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500000006

第6章 不自知的狮子与绵羊 (6)

而那时,女人与今天宠物的地位差不多,都没有什么话语权和自由权。更是鲜少有人去真正关心她们的健康。一旦某种流行开始了,为了迎合男人,尤其是有权男人的口味和审美需求,勒勒脚有什么了不起的。况且,女人在那时又都没有什么独立的地位,信奉“打狗看主人”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金科玉律,为了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又怎么会为一双微不足道的脚心疼呢?所以只要脚可小,死也不重要。真不知道,她们付出了如此之多后,效果如何,是不是真的有一女子因为那双残废的小脚而飞上枝头呢?

后来,小脚不流行了,我们为了眼不见为净也好,还是为了彻底断了“封资修”的后路也罢。总之,中国女人那双被压迫了许多年的脚,终于走上了解放的道路。也不管你裹没裹过脚,习不习惯不裹脚的日子,反正统统的拆了裹脚布,还原一双大脚。现在想要看一看古人的小脚,怕是只能到民俗馆里去瞻仰小脚女人的鞋子了。可是,小脚之风的逝去真的就标志着我们思想毒瘤的根除吗?现代的中国人就真的没了古人的劣根性?

我们放下上面的问题,先放松一下,讲个故事:

一次柏杨先生到朋友家做客。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大家都很穷,但他的这为朋友却十分慷慨仗义。他知道柏杨要来,赶紧招呼妻子去买块排骨给柏杨先生解馋。结果朋友的妻子却把买来的排骨掉到粪坑里,这个朋友知道后,不动声色的用一根竹竿把排骨挑了出来,洗一洗,就下锅了。直到,酒足饭饱之后,朋友才说出事情的真相。柏老先生一听,立时就要将那块下肚的排骨吐出来。朋友见了,跳起来掐住他的脖子说:“咽下去,咽下去,眼不见为净,这都不懂,还上过洋学堂呢?

不知道柏杨先生事后回忆起这块排骨时会有何感想,但无论如何,那块排骨还是被他消化了,里面的营养也全为他所吸收,也算益处多多。可卡在中国胃里的那块名为偏执的排骨却还是那么不上不下的,即吐不出,也消化不了。于是,小脚去,我们还有别的,还会生出更多的花样来,上面提到的“英语狂热症候群”不就是一种新的衍生吗?

从张嘴到伸脚,我们对极致的偏执喜好从没变过。从张嘴到伸脚,我们距离走出过去的阴影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从张嘴到伸脚,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冷静下来呢?

◎现代丝绸之路

台湾跟洋人国文化交流,结果是送给他们一部影印的二十五史,或一部什么四部丛刊。这些书,纵是中国人,又有几个看得懂的耶(柏杨先生读二十五史时,连断句都断不好)?把这种硬头货交流到外国去,跟把古希腊文的大作交流到中国来一样,除了给邮局做一笔生意外,不知道还有啥用?可是,诸官崽却固乐此不疲,好像中国文化,发展到十九世纪便戛的一声停住,二十世纪以后啥都没有。

——《怪马集》

小孩子第一次见面都做些什么?一、先扭捏一阵,抒发一下害羞的情绪。二、先忍不住的那个向另一个搭讪。三、掏出兜里的东西(多为糖和玩具)交换一番。自此,友谊正式建立。国家间第一次交往都做些什么?一、冷眼观望一下,看看有没有敌意。二、双边对话。三、遣个使节团来,观光一下,顺道互赠物品。四、签立双边友好关系条约。自此,双方正式建交。由此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交换东西是无论大人孩子、国家个人,在交友时都必使的一招。你甭管它是糖还是熊猫,基本上起了同一个作用——表示友好。所以我们古代智慧的先贤们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来诠释这种行为——“君子有通财之义”。

我们的先贤善于总结,而我们善于继承。所以甭管是他来,还是我往,只要是见了面,我们就必须赠送点东西给人家。否则,我们就自觉不是君子,不够友好。关于这一点,我们喜欢挑理的柏老是绝对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可是关于送什么,我们这位爱挑理的老人可有话说了。

话说台湾与外国交流,台方多送本影印的二十五史或一部四部丛刊。柏先生一看,不由咋嘴道:

“纵是中国人,又有几个看懂的耶?把这种硬头货交流到外国去,跟把古希腊文的大作交流到中国来一样,除了给邮局做一笔生意外,不知道还有啥用?”

