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
“掌门,少林的信。”静玄对周芷若说道。
“嗯。”周芷若接过信,打开一看,想了一下,说道:“好,峨眉会去的。”
“是。”静玄答道。
——二十天后,成都——
“伯温,今年的稻米?”石毅信对一个手拿羽扇的男子说道。
“不容乐观,整个安南,江南,四川,关中都是大旱,四川靠着都江堰,安南靠着之前工部建造的水利工程还看得过去,但是江南,关中,很有可能颗粒无收,而我们的储备粮已经耗尽了。今年我们会过的比较紧。”刘伯温说道。
“在百姓不大量涌入的情况下我们现有粮食还能撑多长时间?”石毅信说道。
“非战争状态可以撑两个月,战争状态可以撑一个月。”刘伯温说道。
“如果八成的稻米用来供应军队呢?”石毅信说道。
“你疯了?两成稻米供应大明会出现饥荒的。”刘伯温说道,接着又补充道:“明王,仁义为先,于大明而言,击败各路义军推翻元庭是迟早的事,我们没必要急于一时。”
“我知道,我给你保证大明绝对不会以为这个闹饥荒的,真到了无法挽救的那种地步,第一个饿到的肯定是我。”石毅信说道。
“但愿如此吧,八成能撑两个半月。”刘伯温说道,接着对石毅信一作揖,说道:“告辞。”
——福建——
月黑风高,一个人影闪进陈友谅的宫殿里,潜到一间书房里。
“什么人?胆敢闯进本王的……”一个秃子听见动静头也不回的说道。
一个声音开口打断了他:“友谅,是我。”
陈友谅听了,一顿,缓缓回头,说道:“师傅,您这么长时间去哪里了?”
“唉,一言难尽呐,我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不久之前才回到中土,刚刚控制了少林,就来给你送好东西了。”那人说道。
“嗯?师傅,是什么好东西?”陈友谅说道。
“就是这个。”说着掏出来一个袋子,解开袋子,掏出几个光溜溜的黄色东西递给陈友谅。
陈友谅接过来,一瞧,说道:“这是什么东西?”
“土豆。”那人说道,“我之前被一个人所伤,他命带一支船队离开中土到一个地方,我九死一生终于到了一个地方,按照那人的吩咐,我带回了一整船的这东西。”
“师傅,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陈友谅问道。
“粮食,能吃,而且产量相当大,有了这东西,就不会有饥荒了。”那人说道。
“真的假的啊?”陈友谅说道。
“真的,我去了那地方,见那里的人都是吃这个,花生知道吧,花生的豆子变成你手上拿的这么大,你说会不会有饥荒。”那人说道。
“真的假的?师傅,不是一船吗?剩下的呢?”陈友谅当即问道,他是一个枭雄,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重要性。
“明军封锁了海岸线,我只是盗了一小船的土豆,用马车拉到了少林寺,种在了少林寺的后山,到时候你派人来拿。”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