板书给搽拭掉,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留着那一片给下节课要在这个教室上课的班级感官有点不好。
第二节课,教室从三楼转到了四楼。
和世界通史不同的是,在历史地理学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陈芮就有点没有提起劲头来。
和第一节课一直做笔记不一样的是,陈芮就只是听听画画的,完全就没怎么动笔去记。
前面是在说这门课程的作用,对于历史专业的辅助作用,还有介绍这门课程的内容,概念,对于现代汉语的关系等等。
听着是很好听,实际上,你要是不往考古或者翻译那种行业去发展的话,这门课就是单纯用来混学分的。
陈芮虽然不怎么想上这门课,但是一想到那学分,再怎么不情愿也得学。
不过陈芮倒是可以去找老师拿这节课的PPT回去看,或者要考试的时候抱一下佛脚。
不过陈芮也没有在那里玩手机,而是在听课,但是能记多少就完全是看记忆的问题了。
上半节课休息的时候陈芮去找任课老师拿PPT。
古代汉语的任课老师是一个老太太,张的倒是蛮和蔼可亲的。
不过陈芮对于她是真的没有什么印象。
这门课对于陈芮来说只是一个混学分的课程,而且这门课也不是主干的专业课。
顶多算是一个辅助课程。
而且开课的学期就只有大一这一年才有,后面就没有了。
当陈芮去找任课老师拿PPT,几乎没有什么曲折的过程。
就是说一下,她答应了,然后传一下,陈芮道谢,然后就回到座位上了。
而王焕平他们,因为这节课是一节慢节奏的课程,所以笔记倒是做的有模有样的。
其实还是课程本身几乎全是古文和释意,讲的快的话就根本像是天书一样。
教学的意义是为了学生能掌握知识,不然像念经一样,从头到尾念到结束不是很好。
这和高中是差不多的,不过高中的老师是要更仔细,更为了你自己着想,而大学大部分是要靠自己的理解。
如果说高中是严师的话,那么大学基本都是慈师了。
对于很多任课老师来说,只要你不要在课堂上做的事情太过火,不会惹毛自己的话,大部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所以大学时代和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打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然惹毛了人家,大的报复不至于,但是在一些小事上面给你卡一下,穿一下小鞋,你就特别难受了。
下半节课和上半节课差不多,虽然拿到了PPT,但是陈芮还是一样用记忆决定存储。
第二节课很快就下课了。
人文学院还好,人不算多,但是走到校道上面的话就会发现,人是真的多。
几乎是手里拿着书,俩个,四个,三个,并排走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洋溢着校园里面的气氛。
陈芮几个人也是一样,不过大多都在讨论着刚才上课时候的事情。
王焕平三人都认为古代汉语的课比较有意思,具体嘛,因为他们跟得上上课的节奏。
其实他们的新鲜劲估计就这几个天了,等着上个俩三个礼拜,他们估计想的是为什么还不下课,这讲的是什么东西,我怎么听不懂之类的。
没有掺和进他们的话题,陈芮看着手机文档里面的俩份文档。
想着等一下回去的时候传到电脑上,然后分类进行管理,等到了需要的时候不要找的很辛苦。
不过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涌现食堂去的。
虽然食堂分了很多个,但是架不住人多啊,而且第一宿舍区是以前毕业出去的大四腾出来的,所以新生都是住在那里。
要是下午没有课的话,可以去小超市买一点零食吃,然后晚上早一点下去吃饭,这样就不会那么拥挤。
不过可惜下午有课,只能随着人流去挤食堂吃饭了。
至于外卖,现在这个时候真的是高峰期,送到你手上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要么提早点,要么就晚点点,现在这个时候基本都是用餐高峰,学生,白领都会叫外卖,而且青禾理工处于市里,那中午的用餐高峰就可想而知了。
四个人进到食堂的时候里面就坐满了很多人,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去二楼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