有啥用?对外国人而言,那不过是摞影印纸而已。倘若是个热爱中国文化的,兴许还能在繁体字里体会到点美感。而那些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的人,除了在出现《后天》那样的灾难时,可以找出来当柴烧,还真不知有何价值可言。但当时的台当局却乐此不疲,何为?炫耀也。

遥想当年,中国是何等强大,一呼百应、八方来和,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我们无不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那些光辉的事迹和成就,可不只是写在我们自己的史册里。对当时外国人而言,中国怕是一个连地面都铺满金子的国家。其对古中国的崇拜之情自不在话下。并且,不论是那部影印版的二十五史,还是四部丛刊,都是我们古代先贤智慧的伟大结晶,是我们古文明的标志。不难想象,那些外国人拿到那本影印的书时,应该和我们出门旅游买盗版纪念品的心情差不多。既然左右都是纪念品,送本影印的书册,小小炫耀一番又有何不可?

说到炫耀,柏杨说的行为还属于陈芝麻烂谷子,花样老,还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三岁小儿见了,也会说:“又显摆了!”多不会做人呀!要说会做人,还得是现在的人,同样的一种行为,放到现在人的手里,可就花样翻新喽。诸如上述手段,属于较初级的,名为文化交流。再上等一些的方法,叫军事演习。最上等的,有一个好名字,叫选美比赛。听听,全国里挑美人到你家串门,等级还不够高。

俗话说:“政治是男人的。”可,世界小姐大赛时,当主持人问,“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那些各色美人们,无不甜甜一笑,柔声说道:“世界和平。”于是,我们知道选美比赛是为了世界和平。我们把自家的女人拉出来,挑挑拣拣,弄出那么一个最出色的。放到擂台上,跟各国的女人一起,让评委们从头到脚的观赏一番。最后,挑出个最美的,赋予人类最崇高的任务——“保卫世界和平?”顺便稍稍炫耀一番:“呵呵,承让,承让,我家里还有更美的呢。”嘶——也行,也算为国争光了!

一日,在街上看到两个黄毛小儿,听到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看,这是我爷爷的,我爷爷可厉害了,当过司令呢!”一个孩子神秘的捧着手里的军功章说。

“那算什么,看,这是我妈妈新给我买的,限量版的呢!”另一个孩子小心的拿着手里的芭比娃娃道。

听到如上对话,不由得心思翻涌,啼笑皆非。我们手捧着祖先的二十五史,逢人便送,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个著书立说的人是谁,我们的历史上又有过多少位功绩卓越的人。这种行为,跟这个秀爷爷的孩子有多大不同?而我们拨弄家里的女人,挑出那么个漂亮到世界级的,去与外国女人一争高下的下的行为,又与秀限量版的芭比有多大不同?

炫耀,不是种错误,当我们做了值得炫耀的事时,炫耀是我们的权力。但是,前提是——我们做的事。拿祖宗炫耀,用过去的辉煌炫耀给别人看,只是自曝其短,虚张声势。居然美其名曰交流。真不知道作为“国际交流创始人”的张骞在听到了这样的话后,会有怎样的感想?

