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2300000072

第72章 破获隐案

“事后姓黄的说晚上没地方吃饭,我姝夫为了感谢他,请他晚上到他家去喝了餐酒,这下好了,这姓黄的就像蚂蟥钉螺丝脚,三天两头的要去他家喝酒,喝了酒还不走,要睡在我姝夫家,而我姝夫家是租的房子,本来就很小,没地方睡,而他硬把我姝夫轰出了门,要我姝姝陪他睡,我姝姝不干,他说不干就杀了我姝夫,硬逼我姝姝和他睡了,而我姝夫本来就老实很怕他,有了这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前天晚上我姝夫忍无可忍,就准备了把菜刀要杀掉他,可他那里是姓黄的对手,不但刀被姓黄的夺走了,还被打了一顿,要不是我姝姝求情把刀拿下来了,人都差点被他砍了。昨天他们才把这事对我说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所以我今天特意来教训他。”

“那你为什么不报案呢?”

“我事先打听了一下,这家伙都是采取这个办法和一些乡里上来做生意的先认识,认识以后就霸占人家老婆,听说有人报了案没用,姓黄的有个亲戚是财政局局长,他儿子就在派出所上班,权力大的很,所以我想既然报案没有用,那我就自己解决。”

“你想杀了他?杀了你也要叛死刑,划算吗?”

“杀他我才不干呢!那样他就没有痛苦了,我要下他一条腿,再把他脑袋打清醒,让他痛苦的、半死不活的活着。”

“那你不还是要做牢。”

“我做了坐牢的打算。”说到这李三五似乎突然清醒了说:“对,为这样的人坐牢确实不划算,谢谢你及时制止了我的冲动,谢谢!谢谢!”

“就今天的事你可能要治安拘留。”

“只要不判刑,治安拘留多少天我都认了。”李三五突然想到黄牯牛说:“那姓黄的怎么处理,他毕竟打了我姝夫,还经常对我姝姝耍流氓,其实还不止我姝姝一个人,我知道除我姝姝外,最少还有四个妇女被他害了,他家有人不会就这么放了吧!”

“你放心,只要你说的是事实,就一定会得到法律的惩罚。”

李三五这时基本清醒了,高兴的说:“你真是我的贵人,我想信你。”

根椐李三五的供述,杨前锋立即将情况告诉了张丽华,两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系列案件,并且情节恶劣,绝不能再让黄牯牛为非作歹,要让这些受害人过一个安全稳定的快乐春节,所以一道将案情向杨所长作了汇报。

杨所长听取汇报后认为案情重大,黄牯牛就是一个害群之马,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治安隐藏,决定先把黄牯牛刑事拘留,将此案一查到底。

杨所长刚做好决定,王大军进来说:“我这个老表又给派出所找麻烦了,这次不行给他多治安拘留几天?让他好好接受教训。”

杨所长严历的说:“大军,他这次不是治安处理的事,是要坐牢的,你不能太惯这样的亲戚了,这样是害了他,上次有人来报案是你接待的,你还把报案人说了一顿,说什么母狗不翘尾巴公狗哪敢上?当时我还认为是一般的男女私情,原来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你这个老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必须严查,这事你不要再说了。”

王大军不服气的说:“不就是打架吗?再说这次不是他打人家,而是人家打他,都被打伤了还把他铐起来,杨前锋,你是不是做的太过了,再说好像坐牢的不应该是他吧!”

“难道你一点都不知道吗?他为什么被打,是他先霸占人家老婆还把人家打了,目前我们初步了解还不是这一个,还来袒护,你的党性到哪去了?你的职业道德到哪里去了?”

