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毅信抬手夺过信封,拆开蜡印,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三下两下打开看了一眼,然后回头瞧了一眼坐卧不安的杨天佑,说道:“天佑,给你。”
杨天佑先是一睁眼,然后似乎是反应过来了,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下来,接过信打开一下,然后惊得目瞪口呆,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了石毅信,见石毅信点了点头,又继续研究那封信去了。
石毅信则是继续说道:“我觉得应该重新审视这场战争,重新定义大都元军的战斗力了,也许你说得对,一百个师,也许太多了。你说呢?天佑?”
“嗯?什么?”杨天佑抬起头来问道。
石毅信一脸尴尬的白了他一眼,说道:“没什么,你继续研究吧。”
在杨天佑那里吃了一瘪,扭头对王营长说道:“王营长。”
“在。”王营长不咸不淡的答了一声。
“你是最早跟着我的一批人,和千军是同一批。这么多年了,怎么感觉你自从加入锦衣卫一直这副样子?就没见你有过情绪波动?”石毅信突然转了话风,有些无奈的问道。
“是吗?锦衣卫训练课之情绪篇......”王营长又要准备开始的时候。
“得,得,得,你又来了。说正事,你亲自带我的金令,调动大都锦衣卫,保证大都周围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可以掌握,按照这个进度,说不定我们真的能攻破大都。”石毅信正色道。
“没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王营长说道。
“明王。”杨天佑一脸惆怅的开口说道。
“完事了?”石毅信挖苦讥讽道。
杨天佑白了石毅信一眼,摇摇头,说道:“明王,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事?”
石毅信自然是了解杨天佑的,看到他这样,也正色起来,问道:“发现了什么?”
“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精壮悍卒连三分之一都没有。”杨天佑说道。
“我看看。”石毅信从杨天佑手里接过信,也开始细细看了起来。
“上面写着此次在廊坊的中,我军探子率先发现敌军,并及时报告位置,随后,我军炮群依据参数使用火油弹开始炮击。炮击持续了近两刻钟,元军大营燃起了大火,然后我军从廊坊城内冲出来,骑兵绕着元军大营,刀斧手,弓弩手,长枪手,弯刀手和陌刀手正面突击,在元军大营里结阵围剿元军的残部,但是信上的最后一部分写道:“夜已深,恐有埋伏,使探马命骑兵队回援,但是放走了一部分元军,包括主将答失八都鲁。”
“跑了答失八都鲁不要紧,可是这信中所言:‘待日明,统计战果,擒九千余人,斩一万三千余人。由被俘元军口中得知,逃四千余人。然所杀之人却仅仅只有六成是精壮,所擒之人则是足足有七成是老翁和幼童,烧毁营帐不计其数,得军粮四百余石,战马一千七百余匹。’这里面的问题可就太大了。”石毅信搭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