不由的,忆起了盛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往来商旅络绎不绝,所贩商品,名目繁多,种类繁杂,其中除了香料、皮毛、颜料、金银珠宝这类常见的商品外,还有一样令人齿寒的货物——歌妓。试想一下,在长安繁华的街头,远道而来的西域商旅在某座展台前停了下来。坐在骆驼上的商品——歌妓,脸色煞白的跳下来,走上贩妓的高台。正午的烈阳下,各色的女人被人品头论足,叫卖喊价。那一刻,人没有任何权力,只是物品。而这是不是与选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我们活生生的人,像挑猪仔一样,被挑出来。被打扮得跟洋娃娃似的放在公众之前,让你笑就笑,让你哭就哭,除了表情比芭比多点,还真没什么大区别。

打着“文化交流”的牌子,炫耀我们祖宗东西的这种行为,我们还可以接受,毕竟他享有合法继承权,这种人顶多也就是一个二世子。可是,像选美一类的交流,可就着实不敢恭维喽,将人物化是怎样都找不到借口开脱的。

人与人之间炫耀行为时常发生,只要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进入狭隘偏激的范畴是可以的。炫耀行为,其实也是人类自身的奖赏行为,当你做了件好事,成功到值得夸耀时,周围人们或崇拜、或羡慕、或嫉妒的态度,会大大的满足个体的虚荣心。当大脑得到这种刺激信号,就会记录下来。从而使你喜欢这种可以满足虚荣心的行为。进而使人们更努力的做事,来获得他人的赞赏。

但是,当炫耀上升到更激烈的层次,或者走入狭隘的误区时,那就是最要不得的缺点。而我们中国人,往往就偏好往那种误区里钻。在全世界都为财富炫耀时,偶尔无聊,炫耀一下房子车子也不是一件多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可是,我们就有办法让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亲戚间,我们炫耀房子、车子;朋友间,我们炫耀用的电子产品、穿的衣服、拿的手提包、戴的手表,反正只要能让我们炫耀的就一个都不能少。等一场聚会结束,保证你会怀疑,自己是为和朋友叙家常来的,还是参加展览会来的。

炫耀最常发生在孩子的身上,但若论花样最多,则还是成人。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貌似被束缚得很惨,但实际上,我们相较于那些生活在我们荫蔽下的孩子可要好上太多了。起码,当我们炫耀时,不会有人说:“再吹,再吹看我怎么揍你!”也不会有人因为拿了家里的东西去炫耀而遭到责备,因为那是你的,你享有合法的所有权,可以任意处置,丢了都不会有人管你。

所以,所有权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权力,是绝不能被侵犯的。也就是说,爸爸的东西没给你,他还是爸爸的,妈妈的东西没交到我们手上,它还是妈妈的。我们不能擅自使用它,包括用它来炫耀。否则我们就像《伊索寓言》里的苍蝇 ,“为了得到一点虚荣,而把别人的功劳认为是自己的”。

一只苍蝇落在马车的车轮上,当车子向前飞奔时,车轮扬起滚滚尘埃。苍蝇扬扬得意地说:“瞧啊,我的本事多大,我扬起了铺天盖地的尘埃,多么壮观啊!”

拿别人的功劳和成就来炫耀,不是我们发明的,但却在我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除了功劳和成就之外,我们似乎更乐于炫耀熟人。就像“选美”一样,我们还有好些小范围的甄选活动。例如,把自家的孩子拉出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拉倒众人面前展示一番才艺。然后,一群当妈的、当爸的、当爷爷的、当奶奶的就会评头论足一番,选出个优良中差来。而那个荣获的孩子,从此便成了孩子群中的榜样,时不时的要被拉出来炫耀一下。

除了孩子,什么老婆、老公、无一例外,只要你在甄选活动中获胜了,哪怕只是某个环节,一样要被拉出来遛遛,已满足你的所有人的虚荣心。

怪哉!为什么同样为人,却要动物化为牲口,物化为物件,动辙就要拉出去被炫耀一番呢?大家都是一样的,这道理孩子不懂,我们亦不懂呼!我们号称这个时代是人权的时代,尊严的时代,而我们这种把人拉出去展览或者被人拉出去展览的行为有何尊严可言?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本身就不具有进行比较的条件,也就没有被炫耀的必要。一直以来,被比较炫耀的只有东西、牲口,而独没有人。在我们的印象中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才会被拉出来示众,一个是犯了重大罪行的人,在古代,他们通常要被游街,被用来炫耀统治者的英明。再一个常发生在贩卖人口的市场,这些人不是奴隶就是娼妓,他们通常被拉出来炫耀,以便标出更高的价值。