“王大军听杨所长这么知道事情大了,忙说:“这……这我真的不知道,刚才我听他说他前天打了人,今天那人叫人来报仇打他,别的我真的不知道。”

“不知道情况就不要乱说情,我正式通知你,这个案子你回避,由张丽华主办,杨前锋协办,一定要一查到底。”

王大军看了眼杨前锋不服气的说:“杨前锋和那个叫李三五的是同学,有利害关系,也应该回避。”

杨所长没好气的说:“不用你教我,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分不清大小头。”

王大军憋了一肚子火走了,杨所长气愤的说:“真不像话,就知道维护自己的亲戚,光听他亲戚的一面之词,也不搞清事情的真相,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说完对张丽华和杨前锋说:“你们要排除一切干扰,把这个案子一查到底。目前不是有五个受害人吗,你们负责李三五姝姝姝夫,其他受害人我分给其他人同时查证,尽快把受害人的材料收集上来。”

张丽华本来就想说前期工作要增加人手,想不到杨所长想到前面去了,高兴的点头说:“行,就按你说的办。”

回到外勤一室杨前锋问张丽华:“这个案件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黄牯牛霸占人家老婆的行为违背妇女意志,可能都涉及到强奸犯罪,要是这些妇女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受到暴力、暴力恐吓或者威胁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些案件就能成立,一个人犯了这么多起案你说严重不严重?”

“李三五说他姝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和他发生关系的,他姝姝怕这家伙真把她丈夫杀了。”

“其他的受害人我估计也是这个情况。”

“黄牯牛干什么的?”

“现在什么也不干,他父亲原来是球铁厂厂长,母亲是园钉厂会计,他原来也是球铁厂工人,仗着父亲是厂领导从来都不好好工作,整天游手好闲,和厂里一帮小妇女混在一起,有些小妇女为了调换工种就巴结他,少数还自愿和他上了床,这样时间长了他就一发不可收拾,见到新来的妇女就想,有一个新女工是通过他父亲关系进厂的,所以这女工对他也很尊重,可他把人家对他的尊重当着是对他有意思,一天游手好闲的他见这个女工一个人在车间就把她强奸了,那时我来派出所上班不久,当时刑警队事多,派出所也忙,杨所长就安排我主办了这个案件。那时刚开始严打,我本认为他一定会得到重判,可谁也没想到最后只判了三年,我怀疑黄牯牛的父亲找了王大军的父亲,他们共同找了相关的人,不然不可能就判三年。

出来后他父亲虽然退休了,但还想叫他到球铁厂上班,可新厂长一班人坚决不要他。

王大军跟他是姑老表,小时候是跟着他玩长大的,两家人的感情还不错,后来王大军的父母看他天天这样混也不是个事,就帮他找工作,人家厂里看王大军父亲的面子就安排了,可是他什么也不想做,再说什么事也做不了,因厂里现在都是计件制的,不干事就没有钱,他最后自己把自己开除了,之后是有家不归,动不动和人说自己是从号子里面出来的吓人家,你别说,他这话当下还真吓倒了不少人,特别是一些老实的普通百姓,见他都让他,说到底是从小惯很了,就这样了他父母还惯着,最后成了今天这样子。”

”噢!原来是这样一个人啊!”

“不说了,干我们的事吧!”

按照杨所长的统一安排,很快找到了五个受害人,通过询问和查证,又发现了两个受害人,共有七个妇女被黄牯牛侵害了,这些被害人都有个共同特点:一、都是乡下的或者是城边农村的,家中田地少,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做点小生意,并在城边租了房子;二、这些妇女忠厚老实,但长的都还不错,而她们的丈夫都胆小怕事。

询问的时候这些妇女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诉说的,尤其是那个来派出所报案时被王大军挡回去的妇女,更是委屈的放声大哭!因为她和丈夫一道来派出所报案时,王大军的话深深的刺痛了她的心,而他的丈夫不分青红皂白,从此认为她在这事中也有责任,一气之下回了乡下要和她离婚。而她换了几个住的地方都被黄牯牛找到了。

黄牯牛害这些人的手段如出一辙,先观察这些人和她们家人的性格,要是太强了他吃不住就不碰,感到能吃的住就找机会接近,他知道这些人进城做小生意没什么靠山,只要天天做点生意小日子也能过,而他们在做生意时免不了会遭到老江湖同行或者城里人的欺负,当他的目标受到欺负时就主动帮忙,让这些孤独无援的人对他存感恩之心,之后要他们请他吃饭,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的弱点,一周以内就会原形毕露,霸占人妻。

