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已经是大年三十了。哥哥嫂嫂要下午才能赶回来。爸爸妈妈前几天就已经将每个人的房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贴上了喜庆的年画。爸爸已经写好了大大小小的对联,今天一早,就开始贴了,爸爸往墙上刷用面粉煮好的浆糊,竹露则在下面帮忙拿着对联,爸爸刷好浆糊后递给他。
外面的大门口,各个房间的里外屋门口,猪圈厕所门口,凡是能贴的地方都贴上了喜庆吉利的话语。由于爸爸书法好,附近的领居们都来找他写对联。有一年,不识字的李大爷让爸爸帮助写了猪圈鸡窝和各个房间的对联自己回去贴。结果竹露和几个小伙伴后来去他家玩看他把“合家欢乐”贴在了猪圈上,“肥猪满圈”贴在了家里的墙上,几个小家伙笑得肠子都疼了,后来此事成了村里的一个笑话。
对联贴好了,爸爸开始将大块的猪骨头放在大锅里面炖,这是竹露家每年三十必有的一道菜;妈妈则开始准备其他的菜。大约两点多,哥哥嫂嫂赶了回来,他们将买好的年货从车上卸了下来。然后就开始吃饭了。
哥哥打开了带回来的五个星的金六福,和爸爸两个人一起喝了起来。妈妈、嫂嫂和竹露则喝露露。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边吃饭边聊着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吃完饭,妈妈又开始剁饺子馅了,爸爸则负责和面。竹露负责擀饺子皮,其他人包。竹露擀饺子皮的技术可是从小就练出来的。
六七岁的时候,妈妈包饺子,她就给擀饺子皮,只不过那时候采用的是擀大饼的方法,横着一下,竖着一下。不过当时妈妈也是表扬了她,后来在不断努力创新下,她现在擀饺子皮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妈妈把几个硬币用开水烫好了放在边上,竹露家的习俗是过年包饺子的时候总要在里面放几枚硬币,谁吃出来了今年就会好运、发财。
“看今年谁能先吃出来啊!”嫂子说。
“我好像从来都没有吃出来过,每次好像都是妈妈先吃出来。”竹露郁闷地说。
“妈妈是我们家的女主人,妈妈吃出来了,就代表我们全家今年都好运。”嫂子说。
“是啊,不是有句老话吗?男人福,一人福;女人福,全家福!”妈妈自豪地说。
“是啊是啊,你妈妈就是我们家的福星。”爸爸说。
“那是,好多事情多亏我给你垂帘听政呢!”妈妈神气地说。
“哈哈哈!没想到小学水平的妈妈还会垂帘听政这个词呢!”大家都笑翻了。
“那是,别看你妈我小学没毕业,文化水平高着呢!我当时在班上也是尖子生,也就是那个年代,要是现在的话也肯定是大学生。”
“那是,我妈最聪明了!”竹露赞叹道。竹露心里面确实也是这么想得,妈妈作为一个小学没毕业的,确写得一手好字,珠算打得很溜,在供销社当售货员从未算错过账。
饺子包好了,一年一度的春晚也快开始了。哥哥和嫂嫂已经被人叫到“小老猪”家玩牌去了。哥哥从小就精通各种赌博:打麻将、推牌九、斗地主可谓是门门精通。
“小老猪”是哥哥小学同学,因为家境贫困,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后来因为身体有先天残疾,也无法出去打工,父母外出打工寄钱回来给他花。
“小老猪”虽然没读几天书,但是却酷爱诗歌,平常一个人在家没事的时候也会创作几首打油诗。
春节的时候,他家就成了专门的赌场。他给大家烧炕烧水,谁要是赢了就给他点贯钱。不过一般情况下这些钱是落不住的,因为忍不住他也会参与“钓鱼”,也就是看好谁就把钱放在谁那,如果对方赢了就跟着赢,如果对方输了也就跟着输。
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大都挤在他这间房子里面,有参与的也有观看的,炕上地下都挤满了人,大声喧哗,热闹非凡。
由于竹露家开了商店,忙碌完了的人们都喜欢到她家来坐一坐,聊一聊。不时有从赌场出来的人来汇报战况。某某又赢了几千,某某输了几百,年轻人在前线潇洒,父母跟着在后面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