我们没有犯什么大罪,既是犯了,文明社会也早就没了游街这一刑法。我们更不是奴隶,为什么要被放到高台上。作为一个人格尊严独立的人,我们不应成为炫耀的对象,亦不能将他人当做炫耀的对象,这是对人格的起码尊重。

回忆一下,我们会发现,那些被我们当作炫耀对象的,往往都是我们亲近、深爱的人。我们何苦用这种行为来让他们受到侮辱,进而蒙羞呢?

炫耀可以,但是不要炫耀别人的东西,即使是“老子娘”的,更不要去炫耀活生生的人。

别扭的酱缸蛆

◎人生的发现

同类推荐
  •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本套书是百万级畅销作者大冰的作品合集,共包括《你坏》《我不》《好吗好的》《乖,摸摸头》以及《阿弥陀佛么么哒》共5册。
  • 金雀

    金雀

    《金雀》为动物传说类回族民间故事专辑。大千世界中与人类共处的自然界生灵,也具有人的品性与爱憎,具有美的渴望与追求,动物类民间传说故事中寄寓着回族人民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
  • 风之又三郎

    风之又三郎

    本书收录了日本童话大师宫泽贤治以《风之又三郎》为代表的十六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古斯珂·布多力传记》中为了不让人们受寒流影响而牺牲自己古斯珂·布多力,《虔十林公园》中朴实善良、不计回报的虔十,都是宫泽贤治本人的真实写照;而《风之又三郎》中三郎与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二十六夜》中对弱肉强食的探讨,《贝壳之火》中小兔赫蒙由善向恶的心路历程,更是展现了宫泽贤治作品的丰富魅力与深刻内涵。宫泽贤治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甘于牺牲与奉献的善良,融入纯真而极富创造力的文字中,带领读者体会自然的美好,找回心底的纯真。
  • 一切为了爱情

    一切为了爱情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在戏剧创作中,约翰·德莱顿把法国人在戏剧情节上的规范和刻画的华丽描写结合起来,其中也展示出他自己是莎士比亚的追随者,这种混合类型戏剧的最佳实例就是《一切为了爱情》。这是约翰·德莱顿用来勇敢地向他的偶像莎士比亚发出挑战的作品。正如诺伊斯教授所说,他这一成就最伟大的见证就是“刚看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我们仍能从德莱顿版本的故事中获得极大乐趣。”
  •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还是延续了马教授趣话经典的写作路子,这是她的“趣话经典”系列第3本,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继续品赏聊斋众女鬼的爱情。绿裙飘飘的连琐,顽皮笑闹的小谢,追求精神爱的宦娘,巧妙复仇的窦氏,改恶向善的聂小倩,风雅多才的林四娘,沉缅的公孙九娘……聊斋女鬼之美有不同风采,聊斋女鬼凄美纤巧,有深刻内涵和哲理韵味,人鬼之恋的缠绵悱恻……马瑞芳教授为你一一细细道来。
热门推荐
  • 驭夫呈祥

    驭夫呈祥

    上一世她女扮男装,撑门楣,御敌军,全军覆没之际苦等心上人的援军未至,绝壁一跃,不成想睁开眼睛却被浑身湿透的美少年抱在怀里......新书《我眼里只有金子》上传中欢迎领养,这是个可怕又开心的故事.....
  • 邪王慢慢宠:至尊甜妻要翻天