其实黄牯牛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纸老虎,只不过敢讲大话狠话,1米78的身高、160斤的体重、一脸横肉和一把蛮力让人望而生畏,吓倒了这些受害人。

杨前锋在审讯时,他开始还抵赖,说这些人都是自愿和他发生关系的,但在全部事实面前不得不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同时也承认自己是纸老虎这一点,他说这几个人的丈夫都被他打过,要是他们对他再强硬一点,像今天打他的人那样狠,他也会收手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毕竟见不了光,可这些人就是怕他,加上第一个妇女和他丈夫到派出所报案反而被骂了一顿没管这个事以后,他的胆子就更大了,接二连三的寻找目标,共找了七个。

杨前锋问他为什么找这么多目标时,他说他的目标就是保持七个。

杨前锋又问他为什么保持七个呢?他说一天去一个地方吃饭睡觉,一个礼拜轮换一遍,生活和生理需要都解决了,又不给她们增加太大的负担能保长久。说这话时他还感到很自豪。

杨前锋心想正如李三五说的,这家伙真是流氓中的流氓。

黄牯牛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好日子一下被李三五打掉了,更没想到的是有个受害人夫妇已经商量好,过年前怎么把他灌醉后杀掉。

杨所长对此案的侦破极为高兴,因为不光是破了一批隐案,更重要的是制止了一起杀人案的发生,消除了一个重大治安隐患,同时让这些受害人和他们的家人能过一个没有阴影的阳光春节。

整个案件查清后,杨所长毫不客气的批评和警告了王大军,王大军连连点头承认错误,但他心里却不是那么回事,并把账全部记在了杨前锋身上。

同类推荐
  •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不是梦想,不是岁月,只为自己的那份执着,守护自己的家乡,为了最后的回忆。
  • 活就活出个人样

    活就活出个人样

    主人公郑少卿和韩洁茹都来自农村,他们彼此心心相印相爱,但老人的封建残余思想作祟,要拆散他们。为了追寻自己的幸福,他们约定私奔,在表姐的帮助下来到了南国东莞打工,进行艰苦创业。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遭遇了不少的挫折、磨难,经历了失业的阵痛,但任何困难都没有把他们击垮,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着忠诚、忠勇、坚毅、向上的品格,在吃尽了百般苦、历尽了万千难后,在事业上干出了名堂,在生活上品尝到了幸福。主人公郑少卿面对压力时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现代的年轻人不断奋勇向前,通篇体现的是正能量。
  • 散文随笔之晴天雨天

    散文随笔之晴天雨天

    睛天,你陪我看日出。雨天,我伴你采露珠。余生有你,不再孤单。
  • 麓人行

    麓人行

    先生总有一句口头禅,同别人一样,在暗地里学这些口头禅的人最好小心为妙,纵使时不时被逮着,但我仍是那个最不怕死的,也是声音最大的人。
  • 纯事录

    纯事录

    一段高中时代的经典录制,白纯平凡不平淡的故事开始了。小说内容主要包括主角白纯从高一到高三的经历,尽量描摹现实不虚构,不脱离实际。此书为刍见木早期作品,是一部青春日常系小说,语言风格轻松幽默,新人新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BLEAK HOUSE

    BLEAK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仙白蛇传

    修仙白蛇传

    命数已定的少年,只求多活一天,却苦求不得成仙法门。中午,少年和往常一样外出,后面悄悄跟着一个白色倩影。这是一个修仙盛世,万物众生都在寻求修仙大道。已完本《末世手机妻》《修仙魔少》《我被鬼后逼婚》作者声明:用手机看本书就下载QQ阅读软件来观看,用电脑看本书就来创世中文网。
  •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

    早先舅妈在人民公园上班,每到冬季都要踩着烂泥清理湖底,经常挖出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些东西会让小城里的人兴奋整个冬天,比如一个死婴。后来去人民公园的人越来越少,再没人关心湖底里埋了什么,湖底的烂泥也没人清理,越积越多,湖水浅了,散发着淡淡的很特别的臭味。舅妈没了工作以后,就在离人民公园不远的和平超市门口支了一个炸洋芋的摊子,用那种细密的铁网装上洋芋块,炸成圆圆的一坨。
  • 那些年逆乱的青春

