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期一过,没有玩的时间,对于鸿宇来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非常期待开工上岗。第一次出海,会给他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早上刚刚起床,船长和众多船员都已经在甲板上忙着,加油!加水。
鸿宇问熟悉的老胡,这是?
要出海了,需要提前走,赶到海洋岛避风,风一过就可以开工作业了。
鸿宇,帮我把菜抬到伙房,老胡喊到!
等把菜摆好后来到甲板上,看到老宋搬着烟花爆竹,香和烧纸。
渔船出海有个规矩,每次出海都会求平安,烧香烧纸。
下午两点出发,70多海里多海里的路程,预计5个小时左右到达海洋岛,看着大小渔船缓缓驶出码头,鞭炮齐鸣,香和纸钱点燃的味道,对于鸿宇来说相当刺鼻!
本身不喜欢这种味道的鸿宇,在家里随母亲信仰基督教,从来不烧香烧纸。
没办法啊!船长让船员去烧纸,又不能不去,当时鸿宇就安慰自己,这是工作的一部分。主是不会怪罪的。
第一次坐着船出海,好奇心很大,没有接触的事物,任何人都会全方面的关注。
看着船头方向的大海,偶尔能看到几座小岛。
回头望着越来越远的码头,渐渐的变小,陆地慢慢的消失在视野中。
再望向前方,就剩下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天边远处看到几艘船。
听着柴油机器的轰鸣声,看着船尾螺旋桨翻起的浪花。
在海上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船与水激起的波纹,来判断船的速度。
近海渔船一般最大的马力是一百二十马力。也有八十马力的渔船。大概在三十米左右的长度,宽度七米左右。
一般渔船的时速约为9到12节,也就是大约18至22公里时速。至于海上呆几天,那要看船是不是一直在海上开的了,以及船的大小。
渔船主要按马力来分船的大小,一般大马力的发动机,船体也大,续船能力也强。250马力以上的,捕鱼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很正常。有的船,比如深海拖网捕捞船,或是捞珊瑚的船,会开得比较远,跑到台湾甚至日本一带的海域进行捕捞。
鸿宇所工作的渔船是一个星期左右回一次港口,把鱼卖掉继续出海捕捞,从大连金州出发,最远的距离在山东海洋岛附近,或者圆岛附近作业。
船上的生活,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将要面对的大海也满怀憧憬。出海后,大海给鸿宇展示了它波澜壮阔的一面,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俗话说:“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更高。”
渔船行驶过獐子岛的时候,海面开始起风了,天气预报说晚上有7级大风。
那个时候的天气预报还是有一点误差的,在海上风来的时候是没有预兆的。
风越来越大,海浪有多高就不知道了。渔船被风浪掀得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尽管对晕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这7级的风浪还是让鸿宇出乎意料,吃尽苦头。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晕。
晕船的时候,不用想在休息仓睡觉,根本睡不着,比醉酒的滋味难受不知道多少倍,如果你平时能喝三两酒,这个时候你喝了一斤,而且还是在不能参酒的情况下,你又喝了半瓶红酒,原本发晕的脑袋是正向转,这个时候是乱八七糟的转,需要找一个正确的姿势,头会没那么晕,一个海浪过来又把你的身体姿势搞乱了,身体被颠得像是散了架。
有经验的船长,趴在休息仓门口喊着,晕船了不要在里面,来到甲板上。
后来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怕吐到船仓里面。另一方面,晕船的时候,眼睛看着前方,视野开阔一点会好受一些。
鸿宇和小金都是新船员,晕船的程度都差不多,随着船一起一伏,像做过山车一样,肾上腺直往上飚,手扶着甲板上面的护栏,整个人就像被拧了一个个儿。
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一样,呕吐不止,出海前吃的早餐午餐早就吐得一干二净,然后还要往外吐酸水,吐苦胆水,脸色煞白,浑身冒冷汗,真是难受极了。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晕船的程度和感受也不一样。
船长看到鸿宇这样,就对鸿宇讲:“东北人,大海厉害吧?出海捕鱼不要怕晕船,关键是要有坚强意志,就能克服晕船。”
有的人晕一个星期,就适应了,也有的晕个两个月。
但不要太担心,和你们说,你们好提前有个心里准备。
船上工作工资比陆地高出一倍以上。你们能出来做这份工,也是为了赚钱。
只要把这一关挺过去,适应的船上的生活,还是很有乐趣的。
鸿宇啊!你家东北都靠种地为生,一家人种一年地的收成,不一定有你一个人在船上工作赚的多。
坚持不住的时候,想想这些!你的信心就会很强大。
鸿宇听了船长的话,默默地给自己加油!
精神上是可以支撑!但身体的反应,也慢慢的消磨自己的意志。
此刻的鸿宇只有一个想法,快点到陆地!快点到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