    邪王慢慢宠:至尊甜妻要翻天

    一次意外的穿越,洛浅陌成了西隐国郡王府废柴三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还被太子殿下退了亲成了笑柄。貌美柔善的二姐?阴狠毒辣的情敌?不可一世的太子殿下?洛浅陌表示,赶紧滚!别耽误老娘修炼!异界之上,强者为尊,这幅身躯下的灵魂,她就是神!只是那个权势滔天、修为逆天的皇叔,你靠我那么近干嘛?皇叔:小洛儿,咱们一起双修吧。
  • 逆流黄金岁月

    逆流黄金岁月

    18岁,是一个人的黄金年华,90年代,被称为中国的黄金年代。上一世郁郁不得志的楚阳逆流重生,既重生在18岁这个人生中最黄金的年华,也重生在90年代这个中国最黄金的年代,且看他如何利用重生而来的先知先觉,书写一段属于他的黄金传奇。
  • 救伤秘旨

    救伤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扎纸匠

    扎纸匠

    爷爷是个有名的扎纸匠,扎纸匠是捞阴门的行当,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诡秘莫测的道道……
  • 觉悟

    觉悟

    大保同钟海仁是好朋友,发小,关系铁得不得了,一个包子分着吃,一根冰棒轮着唚,俗称“一对油盐坛子”。两人是上初中以后才关系热火起来的。小学六年,同班,但不同组,虽是熟识,少有来往。县城里的小学,生源固定,学生主要来自三类家庭。一类机关干部子弟,一类手工业和小商贩家庭,还有一类是农业户。县城是座古城,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格局十分周正。旧时的衙门正在县城中心地带。解放后改作了县政府(也叫县人委会),当地人还是习惯叫那里“衙门口”。衙门口当然是很气派,很庄肃的。门头高大,全用青砖垒成,两扇大门包了铁皮,铁皮上密密麻麻地凸现出拇指大小的圆形铁钉。铁皮铁钉都很老旧了。
  •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是一份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是促进孩子们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它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阐述了百年哈佛的人生哲学,告诉孩子们许许多多做人与处世的哲理,从而启迪孩子们的人生智慧,激励孩子们奋发上进。
  •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在《在德黑兰读》中,伊朗作家阿扎尔·纳菲西讲述了一个秘密阅读的故事;在本书中,她讲述一个动荡时代的伊朗家庭的秘密故事,从祖母到女儿。尽管出身显赫,但纳菲西无意于记录往来名人,或者评论政治生活,综述各个历史时刻,而希望描述那些脆弱的历史的十字路口——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和个性反映出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故事,并与之产生共鸣。如同一幅素描,本书将一个女人、一个家庭和一片受难国土刻画得令人难以忘怀。那些成长中的人与事,照片、文字、故事、事实交织而成的人生,以及诸种生命片段之间的空白,正是纳菲西所要探寻并希望讲述的——那些缄默的事。对她而言,这种叙述最终带来的并非终结,而是理解、守护,以及自由。
  • 农家小地主

    农家小地主

    一朝穿越农家女,家长里短是非多。亲娘好赌成性,败光家产,欠了巨债,和有钱人跑了!亲爹病弱无能,半死不活。幼弟胆小怯弱,全靠年迈的爷奶支撑。家里还有不省心的大娘小婶。陈静握起小拳头,整治极品亲戚,哄骗恶霸债主,带领全家奔小康!看她农业高材生在异世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大农庄,当个农家小地主。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村有远亲。眼见日子越过越红火,那些远亲上门了,连和人私奔的亲娘也回来了.........☆☆☆☆☆☆★★★★★★◇◇◇◇◇◇◆◆◆◆◆◆推荐好友种田文:《农家园里师》链接:《农家药膳师》链接:
  • 娱乐圈花瓶

    娱乐圈花瓶

    死后穿越,有张绝美的脸,还在娱乐圈混?安芯:天了撸,她终于可以过上靠脸吃饭的日子啦!对于有脸万事足的安芯来说,她只要安安静静做个美丽的花瓶,所以,演技那是什么鬼?她就要当那贯穿全剧的花瓶角色,美丽是她的职责,其他?那是专业演员的事情咩~专业演员莫焱:额……好吧,他负责演技!