    那些年逆乱的青春

    我不是一个好孩子,但并不是很坏。我以为一辈子就那样平凡下去了,但没想到自己走出了一条让我自己都惊讶的路。为了曾经的兄弟朋友女友,我用自己的双手,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那些年,那些逆乱的青春岁月。
  • 这些事30岁以前一定要学会

    这些事30岁以前一定要学会

    对梦想成功的每一个青年来说,只要及早规划人生,找准方向,经过五年、十年、十五年的努力,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成功,成为一个成功者。本书旨在端正人们对生活、感情、事业、财富的理解,以开放的眼光立足于当今社会,它包括:设定人生目标、建立必胜的信心、开创自己的事业、与人相处的技巧、提高办事的能力等。三十岁以前,可以决定你的一生,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如果你很迷惘,或者你目标很明确,想要激励自己,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 金把头

    金把头

    谁也没曾想到,昔日赫赫有名的徐把头,数年过后,竟然会沦落为奄奄一息的乞丐。一天中午,戒备森严的细鳞河砂金矿,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矿工,仍是仨一帮俩一伙地在各自的金坑里有气无力地淘金。饥肠辘辘的他们都在急切盼望着午餐的早些到来,不时朝老金道眺望。空无一人的老金道上,一个乞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他衣不蔽体,胡子拉茬,蓬头垢面,捧着个带豁的讨饭碗,拖着根打狗棒,一步三晃,蹒跚而行,刚进金场,便一头栽倒在尾砂上,没爬起来。
  • 村庄传

    村庄传

    天地21世纪初的中国有一位诗人叫陈二,他身份证上名字是陈多宝。那个时候大多数中国诗人都有一个笔名,有些还有好几个笔名。诗人陈二,也就是陈多宝,1971年出生于浙东台州一个叫山根陈村的小山村。据《海东陈氏族谱》记载,陈氏祖先从南宋淳熙年间开始在此生息繁衍,经过了七八百年,陈多宝出生时依然只有六七十户人家。中国人选择聚居的地方都要看风水,好风水最简单的模式是:村后有靠山,村前有流水。
  • 闪婚绵绵:湛少稳一点

    闪婚绵绵:湛少稳一点

    他是一路摸爬打滚的雅痞少年,忠犬属性全开;她是一向高冷从容的海归专家,御姐范儿十足;二人初见便是源于一次放荡不羁的手术,而后在各种场合中乐此不疲的见招拆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轮回

    轮回

    怪物和鬼,其实都存在。它们存在于我们体内,有些时候,胜利属于它们。——TennesseeWilliams“救我!”一道微弱的声线刺透萧楚生的耳鼓,犹如一柄破空袭来的利剑,霎那间将他的防线洞穿。计算机显示器上是一篇名为《最终遗言》的帖子,从它发布到现在,短短十个小时,点击量已经上升到了20多万,萧楚生感到心跳加速,冷汗直冒,那些黑色的字体犹如凝固的血液,分外刺眼——而那些血液都是沉闷的黑色。“……游戏已经开始,你们有24个小时来享受这个愉悦的过程,胜利者将获得褒奖,失败者将永远腐朽……”帖子的附件里有一个简短的话。
  • 让世界成为你的主场:五〇后与八〇后的成长对谈

    让世界成为你的主场:五〇后与八〇后的成长对谈

    这也是一本两代人沟通的亲情书,记录了一个妈妈对于真正的母爱的反思历程。母亲刘曼辉有点“虎妈”的风格。女儿李亦雯是典型的独生子女,集父母的宠爱于一身。如果说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母亲的呵护是一把保护伞,那么,中学和大学时期,母亲的保护却开始成为一种桎梏。书中,母亲和女儿——50后与80后,各抒感怀,无所不谈。因爱的名义,母女关系走过了温存、紧张,继而成为知心朋友的不同阶段。母亲刘曼辉以理性的眼光反思了在女儿成长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所得与所失。她不无感慨地写道:“在我看来,教育孩子就是一种自省,一种生命的自省,一种人类的自省,一种让人成其为人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